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窮人大多都不敢創業?

前段時間, 有個小夥伴來諮詢職場君:

自己身邊有個有個朋友, 家境不是很好, 但是卻非常有生意頭腦, 他提出一個創業想法, 大家都非常看好, 鼓勵他創業, 但是他自己卻先放棄了。 我們都覺得非常可惜, 想問問大叔, 為什麼家境不好他就不敢創業呢?

下面就由職場君來給各位解答一下。

我出生、成長於農村, 小時候家裡是標準的窮人, 所以, 對於“無產階級”還是很瞭解。 在小編看來呢, 窮人不是不敢創業, 他們也很多白手起家創業的, 只是大多停留在“自雇”式的夫妻店創業, 受到太多的束縛, 沒法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在小編看來, 他們受到太多的束縛, 尤其是視野、思維和資源三大束縛:

1. In The Box(盒子困境)

身處一個盒子, 視野受到束縛。 其實, 圈層與圈層之間的差異超乎你的想像。

一方面, 生活在底層的人, 他們每天疲于生存, 他們每天的時間大量用在幹, 而不是想, 就像上了發條一樣, 日復一日的工作;另一方面, 他們的圈層, 每天打交道的, 都是一樣的人, 各方面的資訊都是相對封閉的。

他們難以接觸更高價值的資訊, 也難以理解和消化很多資訊, 更談不上捕捉機會了。 所以, 窮人在視野的高度上, 天然就處於劣勢。

真的是貧窮會限制一個人的想像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窮人創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有沒有錢, 有沒有起始資金。 當然,

他們在這塊是匱乏的, 一旦沒錢很有可能就放棄了。 他們可能沒有更多人脈去愁到錢, 缺乏融資管道。

甚至他們腦海裡想到的只是——自己有沒有?能不能借到?根本沒有融資的概念, 甚至不知道信用卡可以借錢。

2. 千百年的小農思維

小農思維的延續, 束縛了很多可能性。 受到千百年來農耕文化的影響, 小農思維根深蒂固。 窮人很少時候想的是——省錢。 這是單向是思維, 並是雙向的“投入——產出”。

為了省錢, 很多時候就得親歷親為, 什麼都得自己做, 然後就成了“夫妻店”。

比如農村很多人承包果園, 但很多人承包之後想到的是自己幹!只有實在忙不過來的豐收季節, 請幾個臨時工, 幾十塊一天的臨時工對不少人將都挺心疼。 所以,

他們不擅長也捨得去雇傭, 沒有雇傭思維、老闆思維, 創業就成了自己在賺自己的錢。

3. 資源限制, 輸不起

窮人的抗風險能力特別低, 在窮人的眼裡, 安穩是最重要的。 拿出十幾萬塊出來創業, 可能是他們很久的一個積蓄, 一旦血本無歸那可能是個不小的打擊。

現在大城市也有很多所以的上班族精英, 但生存壓力非常大。 很多朋友因為要還房貸、要養小孩就不敢出來創業了, 因為一旦出來了, 沒有穩定的收入, 房貸可能就斷供。

所以, 他們更傾向做安穩的生活, 不願冒風險。 而對於創業而言, 那是需要面對巨大風險的。

當年我剛出來創業的時候, 也有很多親戚都跟我說, 讀了那麼多書, 創什麼業啊, 考個公務員多好啊, 衣食無憂,

老了還有保障。

我爸年輕的時候也承包過森林, 做過木材生意, 但很不幸運的是, 出了安全事故, 陪了不少錢。 從那以後, 我爸就老實本份的做了一個木材搬運工和農民了。

所以, 視野、思維、資源都是他們的局限和無奈, 需要打破這種局限, 得要花大力氣突圍。

你敢不敢選擇創業改變命運呢?

來留言區跟職場君討論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