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彈珠晉級正式比賽 最小球類運動成敗彈指之間

彈珠, 這玩意兒大家應該不會陌生。 對於很多80後90後的男孩子來說, 打彈珠是小時候經常玩的遊戲;對於一些戀舊的人來說, 也許翻一翻家中的角落, 說不定還能再找出幾枚承載著兒時記憶的玻璃彈珠。

但是, 你知道嗎?打彈珠在今天可不僅僅只是小孩子的消遣了, 這已經是一項正式的運動——2003年, 指彈球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全國體育競賽項目, 隸屬小球運動管理中心管轄之下。

時至今日, 指彈球在國內已經有三大常規賽事:全國錦標賽、全國精英賽、全國青少年及大學生錦標賽。 並且, 國內已經形成了一批指彈球特色的體育學院, 為國家隊輸送指彈球運動人才。

在國際上, 指彈球被認為是擲球運動的一類。 擲球運動包括地擲球和桌擲球,

前者以主要在英法流行的大金屬球為代表;後者以風靡世界, 在八九十年代也曾在國內流行過的沙狐球最為著名。

指彈球用的玻璃彈珠, 通常直徑在15mm到20mm之間, 重量約為16克, 論體積, 即便是在擲球運動之中, 指彈球也屬於最為袖珍的一種——所以,

這大概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球類運動了。

當然, 雖然用的是一樣的玻璃球, 但指彈球既然已經作為一項正規運動, 自然和以往找個牆角就能玩的不一樣。 如今的指彈球比賽場地, 為專用的指彈球球桌, 大小約為斯諾克球桌的一半, 桌面上有幾個凹坑。

桌上佈置有10顆玻璃彈珠作為擊打球;對戰選手各執紅藍不同顏色的塑膠球一顆為母球。 比賽中, 選手們輪流用母球將擊打球打進桌面凹陷的坑中, 先入6球者為勝。

相對於擲球運動中的其他門類,指彈球大致上可以算是“純國產”。而且,指彈球作為運動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即便作為一項兒童遊戲也只有區區幾十年;但根據古代文學文獻研究,指彈球的前身“彈棋”,可以追溯至兩漢,盛行于唐宋,至清代仍常有耳聞。

唐人韋應物、李頎都寫過《彈棋歌》;高適的《別韋參軍》中,“彈棋擊築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描繪了高門子弟的日常娛樂中,就包括彈棋這種遊戲;杜甫在《存歿口號二首》中以“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描繪昔日友人相處的情景;陸游的《烏夜啼》裡,“投壺聲斷彈棋罷,閑展道書看”,可見在南宋,彈棋依然是一項頗為熱門的娛樂活動。

有歷史傳承、有文化傳統,有群眾基礎,有國家支持,或許指彈球走出國門尚需時日;但這項運動的未來,值得看好。

相對於擲球運動中的其他門類,指彈球大致上可以算是“純國產”。而且,指彈球作為運動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即便作為一項兒童遊戲也只有區區幾十年;但根據古代文學文獻研究,指彈球的前身“彈棋”,可以追溯至兩漢,盛行于唐宋,至清代仍常有耳聞。

唐人韋應物、李頎都寫過《彈棋歌》;高適的《別韋參軍》中,“彈棋擊築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描繪了高門子弟的日常娛樂中,就包括彈棋這種遊戲;杜甫在《存歿口號二首》中以“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描繪昔日友人相處的情景;陸游的《烏夜啼》裡,“投壺聲斷彈棋罷,閑展道書看”,可見在南宋,彈棋依然是一項頗為熱門的娛樂活動。

有歷史傳承、有文化傳統,有群眾基礎,有國家支持,或許指彈球走出國門尚需時日;但這項運動的未來,值得看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