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市朝陽區千名掛職幹部直沉一線

今年7月至今, 北京市朝陽區共分兩批選派了1000餘名機關幹部, 赴基層街鄉和社區、村掛職。

掛職並非新鮮事兒, 但此前, 掛職幹部往往是坐辦公室多, 去一線少。 “和氣迎來, 客氣送走, 基層得不到實惠, 幹部也學不到本事。 ”朝陽區機關紀工委書記李海波說, 這次掛職中, 所有幹部都“沉”到最基層, 擼起袖子真抓實幹。 朝陽區還專門成立了督察組, 確保掛職幹部在崗在位, 接收單位敢於壓擔子, 杜絕“鍍鍍金”、“走過場”的浮躁作風。

到基層去啃硬骨頭

頂著寒風, 艾航又一次來到小武基村踏勘, 選擇合適的疏解地塊引入便利店。

過去半年, 十八裡店的疏解工作快速推進, 艾航也在8個村子間不斷奔走, 連運動鞋都磨壞了兩雙。

“以前我的形象可不是這樣。 ”艾航笑著說, 來到鄉疏解科掛職前, 他在區發改委工作了十幾年, 襯衫筆挺、皮鞋鋥亮, 忙活的也都是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沒想到, 今年7月來鄉里參加的第一場會議, 就讓艾航傻了眼。 “那天, 各村的書記唇槍舌劍討論拆違的事兒, 光是近百個地塊的名稱就把我弄暈了。 ”那一次, 別說是參與, 他連聽都沒聽懂。 當天晚上, 他把各村的區點陣圖全列印了出來, 一遍遍研究。 一周之後, 犬牙交錯的地塊圖、拗口的地塊編碼, 全都牢牢刻在腦海中。

疏解工作難度大, 既需要耐心、韌勁, 也需要專業判斷。 今年夏天,

橫街子村在疏解整治中遇到了點麻煩。 “吊車的手臂已經高高揚起來, 準備拆除房屋。 承包方突然有人沖進現場阻止。 ”艾航說, 他趕緊平息對方的怒火, 尋找衝突原因。 原來, 拆遷公司未經充分調研, 僅與土地所有人簽訂了補償協定, 而承包人卻蒙受了經濟損失。 誤會解除了, 病根兒還沒祛除。 艾航又帶著拆遷公司進一步和承包人溝通, 根據承包人的工程量重新核算補償資金, 避免了一次激烈衝突。

發揮自身優勢, 參與攻關重點任務, 正是朝陽區對此次千名掛職幹部的要求。 據統計, 超過一半的掛職幹部直接參與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

把專業人才送上門

赴呼家樓街道掛職之前, 朝陽區地稅局的侯鵬浩就早早明確了自己的任務:調研轄區稅源單位,

説明街道及時掌握稅源情況。

初來乍到, 侯鵬浩就把街道財政、城管、統計、安監等與稅源相關的科室跑了個遍。 不管哪個科室的工作人員去商務樓宇走訪, 侯鵬浩都跟著, 不錯過任何一次直接與企業接觸的機會。 經過兩個月的深入調研, 《2017年上半年呼家樓街道區級收入情況分析與措施建議》成稿, 擺在了街道副主任張磊面前。

稅源企業情況、區級收入完成情況分析、行業產業收入分析、稅種收入分析……洋洋灑灑近萬字, 為了更好地推進街道層面的稅源建設, 侯鵬浩還從六大方面提出了18條措施。

大量的資料、圖表, 專業而細緻的分析, 讓張磊心悅誠服。 “這真是送上門的人才啊!我們就缺這樣一個既瞭解區情又專業的稅務人員。

”他感歎說。

根據侯鵬浩的建議, 呼家樓街道立即行動起來, 對區域稅源情況進行了一次更細緻的摸底, 並與CBD稅務所共同成立了加強稅源建設協調領導小組。 9月初, 領導小組第一次協調會召開, 正式實現了資訊互通互聯, 建立了稅源管理聯動機制。

街鄉是政府服務管理的最基層單位, 但科室體量小, 專業人才缺乏。 千名機關幹部掛職, 也把專業人才送到了最基層。

從一線打撈真感情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下沉到基層之後, 不少掛職幹部都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一塊“飛地”阻礙了連片開發, 2016年, 王四營、豆各莊兩鄉進行了土地置換。 實權交接滿一年,

但由於程式繁瑣, 土地手續卻遲遲沒能走完。 朝陽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吳豫京來到王四營鄉掛職後, 頭一天就接到了這個任務。

本以為輕車熟路, 吳豫京卻遭遇了不少困難, 足足往登記中心跑了五六趟。 “以前我在辦事視窗, 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所以每當群眾吐槽‘辦事難’, 心裡多少會覺得委屈。 ”吳豫京說, 這次, 她的身份從受理人員變成了辦事群眾, 驟然間感受到巨大的落差, 也得以靜下來換位思考:“受理人員委屈, 辦事群眾更無奈。 這種矛盾的根源在於房產登記專業性極強, 雙方資訊又不對等。 ”

還沒等掛職結束, 吳豫京就向登記中心打了報告, 申請編制清晰明瞭的辦事流程圖, 優化登記程式, 加強資訊共用。

“以前,我對宏觀經濟政策爛熟於心,但對基層實際卻缺乏瞭解。疏解量對我來說只是個乾巴巴的數字。”艾航說,如今再說起疏解,他腦海中浮現出的是經營幾十年的企業壯士斷腕,是基層幹部不分晝夜加班加點。他相信,有了對基層的瞭解和感情,今後在制定政策、出臺檔的時候,就會設想更周全、更有操作性。

加強資訊共用。

“以前,我對宏觀經濟政策爛熟於心,但對基層實際卻缺乏瞭解。疏解量對我來說只是個乾巴巴的數字。”艾航說,如今再說起疏解,他腦海中浮現出的是經營幾十年的企業壯士斷腕,是基層幹部不分晝夜加班加點。他相信,有了對基層的瞭解和感情,今後在制定政策、出臺檔的時候,就會設想更周全、更有操作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