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烏鎮裡,那些科技圈的局

摘要:老戰友相逢一笑, 少壯派集結共勉。 當你脫離八卦和江湖, 才能看懂其中的意味深長。

每年一度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

正在變成一種意料之外的年度期待。

之所以說意料之外, 其實是期待的內容與一開始設想不太相同。 雖然 4 年來終於 Apple 的 CEO 和 Google 的 CEO 都來參與這個名副其實的世界科技大會, 雖然科技大咖們在舞臺上都有很多精心準備的觀點和言論, 探討的方向也相當的意義深遠。 但從媒體上看, 可能加在一起的傳播效果, 都沒有幾場飯局來的讓人興奮。

12 月 3 日極客下午茶 左起:陳華, 米雯娟, 張鵬, 雷軍, 周源, 王興, 王興興

從 4 年前丁磊一時興起拉起的那場老朋友聚會開始。 到今年「烏鎮的局」確實正在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丁磊局

12 月 3 日大會開始, 烏鎮也成了各種聚會的相互套嵌。 我身邊的各位科技咖們不是在局中, 就在赴局的路上…… 據說 3 日下午極客公園組的極客下午茶算是個小預熱, 晚上持續了 4 年的丁磊局算是正式的烏鎮飯局開幕式, 之後王興和劉強東的「東興飯局」又引發了新高潮, 而 3 日和 4 日當晚, 烏鎮還有 15 個以上的小範圍飯局在同步或先後進行, 基本上這兩天大家要在午夜後才「閉幕」。 可以說烏鎮那幾天就是科技企業家們的各種排列組合, 各種「一會兒再見」。

我也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烏鎮的局開始引發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娛樂化」的。 如今記者在寒風中蹲守飯局門口, 遠端拍攝科技咖聚會時候房間中的一舉一動,

並用直播的方式放出來;然後各種管道打聽下一個局的地點, 再跑去蹲點狩獵;更多不在現場的, 則是等待朋友圈出現企業家聚會照片後, 加上標題秒速輸出圖文……

說實話, 這確實是個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 時尚圈和演藝圈一直這麼搞, 而且效果挺好的。 這還原了大佬們是一群真實鮮活的人, 沒有講臺上居高臨下的距離感。 而最重要的是, 這種私家聚會也符合社會公眾對「圈子」, 「階層」的想像和好奇, 對流量是大大的有益。

這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原本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大會也好, 企業家也好, 都能起到錦上添花, 甚至畫龍點睛的作用。

不過, 要是這完全成了主體, 就有些麻煩了。 因為如果「龍」沒了,

點的就是個點兒而已嘛。

有些副作用已經開始呈現, 比如各家企業的公關同學, 雖然很努力的在推動媒體關注自己家老大的思想和語錄, 但發現其實不如一張照片來的有爆點和關注度。

而且這樣下去, 本來企業家們輕鬆的聚會也會變了味道。 去哪個不去哪個?呆多久?喝多少?這些被炒作成焦點實在是沒有意義, 最後只能讓大家越來越聚不起來。

實際上, 烏鎮全球互聯網大會這種頂級舞臺上, 如此陣容的中外科技圈精英齊聚, 似乎沒有一些目標一致的集體共識, 或者是引領性的爭論思辨成為焦點, 留下的只是幾句隔空互懟的語錄和幾張飯局的照片, 以及, 各類文章對這些「熱點」的各種體位的 YY 型解讀。

其實這些科技咖們的局, 很多都在被過度解讀。無論是「丁磊局」還是「東興局」,歸根結底是一群科技圈企業家既然都必須來,就借機聚聚,多一些「無目的交流」機會,也多一些相互的記憶交集。

「東興局」

流傳的那些八卦故事有真有假,但想像中的「江湖感」往往都被嚴重誇大。因為這裡面沒那麼多「敵人的敵人」或者「朋友的朋友」的設定。這恰恰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初級錯誤。

在科技圈這樣一個如此不斷在定義邊界、且高度複雜的力學體系裡,大部分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都是一種同時存在的,跟薛定諤的貓類似的「不確定」。淺薄的定義和理解江湖,只能讓你偏離真相。

這幾天我曾經在一個局上問搜狗的王小川和獵豹的傅盛這對「好基友」——要是你們的業務有直接競爭會影響彼此關係嗎?倆人的回答非常一致:只要競爭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就不會影響,甚至會促進相互交流。

我接觸到的中國科技圈新生代和少壯派力量,大多都是這樣的思維。美團的王興就在公司內部提出美團是在「用科技力量去追求真理」。這種一個組織以用科技去持續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為目的思維,與我們傳統商業對競爭、邊界的理解自然不是一個思維體系。這裡面「江湖情仇」遠沒有理性和邏輯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已經不可挽回的被帶偏節奏,丟了這次大會的原有焦點,如果我們一定要去解讀下烏鎮的局背後有啥深意,那正確的觀察視角也應該在關注一群新生代和少壯派的崛起,以及他們開始以自己的思維方式重塑江湖。

無論是今年在「東興局」裡出現的王興、程維,張一鳴,宿華,周源等,還是在兩場「極客局」中的出現的王小川、傅盛、VIPkid 的米雯娟,商湯的徐立等新生代+少壯派們,我覺得他們將會在這個科技圈塑造自己的印記。

12 月 4 號極客公園未來午餐會 左起:傅盛,王小川,徐立,陳磊,張鵬,餘承東,宿華,米雯娟

他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集結和彙聚,建立一些不同于傳統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看到的「新江湖格局」,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追求真理」——抓住機遇,以科技創造價值,也推動進步和發展。

比如在我親歷的兩場「極客局」裡,雷軍講述的「印度戰記」和王興談到的「印尼印象」極大的激發了一群少壯派的海外市場熱情。而後華為餘承東描述的手機 AI 化的「新平臺」,引起了一眾有著上億 DAU 應用的跟進探討。

還有商湯徐立帶大家重新理解了 AlphaZero 的革命性;加上王小川、宿華還有傅盛,引發了 AI 重建社交關係的討論;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新銳——VIPkid 的米雯娟,作為這個烏鎮各種局中幾乎唯一的女性企業家,卻引發了一屋子 CEO 們對孩子「學習啟蒙」的重新思考。

我覺得,中國科技產業的少壯派們,正在形成一些不同的風景。這兩天我經歷烏鎮看到的那些少壯派的交流,既不八卦,也不江湖,反而是充滿了科技主義的風格,還有充盈向上的能量。

烏鎮的局,不應輕視,也別被過度解讀。在這裡,老戰友相逢一笑,少壯派集結共勉。當你脫離八卦和江湖,才能看懂其中的意味深長。

其實呢,要真正引爆的八卦和故事,一張照片原本也說明不了啥啊,一個群雄彙聚的「大局」也最多是玩玩喝酒的花樣遊戲嘛。

但像王興是怎麼和庫克對上話的?還有那兩位相愛相殺多年的 CEO,多年後的首次私聊……

這些怎麼就沒人深入問問呢?

很多都在被過度解讀。無論是「丁磊局」還是「東興局」,歸根結底是一群科技圈企業家既然都必須來,就借機聚聚,多一些「無目的交流」機會,也多一些相互的記憶交集。

「東興局」

流傳的那些八卦故事有真有假,但想像中的「江湖感」往往都被嚴重誇大。因為這裡面沒那麼多「敵人的敵人」或者「朋友的朋友」的設定。這恰恰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初級錯誤。

在科技圈這樣一個如此不斷在定義邊界、且高度複雜的力學體系裡,大部分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都是一種同時存在的,跟薛定諤的貓類似的「不確定」。淺薄的定義和理解江湖,只能讓你偏離真相。

這幾天我曾經在一個局上問搜狗的王小川和獵豹的傅盛這對「好基友」——要是你們的業務有直接競爭會影響彼此關係嗎?倆人的回答非常一致:只要競爭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就不會影響,甚至會促進相互交流。

我接觸到的中國科技圈新生代和少壯派力量,大多都是這樣的思維。美團的王興就在公司內部提出美團是在「用科技力量去追求真理」。這種一個組織以用科技去持續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為目的思維,與我們傳統商業對競爭、邊界的理解自然不是一個思維體系。這裡面「江湖情仇」遠沒有理性和邏輯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已經不可挽回的被帶偏節奏,丟了這次大會的原有焦點,如果我們一定要去解讀下烏鎮的局背後有啥深意,那正確的觀察視角也應該在關注一群新生代和少壯派的崛起,以及他們開始以自己的思維方式重塑江湖。

無論是今年在「東興局」裡出現的王興、程維,張一鳴,宿華,周源等,還是在兩場「極客局」中的出現的王小川、傅盛、VIPkid 的米雯娟,商湯的徐立等新生代+少壯派們,我覺得他們將會在這個科技圈塑造自己的印記。

12 月 4 號極客公園未來午餐會 左起:傅盛,王小川,徐立,陳磊,張鵬,餘承東,宿華,米雯娟

他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集結和彙聚,建立一些不同于傳統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看到的「新江湖格局」,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追求真理」——抓住機遇,以科技創造價值,也推動進步和發展。

比如在我親歷的兩場「極客局」裡,雷軍講述的「印度戰記」和王興談到的「印尼印象」極大的激發了一群少壯派的海外市場熱情。而後華為餘承東描述的手機 AI 化的「新平臺」,引起了一眾有著上億 DAU 應用的跟進探討。

還有商湯徐立帶大家重新理解了 AlphaZero 的革命性;加上王小川、宿華還有傅盛,引發了 AI 重建社交關係的討論;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新銳——VIPkid 的米雯娟,作為這個烏鎮各種局中幾乎唯一的女性企業家,卻引發了一屋子 CEO 們對孩子「學習啟蒙」的重新思考。

我覺得,中國科技產業的少壯派們,正在形成一些不同的風景。這兩天我經歷烏鎮看到的那些少壯派的交流,既不八卦,也不江湖,反而是充滿了科技主義的風格,還有充盈向上的能量。

烏鎮的局,不應輕視,也別被過度解讀。在這裡,老戰友相逢一笑,少壯派集結共勉。當你脫離八卦和江湖,才能看懂其中的意味深長。

其實呢,要真正引爆的八卦和故事,一張照片原本也說明不了啥啊,一個群雄彙聚的「大局」也最多是玩玩喝酒的花樣遊戲嘛。

但像王興是怎麼和庫克對上話的?還有那兩位相愛相殺多年的 CEO,多年後的首次私聊……

這些怎麼就沒人深入問問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