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代士英:真情建起鄰里“六尺巷”

12月1日午飯後, 宿城北苑社區業委會主任代士英, 忙著在她的記事本上整理居民反映的問題, 自2003年當選業委會主任以來, 她已經習慣了把每一件居民反映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並及時解決。 就這樣, 她記錄了厚厚的六本。

翻開代士英的“為業主服務記事本”, 裡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服務記錄, 不論遇到大事小情, 只要她能幫上忙的, 她都會伸一把手, 不僅説明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還讓居民感受到鄰里的溫暖, 做事情為對方留有“三尺”的餘地, 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一個“六尺巷”。

退休不褪色

從蔬菜公司退休的代士英, 是北苑社區一個普通的居民, 2003年被社區業委會推選為業委會主任, 她一干就是14年。 今年75歲的她, 始終懷著一顆赤誠的心, 不拿一分錢工資, 義務為鄰里和社區服務。

北苑社區地處交通要道, 涵蓋七個社區、八個車庫、四千多戶居民, 外來人口多,

社會管理難度大。

在困難面前, 代士英沒有退縮。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做業委會的調解工作, 因為我真心喜歡這份工作, 平時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解決糾紛, 當居民的問題得到解決時, 我內心感覺真的非常好, 大多數時候在事後還能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我非常開心。 ”代士英告訴記者, 只要自己還有力氣去做這份工作, 不管多久, 她都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

社區大管家

“熱心腸, 愛幫忙”, 是所有認識代士英的人對她的印象。 提起代士英, 社區居民說:“她這些年對我們社區裡大事小事都特別上心, 只要有人找到她, 她都積極熱情地幫忙。 ”

信任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什麼代士英在不拿一分補貼, 甚至自己貼錢的情況下還無怨無悔,

幹得有聲有色呢?“我想著, 既然做了, 就要努力做好, 做規範, 不能辜負大家對我們的信任。 ”代士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由於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 左鄰右舍的情況都非常熟悉, 他們對我也瞭解。 ”代士英說, “聽到那些期待的聲音, 就有一種責任和義務, 儘管很疲憊很艱難, 還是默默地在付出, 堅信有居民的支持和理解, 就一定能管理好這個社區, 這個‘家’。 ”

奉獻在鄰里

家住北苑社區B區的張洪, 2015年丈夫腳踝以下截肢, 自己同年又查出腸道癌, 女兒當兵回來工作也沒著落, 無生活來源, 家庭生活比較困難, 精神和生活上壓力很大。 代士英得知後, 就經常到張洪家談心疏導, 幫助他們申請補助, 每逢節假日會和企業對接,

為他們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和慰問金。

E區居民小宋, 想改造戶型做生意, 樓上多名業主反映她裝修破壞了承重牆, 代士英現場查看後, 為了安全要求她停工, 恢復原樣。 C區12棟48戶居民, 每年都要清理三到四次下水道, 居民反映應該是下水管道不通。 代士英得知情況後, 立即找來排水公司。 經排查, 明確了是開發商的責任, 最終由開發商和業主一同重新安裝下水管道;大A區居民陳女士養雞, 每天淩晨雞打鳴, 打擾樓上鄰居休息, 鄰里之間矛盾產生。 代士英對其進行調解, 用“六尺巷”的故事引導雙方達成共識, 理智地解決了矛盾。

遠親不如近鄰

去年秋季, 大A區的詹老漢相依為命的老母親去世, 詹老漢遠在合肥的姐姐打來電話委託代士英照顧老詹。

代士英又多了一個照顧人的活。

她總是無怨無悔地奉獻, 社區的獨居、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家庭, 她都瞭若指掌, 沒事就會去看望老人, 與老人談心, 為老人讀報紙、講講近期的新聞, 幫老人解悶。 她每年過年還去看望幾位老人, 用她有限的退休金為養老院送去蔬菜和米麵油等生活用品, 得到老人的一致稱讚。

“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 多為社區辦一些事情, 發揮自己的餘熱。 ”這一切, 古稀之年的代士英一直在認真地做著。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 文/記者 劉曉瓊 圖/記者 蘇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