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賀歲檔衰退史

文|南如瑉 編輯|朴芳

賀歲檔, 已不再是年度頭牌檔期

在三年前, 賀歲檔一直都是全年檔期中最大的霸主, 而如今隨著時間的推進, 賀歲檔不僅早早失去了頭號檔期的位置, 甚至已經掉出了第一梯隊。

相對來說, 賀歲檔像是實力派的老牌巨星, 而春節檔更像新生崛起的流量鮮肉。

在各種條件的刺激之下, 賀歲檔已經不能守住自己的地位, 年度最為重磅的大片早已開始像春節檔傾斜, 甚至隨著近年來的發展, 賀歲檔已經逐漸淪為雞肋, 也間接說明觀眾對於檔期的要求在逐漸走低。

這些年來, 賀歲檔究竟經歷了什麼?

往年賀歲檔的統治地位

(早年間重磅影片多數選擇賀歲檔)

可以說內地賀歲檔的概念是由馮小剛來締造的, 馮小剛+葛優的王炸組合統治大銀幕之時, 正是在這個賀歲檔達成的。 從97年的《甲方乙方》、98年的《不見不散》到99年的《沒完沒了》,

再到《大碗》、《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和《非誠勿擾》系列, 均出自賀歲檔, 馮小剛基本都拿到了年度的票房冠軍。

通過列表能夠看出, 在每年的賀歲檔種子選手中, 越是早期的, 越具備分量和地位。

除了馮氏喜劇打造賀歲檔的因素之外, 由於是12月一年的最後一個月, 各個單位的內部電影票即將跨年過期, 因此也給賀歲檔的火熱加了一把火, 造就了賀歲檔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 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12月一直是保護月, 沒有好萊塢大片的競爭, 這無疑是吸引國產大片進來的一個關鍵。

姜文、張藝謀、馮小剛、徐克、成龍、陳凱歌這些頂級大導演是賀歲檔的常客, 也是締造票房奇跡的關鍵。 可以說2014年是一個相對的拐點, 賀歲檔的大片剛需在下降,

對大片的吸引力也在逐年走低。

雖然官方對賀歲檔的定位是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初的90天週期, 但如此劃分早已顯得不合理, 如今行業更傾向於每年12月至春節之前作為賀歲檔來看待。 這個檔期前後跨越耶誕節和元旦假期, 接著便是學生的寒假, 檔期空間拉的較長, 具備較強的檔期優勢, 相對更適合長線作戰的影片。

春節檔、國慶檔已經形成反超

(顯然春節檔影片更具競爭力)

隨著觀眾和市場的成長, 長假為王的趨勢越發明顯。

春節檔取代賀歲檔成為年度頭號檔期是一個必然, 它能夠真正形成底層的滲透, 達到全民觀影, 非票倉觀眾也會提高巨大的體量。

隨著近年來的發展, 春節看電影的習慣已經培養起來,

因此所有的重磅大片開始紛紛轉戰至春節檔。

隨著春節檔接連創造新的票房奇跡, 單日產出已經達到驚人的8億+, 接下來2018年春節檔甚至將衝擊單日10億大關。

可以說如今的春節檔已經遠遠拉開了與賀歲檔之前的差距, 接下來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需求更大受眾, 衝擊更大市場的野心大片, 都已經挪到了春節檔, 賀歲檔已經名不副實。

(今年國慶檔表現同樣驚人)

除了爆發力極強的春節檔之外, 坐擁7天長假的國慶檔也在逐漸反超賀歲檔。 今年的國慶7長假票房突破20億大關, 其中《羞羞的鐵拳》更是砍下22億體量。 另外, 暑期檔也在紙面上不輸于賀歲檔, 尤其是《戰狼2》57億的票房奇跡之後, 暑期檔對大片的吸引力同樣也超過了賀歲檔。

當然, 還是那句話, 只要影片足夠好, 除了春節檔之外, 放在其他哪個檔期差距並不大, 好萊塢大片的檔期都是放在邊邊角角, 依然可以自己創造熱檔。

賀歲檔作為一個老牌的檔期, 隨著觀眾的成長之後, 它的優勢已經逐步減少, 僅能靠著聖誕+元旦吸引影片, 但也無法吸引到真正的大體量電影。

今年賀歲檔前瞻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賀歲檔還是擁有自身的優勢,畢竟全年的檔期分佈中,賀歲檔是沒有好萊塢電影的,吸引國產片的元素還在。今年賀歲檔雖然體量一般,但數量優勢明顯,紮堆嚴重,同時各具特色和看點。另外,各個大導紛紛回歸,馮小剛、陳凱歌、成龍、徐克、陳國富的加入,讓這個檔期更加好看。

今年賀歲檔雖然影片數量多,但類型上衝突性不強,彼此競爭的壓力並不大。《芳華》的回歸堪稱賀歲檔的一大看點,被強制下線之後,終於又重見天日,而賀歲檔製造者馮小剛時隔4年後故地重遊,殺回賀歲檔,相信會靠強硬的口碑突破類型和受眾的限制,取得長線機會。

陳凱歌締造的《妖貓傳》氣勢恢宏,場景精緻,會具備較強的優勢。《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具備一定的人氣基礎,類型的差異化會讓它不懼與對手的抗衡。成龍大哥是賀歲檔的常客,此次加入科幻元素的動作片《機器之血》同樣值得期待。而徐克聯手袁和平打造的奇幻武俠《奇門遁甲》也是具備看點。

這個週末多片將開始點映,這是檢驗影片成色的機會。

接下來的元旦檔相對紮堆,有四部更具娛樂性的商業片,《前任攻略3》具備IP優勢,在熱度上領銜。《解憂雜貨鋪》改編自知名IP,同時有流量級明星的加入。《二代妖精》出自陳國富之手,想必會有一定的品質保障。而陳可辛和吳君如夫婦聯手的《妖鈴鈴》也是大牌雲集,沈騰的加入讓它頗具分量。

去年12月份拿到了41億票房,較前年12月的42億甚至出現了下滑,今年的壓力也是不小。從紙面上看,應該不會出現下滑,但跟春節檔動輒單月60億+是不能比的。賀歲檔威力不再,但還是非常關鍵,它將為全年畫上句號,也將為2017年衝擊550億做出最後的努力。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賀歲檔還是擁有自身的優勢,畢竟全年的檔期分佈中,賀歲檔是沒有好萊塢電影的,吸引國產片的元素還在。今年賀歲檔雖然體量一般,但數量優勢明顯,紮堆嚴重,同時各具特色和看點。另外,各個大導紛紛回歸,馮小剛、陳凱歌、成龍、徐克、陳國富的加入,讓這個檔期更加好看。

今年賀歲檔雖然影片數量多,但類型上衝突性不強,彼此競爭的壓力並不大。《芳華》的回歸堪稱賀歲檔的一大看點,被強制下線之後,終於又重見天日,而賀歲檔製造者馮小剛時隔4年後故地重遊,殺回賀歲檔,相信會靠強硬的口碑突破類型和受眾的限制,取得長線機會。

陳凱歌締造的《妖貓傳》氣勢恢宏,場景精緻,會具備較強的優勢。《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具備一定的人氣基礎,類型的差異化會讓它不懼與對手的抗衡。成龍大哥是賀歲檔的常客,此次加入科幻元素的動作片《機器之血》同樣值得期待。而徐克聯手袁和平打造的奇幻武俠《奇門遁甲》也是具備看點。

這個週末多片將開始點映,這是檢驗影片成色的機會。

接下來的元旦檔相對紮堆,有四部更具娛樂性的商業片,《前任攻略3》具備IP優勢,在熱度上領銜。《解憂雜貨鋪》改編自知名IP,同時有流量級明星的加入。《二代妖精》出自陳國富之手,想必會有一定的品質保障。而陳可辛和吳君如夫婦聯手的《妖鈴鈴》也是大牌雲集,沈騰的加入讓它頗具分量。

去年12月份拿到了41億票房,較前年12月的42億甚至出現了下滑,今年的壓力也是不小。從紙面上看,應該不會出現下滑,但跟春節檔動輒單月60億+是不能比的。賀歲檔威力不再,但還是非常關鍵,它將為全年畫上句號,也將為2017年衝擊550億做出最後的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