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非遺新聲》第三集:演奏出傳統音樂的生命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上天給我們特殊的禮物,

它既在我們的身邊又在逝去的歲月裡。

它不是簡單的再現,

它是一種傳承和發展。

↓↓↓

非遺新聲

江蘇科技報社用現代時尚“啟動”古老文明, 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非遺新聲》微視頻。 《非遺新聲》系列微片共四集, 每集5分鐘左右。 我們將以聲音為線索介紹南京白局、抖空竹等非遺專案, 通過創新的設計, 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精華的部分和容易被忽視的視角展示給觀眾, 讓人們感受非遺之美, 感受傳統文化綻放出的嶄新魅力。

非遺有哪些好聽的聲音呢?

▼▼▼

今天, 《非遺新聲》第三集新鮮出爐

戳下方視頻,

猜猜第三個非遺聲音是……?

視頻載入中...

哇……

原來第三個聲音是江南絲竹的聲音。

吹、拉、彈、奏

絲絲的琴聲沁透心頭, 酣暢甘甜。

這一股清流來自江南絲竹之前世今“聲”

……

《非遺新聲——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是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 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 樂隊主要由二胡、揚琴、琵琶、笛、簫等絲竹類樂器組成。 演奏風格“小、細、輕、雅”, 在合奏時各個樂器聲部既富有個性而又互相和諧, 支聲性複調織體寫法很有特點。

江南絲竹起源于絲竹樂, 發源於江蘇太倉, 是一種清新、悠遠、高雅、纖細、靈活的絲竹樂器。 江南絲竹最開始是由民間小藝術班底走街串巷產生, 在江南水鄉中廣受歡迎, 老少都能低呤傳唱, 但隨著流行音樂的流行, 老藝術班底的逐漸離去, 懂的人越來越少, 江南絲竹樂面臨著瀕臨滅亡的險境,

而如何保護他們成了迫在眉捷的問題。

我國民族管弦樂的奠基者、出生于金陵文化世家甘熙宅第的甘濤先生在江南絲竹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被稱為江南絲竹大師和活詞典。 甘濤先生從六歲開始習笛, 九歲學胡琴, 對吹、拉、彈、打等各種民族樂器有濃厚興趣,

尤其擅長胡琴類樂器, 是一位傑出的二胡、京胡演奏家和指揮家。 他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開始, 就多次舉行演奏會, 對笛、簫、古琴、古箏、琵琶和戲曲均有很深的研究。

如今, 甘家後人甘梵繼承了父親甘濤的衣缽, 憑藉“江南絲竹”項目獲得秦淮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殊榮。 “江南絲竹是我們江南特有的文化遺產,它的產生和延續,對中國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甘梵說。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由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編有幸聽到了大師們的演奏

真的好聽極了

你有興趣一起加入

學習江南絲竹嗎?

“江南絲竹是我們江南特有的文化遺產,它的產生和延續,對中國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甘梵說。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由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編有幸聽到了大師們的演奏

真的好聽極了

你有興趣一起加入

學習江南絲竹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