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米其林美食哪裡找?

新加坡米其林星級餐館和小販都獲得國際肯定。

全球最便宜的兩家米其林美食, 應該是新加坡的兩個米其林小販攤檔:香港油雞飯面以及大華肉脞面。

這兩個攤檔多年來擁有大批老饕粉絲, 在新加坡原本就是非常紅火的小販, 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之後, 更是天天必須大排長龍。

香港油雞飯面

對新加坡人來說, 牛車水大廈小販中心是一個美食檔口雲集的地方。 這裡的常客對香港油雞飯面並不陌生, 也知道這是一攤即使過了午餐高峰時間去光顧, 還是得大排長龍的檔口, 而大家排隊買的, 就是新幣2元5角一盤的油雞美食

採訪當天, 記者就等了將近半小時, 陳師傅才終於有點時間可以歇息聊天。

51歲的老闆陳翰銘出生馬來西亞怡保一個務農的家庭。 他15歲輟學後, 到酒樓向香港師傅學做油雞飯面。 後來, 他自己又改良了招牌油雞和叉燒的秘方。

他說, 新加坡人的口味和香港人不同, 本地人福建人比較多, 據他的觀察, 福建人偏愛味道比較甜、賣相比較黑的油雞。

即使獲得米其林星級, 香港油雞飯面的攤主陳翰銘(前)也決定不起價。

陳師傅曾經在本地幾家餐館當過大廚, 2009年前後出來創業,

在牛車水小販中心開了這攤“香港油雞飯面”, 靠薄利多銷賺錢。

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之前, 他每天準備130只油雞, 賣完收工。 由於顧客絡繹不絕, 老闆的手腳慢一點都不行, 久而久之, 也練就了陳翰銘師傅俐落的刀法和砍雞的速度。

成為米其林“星級名檔”之後, 他照常早上10點鐘開檔, 下午四五點收攤, 不過由於得準備更多油雞, 陳師傅只好把工作時間提早一個小時。 為了食物的品質, 陳師傅把每天準備的雞隻數量控制在150只左右。

據陳師傅說, 他的攤位最暢銷的是油雞面而不是油雞飯, 但他寧可大家買比較便宜的油雞飯, 因為沒那麼耗功夫。

目前, 陳師傅檔口的食物售價從新幣2元5角起, 即使獲得米其林星級之後,

他也沒打算起價, 一心只管做好他的食物。

香港油雞飯面

地址:牛車水大廈, #02-126

大華肉脞面

肉脞面的發展反映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情況。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 簡單的閩式肉脞面深受歡迎, 第一代的肉脞面只有肉脞和餛飩(潮州人稱為“餃”)。 肉脞是福建話, 即“肉碎”的意思。 臺灣福建人稱之為“肉臊”, 本地人則根據福建發音, 稱之為“肉脞”。 當年的閩式肉脞面, 一碗只賣一分錢。 後來, 人們的收入提高後, 配料隨興增加, 價格也隨著提高的潮式肉脞面才逐漸流行起來。 二戰期間, 麵粉來源短缺, 肉脞面小販也開始以米制的粿條代替。

面攤前每天都大排場龍, 但是, 大華肉脞面的第二代傳人董再盛卻因為“請不到員工”而不打算開分店。

今天在本地盛行的多數是潮式風味的肉脞面, 最早的商號是潮州汕頭人經營的大華豬肉粿條面。 如今已由第二代傳人接手。

大華的第一代老闆董允潮原是豬販。 1939年他在吊橋頭咖啡店賣起家鄉肉脞面。 當時的配料除了肉脞、扁魚、餃、紫菜和冬菜等, 還有豬肉片及豬肝、豬腰、豬肺等內臟。由於配料豐富,小碗賣三分,大碗賣五分錢,有錢光顧的食客多數是經營出入口生意的商人。

董先生的潮式豬肉粿條面一直流傳至今,第二代傳人是今年70歲的董再盛,他從10多歲開始就跟著父親賣面。這一生,他只做過這份工作,至今仍然堅守崗位。

他說,在新加坡經營飲食業不容易,面對最大的困難是“請不到員工”,所以,即使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他也不打算開分店。

大華豬肉粿條面

地址:Bl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獅城米其林大廚的招牌菜

第一本《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在2016年7月發佈,從2元5角的小販中心美食到高級餐館的美食都獲得國際肯定。這也是《新加坡米其林指南》與法國、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

總共有29家餐館和小販獲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除了受人矚目的全球最廉價米其林小販美食之外,其他別具特色的“新加坡之光”還包括:

Candlenut

歷來首家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的娘惹菜。值得一提的是,獲得這項殊榮的是Candlenut的32歲年輕主廚李小明。

中餐館方面,烏節文華酒店的四川飯店摘下兩顆星。翡翠金閣、利苑酒家、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的夏苑,以及吉真那路的莆田都獲得一星。

Corner House

Corner House,位於植物園一棟1910年代建成的兩層樓黑白洋房內,餐館在2014年7月底開業,主打花卉草本菜,大量用蔬菜進行實驗和創作,曾獲不少國際美食大獎。2015年11月,餐館還曾經招待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

讓Corner House在短短兩年內,打入“亞洲50最佳餐館”,首次上榜拿下第17名的便是新加坡廚師陳日鋥(Jason Tan),他也是Corner House的創辦人。小時候,陳日鋥和一般人一樣,吃什麼都覺得差不多,後來他發現,有些人吃飯過後看起來並不開心,因為吃下的食物沒有他們想像中好吃。於是,他開始相信,食物可以影響一個人,而且食物對一個人應該有正面的影響,應該讓人開心,所以,成為廚師之後,如果沒有把食物做到最好,他絕不會端出來。

對於一些看起來非常微小的細節,他也非常注重,比如:在他的廚房裡,出菜前可以放鹽的,只有4個人。

陳日鋥解釋,加鹽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加太多就死鹹,太少又調不出一道菜的味道,所以雖然只是幾粒鹽巴,卻可以造成非常不同的效果,因此這最後一筆,他特別珍惜。

這也和他曾經在澳門米其林三星餐館Robuchon a Galera浸濡的過程有關。

2006年在澳門跟著全球最多米其林星的大廚Joel Robuchon學廚,陳日鋥坦言,那是他專業生涯裡處於最低潮的一年。

前往澳門之前,陳日鋥已受過法國料理的正統訓練,他曾在Les Amis、Le Saint Julien餐館學藝,擔任廚師主管(chef de partie),負責廚房裡的大小事。但踏進Robuchon的廚房,先前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得從頭開始,從最基本的學起。

“在那裡每天挨駡,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很笨,簡直是一文不值。”

後來,他才明白,Robuchon這麼做的原因,是要讓來自各方的學生,與之前所學的種種隔絕,這樣,他們才能給大家輸入Robuchon的那套。

澳門學成之後,他休息了5個月才回到新加坡工作。

以前,人們質疑新加坡人是否能掌握好西餐、做好法國料理,陳日鋥說:“我不認為新加坡人做不到。事實上,這就是我這些年特別努力的原因,這也是我最想突破的一個不健康的格局。我一直以來堅信,只要專業地做好到點,別人是看得到的。”

陳日鋥在Corner House推出花卉草本菜系菜單,因為他認為,蔬菜比肉類和海鮮更具挑戰性,例如洋蔥,這是什麼料理都會用到的食材,但總是配料而已,要讓洋蔥晉級,就是陳日鋥一直很想做的一件事。

於是,以洋蔥為食材做出的招牌菜,便在Corner House出現,陳日鋥為洋蔥設計出一道“洋蔥試味”,由四款洋蔥小點組成,將“卑微”的洋蔥提升至主角的位置。這道菜因為準備時間比較長,午餐不供應,只在晚餐時段推出。

“洋蔥試味”中的第一道洋蔥小食,陳日鋥將整個洋蔥擺入烤箱烤,取出果肉,填以洋蔥泥、62度真空烹調的溫泉蛋、海鹽、韭菜、油封洋蔥,以及切碎黑松露。

第二道是牛油煨洋蔥,需時4至8小時,再將油封洋蔥置於香脆酥皮之上,綴以帕馬森乾酪。

第三道是洋蔥片,做法相對直接,即是將薄薄的一片洋蔥先燙過水,拍幹後置於脫水器中。

最討喜的是最後一道洋蔥茶。茶杯裝了洋蔥泥和奶油打成的泡沫洋蔥乳。拿鐵一般的白色乳液,給人輕飄飄的快感。侍應生再將200毫升的洋蔥茶倒入茶杯,這洋蔥茶是焦糖洋蔥和水經過70個小時的真空烹調,萃取出來的洋蔥露,每一滴都是精華。廚師最後注入伯爵茶,喝來帶著佛手柑的芬芳,順滑而甜蜜,優雅極了。

Corner House

地址:新加坡植物園(1號,Cluny Road)

OSIA

本地廚師鄭吉輝(Douglas Tay)雖然年輕,但已經擁有豐富的烹調經驗。坐落在聖淘沙名勝世界的精緻餐館Osia開業至今,負責構思功能表的便是廚師長鄭吉輝。

聖淘沙名勝世界餐館Osia廚師長鄭吉輝(Douglas Tay)。

鄭吉輝中學輟學,16歲就在多家餐館兼職。他從學徒做起,烹飪才華逐漸獲得賞識,過後加入了費爾蒙新加坡酒店的頂樓餐飲場所Equinox Complex。他也積極參與海外烹飪競賽,在西澳Oceanafest杯、烹飪奧林匹克、WAC全球廚師挑戰賽中獲獎。

之後,他接受澳洲名廚Scott Webster的邀請,加入Webster的團隊,成為主廚,協助在聖淘沙名勝世界設立餐館Osia。

Webster是澳洲著名大廚,對推廣澳式食材和澳洲美食向來不遺餘力。他在新南威爾士州開張不久的Carrington Place客房餐館,呈現澳洲本土的原素材與來自獵人谷的葡萄酒。Webster也在2003年在倫敦設立米其林星級餐館Osia,之後決定將同名餐館“移植”到新加坡。

在費爾蒙新加坡酒店,鄭吉輝的職位已經相等於一個部門的總管,但是,為了尋求新的挑戰,他毅然選擇了跟Webster合作。去到Osia的新崗位,他幾乎一手包辦設立餐館的工作。從裝潢,廚房設立,聘請員工,功能表設計,他都參與其中。

Osia呈現精緻的現代派澳洲菜,突出來自澳洲與亞太平洋的新鮮素材。菜單上的20多種菜色,許多都有鄭吉輝的影子。

Webster這位明星大廚不在時,鄭吉輝就是總指揮。他說,在Webster手下學習,最難得的經驗是從旁觀摩他如何打理餐館,管理財務,確保運作上環環相扣。

鄭吉輝說:“最大的挑戰是聘請可靠的好員工。記得開張時,只請到六七名員工,但大家互相扶持,還是度過了開幕那段緊張的時期。當時開張不到一個月,就有不少回頭客,看到熟悉的面孔,總是有非常大的滿足感。”

Osia現代餐館的秘密武器是澳洲傳統叢林食材,如:金合歡籽、野生灌木番茄、番櫻桃、檀香樹果寬咚。這些食材構成澳洲傳統叢林料理的根基,都是原住民每日餐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

傳統叢林食材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的體積都不大,也絲毫不起眼,但放進嘴裡,酸澀得可以,味道還會纏人,嘗過一次就忘不了它,也因為這個特徵,廚師在處理叢林食材時,手法須更加謹慎,才能讓人在領略叢林食材個性美的同時,不被其突如其來的霸氣懾住。

Osia開業至今,負責構思菜單的廚師長鄭吉輝(Douglas Tay)就經常與這些食材為伍,對於他們的習性早已瞭若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他以“海鮮冰”的方式體現番櫻桃與檀香樹果寬咚之美,醒目的不只是粉紅色的番櫻桃,以及橙色的檀香樹果寬咚,口感味道也一樣讓人震撼。

以色彩繽紛的“海鮮冰”,體現番櫻桃與檀香樹果寬咚之美。

“海鮮冰”是一道冷盤,但以試管裝盛各色鮮豔口味不同的海鮮冰,每一套以6種顏色不同口味的海鮮冰構成,例如:酸柑與扇貝、番櫻桃西瓜龍蝦、檀香樹果寬咚鮮橙甜蝦、鳳梨香茅藍鰭金槍魚、蘋果與塔斯馬尼亞鮭鱒魚、荔枝馬提尼與牡蠣。在不同的季節,試管海鮮冰會因為食材組合的不同,變換出不同的豔麗和味道,擁有不同的體驗。

OSIA

地址:聖淘沙名勝世界戶外節慶大道(Resorts World Festive Walk),Crockfords Tower,8 Sentosa Gateway

時間:午餐 - 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晚餐 - 傍晚6時至晚上10時30分。逢週三休息。

新加坡米其林星級餐館和小販

2016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 —— 三星:卓越的烹調,值得專程造訪

Joel Robuchon Restaurant

地址:8 Sentosa Gateway, Hotel Michael Level 1, Resorts World Sentosa

電話:65 - 6577-7888

米其林★★ —— 二星:烹調出色,值得刻意造訪

Andre(武吉巴梳路)

地址:41 Bukit Pasoh Road

電話:65 - 6534-8880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地址:8 Sentosa Gateway, Hotel Michael Level 1, Resorts World Sentosa

電話:65 - 6577-7888

Les Amis

地址:1 Scotts Road,#02-16,Shaw Centre

Odette

地址:#01-04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電話:65 - 6385-0498

四川飯店

地址:烏節文華酒店35樓

電話:65 - 6831-6262 / 6831-6266

小康和(Shoukouwa Restaurant)

地址:1 Fullerton Road, #02-02A, One Fullerton

電話:65 - 6423-9939

米其林★ ——一星:優質烹調,不妨一試

Alma(良木園酒店)

Beni(文華購物廊)

Candlenut(Dorsett Residences, 331 New Bridge Road, #01-03)

Corner House(1 Cluny Road,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E J H Corner House, Nassim Gate Entrance)

翡翠金閣(百利宮)

CUT(濱海灣金沙)

森(聖淘沙名勝世界)

大華豬肉粿條面(Bl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香港油雞飯面(牛車水熟食中心,#02-126)

JAAN(瑞士史丹福酒店)

利苑酒家(讚美廣場)

OSIA(聖淘沙名勝世界)

莆田(127 Kitchener Rd)

Rhubarb Le Restaurant(3 Duxton Hill)

Shinji by Kanesaka(萊佛士酒店)

Shinji by Kanesaka(瑞吉酒店)

夏苑(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

Sushi Ichi(萬豪董廈酒店)

Terra(54 Tras St)

The Song of India(33 Scotts Rd)

Waku Ghin(濱海灣金沙)

The Kitchen at Bacchanalia(39 Hongkong St)

【本特約系列由新加坡旅遊局呈獻】

還有豬肉片及豬肝、豬腰、豬肺等內臟。由於配料豐富,小碗賣三分,大碗賣五分錢,有錢光顧的食客多數是經營出入口生意的商人。

董先生的潮式豬肉粿條面一直流傳至今,第二代傳人是今年70歲的董再盛,他從10多歲開始就跟著父親賣面。這一生,他只做過這份工作,至今仍然堅守崗位。

他說,在新加坡經營飲食業不容易,面對最大的困難是“請不到員工”,所以,即使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他也不打算開分店。

大華豬肉粿條面

地址:Bl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獅城米其林大廚的招牌菜

第一本《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在2016年7月發佈,從2元5角的小販中心美食到高級餐館的美食都獲得國際肯定。這也是《新加坡米其林指南》與法國、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

總共有29家餐館和小販獲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除了受人矚目的全球最廉價米其林小販美食之外,其他別具特色的“新加坡之光”還包括:

Candlenut

歷來首家被米其林推薦為星級美食的娘惹菜。值得一提的是,獲得這項殊榮的是Candlenut的32歲年輕主廚李小明。

中餐館方面,烏節文華酒店的四川飯店摘下兩顆星。翡翠金閣、利苑酒家、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的夏苑,以及吉真那路的莆田都獲得一星。

Corner House

Corner House,位於植物園一棟1910年代建成的兩層樓黑白洋房內,餐館在2014年7月底開業,主打花卉草本菜,大量用蔬菜進行實驗和創作,曾獲不少國際美食大獎。2015年11月,餐館還曾經招待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

讓Corner House在短短兩年內,打入“亞洲50最佳餐館”,首次上榜拿下第17名的便是新加坡廚師陳日鋥(Jason Tan),他也是Corner House的創辦人。小時候,陳日鋥和一般人一樣,吃什麼都覺得差不多,後來他發現,有些人吃飯過後看起來並不開心,因為吃下的食物沒有他們想像中好吃。於是,他開始相信,食物可以影響一個人,而且食物對一個人應該有正面的影響,應該讓人開心,所以,成為廚師之後,如果沒有把食物做到最好,他絕不會端出來。

對於一些看起來非常微小的細節,他也非常注重,比如:在他的廚房裡,出菜前可以放鹽的,只有4個人。

陳日鋥解釋,加鹽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加太多就死鹹,太少又調不出一道菜的味道,所以雖然只是幾粒鹽巴,卻可以造成非常不同的效果,因此這最後一筆,他特別珍惜。

這也和他曾經在澳門米其林三星餐館Robuchon a Galera浸濡的過程有關。

2006年在澳門跟著全球最多米其林星的大廚Joel Robuchon學廚,陳日鋥坦言,那是他專業生涯裡處於最低潮的一年。

前往澳門之前,陳日鋥已受過法國料理的正統訓練,他曾在Les Amis、Le Saint Julien餐館學藝,擔任廚師主管(chef de partie),負責廚房裡的大小事。但踏進Robuchon的廚房,先前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得從頭開始,從最基本的學起。

“在那裡每天挨駡,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很笨,簡直是一文不值。”

後來,他才明白,Robuchon這麼做的原因,是要讓來自各方的學生,與之前所學的種種隔絕,這樣,他們才能給大家輸入Robuchon的那套。

澳門學成之後,他休息了5個月才回到新加坡工作。

以前,人們質疑新加坡人是否能掌握好西餐、做好法國料理,陳日鋥說:“我不認為新加坡人做不到。事實上,這就是我這些年特別努力的原因,這也是我最想突破的一個不健康的格局。我一直以來堅信,只要專業地做好到點,別人是看得到的。”

陳日鋥在Corner House推出花卉草本菜系菜單,因為他認為,蔬菜比肉類和海鮮更具挑戰性,例如洋蔥,這是什麼料理都會用到的食材,但總是配料而已,要讓洋蔥晉級,就是陳日鋥一直很想做的一件事。

於是,以洋蔥為食材做出的招牌菜,便在Corner House出現,陳日鋥為洋蔥設計出一道“洋蔥試味”,由四款洋蔥小點組成,將“卑微”的洋蔥提升至主角的位置。這道菜因為準備時間比較長,午餐不供應,只在晚餐時段推出。

“洋蔥試味”中的第一道洋蔥小食,陳日鋥將整個洋蔥擺入烤箱烤,取出果肉,填以洋蔥泥、62度真空烹調的溫泉蛋、海鹽、韭菜、油封洋蔥,以及切碎黑松露。

第二道是牛油煨洋蔥,需時4至8小時,再將油封洋蔥置於香脆酥皮之上,綴以帕馬森乾酪。

第三道是洋蔥片,做法相對直接,即是將薄薄的一片洋蔥先燙過水,拍幹後置於脫水器中。

最討喜的是最後一道洋蔥茶。茶杯裝了洋蔥泥和奶油打成的泡沫洋蔥乳。拿鐵一般的白色乳液,給人輕飄飄的快感。侍應生再將200毫升的洋蔥茶倒入茶杯,這洋蔥茶是焦糖洋蔥和水經過70個小時的真空烹調,萃取出來的洋蔥露,每一滴都是精華。廚師最後注入伯爵茶,喝來帶著佛手柑的芬芳,順滑而甜蜜,優雅極了。

Corner House

地址:新加坡植物園(1號,Cluny Road)

OSIA

本地廚師鄭吉輝(Douglas Tay)雖然年輕,但已經擁有豐富的烹調經驗。坐落在聖淘沙名勝世界的精緻餐館Osia開業至今,負責構思功能表的便是廚師長鄭吉輝。

聖淘沙名勝世界餐館Osia廚師長鄭吉輝(Douglas Tay)。

鄭吉輝中學輟學,16歲就在多家餐館兼職。他從學徒做起,烹飪才華逐漸獲得賞識,過後加入了費爾蒙新加坡酒店的頂樓餐飲場所Equinox Complex。他也積極參與海外烹飪競賽,在西澳Oceanafest杯、烹飪奧林匹克、WAC全球廚師挑戰賽中獲獎。

之後,他接受澳洲名廚Scott Webster的邀請,加入Webster的團隊,成為主廚,協助在聖淘沙名勝世界設立餐館Osia。

Webster是澳洲著名大廚,對推廣澳式食材和澳洲美食向來不遺餘力。他在新南威爾士州開張不久的Carrington Place客房餐館,呈現澳洲本土的原素材與來自獵人谷的葡萄酒。Webster也在2003年在倫敦設立米其林星級餐館Osia,之後決定將同名餐館“移植”到新加坡。

在費爾蒙新加坡酒店,鄭吉輝的職位已經相等於一個部門的總管,但是,為了尋求新的挑戰,他毅然選擇了跟Webster合作。去到Osia的新崗位,他幾乎一手包辦設立餐館的工作。從裝潢,廚房設立,聘請員工,功能表設計,他都參與其中。

Osia呈現精緻的現代派澳洲菜,突出來自澳洲與亞太平洋的新鮮素材。菜單上的20多種菜色,許多都有鄭吉輝的影子。

Webster這位明星大廚不在時,鄭吉輝就是總指揮。他說,在Webster手下學習,最難得的經驗是從旁觀摩他如何打理餐館,管理財務,確保運作上環環相扣。

鄭吉輝說:“最大的挑戰是聘請可靠的好員工。記得開張時,只請到六七名員工,但大家互相扶持,還是度過了開幕那段緊張的時期。當時開張不到一個月,就有不少回頭客,看到熟悉的面孔,總是有非常大的滿足感。”

Osia現代餐館的秘密武器是澳洲傳統叢林食材,如:金合歡籽、野生灌木番茄、番櫻桃、檀香樹果寬咚。這些食材構成澳洲傳統叢林料理的根基,都是原住民每日餐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

傳統叢林食材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的體積都不大,也絲毫不起眼,但放進嘴裡,酸澀得可以,味道還會纏人,嘗過一次就忘不了它,也因為這個特徵,廚師在處理叢林食材時,手法須更加謹慎,才能讓人在領略叢林食材個性美的同時,不被其突如其來的霸氣懾住。

Osia開業至今,負責構思菜單的廚師長鄭吉輝(Douglas Tay)就經常與這些食材為伍,對於他們的習性早已瞭若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他以“海鮮冰”的方式體現番櫻桃與檀香樹果寬咚之美,醒目的不只是粉紅色的番櫻桃,以及橙色的檀香樹果寬咚,口感味道也一樣讓人震撼。

以色彩繽紛的“海鮮冰”,體現番櫻桃與檀香樹果寬咚之美。

“海鮮冰”是一道冷盤,但以試管裝盛各色鮮豔口味不同的海鮮冰,每一套以6種顏色不同口味的海鮮冰構成,例如:酸柑與扇貝、番櫻桃西瓜龍蝦、檀香樹果寬咚鮮橙甜蝦、鳳梨香茅藍鰭金槍魚、蘋果與塔斯馬尼亞鮭鱒魚、荔枝馬提尼與牡蠣。在不同的季節,試管海鮮冰會因為食材組合的不同,變換出不同的豔麗和味道,擁有不同的體驗。

OSIA

地址:聖淘沙名勝世界戶外節慶大道(Resorts World Festive Walk),Crockfords Tower,8 Sentosa Gateway

時間:午餐 - 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晚餐 - 傍晚6時至晚上10時30分。逢週三休息。

新加坡米其林星級餐館和小販

2016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 —— 三星:卓越的烹調,值得專程造訪

Joel Robuchon Restaurant

地址:8 Sentosa Gateway, Hotel Michael Level 1, Resorts World Sentosa

電話:65 - 6577-7888

米其林★★ —— 二星:烹調出色,值得刻意造訪

Andre(武吉巴梳路)

地址:41 Bukit Pasoh Road

電話:65 - 6534-8880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地址:8 Sentosa Gateway, Hotel Michael Level 1, Resorts World Sentosa

電話:65 - 6577-7888

Les Amis

地址:1 Scotts Road,#02-16,Shaw Centre

Odette

地址:#01-04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電話:65 - 6385-0498

四川飯店

地址:烏節文華酒店35樓

電話:65 - 6831-6262 / 6831-6266

小康和(Shoukouwa Restaurant)

地址:1 Fullerton Road, #02-02A, One Fullerton

電話:65 - 6423-9939

米其林★ ——一星:優質烹調,不妨一試

Alma(良木園酒店)

Beni(文華購物廊)

Candlenut(Dorsett Residences, 331 New Bridge Road, #01-03)

Corner House(1 Cluny Road,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E J H Corner House, Nassim Gate Entrance)

翡翠金閣(百利宮)

CUT(濱海灣金沙)

森(聖淘沙名勝世界)

大華豬肉粿條面(Bl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香港油雞飯面(牛車水熟食中心,#02-126)

JAAN(瑞士史丹福酒店)

利苑酒家(讚美廣場)

OSIA(聖淘沙名勝世界)

莆田(127 Kitchener Rd)

Rhubarb Le Restaurant(3 Duxton Hill)

Shinji by Kanesaka(萊佛士酒店)

Shinji by Kanesaka(瑞吉酒店)

夏苑(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

Sushi Ichi(萬豪董廈酒店)

Terra(54 Tras St)

The Song of India(33 Scotts Rd)

Waku Ghin(濱海灣金沙)

The Kitchen at Bacchanalia(39 Hongkong St)

【本特約系列由新加坡旅遊局呈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