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京東集團副總裁宋春正:無界且“懂你”的智慧採購時代已來

“智慧採購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 12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互聯網+企業採購高峰論壇上, 京東集團副總裁、大客戶業務負責人宋春正如是表示。

他強調, 智慧供應鏈將使採購不再是簡單的採購工作和企業的消費行為, 而是真正助力產業經營, 智慧供應鏈打造需要產業鏈夥伴共同完成。

電商化引發採購巨變

本次論壇上發佈的我國首份《中國企業電商化採購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 我國已有一半企業開展電商化採購, 約為1450萬家。 其中, 製造企業占比最大, 已經超過40%;金融、交通、煙草行業勢頭最猛, 2017年增長明顯。

宋春正表示, 企業採購經歷了從1.0到3.0的三個階段, 即線下傳統採購、線上採購和電商化採購, 其中線下傳統採購歷時最長、普及最廣。

任何企業只要開張, 一定會有採購, 小到辦公用品文具, 大到生產資料, 在沒有互聯網之前, 很多公司用的採購模式都是傳統的線下採購模式。

線下採購最初確實為很多企業經營提供了幫助,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也發生了很多問題, 比如不透明、效果差、成本居高不下。

對此宋春正強調, 傳統線下集采實際上壓榨了上游供應商, 因為集采的目的是用更低的價格批量採購。 站在企業的角度看, 這種希望自己能得到更低成本的行為無可厚非, 但是確實對上游供應鏈的破壞非常大。

宋春正認為, 如果不用集采, 採購價格高了, 表面上助力了上游產業的發展, 但是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同時採購價格高中間一定會有腐敗。 這個矛盾的根源在於採購模式本身出問題了。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 採購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線上採購,

很多政府採購中心和企業都有一個門戶網站, 把所有招標資訊或者採購資訊通過網站對外發佈, 但是線上採購更多解決了資訊不對稱, 並沒有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改造。 “真正改造是改造整個供應鏈體系。 ”宋春正強調。

宋春正表示, 採購現在處於第三個階段, 也就是電商化採購階段, 在互聯網基礎上把電子商務技術運用到各環節。 電子商務技術的本質是連接, 可以打通上游到下游所有供應鏈。 這種連接包括智慧化管理, 讓採購效率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有統計結果顯示, 實現了電子商務化的採購模式, 可以極大降低平均成本、極大提升效率, 對目前的整個採購體系確實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智慧採購無界且“懂你”

現在企業需求更加個性化, 對效率和成本的要求更加極致化, 對採購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怎樣做到多場景延伸, 如何加上智慧演算法等。 宋春正強調, 這些需求的出現加之各種技術的成熟, 智慧採購時代, 也就是採購4.0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談到智慧採購時代最重要的特點,

宋春正總結為三個特點, 有溫度, 懂你, 無界。

相對於使用者而言, 有溫度可以讓使用者的體驗或者使用者的感受更加美好。 現階段的企業採購並沒有充分照顧使用者的感受。 智慧採購卻更“有溫度”, 例如員工生日到來時, 送一個他非常喜歡的禮物;一個新員工報到的時候, 把所有辦公用品放在工位上。

宋春正指出,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 它們讓每個採購過程變得有溫度。 事實上, 這一切都可以用技術解決。 他舉例道, 比如所有系統前置, 不再只跟採購系統對接, 而是跟OA系統和HR系統對接, 對接的時候自動搜集所有資訊, 資訊搜集之後會歸集, 這樣基本上能算出員工需要什麼, 可以提前做好採購。

對於企業和採購人,通過演算法能更清楚地知道需求,變得更“懂你”。其背後是智慧畫像、BI推薦和智慧尋源,隨著採購資料的沉澱可以算出所有採購決策行為,也就是需求的頻次、需求的時間點和數量,所有需求通過技術升級都可以實現。

還有一個是無界,它是未來採購環節中非常重要的形態,就是合作無界、場景無界。未來採購要滿足各個場景,比如辦公物資的採購場景。宋春正認為,未來沒有甲方和乙方,合作是無界的,一定是優勢互補,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這種關係在未來將會逐漸成為常態。

實現無界的最大好處是每一個企業不再是資訊孤島,因為互相賦能會建立共用的關係。採購和電子商務技術把一切連接在一起,創造一個協同的生態。無界仍然需要技術去推動,其中所有的場景一定是產品化。所有的功能一定要元件化,還有資料標準化和協定通用化,影響資料交流最重要的問題是資料標準化,大家各有各的標準,互不相連,打通不了資訊流,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技術驅動智慧採購

《報告》指出,我國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與個人網購普及程度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推進,未來我國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宋春正相信,技術將驅動智慧採購的完成,智慧採購能否實現,最核心的因素是技術。

他用“6、7、8”三個數字總結京東探索的智慧採購的模式,即基於6大通用技術標準的8大智慧化支撐平臺,對採購中的7大核心環節實現智慧化改造,從而使採購行為更加人性化、精准化、生態化。

在宋春正描繪出的智慧採購的架構圖上,雲、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六項技術是基礎技術,在此之上形成了八個系統支撐平臺,包括大資料管理平臺、機器學習分析平臺、數位加密安全平臺、風控平臺、通用協定平臺、智慧設備調度平臺和無界開發平臺等。“未來的資料雖然共用,但一定要保證安全。”他強調。

宋春正表示,隨著技術的改善,中國商品的品質和功能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關心的是如何在整個供應鏈環節,實現商品高效流轉,如何用柔性製造的邏輯實現商品生產成本的最大化降低。產業互聯網環節,最重要的是中間一定要有技術,把一個需求非常清晰地傳遞而且是有預判地傳到廠商那裡,這樣一定不會有庫存。

宋春正透露,京東在上述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有京東六大平臺技術,包括京東雲、京東人工智慧的平臺、可追溯資源的整個協定,還有未來金融模組、物流模組、倉儲模組,京東自己能打造的模組將全部對外開放,也就是說這些模組將不再自己用。

根據《報告》,京東、天貓、蘇寧等大型綜合B2C電商已經成為快速成長的B2B市場的主角,其中京東企業購占比最大,占整體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份額的48.6%,接近半壁江山。不過宋春正表示:“一家企業的技術能力再強,最多只能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無法讓整個供應鏈落地。”在他看來,智慧採購無法靠一家企業完成,需要整個產業共同推動。

對於企業和採購人,通過演算法能更清楚地知道需求,變得更“懂你”。其背後是智慧畫像、BI推薦和智慧尋源,隨著採購資料的沉澱可以算出所有採購決策行為,也就是需求的頻次、需求的時間點和數量,所有需求通過技術升級都可以實現。

還有一個是無界,它是未來採購環節中非常重要的形態,就是合作無界、場景無界。未來採購要滿足各個場景,比如辦公物資的採購場景。宋春正認為,未來沒有甲方和乙方,合作是無界的,一定是優勢互補,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這種關係在未來將會逐漸成為常態。

實現無界的最大好處是每一個企業不再是資訊孤島,因為互相賦能會建立共用的關係。採購和電子商務技術把一切連接在一起,創造一個協同的生態。無界仍然需要技術去推動,其中所有的場景一定是產品化。所有的功能一定要元件化,還有資料標準化和協定通用化,影響資料交流最重要的問題是資料標準化,大家各有各的標準,互不相連,打通不了資訊流,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技術驅動智慧採購

《報告》指出,我國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與個人網購普及程度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推進,未來我國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宋春正相信,技術將驅動智慧採購的完成,智慧採購能否實現,最核心的因素是技術。

他用“6、7、8”三個數字總結京東探索的智慧採購的模式,即基於6大通用技術標準的8大智慧化支撐平臺,對採購中的7大核心環節實現智慧化改造,從而使採購行為更加人性化、精准化、生態化。

在宋春正描繪出的智慧採購的架構圖上,雲、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六項技術是基礎技術,在此之上形成了八個系統支撐平臺,包括大資料管理平臺、機器學習分析平臺、數位加密安全平臺、風控平臺、通用協定平臺、智慧設備調度平臺和無界開發平臺等。“未來的資料雖然共用,但一定要保證安全。”他強調。

宋春正表示,隨著技術的改善,中國商品的品質和功能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關心的是如何在整個供應鏈環節,實現商品高效流轉,如何用柔性製造的邏輯實現商品生產成本的最大化降低。產業互聯網環節,最重要的是中間一定要有技術,把一個需求非常清晰地傳遞而且是有預判地傳到廠商那裡,這樣一定不會有庫存。

宋春正透露,京東在上述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有京東六大平臺技術,包括京東雲、京東人工智慧的平臺、可追溯資源的整個協定,還有未來金融模組、物流模組、倉儲模組,京東自己能打造的模組將全部對外開放,也就是說這些模組將不再自己用。

根據《報告》,京東、天貓、蘇寧等大型綜合B2C電商已經成為快速成長的B2B市場的主角,其中京東企業購占比最大,占整體企業電商化採購市場份額的48.6%,接近半壁江山。不過宋春正表示:“一家企業的技術能力再強,最多只能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無法讓整個供應鏈落地。”在他看來,智慧採購無法靠一家企業完成,需要整個產業共同推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