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利與勢:“習特會”之後的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

核心提示: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海湖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習特會”究竟談了什麼?又會對未來的中美關係產生怎樣影響?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海湖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習特會”究竟談了什麼?又會對未來的中美關係產生怎樣影響?


習近平主席已經到訪佛羅里達海湖莊園,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首次會晤。 雙方將尋求解決中美關係的重要問題, 並確定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關係發展的大致脈絡。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此次會晤, 無論是對中國還是美國, 都非常重要。 “習特會”的良好開局不僅有助於緩解中美關係短期受挫的負面預期, 而且將會為未來四年中美關係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對中國而言, 特朗普的執政四年, 從2017到2021, 恰好是中國實現2021年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收官和兌現階段。 在這個意義上,

如何塑造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係至關重要。 對特朗普而言, “讓美國再次強大”的承諾需要中國的支援和配合。


對於這次“習特會”, 特朗普的主要訴求是什麼?
表面上看, 特朗普作為談判高手, 並不會輕易展現底牌。 不過, 從其競選以及執政以來的重點看,

一字以蔽之, 利。 堅決維護美國利益, 美國利益優先。
有趣的是, 特朗普所理解的“利”其實很簡單, 不是戰略之利, 也不是道德之利。 這些利對於特朗普而言, 過於抽象, 也不可衡量, 激不起他的興趣。 在各種利益中, 特朗普最為強調經濟利益。 與其他利益相比, 只有經濟利益可以被準確計算, 也可以清晰談判。
特朗普重視經濟利益很好理解。 既然特朗普商人出身, 那麼維護和提升美國經濟利益是最能體現其能力的試金石。 特朗普自我定位首先是經濟總統, 對於經濟利益有特殊情懷。


所以, 此次“習特會”在特朗普看來, 重點就是談如何對中美現有的利益進行再分配。 或者更為準確地說, 如何讓美國從中美關係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特朗普及其部分團隊成員認定, 中美經貿關係更有利於中國, 而對美國相對不利。 個別鷹派人士甚至主張, 中國入世以來的經濟快速發展是以美國的經濟危機和停滯為代價的。 特朗普需要用“習特會”來調整中美經濟利益。
由於貿易是中美經濟關係的聯繫點,

因此如何在中美貿易問題以及與貿易有關的其他經濟問題上, 確保美國利益將成為此次特朗普優先關注的議題。


另外, 按照特朗普的經濟思維, 利益其實由兩方面構成。 一是收益。 二是成本。 一方面美國要多掙收益, 另一方面美國要少付成本。
如果美國能用更少的成本或者讓別人的成本來達到某個目標,同樣是獲利行為。美國要求盟友多支付國防費用就是這種思維的必然結果。因此,特朗普會在一些美國關心的非經濟問題上,要求中國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或者承擔更多的成本。
朝核問題、難民問題以及反恐問題會讓中國承擔更多責任。由於在敘利亞出現了疑似使用化學武器且造成平民傷亡的悲劇,美國向敘利亞發射了約60枚導彈作為報復,如何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合作,也成為中美合作的重要事件之一。
總體上,從此次“習特會”所傳遞出來的資訊看,特朗普以利益為導向的對華政策取向並非完全是壞事。這種取向有助於中美兩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政治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等問題上的無謂爭吵。這對於中美關係的中長期穩定反而是有利的。兩國可以把重點放在經濟利益上,達成雙方認可、公平和自由的雙邊新型經濟關係,防止其他問題的干擾。
由於特朗普特別看重經濟利益,中國可以因利導勢,謀大局,通過對合理的利益再分配來塑造中美合作之勢、地區發展之勢和新型全球化之勢,進而為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創造更好的戰略機遇期。


一個有意思的花絮是當地時間6號晚上,特朗普在與習近平主席共進晚餐之前,開玩笑地介紹說,“我和習主席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收穫,絕對沒有。”
這樣看來,利益的獲取也不是免費的,特朗普單憑施壓不可能迫使中方讓步的,他必須拿出可信的方案來說服中方。
根據新華社最新消息,特朗普在會談中表示,“美中兩國作為世界大國責任重大。雙方應該就重要問題保持溝通和協調,可以共同辦成一些大事。他對此次美中元首會晤充滿期待,希望同習近平主席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習特會”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但是“習特會”之後,中美圍繞利益的深度交鋒還將繼續。
(看看新聞Knews特約作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 實習編輯:祝聞豪)


如果美國能用更少的成本或者讓別人的成本來達到某個目標,同樣是獲利行為。美國要求盟友多支付國防費用就是這種思維的必然結果。因此,特朗普會在一些美國關心的非經濟問題上,要求中國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或者承擔更多的成本。
朝核問題、難民問題以及反恐問題會讓中國承擔更多責任。由於在敘利亞出現了疑似使用化學武器且造成平民傷亡的悲劇,美國向敘利亞發射了約60枚導彈作為報復,如何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合作,也成為中美合作的重要事件之一。
總體上,從此次“習特會”所傳遞出來的資訊看,特朗普以利益為導向的對華政策取向並非完全是壞事。這種取向有助於中美兩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政治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等問題上的無謂爭吵。這對於中美關係的中長期穩定反而是有利的。兩國可以把重點放在經濟利益上,達成雙方認可、公平和自由的雙邊新型經濟關係,防止其他問題的干擾。
由於特朗普特別看重經濟利益,中國可以因利導勢,謀大局,通過對合理的利益再分配來塑造中美合作之勢、地區發展之勢和新型全球化之勢,進而為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創造更好的戰略機遇期。


一個有意思的花絮是當地時間6號晚上,特朗普在與習近平主席共進晚餐之前,開玩笑地介紹說,“我和習主席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收穫,絕對沒有。”
這樣看來,利益的獲取也不是免費的,特朗普單憑施壓不可能迫使中方讓步的,他必須拿出可信的方案來說服中方。
根據新華社最新消息,特朗普在會談中表示,“美中兩國作為世界大國責任重大。雙方應該就重要問題保持溝通和協調,可以共同辦成一些大事。他對此次美中元首會晤充滿期待,希望同習近平主席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習特會”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但是“習特會”之後,中美圍繞利益的深度交鋒還將繼續。
(看看新聞Knews特約作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 實習編輯:祝聞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