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今天早上,林堅向全省人民報告寧海這件事

兌現承諾、取信於民, 2017“最多跑一次”改革進入倒計時, 浙江之聲、浙江省編辦特別策劃《向人民報告》。 今天早上7:00, 縣委副書記、縣長林堅做客浙江之聲, 講訴寧海“審批法庭”為“最多跑一次”改革清障提速的故事。

向人民報告· 寧海縣

林堅說, 寧海92%的行政審批類權力事項已實現“最多跑一次”, 接下來將依託“審批法庭”, 進一步推進前置清理工作。

(林堅接受採訪)

截至目前, 甯海已向社會公佈縣級部門“最多跑一次”事項1233項, 92%以上的行政審批類權力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提前完成省裡提出的80%的目標任務。

在前不久的全國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典型案例活動中, 憑藉“最多跑一次”改革這張金名片, 甯海縣行政服務中心榮獲“綜合十佳”稱號, 是全省唯一獲獎的縣級單位。

林堅

在改革推進中, 我們感到要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非常有必要提升這項工作的牽頭層級, 並充分授權。 因此, 我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縣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專項工作部, 也就是由縣府辦公室來牽頭, 而且設了綜合協調、前置清理、一窗受理和資料共用4個工作組, 這個牽頭抓總的力度就比原先由編辦牽頭的要大得多。 同時我們通過系統的梳理、比對、分析以後發現, 過多、過泛、過濫設置的審批前置條件, 阻礙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發展。

今年6月, 寧海縣從縣政府法制辦、審管辦、公安局等部門抽調了一批精通法律法規和審批流程的人員, 設立“審批法庭”, 通過類比法庭審理的方式,

對一些“理而不清、法理不足”的前置條件, 依法裁決取消。

“審批法庭”審理部門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

林堅

比如開辦一所民辦學校, 教育部門要求事先你要提供食堂衛生許可證、建築品質合格證等一系列的材料,可實際上學校還沒開始辦,食堂也好、材料也好,證明從哪裡來?再舉個例子,我們招引了一個總投資1.5億元的項目,立項時候因為涉及到林地的徵用,就遇到了審批當中的一個“閉環”:要立項就先要有土地,要有土地呢就先要把林地轉為建設用地,要“林轉建”又要先立項,這就轉回了起點,導致項目就擱在那邊。通過“審批法庭”對這些所謂的前置的依據進行審理、裁決,依法停止了一些不合理的所謂前置條件的實施,並優化了流程,解開了“死扣”,可以讓專案順利落地。

據統計,寧海“審批法庭”已對300多項行政權力事項進行裁決,取消123個前置條件、精簡申請材料948份。

林堅

已有的前置條件,全面進行清理,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一律停止;對部門提出的新增的前置條件,必須向“審批法庭”提供法律依據,裁決沒有通過,一律不得擅自實施。

“審批法庭”為寧海縣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清障提速。縣行政服務大廳平均對外承諾辦理時間從3.3個工作日縮短到了1.8個工作日;今年前10月新增市場主體8000多家,增長近5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始終位居全市前列。

林堅說,寧海正在制訂《各部門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要把“審批法庭”清理的事項關進“籠子”。

林堅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前置清理的力度,特別是要編制前置清理工作的標準化文本,鞏固長效機制,防止各種各樣所謂前置審批的反彈。同時呢,要通過改革創新,著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樣才能真正地把“最多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讓群眾和企業實實在在地有更多的獲得感。

教育部門要求事先你要提供食堂衛生許可證、建築品質合格證等一系列的材料,可實際上學校還沒開始辦,食堂也好、材料也好,證明從哪裡來?再舉個例子,我們招引了一個總投資1.5億元的項目,立項時候因為涉及到林地的徵用,就遇到了審批當中的一個“閉環”:要立項就先要有土地,要有土地呢就先要把林地轉為建設用地,要“林轉建”又要先立項,這就轉回了起點,導致項目就擱在那邊。通過“審批法庭”對這些所謂的前置的依據進行審理、裁決,依法停止了一些不合理的所謂前置條件的實施,並優化了流程,解開了“死扣”,可以讓專案順利落地。

據統計,寧海“審批法庭”已對300多項行政權力事項進行裁決,取消123個前置條件、精簡申請材料948份。

林堅

已有的前置條件,全面進行清理,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一律停止;對部門提出的新增的前置條件,必須向“審批法庭”提供法律依據,裁決沒有通過,一律不得擅自實施。

“審批法庭”為寧海縣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清障提速。縣行政服務大廳平均對外承諾辦理時間從3.3個工作日縮短到了1.8個工作日;今年前10月新增市場主體8000多家,增長近5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始終位居全市前列。

林堅說,寧海正在制訂《各部門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要把“審批法庭”清理的事項關進“籠子”。

林堅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前置清理的力度,特別是要編制前置清理工作的標準化文本,鞏固長效機制,防止各種各樣所謂前置審批的反彈。同時呢,要通過改革創新,著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樣才能真正地把“最多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讓群眾和企業實實在在地有更多的獲得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