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鞍山好兒媳悉心照顧 年近九旬婆婆能唱完整紅歌

據銅都晨刊報導, 年近九旬的張梅奎老人臥病在床, 身患多種疾病, 每天幾乎藥不離口, 送醫診治時甚至被醫生判了“死刑”。 然而, 老人如今卻逐漸好轉, 她從不能動、不能說漸漸能挪動身子、唱首完整的紅歌, 這個奇跡究竟由誰創造?張梅奎的兒子朱國秉說,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他那賢慧的妻子吳曉蘭。 為了迎接婦女節的到來, 他帶著妻子來到家附近的田野間, 踏春賞花、合影留念, 看著偷偷爬上妻子眼角的皺紋和她兩鬢間多出的白髮, 朱國秉心中滿是疼惜、感激之情。

為照顧婆婆夜不能寐

“我這個兒媳婦真好哦!”躺在床上的張梅奎老人對記者說道。

環顧四周, 屋子裡陳設雖然簡單, 卻足夠乾淨、整潔, 絲毫沒有異味。 位於客廳的邊緣放著一張床, 吳曉蘭說這就是她晚上休息的地方。 “婆婆身體不好, 幾乎不能動彈, 晚上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起來為她接尿, 過一會兒怕她口渴, 還要給她喂水喝。 ”吳曉蘭坦言, 婆婆病倒以後, 她夜裡想睡一場完整覺簡直是一種奢侈, 之所以在婆婆房間不遠處放張小床就是為了方便照顧婆婆, 夜裡只要婆婆一聲招呼她就能隨叫隨到。

“我原先和婆婆在樅陽老家照顧身患老年癡呆症的公公, 突然有一天婆婆感到頭暈, 然後就倒地不起。 ”吳曉蘭回憶說, 15年前, 她和公公婆婆還住在老家樅陽縣麒麟鎮陽和村,

就在2002年時, 婆婆突然患上中風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被送醫救治時, 婆婆已不能動彈和說話。 “那時候我丈夫已經在銅陵這邊工作, 只有我一人在樅陽照顧二老, 婆婆病倒後, 公公的老年癡呆症似乎更加嚴重, 經常往外跑。 ”即便如此, 吳曉蘭對兩位老人仍盡心盡力, 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 為了減輕妻子負擔, 朱國秉將一家人接到了銅陵, 兩年後其父去世。

對上有孝對下有愧

沒來銅陵前, 吳曉蘭在樅陽的一所學校裡負責做飯, 為了照顧病重在床的婆婆, 吳曉蘭只好辭掉工作。 “我遵照醫生的囑咐, 每天給婆婆按摩手腳, 教她唱紅歌, 漸漸地她的身體有了起色, 不僅身子能動彈了, 而且還能跟我們說話了。

”吳曉蘭說, 這樣的變化也讓她犧牲了太多, 這其中最令她感到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兒孫。

“兒女的婚禮我沒時間操持, 就連孫子、外孫出生後我都無法照料。 ”談及此, 吳曉蘭眼眶泛起了淚珠, “我的兒子兒媳在浙江寧波工作, 每天都得忙到晚上6時許, 十歲的小孫子中午在學校吃食堂, 下午放學後獨自回家, 沒人陪他說話, 他只能對著屋子裡監控探頭發呆。 ”吳曉蘭說, 為此她曾打算讓老伴過去帶孫子, 但被兒子兒媳婉拒了。 “他們能體諒我們現在的難處, 所以堅持讓老伴留下來減輕我的擔子。 ”吳曉蘭說。

愛的禮物暖人心

“當時與母親患有同樣疾病的幾名同病房的患者都在幾年前去世了。 ”朱國秉說, 母親年歲高、身體差, 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

並且日見好轉, 妻子功不可沒。 正說著, 他翻開一本精心包好的筆記本, 他說, 這裡面都是他對人生的一點感觸, 還有他為妻子所作的一篇散文。 “鄰里家人和睦相處, 體貼丈夫掏心割骨。 生兒育女治家, 吃苦受累不說一句怨言話。 與人以和為貴寬恕為懷, 深感自己生活在幸福滿足之中……”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朱國秉對妻子的憐愛和疼惜。 當談及為何會作這樣的散文, 朱國秉說, 這是他們結婚二十五周年時他送給妻子的禮物, 在他心目中, 妻子就好比一隻蠟燭, 耗盡自己的點滴能量, 卻照亮了整個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