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醫生用藥,將迎來5大限制

規範醫生用藥, 未來這五大類藥物將被限制!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醫務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離不開一個“藥”字, 藥品品質是否安全, 品種是否齊全都是醫生關心的問題。

但近年, 在有關部門對用藥安全、醫保控費、細菌耐藥等綜合監管愈發嚴格下, 醫生用藥也受到了限制, 這種限制在今年年底尤為突出, 縱觀之下, 我們看到醫生用藥即將面臨5大限制。

第一:中藥注射劑從醫生常用處方中淡化出來

我們知道, 2017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對26種常見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做了限制,

明確二級以下醫院不得使用這些中藥注射劑, 下半年起, 各地也都紛紛對這一限制政策做了進一步的落實。 而以後的醫保目錄修訂也會以此版本為基礎, 中藥注射劑將不再成為基層醫生的常有藥。

至於醫保目錄為什麼會對中藥注射劑“下手”?以後是否有緩和餘地呢?這絕不單單是是否安全、有效的問題, 給大家看一組資料。

據近期, 第29屆全國醫藥經濟資訊發佈會獲悉, 我國所有中成藥品種中, 年銷售量最高的11個品種, 全部是中藥注射劑, 這裡包括大家常用的注射用血塞通、喜炎平、丹紅等。

而近年,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等現象, 導致醫保壓力山大, 所以在中成藥這塊如何分解醫保壓力, 中藥注射劑這個安全與療效頗具爭議的品種, 必將首當其衝。

近日, 四川省一所三甲醫院的控費、停藥通知被傳出, 通知要求暫停使用輔助用藥、暫停使用除基藥以外的中成藥及其注射液。 可見, 這絕對不是一個個案的發生, 是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必然產生的結局,

甚至會產生連鎖效應。

總之, 未來一段時間內, 或是長期, 中藥注射劑可能都不會被醫院首推, 中藥注射劑也將會從醫生常用處方中淡化出來。

第二:抗菌藥物使用受限更加明顯

近日, 又一省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服務了。

11月21日, 廣西桂林市衛生計生委印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市衛字〔2017〕21號), 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 除兒科門診和急診科外, 市區、各縣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含駐桂、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民營醫院等)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服務。

今年, 各地紛紛對門診開展靜脈輸液服務限制了一番,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靜脈給藥這種途徑不被推薦, 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門診輸液大部分都是抗菌藥物。

早在去年, 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4部門就共同發佈《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畫》, 從國家層面多個領域打出組合拳, 遏制細菌耐藥。

所以無論是門診停止輸液政策、處方點評監督, 還是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 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等等, 這一系列的地方政策都是迎合頂層大計畫。

所以, 抗菌藥物可能是今後各地醫療機構重點限制的品種, 目前, 二級以上醫院對抗菌藥監管更嚴格一些, 下一步就是管一管基層了。

第三:治療骨病類藥物受限

從新醫保目錄西藥部分可以看到, 治療骨病的藥物有11個品種, 全部被限制。

而中成藥目錄中仙靈骨葆膠囊、仙靈骨葆片(顆粒)、壯骨止痛膠囊等多類用於治療骨病類藥名也都備註為限制用藥,

這樣一來, 對臨床中常見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用藥, 就要求醫生能夠更精准的用藥了。 很多無明確診斷的骨病更不能輕易開藥。

第四:營養液、輔助類藥物被限

營養液、輔助用藥, 是近年來被限制最嚴格的藥物。 從各地紛紛出臺的“輔助用藥目錄”就可以看出, 只要是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輔助用藥每每都被提及。

而就新醫保目錄腫瘤輔助用藥來看, 25個品種全部被限制有明確診所指標及症狀才能使用。

第五:中藥飲片被限

2017年所有公立醫院都實行了藥品零差價(中藥飲片除外), 在藥品上醫院無利潤銷售。 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中醫藥飲片處方, 從醫院流出。

也有很多明文要求,在規範醫療機構診療行為中,要加大對中藥飲片的監管。

中藥飲片這個唯一沒有零差價的藥品品種,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被重點限制。

按照國家要求,2017年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要控制在10%以下,雖然12月還沒結束,但目前各省已經開始部署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如四川、貴州、陝西等。

可見,各個醫療機構為了達到指標,都將在政策的倒逼下逐漸減少、或合理使用這五大類藥物。

這些用藥限制,對大醫院還好說,但對基層醫療機構來說打擊太大,因為無論是中藥注射液、中藥飲片還是抗菌藥物都是基層消耗最大的藥品,藥品受限,而基藥目錄藥品品種又不全,手術又沒能力開展。

基層醫院、診所是該考慮一下下一步的定位和發展了。

來源 : 基層醫師公社

作者 丨 靈 犀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從醫院流出。

也有很多明文要求,在規範醫療機構診療行為中,要加大對中藥飲片的監管。

中藥飲片這個唯一沒有零差價的藥品品種,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被重點限制。

按照國家要求,2017年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要控制在10%以下,雖然12月還沒結束,但目前各省已經開始部署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如四川、貴州、陝西等。

可見,各個醫療機構為了達到指標,都將在政策的倒逼下逐漸減少、或合理使用這五大類藥物。

這些用藥限制,對大醫院還好說,但對基層醫療機構來說打擊太大,因為無論是中藥注射液、中藥飲片還是抗菌藥物都是基層消耗最大的藥品,藥品受限,而基藥目錄藥品品種又不全,手術又沒能力開展。

基層醫院、診所是該考慮一下下一步的定位和發展了。

來源 : 基層醫師公社

作者 丨 靈 犀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