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與老:一代接一代的綠色傳承|“大城青山·大美雲勇”系列報導

總策劃:宋衛東

策劃:陳曉大

統籌:佛山日報記者尹保山、于祥華

采寫:佛山日報記者梁建榮、鄭奕純、路帥

雞籠山頂, 海拔418.7米, 雲勇林場最高峰。

1958年, 第一代雲勇林場人, 最先登上這座高峰種下杉樹, 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墾山造林序幕。 他們不畏艱苦, 一鋤一鐮, 開闢出一片綠色林海, 奠定雲勇林場的基礎。

此後, 迎著改革開放春風, 一位又一位青年追尋父輩足跡, 踏進林場, 在各自崗位上奉獻青春, 傳承父輩留下的綠色事業。

邁入新時代, 一支年輕的專業力量加入雲勇林場。 他們用專業知識, 在守護著佛山城市“綠肺”的同時,

開展了多項科研探索, 讓這片公益生態林創造出更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回望雲勇林場近六十載造林、護林路, 篳路藍縷, 砥礪前行。 雲勇林場人始終意志堅定, 一代接著一代幹, 久久為功, 馳而不息, 讓大山深處蕩起萬頃林濤, 濤聲不絕。

2017年春, 雲勇林場的各個山坡綠意盎然, 各種樹木長得鬱鬱蔥蔥。 /佛山日報記者黎漢沿 攝

“開荒牛”

艱苦奮鬥 激情燃燒

上世紀50年代, 在宜林荒山面積較大的地區, 國家陸續試辦了一批以造林為主的國有林場。

正是那時, 雲勇林場誕生。

建場初期, 沒有任何家底可言, 都是白手起家。 時光倒流59年, 看到的雲勇林場是這番景象——

沒有交通工具, 從場部到工區需爬六七公里山路;

沒有自來水, 從山上引回的泉水一下雨就變成黃泥水;

沒有好伙食, 夜晚吃木薯充饑;

沒有宿舍樓, 從大自然就地取材, 割茅草建工區茅棚……

日夜面對著茫茫荒蕪大山, 有些人承受不了, 半夜捲舖蓋下山, 留下的成為雲勇林場真正的“開荒牛”。 只要在這裡紮根下來的,

他們都會紮得很深很深, 心甘情願為這片林場付出一切。 這段艱苦歲月, 76歲的嚴根開永遠不會忘記。 1959年6月, 他獨自一人用鋤頭挑著行李, 沿著羊腸小徑走進了荒山野嶺裡的雲勇林場。

不待休整和猶豫, 初來乍到的林場人進入了創業階段, 開始轟轟烈烈地墾山造林。

萬事開頭難, 創業初期往往是最艱難的。 “當時林場提出‘頭頂青天, 腳踏實地, 艱苦奮鬥’ 的口號。 ”1962年2月, 還不到17歲就進入雲勇林場工作的嚴天和, 至今仍記得工友們在山上開荒種樹, 幹得熱火朝天的場景。 一個工區種完樹, 就要跑到下一個工區。 作為負責工友一日三餐的廚房夥計, 職工黃進也要拎著鍋碗瓢盆跟著轉場。

在每年植樹季節裡, 林場職工要起早摸黑工作10多個小時,

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濕, 披荊斬棘, 埋頭苦幹。 “一直在第一線工作, 林場哪個山頭、哪個工區、哪條防火線, 都有我的足跡。 ”七旬退休老職工李輝談起當年勤勤懇懇造林的事蹟, 仍滿臉自豪。

新中國成立初期, 百業待興, 那個年代的人, 無論是其他國有林場還是其他戰線, 與天鬥、與地鬥, 豪氣干雲, 身上都有一股“艱苦奮鬥、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氣神。 雲勇林場那群“開荒牛”也不例外。

從1959年至1976年, 除了中間兩年沒有造林, 在餘下的16年裡, 雲勇林場人都年年造林。 據統計, 截至1976年, 雲勇林場職工共種下杉樹15431畝、松樹6166畝、竹樹107畝、果樹20畝, 共計面積21724畝。 隨後, 雲勇林場被評為全國500強林場和百佳林場, 成為頗具實力的國營林場。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歷史不會忘記, 這群勤勞、勇敢無畏的“開荒牛”, 用一鋤一鐮開闢出的這片天地。

2003年, 雲勇林場技術人員在測量樹高。 /雲勇林場供圖

“林二代”

追尋父輩 應對轉型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 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 國有林場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新時期。 這段時間,一位又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追尋父母足跡,走進大山,踏入雲勇林場,成為“林二代”,開展了一場“綠色接力”。

他們發揚了老一輩雲勇林場人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立志紮根林場,將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這裡,只為守住父輩創下的綠色事業。

1981年,一名15歲少女,進到雲勇林場當起了臨時工。兩年後,她接替意外致癱的父親的班,成為林場一名正式職工,完成父親未竟之志。這是楊嬋娟所經歷的難忘歲月。

“有一次上山撫育,砍藤樹,不小心摔倒,手掌按到了鐮刀上,嚴重受傷,至今左手中指和無名指無法彎曲握緊。”楊嬋娟左手的傷痕,深深烙印著他們這一代林場人的艱辛。

即使條件再艱苦,仍不斷有老一輩林場人將自己的子女帶進林場,這不僅僅是讓他們有一份工作,更是出於一代接一代守護綠水青山的使命召喚。

高明明城鎮的嚴利章,也是名副其實的“林二代”,其父親正是林場“開荒牛”之一的嚴根開。由於雙親都是林場職工,嚴利章從小就耳濡目染,漸漸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從事綠色事業的種子。

29歲那年,嚴利章追隨雙親足跡,毫不猶豫地加入雲勇林場,從事一線護林員工作。“好好幹,不要丟人。要有責任心,守住這片林。”兒子初到林場時,嚴根開多次語重心長地叮囑他。

嚴利章每天都會開著摩托車在林場巡山,與同事守護近4600畝山林的平安。遇上車輛無法通行的山路,他還需依靠鐮刀“開路”。“雖然幹著平凡的一線工作,但我會堅持下去,為雲勇林場建設貢獻一分力。”嚴利章說。

護林員和森林員警在雲勇林場巡山護林。/佛山日報攝影俱樂部影友二言大俠 攝

“林二代”、佛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雲勇派出所教導員李礃生,最初進入林場時,如同他的父輩一樣,參與了墾山造林等工作,後來才被調到派出所。作為一名森林公安,李礃生一干就是33年。

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頭,方能守得住青山!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因為塑膠、陶瓷、鋁材等建築材料的出現,木材被代替,不再緊俏,雲勇林場進入困難時期,甚至連員工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但不少“林二代”仍留了下來。

老一輩雲勇林場人創業艱難,“林二代”守住這份綠色事業也極為不易。市場衝擊,林場轉型,與開荒牛相比,“林二代”的不易更多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外界的壓力。開荒牛與天鬥、與地鬥,“林二代”與欲望鬥、與誘惑鬥,最終守住並壯大了父輩、前輩留下的綠色事業。

面對市場衝擊,應對林場轉型,這些“林二代”以及和他們同處這個年代的同事經受住了考驗,如今已成為林場的骨幹、主力。

2007年春,林場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在山坡上種下樹苗。/佛山日報資料圖

新生代

運用專業 開展科研

今天的佛山,讓生態成為常態,讓綠色成為底色,打造永續發展的綠色都市,需要一批又一批“綠色使者”奔赴生態文明建設前線。

對雲勇林場來說,更好地發展公益生態林、景觀生態林,就要讓它發揮出更多生態功能,而市民也希望看到真正原野森林風光等更優質的生態產品,這就急需一批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來創造。

2014年,雲勇林場迎來首位研究生。從小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葉小萍,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在深圳更有晉升空間的就業機會,毅然選擇到雲勇林場,回歸大自然懷抱。

初到林場,她時常跟著老科研人員上山調查、採集資料、觀察樹種。“老一輩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也想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讓這片林子長得更茂更綠。”葉小萍希望不斷加強專業學習,把林場的好經驗推廣給周邊村民乃至周邊城市生態林。

跟隨葉小萍步伐陸續而來的,還有四名研究生。這支專業的力量隊伍,不僅繼承了老一輩雲勇林場人吃苦耐勞、專心幹事的品質,還給林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發展動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雖然工作環境不再像以前那般惡劣,但新時代的雲勇林場人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這幾年,雲勇林場嘗試從景觀改造、造林模式等方面尋找新突破。

從小就熱愛植物學的查錢慧,對雲勇林場每一種植物都能如數家珍,一眼看到便能辨別出來。平時,在參與精准提升森林品質、調整樹種結構、保持生態穩定性的工作基礎上,她還要與其他10位科研人員在林場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目前,該林場著手開展四個科研專案,包括雲勇生態林養護中心生態景觀林撫育技術研究、越南抱莖茶等幾種花茶在風景林中的應用研究與示範、油茶栽培技術研究及推廣、雲勇森林公園植物本底調查與保護。

埋頭從事科研,喜歡在深山林子中與花草樹木打交道,這是“90後”雲勇林場人的共同心聲。正如查錢慧的微信簽名所言,“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這是她們這一代的共同願景。

歲月流轉,不變的是初心。一代又一代雲勇林場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森林,永遠守護著、保護著這片林海。

雲勇林場的研究生譚莎(左)、葉小萍(右)在林區做植物物種調查。/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對話

1929年出生的陳友梅與1992年出生的譚莎

1929年出生的陳友梅,是年紀最大的老一輩林場人。1992年出生的譚莎,是林場引進的5名研究生之一,成為年紀最小的新生代林場人。兩代林場人,跨越六十餘載對話,會流露出哪些相同或不同的情感?

老一輩林場人陳友梅。/組圖由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 攝

記者:您為什麼選擇進入雲勇林場工作?

陳友梅:起初丈夫在高明西安農場工作,我在那裡做出納。後來,丈夫到雲勇林場瞭解情況後,堅持要來這裡工作,我也就隨他過來。

譚莎:讀研究生時,就已聽說過雲勇林場,給我一種神秘感,骨子裡嚮往大自然。不過,從來沒想過會來林場工作,兜兜轉轉,剛畢業就到這裡上班,應該是一種緣分。

新生代林場人譚莎。/組圖由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 攝

記者:您初到雲勇林場時,工作與生活環境怎樣?

陳友梅:那時林場很荒蕪,交通不便,環境十分惡劣。場部只有一間磚瓦房,職工只能搭茅棚來住。辦公地方沒有電無法用風扇,工作時一手抓筆一手拍蚊子。

譚莎:相比老一輩,我們的住宿、出行、伙食等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工作環境也很好,在花園式環境裡辦公,每天都能呼吸新鮮空氣。雖然有時要上山工作,但林區道路基本硬底化了,比較方便。

記者:您在林場負責哪些工作?

陳友梅:剛進來林場時,跟著職工一起種樹、鏟防火線,後來負責會計工作。上世紀60年代,林場經濟很困難,連技術員都要弄辣椒醬賣。

譚莎:負責養護工作,有時跟隨老職工深入林區標記樹種。老一輩閱歷豐富,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作為90後,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還需不斷開闊視野。將堅持幹下去,發揮專業所學,種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樹林。

記者:您希望雲勇林場未來往哪個方向發展?

陳友梅:希望林場能繼續保護這片生態林,種植更多樹種,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森林。我的四個子女都在林場長大,對這裡很有感情,過年時會開車回來看這裡的一草一木。

譚莎:守護好這一片綠色,科學合理地管理,讓它發揮出更大的生態效益,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不忘使命,守護好大森林。

這段時間,一位又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追尋父母足跡,走進大山,踏入雲勇林場,成為“林二代”,開展了一場“綠色接力”。

他們發揚了老一輩雲勇林場人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立志紮根林場,將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這裡,只為守住父輩創下的綠色事業。

1981年,一名15歲少女,進到雲勇林場當起了臨時工。兩年後,她接替意外致癱的父親的班,成為林場一名正式職工,完成父親未竟之志。這是楊嬋娟所經歷的難忘歲月。

“有一次上山撫育,砍藤樹,不小心摔倒,手掌按到了鐮刀上,嚴重受傷,至今左手中指和無名指無法彎曲握緊。”楊嬋娟左手的傷痕,深深烙印著他們這一代林場人的艱辛。

即使條件再艱苦,仍不斷有老一輩林場人將自己的子女帶進林場,這不僅僅是讓他們有一份工作,更是出於一代接一代守護綠水青山的使命召喚。

高明明城鎮的嚴利章,也是名副其實的“林二代”,其父親正是林場“開荒牛”之一的嚴根開。由於雙親都是林場職工,嚴利章從小就耳濡目染,漸漸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從事綠色事業的種子。

29歲那年,嚴利章追隨雙親足跡,毫不猶豫地加入雲勇林場,從事一線護林員工作。“好好幹,不要丟人。要有責任心,守住這片林。”兒子初到林場時,嚴根開多次語重心長地叮囑他。

嚴利章每天都會開著摩托車在林場巡山,與同事守護近4600畝山林的平安。遇上車輛無法通行的山路,他還需依靠鐮刀“開路”。“雖然幹著平凡的一線工作,但我會堅持下去,為雲勇林場建設貢獻一分力。”嚴利章說。

護林員和森林員警在雲勇林場巡山護林。/佛山日報攝影俱樂部影友二言大俠 攝

“林二代”、佛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雲勇派出所教導員李礃生,最初進入林場時,如同他的父輩一樣,參與了墾山造林等工作,後來才被調到派出所。作為一名森林公安,李礃生一干就是33年。

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頭,方能守得住青山!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因為塑膠、陶瓷、鋁材等建築材料的出現,木材被代替,不再緊俏,雲勇林場進入困難時期,甚至連員工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但不少“林二代”仍留了下來。

老一輩雲勇林場人創業艱難,“林二代”守住這份綠色事業也極為不易。市場衝擊,林場轉型,與開荒牛相比,“林二代”的不易更多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外界的壓力。開荒牛與天鬥、與地鬥,“林二代”與欲望鬥、與誘惑鬥,最終守住並壯大了父輩、前輩留下的綠色事業。

面對市場衝擊,應對林場轉型,這些“林二代”以及和他們同處這個年代的同事經受住了考驗,如今已成為林場的骨幹、主力。

2007年春,林場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在山坡上種下樹苗。/佛山日報資料圖

新生代

運用專業 開展科研

今天的佛山,讓生態成為常態,讓綠色成為底色,打造永續發展的綠色都市,需要一批又一批“綠色使者”奔赴生態文明建設前線。

對雲勇林場來說,更好地發展公益生態林、景觀生態林,就要讓它發揮出更多生態功能,而市民也希望看到真正原野森林風光等更優質的生態產品,這就急需一批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來創造。

2014年,雲勇林場迎來首位研究生。從小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葉小萍,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在深圳更有晉升空間的就業機會,毅然選擇到雲勇林場,回歸大自然懷抱。

初到林場,她時常跟著老科研人員上山調查、採集資料、觀察樹種。“老一輩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也想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讓這片林子長得更茂更綠。”葉小萍希望不斷加強專業學習,把林場的好經驗推廣給周邊村民乃至周邊城市生態林。

跟隨葉小萍步伐陸續而來的,還有四名研究生。這支專業的力量隊伍,不僅繼承了老一輩雲勇林場人吃苦耐勞、專心幹事的品質,還給林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發展動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雖然工作環境不再像以前那般惡劣,但新時代的雲勇林場人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這幾年,雲勇林場嘗試從景觀改造、造林模式等方面尋找新突破。

從小就熱愛植物學的查錢慧,對雲勇林場每一種植物都能如數家珍,一眼看到便能辨別出來。平時,在參與精准提升森林品質、調整樹種結構、保持生態穩定性的工作基礎上,她還要與其他10位科研人員在林場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目前,該林場著手開展四個科研專案,包括雲勇生態林養護中心生態景觀林撫育技術研究、越南抱莖茶等幾種花茶在風景林中的應用研究與示範、油茶栽培技術研究及推廣、雲勇森林公園植物本底調查與保護。

埋頭從事科研,喜歡在深山林子中與花草樹木打交道,這是“90後”雲勇林場人的共同心聲。正如查錢慧的微信簽名所言,“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這是她們這一代的共同願景。

歲月流轉,不變的是初心。一代又一代雲勇林場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森林,永遠守護著、保護著這片林海。

雲勇林場的研究生譚莎(左)、葉小萍(右)在林區做植物物種調查。/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對話

1929年出生的陳友梅與1992年出生的譚莎

1929年出生的陳友梅,是年紀最大的老一輩林場人。1992年出生的譚莎,是林場引進的5名研究生之一,成為年紀最小的新生代林場人。兩代林場人,跨越六十餘載對話,會流露出哪些相同或不同的情感?

老一輩林場人陳友梅。/組圖由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 攝

記者:您為什麼選擇進入雲勇林場工作?

陳友梅:起初丈夫在高明西安農場工作,我在那裡做出納。後來,丈夫到雲勇林場瞭解情況後,堅持要來這裡工作,我也就隨他過來。

譚莎:讀研究生時,就已聽說過雲勇林場,給我一種神秘感,骨子裡嚮往大自然。不過,從來沒想過會來林場工作,兜兜轉轉,剛畢業就到這裡上班,應該是一種緣分。

新生代林場人譚莎。/組圖由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 攝

記者:您初到雲勇林場時,工作與生活環境怎樣?

陳友梅:那時林場很荒蕪,交通不便,環境十分惡劣。場部只有一間磚瓦房,職工只能搭茅棚來住。辦公地方沒有電無法用風扇,工作時一手抓筆一手拍蚊子。

譚莎:相比老一輩,我們的住宿、出行、伙食等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工作環境也很好,在花園式環境裡辦公,每天都能呼吸新鮮空氣。雖然有時要上山工作,但林區道路基本硬底化了,比較方便。

記者:您在林場負責哪些工作?

陳友梅:剛進來林場時,跟著職工一起種樹、鏟防火線,後來負責會計工作。上世紀60年代,林場經濟很困難,連技術員都要弄辣椒醬賣。

譚莎:負責養護工作,有時跟隨老職工深入林區標記樹種。老一輩閱歷豐富,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作為90後,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還需不斷開闊視野。將堅持幹下去,發揮專業所學,種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樹林。

記者:您希望雲勇林場未來往哪個方向發展?

陳友梅:希望林場能繼續保護這片生態林,種植更多樹種,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森林。我的四個子女都在林場長大,對這裡很有感情,過年時會開車回來看這裡的一草一木。

譚莎:守護好這一片綠色,科學合理地管理,讓它發揮出更大的生態效益,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不忘使命,守護好大森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