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全域旅遊看浙江”仙居旅遊業進入新時代

2017-12-05 18:02 |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王陸見

11月20日上午, “全域旅遊看浙江”2017全國重點網路浙江采風行活動在仙居縣白塔鎮拉開序幕。 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江線上新聞網站承辦,

人民網、央廣網、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中國臺灣網、千龍網、大眾網……全國三十多家主流媒體以及新媒體KOL、旅行家等40餘人組成的專業采風團, 將以仙居為起點, 在浙江開展為期一周的采風之旅, 探索全域浙江的詩畫風情。 圖為與會嘉賓把手中代表浙江綠色生態縮影的“活力之水”緩緩注入主題字牌。

11月20日, “全域旅遊看浙江”2017全國重點網路浙江采風行活動, 媒體記者體驗仙服。

“全域旅遊看浙江”跟著主編神游浙江

仙居特色美食

仙居碧山半舍度假民宿地處淡竹鄉馮科頭村, 整體裝飾清新別致、簡約不失靈動之美;客房採用簡中式設計風格、寬敞舒適, 配以落地玻璃, 視野極佳;民宿鄰近神仙居景區, 周邊景致秀美宜人, 空氣純淨清冽。

仙居臺灣農民創業園于2009年11月經國家農業部、國台辦批准設立, 是浙江省3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 仙居台創園依託園區內的田園風光、高端科技、歷史文化等資源, 圍繞“四季花海”、“四季水果採摘”兩大主題, 推出農耕文化體驗游、高端科技體驗遊等體驗式旅遊線路, 先後舉辦了“牡丹節”、“菊花節”、“櫻桃採摘節”、“藍莓採摘節”、“桑葚採摘節”、“熊貓來了主題展”等貫穿全年的系列主題活動。

皤灘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東南古鹽道水陸交匯中轉處,始建於唐朝,明清時期達到鼎盛,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逐漸歷史的記憶裡沉澱。古鎮現存面積10.8 萬平方米,至今還保留著一條長約5 華里,國內十分罕見的由鵝卵石鋪就的“龍”型古街。古街兩旁店鋪林立,客棧、錢莊、當鋪、賭場、書院、祠堂廟宇一應俱全,古鎮還保留著一種千年絕活,堪稱“中華一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刺無骨花燈,仙居因此還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就沒有旅遊。東鮑古窯傳承了千年,文化沉澱豐厚。將古老的歷史文化與休閒旅遊相融合,依靠傳統文化內容,打造體驗式的旅遊業是東鮑的發展定位。

一個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居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生態環境優越,地質構造獨特,一山一水,一岩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觀音如來天姥峰,雲海飛瀑蝌蚪文”的景區六大奇觀。景區通過北海、南天兩條架空索道、懸空索橋、懸崖棧道、密林溝谷步道等有機連接,漫步其間,美景盡攬。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奇高,平均達2.1萬個/立方釐米,最高處達8.8萬個/立方釐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11月21日,“全域旅遊看浙江”2017全國重點網路浙江采風行40餘位元媒體記者與自媒體人遊覽神仙居景區。(圖文 王陸見)

皤灘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東南古鹽道水陸交匯中轉處,始建於唐朝,明清時期達到鼎盛,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逐漸歷史的記憶裡沉澱。古鎮現存面積10.8 萬平方米,至今還保留著一條長約5 華里,國內十分罕見的由鵝卵石鋪就的“龍”型古街。古街兩旁店鋪林立,客棧、錢莊、當鋪、賭場、書院、祠堂廟宇一應俱全,古鎮還保留著一種千年絕活,堪稱“中華一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刺無骨花燈,仙居因此還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就沒有旅遊。東鮑古窯傳承了千年,文化沉澱豐厚。將古老的歷史文化與休閒旅遊相融合,依靠傳統文化內容,打造體驗式的旅遊業是東鮑的發展定位。

一個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居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生態環境優越,地質構造獨特,一山一水,一岩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觀音如來天姥峰,雲海飛瀑蝌蚪文”的景區六大奇觀。景區通過北海、南天兩條架空索道、懸空索橋、懸崖棧道、密林溝谷步道等有機連接,漫步其間,美景盡攬。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奇高,平均達2.1萬個/立方釐米,最高處達8.8萬個/立方釐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11月21日,“全域旅遊看浙江”2017全國重點網路浙江采風行40餘位元媒體記者與自媒體人遊覽神仙居景區。(圖文 王陸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