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香飄百里夢欣圓

《建設生態文明村 實現小康社會目 》

文/李天龍

選稿:中鄉美二室主編 李巧篆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美麗中國,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

黨的十九大把生態文明建設, 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佈局, 戰略目標。 保護生態環境的重點在農村, 應突出建設生態文明村這個主題。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要加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度。 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建設美麗鄉村, 抓好生態文明村建設, 應突出兩個方面。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科學規劃, 明確目標。 建設生態文明村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必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 科學論證, 制定生態文明村建設總體規劃, 明確目標, 落實責任。

二是典型引路, 抓好試點。 要學習小平房村的先進經驗, 實施典型引路, 試點帶動。 要選擇基礎設施和經濟條件較好的村, 搞好綜合試點, 集中力量, 整合資金, 從農民最關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 努力解決實際問題。

但要切忌一刀切和“大幫哄”。

三是統籌安排, 分類推進。 要根據自然條件、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水準, 可分三種情況推進。 對於經濟基礎、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村, 通過扶持引導, 促使其加快發展;對於已經穩定脫貧、具備加快發展基礎的村, 加大扶持力度, 通過產業開發, 增強經濟實力;對於自然條件較差、經濟基礎薄弱、群眾生活較困難的村, 要加大各級政府投入, 部門幫扶等辦法, 以解決溫飽、改善環境、發展文化教育、增加農民收入等最為現實的問題, 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 從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面臨的行路難、吃水難、住房難、上學難、種地難、看病難等具體問題入手, 幫助農民增強發展能力。 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關注民生,

解決實際困難, 從根本上扶貧致富。

四是整體實施, 惠及全民。 建設生態文明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農村的整體進步, 實現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 要在以點帶面, 分類推進的基礎上, 全面推進村級的政治、文化、經濟、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 從而形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並使新農村建設成果惠及全體農民。

二、突出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五個重點”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一)要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圍繞畜牧業發展上項目。 (二)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實行集約化、規模化、區域化、標準化增強農民組織化程度, 使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粗放管理, 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貨農業轉變, 從而推進商品化、市場化, 使廣大農民儘快富裕起來。 (三)讓農民戶戶都有致富專案。 要大力實施“富腦袋工程”, 通過培訓, 使農民成為科技明白人, 保證戶均有一個穩定的致富專案。

二是大力推進農村社會事業進步。 建設生態文明村, 是要達到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與和諧發展。 因此,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和協調發展與綜合建設的方針,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講誠信、知榮辱的新型農民。要宣導科學文明,革除封建迷信和不良風氣,推動移風易俗,改善生活環境,努力促進鄉村文明和各項社會事業進步。

三是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各級黨政部門要切實研究和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把為“三農”搞好服務作為長期任務來抓,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上項目,努力達到“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幹”。要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全面實施“一戶一個明白人”工程。通過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穩定增收能力和生活水準。

四是大力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和生態、人居環境建設。要加大各級投入,在農村人畜飲水、村路、農田水利、能源、電力、通訊等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植樹造林為重點,實施防沙治水、荒山整治、農田林網改造、村屯綠化等重點林業工程,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儘快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狀況,實現“五清五改一綠”的目標。

五 是進一步為農民減負,促進農民增收。要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嚴防農民負擔反彈。要進一步深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健全在依法、自願、有償基礎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要大力發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在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服務能力的同時,積極發展農業仲介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分類經營大戶,充分發揮其服務產業、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

鄉土詩歌

1、漁歌子.草帽山

翠茂殷實草帽山,

層層秀色染豐田。

騰紫氣,化金川,

香飄百里夢欣圓。

2、拜祭敖包

金秋時節來到烏蘭河碩,

采風諸友共祭敖包。

按順時針方向繞行三圈,

心中默誦著許願祈禱。

這是蒙古族的祈福活動,

邊添石塊並斟酒禱告。

祝福蒙鄉興旺發達,

祈望眾民似芝麻開花節節髙。

3、七絕. 題榮華山莊

休閒度假至山莊,

聖地恬幽秀色揚。

碧水一灣魚暢躍,

菩薩佑助兆吉祥。

4.漁歌子.梨花頌

縱目梨鄉幾百年,

花香蝶鳥舞翩躚。

山似雪,展新顏,

芳華靚麗著宏篇。

5. 七絕.詠梨花節

山 鄉 漫 雪 舞 翩 躚,

鳥 語 蝶 飛 醉 嶺 川。

帶 雨 梨 花 澤 秀 色,

宏 圖 大 展 舜 堯 天。

作者李天龍:喀左縣政協九屆委員會主席。國家一級作家,中華詩詞家協會副會長,中楹會會員,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士,遼寧省楹聯家協會理事,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協會會員,朝陽市詩詞協會副會長,朝陽市楹聯家協會副主席,朝陽市作家協會顧問。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因此,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和協調發展與綜合建設的方針,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講誠信、知榮辱的新型農民。要宣導科學文明,革除封建迷信和不良風氣,推動移風易俗,改善生活環境,努力促進鄉村文明和各項社會事業進步。

三是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各級黨政部門要切實研究和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把為“三農”搞好服務作為長期任務來抓,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上項目,努力達到“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幹”。要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全面實施“一戶一個明白人”工程。通過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穩定增收能力和生活水準。

四是大力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和生態、人居環境建設。要加大各級投入,在農村人畜飲水、村路、農田水利、能源、電力、通訊等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植樹造林為重點,實施防沙治水、荒山整治、農田林網改造、村屯綠化等重點林業工程,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儘快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狀況,實現“五清五改一綠”的目標。

五 是進一步為農民減負,促進農民增收。要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嚴防農民負擔反彈。要進一步深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健全在依法、自願、有償基礎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要大力發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在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服務能力的同時,積極發展農業仲介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分類經營大戶,充分發揮其服務產業、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

鄉土詩歌

1、漁歌子.草帽山

翠茂殷實草帽山,

層層秀色染豐田。

騰紫氣,化金川,

香飄百里夢欣圓。

2、拜祭敖包

金秋時節來到烏蘭河碩,

采風諸友共祭敖包。

按順時針方向繞行三圈,

心中默誦著許願祈禱。

這是蒙古族的祈福活動,

邊添石塊並斟酒禱告。

祝福蒙鄉興旺發達,

祈望眾民似芝麻開花節節髙。

3、七絕. 題榮華山莊

休閒度假至山莊,

聖地恬幽秀色揚。

碧水一灣魚暢躍,

菩薩佑助兆吉祥。

4.漁歌子.梨花頌

縱目梨鄉幾百年,

花香蝶鳥舞翩躚。

山似雪,展新顏,

芳華靚麗著宏篇。

5. 七絕.詠梨花節

山 鄉 漫 雪 舞 翩 躚,

鳥 語 蝶 飛 醉 嶺 川。

帶 雨 梨 花 澤 秀 色,

宏 圖 大 展 舜 堯 天。

作者李天龍:喀左縣政協九屆委員會主席。國家一級作家,中華詩詞家協會副會長,中楹會會員,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士,遼寧省楹聯家協會理事,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協會會員,朝陽市詩詞協會副會長,朝陽市楹聯家協會副主席,朝陽市作家協會顧問。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