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德州撲克:再買入錦標賽不公平嗎?

撲克錦標賽的誘惑性之一在於豐厚的獎池, 那麼這對於那些沒有牌運的業餘玩家來說是否公平呢?

撲克圈近年來反復爭論的話題之一就是再買入錦標賽到底好還是不好。 在今年世界撲克巡迴賽五鑽經典撲克賽期間這個話題再次在推特上引起激烈的爭論。

今年的世界撲克錦標賽歐洲站主賽事首次允許了再買入, 也因為再買入的設置派對撲克百萬賽事今年的參賽人數非常可觀, 而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周日百萬賽事和WCOOP 主賽事都是在近幾年實行再買入的。

我們必須承認作為職業牌手是非常歡迎這類再買入賽事的。 對於職業參賽者而言, 任何能提高獎池的事情都是好事情。 當下的這些再買入賽事和傳統的再買入賽事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傳統的再買入賽事對於出局的選手有一個再買入的時間規定, 這搞的有點像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似乎在告訴其他選手這位再買入選手是位新玩家, 和此前出局的那位選手不是同一個人。

一次娛樂的機會

能把一件事想明白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而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這麼多年以來, 我一直聽到過業餘選手抱怨自己沒有打牌體驗感, 職業牌手在牌桌上對他們太過於無情, 一般不會讓他們活過三秒。

所以曾有一度很多人都認為再買入賽事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 但是如果一般的牌手認為他們面對經驗豐富的職業牌手沒有優勢, 那麼他們在牌桌上是不是應該更加的認真。 很多人都說傳統的淘汰賽更加純粹, 因為所有的參賽者都是一樣的, 只有一次機會,

但這在撲克圈也存在爭論。 對於再買入撲克錦標賽, 我們又怎麼看待那些能夠承擔起多次再買入金額的職業牌手?這些人的成績足夠優秀, 有足夠的資本來承擔多次的買入, 面對人家的努力, 業餘牌手又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呢?

在職業玩家和業餘玩家對陣的再買入賽事中, 有太多的東西說不清楚。 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一般的玩家其實不太會去注重技能的提升, 但他們在比賽中往往都想贏, 希望自己能夠像職業的玩家表現的那麼好。 但這些人當中有很少的人知道自己的牌技與那些以打牌為生的職業玩家之間相差了十個大丹牛。

很多再買入錦標賽會將買入延遲到比賽第二輪開局, 而很多業餘玩家在自己辛辛苦苦奮戰了一天之後所剩的籌碼量卻沒有旁邊一個剛買入的玩家多,

這自然會讓他們心裡不平衡, 如果沒有打入錢圈他們更會瘋狂。 所以他們會從個人立場來批判再買入比賽的不公平性, 他們不會去考慮自己的牌技是什麼水準, 單從比賽的性質來說, 他們認為這就是不公平的。

金錢和體驗

和做很多事情一樣, 玩家參加一場錦標賽最看重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 如果你追求單純的賽事體驗, 那麼傳統的淘汰賽是非常適合你的。 但是參加很多錦標賽的選手最終的目的都是沖著金錢去的, 如果是為了錢就不要談所謂的體驗。 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業餘牌手想娛樂, 但是也在乎金錢。

其實這也是撲克之星錦標賽和派對撲克百萬賽事成功的地方, 一種是純粹的提供賽事體驗, 一種是純粹的為金錢而戰。 雖然再買入的賽事一直存在著質疑, 但比賽本身的含金量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所有參賽者都是靠實力打進錢圈的, 最終奪冠的玩家也並非偶然和所謂的全靠運氣。

如果你是一名業餘玩家, 想長期打牌並收穫一定的獎金, 那麼你就需要對再買入賽事和打牌本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不要太過於將自己的所有寄託於運氣, 也不要太去嫉妒那些牌技高於自己的選手, 更不要去抱怨比賽本身不公平。 好好打牌, 你會收穫你應該收穫到的成績。

個人認為再買入賽事並沒有什麼不公平之處。 如果非要說哪裡不公平, 那麼也只是職業牌手和業餘拍手之間的水準不對等。如果業餘選手能夠對職業牌手這個身份有個正確的認識,他們就會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因為他所面對的對手是一個以打牌為生的人,職業牌手參加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拿獎金而並非玩玩而已。作為非業內人士,對於再買入賽事的局限性認知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是表面,他們很難體會到那些在撲克道路上奮戰了好幾年卻顆粒無收的牌手們的艱辛。

那麼也只是職業牌手和業餘拍手之間的水準不對等。如果業餘選手能夠對職業牌手這個身份有個正確的認識,他們就會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因為他所面對的對手是一個以打牌為生的人,職業牌手參加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拿獎金而並非玩玩而已。作為非業內人士,對於再買入賽事的局限性認知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是表面,他們很難體會到那些在撲克道路上奮戰了好幾年卻顆粒無收的牌手們的艱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