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將性侵者公之於眾!你對淮安版“梅根法案”怎麼看?

↑戳上圖, 訂閱2018年《方圓》雜誌

無獨有偶, 2016年由浙江省慈溪市檢察院牽頭法院、公安、司法出臺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資訊公開實施辦法》規定,

今後在慈溪, 除了未成年人實施犯罪, 其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在刑滿釋放後或者假釋、緩刑期間, 其戶籍資訊、照片、身高、罪名、判處刑期、資訊公開期限, 以及現住位址、工作單位等資訊, 都將在指定管道公佈。

對於淮陰、慈溪司法機關公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員”資訊的做法, 一些網友直接表示質疑, 同樣也有不少為人父母者為淮安版“梅根法案”叫好、點贊。

什麼是美國“梅根法案”?

1994年7月的一天, 新澤西州小鎮漢密爾頓, 7歲的梅根·坎卡被鄰居傑瑟·蒂曼得科斯哄騙到他的家中, 說是看新買的一隻寵物小狗。 在屋內, 蒂曼得科斯強姦了小梅根, 隨後用一根皮帶將其勒死。 緊接著, 他將小梅根的遺體放入自己的卡車中,

又對遺體進行了性侵害。 最終, 他將小梅根的遺體放入一個木頭玩具中, 扔到公園內。

該案之前, 蒂曼得科斯曾有兩次性侵兒童的前科。 在蒂曼得科斯搬到漢密爾頓鎮前, 當地執法機關完全不知道他的犯罪情況。 梅根·坎卡的父母及其社區更是無法對他的前科知情。

小梅根的遭遇轟動全美。 在小梅根父母的奔走呼籲, 強力推動之下, 新澤西州議會通過了一系列法案, 強制要求性侵者登記個人資訊、州政府建立跟蹤資料庫、當有性侵前科者搬入社區時要及時通知社區、對於重複多次性侵者予以終身監禁等。 相關法律被命名為“梅根法”, 以示紀念。

目前, 美國大約有35個州設立了性罪犯網際網路名單, 而且多數帶有照片。

此次法院通過該法規後, 將會有更多的州設立網際網路名單。 美國阿拉斯加州不僅把此類罪犯的照片和個人資訊公佈在網頁上, 還公佈他們的住址、工作單位及他們開什麼車。 有犯罪前科者必須每90天去當地警察局報到一次, 如果他們留了鬍鬚或外貌上有任何改變一定要通知當地警察局。

淮安版“梅根法案”的質疑點在哪?

首先, 沒有資料能夠證明美國“梅根法案”起到了實際的預防效果。 多項犯罪學的研究表明, 通過架設監控探頭、配備社區員警等手段, 對於減少諸如盜竊、搶劫、鬥毆、滋事等街頭犯罪能夠發揮理想的作用。 但令人遺憾的是, 這些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在性侵兒童犯罪方面卻顯得蒼白無力。

顯然, 我們無法在街面的所有隱蔽位置全都安裝監控探頭, 更不可能將探頭放到每個人的家中。 犯罪人權利保障與犯罪預防是一對長期的矛盾, 也是犯罪學的經典課題。 審慎地以慈溪一個地區作為“試水”值得鼓勵, 但“推廣全國”的觀點, 就未免過於急躁。 目前, 沒有研究能夠清楚證明登記和公開制度和性侵害犯罪率下降之間的關係。

其次, 與《侵權責任法》、《監獄法》等現行法律相衝突, 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監獄法》中也規定刑滿釋放人員與其他公民一樣, 享有平等的權利, 而且當地政府有幫助刑滿釋放人員安置生活的義務。 《侵權責任法》中明確規定了公民擁有隱私權, 將性侵兒童犯罪人員的肖像、身份資訊在網上公之於眾,

有侵犯其隱私權之嫌。

再次, 不利於犯罪人員改過自新。 對性侵兒童罪犯身份資訊的公開會對犯罪人員重新回歸社會造成障礙, 甚至可能產生“一條路走到黑”的心理。 如果他們沒有生存的活路, 他們會更加報復社會, 從而誘發更多問題。 還有可能, 由於自身資訊的曝光, 性侵犯罪者本身也成為了“弱勢群體”, 他們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 資訊一旦公開, 難逃被“人肉”的下場, 更有可能成為別人攻擊的對象。 除了對犯罪人本身回歸社會帶來問題以外, 身份資訊的公開同樣可能對其家庭成員的生活帶來影響。

最後, 有違“一事不二罰”原則。 對於性侵兒童的罪犯, 如果他們已經服刑, 受到了法律的懲戒, 那麼待其出獄後再對其個人資訊進行公開披露, 無異於古代“黥刑”。把之前的犯罪行為進行公開,讓大家小心提防,多加警惕,實質上又是一種懲罰。據學者統計,美國近年來針對被公開信息的性犯罪者的暴力事件劇增,造成了意外的壞效果。

淮安版“梅根法案”支持者如何怒懟質疑?

首先,從社會宏觀來說,能夠起到預防再犯的效果。

公開性侵未成年人罪犯的資訊將對犯罪分子以及潛在的犯罪人起到極大的震懾效果。整個社會可以得知有性犯罪前科者,社區成員由此可以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設置行業禁入具有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3年至5年。” 淮陰區人民法院據此為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設置職業禁入是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此外,根據犯罪學研究表明,有此類犯罪前科的人比一般民眾更容易重新犯罪。再根據國外刑法經驗,設置職業禁入不僅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罪犯的另一種保護。

再次,公開信息,並非侵犯犯罪人員隱私。

犯罪資訊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對於何謂隱私權,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至於犯罪記錄是否屬於隱私權的範疇,更是懸而未定、莫衷一是。有人認為犯罪記錄屬於個人隱私;也有觀點認為,犯罪記錄是屬於公共資訊,政府出於公共安全的需要有權公開這些記錄,個人也可以查詢這些記錄。為了讓社區成員提高警惕,保護社區成員的安全,公開性侵害者的犯罪記錄是必要的,此時社會的公共利益大於個人的隱私利益。

最後,關於“一罪二罰”的問題。

支持者們認為,個人的資訊秘密並非絕對權利,在某些情形下,壓倒性的公共利益可能提供理由以在法院披露私人資訊。對刑滿釋放的性犯罪人來說,公開他們的犯罪記錄並不是對他們的再次懲罰,《辦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犯罪侵犯,而並非在於對犯罪人的懲罰。

那麼,你是否能接受一位有性侵前科者搬到你家隔壁而不報告,當地有關部門也不主動公開?歡迎留言討論。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男子故意傳播愛滋病致32名女性感染,應如何定性?

紮心!婚前買的彩票離婚後丈夫偷偷去兌獎,錢算誰的?

中國遊客在德行納粹禮拍照被拘留!海外旅行,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奇葩法律?

模特被當作性奴在"暗網"拍賣!綁匪涉嫌幾宗罪?

轉載須知

編輯丨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文丨譚雄

無異於古代“黥刑”。把之前的犯罪行為進行公開,讓大家小心提防,多加警惕,實質上又是一種懲罰。據學者統計,美國近年來針對被公開信息的性犯罪者的暴力事件劇增,造成了意外的壞效果。

淮安版“梅根法案”支持者如何怒懟質疑?

首先,從社會宏觀來說,能夠起到預防再犯的效果。

公開性侵未成年人罪犯的資訊將對犯罪分子以及潛在的犯罪人起到極大的震懾效果。整個社會可以得知有性犯罪前科者,社區成員由此可以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設置行業禁入具有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3年至5年。” 淮陰區人民法院據此為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設置職業禁入是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此外,根據犯罪學研究表明,有此類犯罪前科的人比一般民眾更容易重新犯罪。再根據國外刑法經驗,設置職業禁入不僅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罪犯的另一種保護。

再次,公開信息,並非侵犯犯罪人員隱私。

犯罪資訊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對於何謂隱私權,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至於犯罪記錄是否屬於隱私權的範疇,更是懸而未定、莫衷一是。有人認為犯罪記錄屬於個人隱私;也有觀點認為,犯罪記錄是屬於公共資訊,政府出於公共安全的需要有權公開這些記錄,個人也可以查詢這些記錄。為了讓社區成員提高警惕,保護社區成員的安全,公開性侵害者的犯罪記錄是必要的,此時社會的公共利益大於個人的隱私利益。

最後,關於“一罪二罰”的問題。

支持者們認為,個人的資訊秘密並非絕對權利,在某些情形下,壓倒性的公共利益可能提供理由以在法院披露私人資訊。對刑滿釋放的性犯罪人來說,公開他們的犯罪記錄並不是對他們的再次懲罰,《辦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犯罪侵犯,而並非在於對犯罪人的懲罰。

那麼,你是否能接受一位有性侵前科者搬到你家隔壁而不報告,當地有關部門也不主動公開?歡迎留言討論。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男子故意傳播愛滋病致32名女性感染,應如何定性?

紮心!婚前買的彩票離婚後丈夫偷偷去兌獎,錢算誰的?

中國遊客在德行納粹禮拍照被拘留!海外旅行,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奇葩法律?

模特被當作性奴在"暗網"拍賣!綁匪涉嫌幾宗罪?

轉載須知

編輯丨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文丨譚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