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個部位總被忽視,人體健康與否卻和它關係最大!養生就要先養它

腳為腎之外候, 司於下體者也。 ——《萬病驗方》

古醫書記載, 人有四根——耳為神機之根, 鼻為苗竅之根, 乳為宗氣之根, 足為精氣之根。 而足除為四根之一外,

還被稱為根中之根。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的話, 那麼足即為其根, 樹根枯竭則枝枯葉落。 故在醫學諺語中有“養樹需護根, 養人需護足”之說。

足與臟腑中的腎關係最為密切, 故治足必可治腎。 腳心的湧泉穴, 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 經常按摩這個穴位, 有滋陰補腎、強壯身體、頤養五臟六腑及防止早衰的作用。

《萬病驗方》雲:“腳為腎之外候, 司於下體者也。 ”《靈樞·本輸》中說:“腎出於湧泉。 ”其意思是說, 腎經之經氣如水井中泉水一樣, 將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湧出。 腎主水, 是人的先天之本, 故歷代醫學家和養生家都認為, 對全身健康最有益的方法是揉搓腳部的湧泉穴。

由此可見, 人體的兩足是由腎所主, 故健足即可健腎,

而健腎又可達到健身的功效。 正因如此, 湧泉穴才被中外醫學權威譽為“健身之穴”, 故有“湧泉通全身, 常摩助長生”之說。

在古今中外的養生健身方法中, 都對足部的鍛煉極為重視。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堅持按摩腳心。 他曾自言道:“東坡擦腳心, 並非隨觀音。 只為明雙目, 世事清濁分。 ”

由於腳部離心臟甚遠, 還處於人體的最下端, 容易遭受寒濕邪氣的侵襲。 可見人體健康與否和腳部健康關係極大, 腳部的保健就比其他部位顯得更為重要。

醫學界也把腳掌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運用不同的手法按摩這些反射區(穴位)時, 不但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增強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各部的機能,

而且還可治療其對應器官的疾病。 另外, 在按摩腳心的同時, 還要注意活動腳趾, 因為在腳趾上也有許多通及全身的穴位。 如大腳趾是肝、脾兩經的通路, 多活動大腳趾可舒肝健胃、增進食欲, 對肝脾腫大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但需注意的是, 在按摩搓腳時方法一定要正確, 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搓腳可結合足浴同時進行, 晚上就寢前, 先把雙腳浸泡在40℃左右的水中, 浸泡至雙腳發紅後擦乾, 將兩手掌搓熱, 然後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 腳心歪向內側。

在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 在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 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而在晨起時可進行幹搓, 不加足浴。 方法是將左手握住左腳背前部, 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

達到腳心發熱;再用右手握住右腳脖子, 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 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 秋冬季時老人腳底容易發幹, 可加幾滴甘油搓腳。 如腳部酸痛、麻木的老人, 可手蘸少許白酒進行酒搓, 以活血止痛。

搓腳貴在堅持。 如能持之以恆, 定可起到促進睡眠、補腦益腎、活血通絡、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需提醒的是:搓完腳後不要馬上下地, 最好在原地休息15分鐘。 按摩後由於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 體溫稍有升高, 故嚴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

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及癲癇患者, 按摩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 患有嚴重足癬、重度骨質疏鬆、急性軟組織損傷、有出血傾向等疾病的老人,

不建議搓腳。 再就是在一個部位上連續按摩刺激, 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 在飯後一小時內, 最好也不要按摩搓腳。

作者:李曉夢(主任醫師)

更多藥食同源, 食品安全, 美食營養, 疾病防治, 減肥保健, 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