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落腳太原汾河景區

連續幾天, 太原市北中環橋汾河附近吸引了大批攝影圈裡的“鳥友”, 因為這裡來了一隻國寶級珍稀鳥——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暢遊汾河

拍到稀世名鳥激動又欣喜

“這只中華秋沙鴨和十幾隻普通秋沙鴨在一起生活, 我在11月30日上午抓拍到了它。 ”“鳥友”張晉峰回憶道, 前一天他和另一位朋友就發現了這只鳥, 但由於逆光, 拍攝不是很理想。 第二天, 他又來到北中環橋附近, 沿途尋找, 最終拍攝到了這只鳥。 大家立即找來專業人士鑒定, 確認照片裡這只特別的鳥就是中華秋沙鴨。

張晉峰拍攝的這只中華秋沙鴨, 有著墨綠色的鳳頭、紅色的嘴, 腦後冠羽散開, 身披祥雲似的羽毛, 形態非常漂亮。 張晉峰說:“我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只中華秋沙鴨的人, 但絕對是最幸運的一個, 因為我剛在蘆葦蕩裡搭好帳篷就拍到了這只鳥。 ”

12月4日10時, 慕名前來拍攝這只中華秋沙鴨的攝影愛好者已有10位,

他們有的穿著連體水衣, 涉水到蘆葦蕩裡, 做偽裝靜等;有的搬著馬紮, 靜坐超過一小時, 就為了拍攝這只中華秋沙鴨。

第一次在汾河發現並拍攝到國寶級珍稀鳥中華秋沙鴨, 大家既激動又欣喜。 據第一位拍到這只中華秋沙鴨的劉軍輝介紹, 11月29日10時許, 他正在汾河北中環橋北守候, 在離岸二三十米的水中, 猛然看到一隻“落單”的鴨子:漂亮的羽毛, 墨綠的頭頸, 紅色的小嘴, 正在自由自在地玩耍。 劉軍輝輕輕地躲在岸邊一個水中救援設施後面, 按下了相機快門。 他將自己拍到的照片傳到微信朋友圈, 一下子火了。 很快, 一個朋友指出, 這是稀世名鳥——中華秋沙鴨, 還是只雄性的, “以往人們拍到的中華秋沙鴨都是雌雄成對出現,

這次只有一隻雄鳥”。

兩隻黑鸛水中漫步

中華秋沙鴨是“鳥中大熊貓”

據瞭解,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 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 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 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

中華秋沙鴨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 全球僅存不足1000只, 屬於比揚子鰐還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 “中華秋沙鴨嘴形側扁, 前端尖出, 與鴨科其他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 兩肋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鱗紋是中華秋沙鴨最醒目的特徵。 此外, 鳳頭和腦後有兩簇冠羽也是它的特有標誌。 ”“三晉鳥友群”群主任勇介紹。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白琵鷺

太原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據瞭解, 中華秋沙鴨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 多選擇在清澈無污染、水流平緩的水域生活覓食, 是檢驗水環境的標誌物種。 此次在太原市境內發現並拍攝到中華秋沙鴨, 充分表明了太原的生態環境已變得越來越好。

任勇說, 從發現這只中華秋沙鴨那天算起, 它在太原生活的時間已有一周。 近年來, 任勇和微信群內的159名“鳥友”們, 在太原市境內多次拍攝到珍貴鳥類, 如黑鸛、白琵鷺等, 越來越多的珍貴鳥類出現在太原, 這是一個好現象。

任勇倡議,大家不要傷害、驚擾這些來到汾河景區的“小精靈”,讓它們安然地在太原定居,也為省城增添一道風景線。

晨報記者高慧娟采寫、任勇 張晉峰攝影

任勇倡議,大家不要傷害、驚擾這些來到汾河景區的“小精靈”,讓它們安然地在太原定居,也為省城增添一道風景線。

晨報記者高慧娟采寫、任勇 張晉峰攝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