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消費升級致零售商業格局巨變,赫美集團等上市企業紛紛搶佔制高點

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正在極大地改變國內零售商業的發展格局, 一方面, 之前一直不被看好的線下銷售管道重新被業界認可和重視, 包括亞馬遜、阿裡巴巴、京東等在內的電商巨頭紛紛搶灘線下實體零售領域;另一方面, 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高端消費市場逐漸受到產業資本的青睞, 包括赫美集團、歌力思、如意集團等在內的大型上市企業紛紛通過收購大規模進軍時尚奢侈品消費領域。

消費升級時代來臨, 線下零售管道價值被重新認可

隨著近些年來電商業態蓬勃發展, 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購物形式,

但從市場占比看, 目前電商購物占社會總零售額的比重仍只有10%左右, 也就是說, 絕大部分的零售消費仍然線上下進行。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於單價高、體驗感需求強、售後服務要求高的商品及生鮮產品等仍以線下消費為主, 網購很難改變消費者對這類商品的消費習慣。

為搶佔線下零售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 包括亞馬遜、阿裡巴巴、京東等在內的電商巨頭紛紛搶灘線下實體零售領域, 不斷將佈局的重點從線上轉移到線下。 亞馬遜不僅先後佈局了亞馬遜餐廳、AmazonGo、亞馬遜書店、Amazon Fresh取貨點等線下業態, 還斥鉅資收購了全食超市, 將自己的線下觸角進一步觸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阿裡巴巴而言,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後, 阿裡對於線下商超的佈局似乎就沒有停止過, 銀泰、三江購物、百聯等傳統零售企業都與阿裡巴巴產生聯繫, 近期入股大潤發更是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京東先後投資天天果園和永輝超市也透露了其線上下零售領域與其他電商巨頭一爭高下的決心。

有觀點認為, 阿裡、京東等巨頭紛紛佈局線下零售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 消費者已越來越注重消費體驗, 網購雖然在消費價格和便利性方面有優勢, 但在消費體驗感(特別是高端消費)方面則很難與線下實體店相比;二是, 對於線下實體零售的佈局有利於打通線下的管道,

線下管道和線上管道的聯通有望成為新零售時代推動零售商業朝著新的方向發展的全新力量。

奢侈品受消費升級影響更加直接和明顯

過去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主要集中在少數富人階層,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的高收入群體基數的快速增加, 包括LV、Chanel、Gucci、Prada、Emporio Armani等在內國際品牌奢侈品已開始進入到尋常百姓家, 普通白領擁有一兩件國際高端品牌的服飾、箱包、手錶等奢侈品已是“司空見慣”, 甚至可以說, 奢侈品已經成為我國居民提升生活品質的”剛需”商品。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空間正在進入迅速膨脹期。

過去幾年, 受國際品牌商對中國市場定價偏高以及高額進口關稅等因素影響, 中國居民的奢侈品消費70%以上發生在境外,

導致國內高端消費市場相對低迷。 隨著包括Chanel、Cartier、Gucci、Prada、Emporio Armani、MCM等在內的國際奢侈品牌紛紛降低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定價, 以及中國政府層面大規模、大幅度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來引導海外消費回流, 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奢侈品價格已逐漸與香港、歐美、日本等市場趨同, 受此影響, 中國的高端消費市場奢侈品消費自2016年開始觸底回升, 主賣國際品牌消費品的高端商場的客流量也在持續增多。

依據廣發證券研究報告, 中國奢侈品行業2016 下半年迎來了全面復蘇, 而相比以往, 這輪新週期更多來自新興消費力量的推動, 從“50-60 後”向“80-90 後”轉移, 從男性主導轉向女性主導, 從男裝、女包向女裝、珠寶、化妝品等擴散, 而奢侈品品牌也自我變革,

賦予更多的時尚元素, 年輕女性使用者的崛起遇上品牌時尚化的變革, 是這一輪奢侈品爆發且有望持續擴容的根本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過去幾年發展不利, 除品牌商定價、高額關稅等客觀因素外, 也與該行業本身發展混亂, 經營主體高度分散有關。 過去在中國經營國際品牌奢侈品的代理商大部分都是小微企業, 所具備的資源和運營能力十分有限, 這在90年代中國市場相對封閉的時期還看不出問題, 但隨著近些年出境遊的增多以及代購、跨境電商的興起, 傳統的中小代理商根本無力抗衡。 實際上, 相比一般商品的經銷商, 奢侈品運營商門檻極高, 不僅需要有豐富管道資源、專業買手和零售團隊以及深厚時尚圈人脈資源, 還要雄厚的資金實力,以成熟的香港市場為例,品牌代理資源基本都集中在九龍倉、新世界、馮氏等大集團手中,與這樣的大集團相比,內地的代理商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因此,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市場必須吸引像大型上市公司介入,未來才有可能“煥發新生”。

上市公司紛紛搶灘佈局奢侈品消費領域

實際上,基於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高度看好,中國部分上市公司已開始大規模佈局奢侈品消費領域。歌力思(603808.SH)自2015年9月通過收購東明國際投資(香港)將德國時裝品牌Laurél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設計權、所有權和使用權收歸旗下後,又連續收購了美國潮流服飾品牌Ed Hardy在華公司股權的65%和法國時裝品牌IRO,成為中資收購海外品牌最為積極的參與者之一;除歌力思外,如意集團(002193.SZ)收購法國時裝品牌Maje和Sandro的母公司SMCP,維格娜絲(603518.SH)收購韓國品牌Teenie Weenie,以及剛泰控股(600687)收購義大利珠寶奢侈品Buccellati 等海外並購事件都吸引了時尚界和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除已完成的海外並購案例外,中國大型財團複星集團也對進軍奢侈品行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海外成功投資了Folli Follie、Tom Tailor等多個品牌,2016年也介入了歌力思收購法國時裝品牌IRO的案例,且對收購Jimmy Choo表現出了興趣。複星集團實際控制人郭廣昌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像Folli Follie、Club Med、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Studio 8、IRO等,都是服務於中產階級家庭升級需求的時尚行業佈局。”

與其他上市公司直接收購海外奢侈品牌不同,在中小板上市的赫美集團(002356.SZ)則是另闢蹊徑,從整合國內奢侈品零售管道入手來強勢介入國際品牌奢侈品運營,旨在成為國內最大的國際品牌運營服務商。今年今年6月以來,赫美集團先後收購了上海歐藍、崇高百貨以及國際知名時尚品牌運營商彩虹集團旗下的臻喬時裝、彩虹深圳、彩虹珠海、盈彩拓展四家企業,上述收購標的均是國內領先的國際時尚品牌運營商。收購完成後,赫美集團運營管理的國際品牌數量將達到40個(其中包括Giorgio Armani、Emporio Armani、Dolce&Gabbana、MCM、Furla、HOGAN等知名國際時尚品牌),在國內擁有的品牌銷售門店約250個(不考慮未來新增),管道網點遍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逾50個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目前,赫美商業在國際時尚品牌領域的管道能力、品牌運營能力迅速躋身行業一流,規模和綜合實力穩居行業前列。

在整合了大量的優質零售管道資源後,赫美集團又開始往上游品牌領域進發。有消息稱,赫美集團已進入第二輪的競投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名單,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複星國際和福建七匹狼也均有參與競投。

還要雄厚的資金實力,以成熟的香港市場為例,品牌代理資源基本都集中在九龍倉、新世界、馮氏等大集團手中,與這樣的大集團相比,內地的代理商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因此,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市場必須吸引像大型上市公司介入,未來才有可能“煥發新生”。

上市公司紛紛搶灘佈局奢侈品消費領域

實際上,基於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高度看好,中國部分上市公司已開始大規模佈局奢侈品消費領域。歌力思(603808.SH)自2015年9月通過收購東明國際投資(香港)將德國時裝品牌Laurél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設計權、所有權和使用權收歸旗下後,又連續收購了美國潮流服飾品牌Ed Hardy在華公司股權的65%和法國時裝品牌IRO,成為中資收購海外品牌最為積極的參與者之一;除歌力思外,如意集團(002193.SZ)收購法國時裝品牌Maje和Sandro的母公司SMCP,維格娜絲(603518.SH)收購韓國品牌Teenie Weenie,以及剛泰控股(600687)收購義大利珠寶奢侈品Buccellati 等海外並購事件都吸引了時尚界和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除已完成的海外並購案例外,中國大型財團複星集團也對進軍奢侈品行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海外成功投資了Folli Follie、Tom Tailor等多個品牌,2016年也介入了歌力思收購法國時裝品牌IRO的案例,且對收購Jimmy Choo表現出了興趣。複星集團實際控制人郭廣昌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像Folli Follie、Club Med、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Studio 8、IRO等,都是服務於中產階級家庭升級需求的時尚行業佈局。”

與其他上市公司直接收購海外奢侈品牌不同,在中小板上市的赫美集團(002356.SZ)則是另闢蹊徑,從整合國內奢侈品零售管道入手來強勢介入國際品牌奢侈品運營,旨在成為國內最大的國際品牌運營服務商。今年今年6月以來,赫美集團先後收購了上海歐藍、崇高百貨以及國際知名時尚品牌運營商彩虹集團旗下的臻喬時裝、彩虹深圳、彩虹珠海、盈彩拓展四家企業,上述收購標的均是國內領先的國際時尚品牌運營商。收購完成後,赫美集團運營管理的國際品牌數量將達到40個(其中包括Giorgio Armani、Emporio Armani、Dolce&Gabbana、MCM、Furla、HOGAN等知名國際時尚品牌),在國內擁有的品牌銷售門店約250個(不考慮未來新增),管道網點遍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逾50個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目前,赫美商業在國際時尚品牌領域的管道能力、品牌運營能力迅速躋身行業一流,規模和綜合實力穩居行業前列。

在整合了大量的優質零售管道資源後,赫美集團又開始往上游品牌領域進發。有消息稱,赫美集團已進入第二輪的競投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名單,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複星國際和福建七匹狼也均有參與競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