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論文化】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文藝是文學和藝術的統稱

在新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必須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

十九大報告指出——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那麼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

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集中論述

如下——

這個問題, 首先要放在我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中來審視。 我說過,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 今天,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而實現這個目標, 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 人類文明每一次昇華, 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

近代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強國之一。 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 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 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寫道, 西元前800年至西元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 當時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 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 並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 這段話講得很深刻,

很有洞察力。 古往今來, 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 不是靠窮兵黷武, 不是靠對外擴張, 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 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 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 人類文明是由世界各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我出訪所到之處, 最陶醉的是各國各民族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 世界文明瑰寶比比皆是, 這裡我舉幾個國家、幾個民族的例子。 古希臘產生了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的神話、寓言、雕塑、建築藝術, 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阿裡斯托芬的悲劇和喜劇是希臘藝術的經典之作。

俄羅斯有普希金、果戈理、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柴可夫斯基、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拉赫瑪尼諾夫、列賓等大師。 法國有拉伯雷、拉封丹、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小仲馬、莫泊桑、羅曼·羅蘭、薩特、加繆、米勒、馬奈、德加、塞尚、莫内、羅丹、柏遼茲、比才、德彪西等大師。 英國有喬叟、彌爾頓、拜倫、雪萊、濟慈、狄更斯、哈代、蕭伯納、透納等大師。 德國有萊辛、歌德、席勒、海涅、巴赫、貝多芬、舒曼、瓦格納、勃拉姆斯等大師。 美國有霍桑、朗費羅、斯托夫人、惠特曼、馬克·吐溫、德萊賽、傑克·倫敦、海明威等大師。 我最近訪問了印度, 印度人民也是具有非凡文藝創造活力的,
大約西元前1000年前後就形成了《梨俱吠陀》、《阿達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四種本集, 法顯、玄奘取經時, 印度的詩歌、舞蹈、繪畫、宗教建築和雕塑就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泰戈爾更是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我國就更多了, 從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關漢卿、曹雪芹, 到“魯郭茅巴老曹”(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到聶耳、冼星海、梅蘭芳、齊白石、徐悲鴻, 從詩經、楚辭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 從《格薩爾王傳》、《瑪納斯》到《江格爾》史詩, 從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 產生了燦若星辰的文藝大師, 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藝精品, 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滋養, 而且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蒙田、賽凡提斯、莎士比亞等文藝巨人,發出了新時代的啼聲,開啟了人們的心靈。在談到文藝復興運動時,恩格斯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在我國發展史上,包括文藝在內的文化發展同樣與中華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先秦時期,我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開創了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鼎盛期。20世紀初,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發端於文藝領域的創新風潮對社會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全民族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引擎。

現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按照黨的十八大確立的奮鬥目標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一步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魯迅先生說,要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藝。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而且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蒙田、賽凡提斯、莎士比亞等文藝巨人,發出了新時代的啼聲,開啟了人們的心靈。在談到文藝復興運動時,恩格斯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在我國發展史上,包括文藝在內的文化發展同樣與中華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先秦時期,我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開創了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鼎盛期。20世紀初,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發端於文藝領域的創新風潮對社會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全民族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引擎。

現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按照黨的十八大確立的奮鬥目標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一步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魯迅先生說,要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藝。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