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奢華虛浮、頹廢浪蕩,陸小曼擁有的,不只是這些

陸小曼是大多數人眼中離經叛道的禍水, 出軌, 離婚, 抽大煙, 水性楊花, 生活奢靡, 她的個性張揚註定了她人緣不好, 然而, 這些標籤並不是她的全部。

陸小曼

陸小曼不僅有絕代的容顏, 聰穎的天資, 還有雄厚的家庭背景, 是父母的手中寶, 心頭肉, 上天待她如此厚愛, 她也就理所當然有了驕傲, 我行我素的資本。 她的嬌是父親寵出來的, 有錢、有權、有勢的陸定對女兒有求必應, 完全有能力養出一個不識人間疾苦的嬌嬌女;她的才是母親教出來的, 母親吳曼華能歌善舞, 能寫會畫, 得以教出多才多藝的陸小曼。 作為父母, 盡心教導, 並不是期望陸小曼會有多大成就, 而是希望她能借著一代名媛的稱號, 覓得如意郎君。

可憐天下父母心, 陸定夫婦千挑萬選, 終於選中氣宇軒昂的王賡作為乘龍快婿。 然而外人眼中郎才女貌, 似神仙眷侶的小夫妻, 實際則矛盾重重,

陸小曼生性活潑好動, 愛熱鬧, 喜歡交際, 而王賡公務繁忙, 稟性好學, 不喜社交, 於是陸小曼嫌棄王賡不浪漫, 不懂得呵護女人, 而王賡抱怨陸小曼貪玩, 不懂得為人妻的本分。 就在此時, 徐志摩猶如一汪清泉來到了瀕臨乾涸的陸小曼身邊, 於是, 陸小曼不顧一切, 全身心投入, 她戀愛了, 她出軌了。 為了嫁給他, 她甚至不惜瞞著眾人打掉了自己和王賡的孩子, 這次打胎造成的後果是, 致使她此後終身不能再懷孕, 甚至過夫妻生活都是一種痛苦。

陸小曼

陸小曼義無反顧拋棄她的一切, 包括她的名譽, 只為如願以償嫁給心目中稱心的伴侶, 這場不被親朋好友祝福的婚姻, 隨之而來的還有周圍人的流言蜚語。 老師梁啟超作為證婚人, 就在婚禮上大肆譴責他們這“不道德”的婚姻;徐志摩父母不願意接納這個緋聞重重的兒媳婦, 卻認徐志摩前妻張幼儀為乾女兒, 家產也有她一份, 同時卻斷了徐志摩的經濟來源, 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勢;徐志摩母親去世, 陸小曼被拒絕出席婆婆葬禮,

作為乾女兒的徐志摩前妻張幼儀卻光明正大出席在列, 所有的種種, 相信再強大的女人也會變得脆弱不堪。

不被公婆承認, 沒有孩子, 為了打胎離婚, 也沒了健康, 這些她甚至都可以不在乎, 她只在乎徐志摩的愛, 她為了愛可以忍受萬箭穿心的痛, “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 我的愛就有意義”, 然而, 徐志摩的愛又有幾分?友情也好愛情也好, 不得不承認他心底念念不忘著林徽因, 那個比起陸小曼純潔又美好的女子, 這使得陸小曼心裡極度不安, 所以陸小曼曾說, 她不在意他身邊的任何女子, 除了林徽因。 可是現實是, 大詩人情太多, 愛太濫。

陸小曼和徐志摩

於是, 年紀輕輕的陸小曼婚後開始經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 於是那個美麗活潑的才情女子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奢侈無度, 靠吸鴉片打發時光的頹廢不堪的墮落女子。 她大把大把地花錢, 他只有拼命工作賺錢, 勞碌奔波。 相愛容易相處難, 他們就像兩個冤家, 不見時牽掛思念, 遇上了卻只剩爭吵和矛盾。

徐志摩希望陸小曼可以跟他回北平,可以回到之前那個輕盈快樂的女子,然而任他萬般懇求,陸小曼都是一口回絕。徐志摩覺得陸小曼不在意他,甚至來信的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埋怨,沒了情話,取而代之的是絕望、是哀求。同樣的,陸小曼也覺得徐志摩不在意她,沒有了專一唯美的愛情,這和跟王賡在一起又有什麼兩樣?固然,陸小曼不肯離開上海,是因為她的生活,她的習慣,她的病,甚至包括翁瑞午,她不願意離開,但是性情剛烈如她,為愛執著如她,又怎麼會僅僅因此就棄徐志摩於不顧?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是,北平是她的傷心之地。當初的背棄王賡,她承受了多少謾駡和流言蜚語,她已經走了過來,難道還要回去再承受新一遭的風波?善良真誠如她,對王賡始終是有愧的,自己欠下的債,如何對別人說?說她懦弱也好,說她躲在烏龜殼也好,她只是不願去面對那些處處是致命的荊棘。

陸小曼

1931年,在陸小曼和徐志摩又一次大吵之後,徐志摩飛往北平準備去參加林徽因的一個學術講座。陸小曼以為就像過去一樣,每次吵完鬧完過不了多久氣消了他就會回來的,沒想到這一走卻是永別,飛機失事,徐志摩永遠回不來了。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傷心欲絕,素衣裹身,閉門不出。她默默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整理他的所有文字,一本本出他的書,編成《志摩日記》、《徐志摩詩選》、《志摩全集》等,後又拜賀天健為師學習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習花鳥,一改過去慵懶生活,振作精神,重新開始。

畫作

陸小曼隱忍幾十年,只為做一個徐志摩希望的女子,後來,她所有的榮譽和嘉獎也給她掙得了黃泉路上再見的顏面。她飛蛾撲火般去愛了一場,轟轟烈烈,燦爛過後卻是無盡的悲涼,如果她是那朵有毒的罌粟花,那麼她也只為徐志摩而開,徐志摩死後,她就枯萎了,如此率真,如此任性,讓人恨不起來。

徐志摩希望陸小曼可以跟他回北平,可以回到之前那個輕盈快樂的女子,然而任他萬般懇求,陸小曼都是一口回絕。徐志摩覺得陸小曼不在意他,甚至來信的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埋怨,沒了情話,取而代之的是絕望、是哀求。同樣的,陸小曼也覺得徐志摩不在意她,沒有了專一唯美的愛情,這和跟王賡在一起又有什麼兩樣?固然,陸小曼不肯離開上海,是因為她的生活,她的習慣,她的病,甚至包括翁瑞午,她不願意離開,但是性情剛烈如她,為愛執著如她,又怎麼會僅僅因此就棄徐志摩於不顧?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是,北平是她的傷心之地。當初的背棄王賡,她承受了多少謾駡和流言蜚語,她已經走了過來,難道還要回去再承受新一遭的風波?善良真誠如她,對王賡始終是有愧的,自己欠下的債,如何對別人說?說她懦弱也好,說她躲在烏龜殼也好,她只是不願去面對那些處處是致命的荊棘。

陸小曼

1931年,在陸小曼和徐志摩又一次大吵之後,徐志摩飛往北平準備去參加林徽因的一個學術講座。陸小曼以為就像過去一樣,每次吵完鬧完過不了多久氣消了他就會回來的,沒想到這一走卻是永別,飛機失事,徐志摩永遠回不來了。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傷心欲絕,素衣裹身,閉門不出。她默默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整理他的所有文字,一本本出他的書,編成《志摩日記》、《徐志摩詩選》、《志摩全集》等,後又拜賀天健為師學習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習花鳥,一改過去慵懶生活,振作精神,重新開始。

畫作

陸小曼隱忍幾十年,只為做一個徐志摩希望的女子,後來,她所有的榮譽和嘉獎也給她掙得了黃泉路上再見的顏面。她飛蛾撲火般去愛了一場,轟轟烈烈,燦爛過後卻是無盡的悲涼,如果她是那朵有毒的罌粟花,那麼她也只為徐志摩而開,徐志摩死後,她就枯萎了,如此率真,如此任性,讓人恨不起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