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餓一餓更長壽? 為何飽食不利於人體健康?

摘要:疾病一直是健康的最大敵手, 像癌症、HIV之類的疾病可以輕易置人於死地, 可實際上現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數要比癌症和HIV 這些疾病多得多, 是我國居民死因的主要構成部分。 像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之類的慢性病都屬於心血管疾病。

這些疾病不是因為病毒感染, 而是因為我們生活得太好, 每天都吃得很飽, 缺乏運動, 身體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的狀態, 所以高血壓之類的疾病又稱為“富貴病”。

其實多餓餓肚子反倒有益於健康, 有益於長壽, 下面請看具體分析。

相當一部分疾病都與過度飽食有關。 就比如說感冒, 如果我們吃太多, 腸胃積了食, 再受點風寒, 感冒是很容易找上門的。 而在感冒後, 如果我們嘗試著少吃食物, 適度餓著肚子, 把腸胃清理乾淨, 感冒就會好的非常快。 與之相反, 如果我們把感冒看得太重, 在感冒後不停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補身體,

反而會加重感冒的病情。

再比如, 很多人都有脾胃虛弱的症狀, 表現就為頭暈腦脹, 偶發性的胃痛等。 主要是因為我們暴飲暴食, 脾胃一直處於負荷過重的狀態, 長久下去, 這些器官的功能就會退化, 讓人變得脾胃虛寒。

前文也提到, 像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都與我們吃的太好有關。 古典養生名著《黃帝內經》提到, “上古真天論”。 意思也就是讓人們“食飲有節”, 這樣才有機會長壽。

現代醫學證明, 過度飲食可引起180多種疾病, 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還需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餓餓肚子。

道家的養生之法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觀念, 就是“辟穀”。 但不食五穀對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食, 少吃一點,

每頓做到七分飽就夠了。

很多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是因為吃得太多, 身體器官的負荷太重。 古書中把“暴飲暴食”和“大魚大肉”稱為爛腸之食, 足以見“吃多了”對健康的危害。 而餓一餓肚子就能讓身體器官得到休息。 所謂“吃五穀生百病, 禍從口入”, 我們應當遵循“食飲有節”的古訓, 合理控制飲食, 以清淡的口味為主。

綜上所述, “餓”是一種很有效的養生方法。 現代是一個商品化的時代, 大街上各種食物琳琅滿目, 而如果我們想長壽就要拒絕這些誘惑, 不必太注重飲食, 吃少點吃清淡點, 身體中的各種器官就會很舒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