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天安門重修,工人意外發現了一個盒子,打開後專家鑒定為鎮樓之寶

如今很多人去北京遊玩, 都會去北京天安門前看看, 這幾乎已經成為無數人第一次去北京必須做的一件事。 那麼這座在國人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城門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件當年工人重修天安門的故事。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 歷時三年修建完成, 最初的天安門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 初名“承天門”, 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寓意至高無上的皇權是“受命於天”。 天順元年(1457年)承天門遭到雷擊起火被燒毀, 成化元年(1465年)由時任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 擔任的設計者為為蒯祥。 這次重建, 奠定了今天天安門的形制。

清順治八年, 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 寓意“受命于天, 安邦治民”。

可以說天安門承載了近代中國太多的歷史, 1969年河北邢臺發生了地震, 結果致使天安門城樓損壞變形更為嚴重。 1969年底國家做出正式決定:徹底拆除天安門城樓, 在原址、按原規格和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高32米, 要重修這個龐然大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時擔任重修工程的是北京第五建築工程公司選派了一批技術過硬的精兵強將, 他們按部隊編制, 組成了木工連、瓦工連、彩油連、架子工連和混合連五個施工隊, 當時的八級木工姚來泉擔任木工連的組長。

天安門城樓除了底座是磚石混的結構外, 其他都是木質結構, 因此工人們準備先從琉璃瓦著手。 可是當大家拆到中間的琉璃瓦後, 發現這塊琉璃瓦“厚六十公分、寬八十公分, 兩個人根本抬不動, 姚來泉用撬棍連撬帶砸, 瓦碎, 露出一三十公分見方的木盒, 儘管很舊, 但上面清晰地雕著一對精美的二龍戲珠圖案”。

那麼這個木盒子裡面裝了什麼呢?當姚來泉仔細端詳這個木盒子後, 發現時金絲楠木做成的, 於是年代很久了木盒子已經酥了。 當大家打開木盒子後, 發現裡面很裝有一個金元寶、一塊拇指大的紅寶石、一些百年朱砂, 還有就是五彩糧(黃豆、高粱、黑豆、穀子和玉米)。

當時沒有人知道盒子裡裝這些東西究竟有何寓意, 最後在專家們反復的考證下,認為盒子裡裝的所有東西都是用來辟邪的吉祥物,“就這些東西了。這就是天安門的全部‘鎮樓之寶’啊!”目前它們都收藏於國家博物館。而原來放置盒子的地方在天安門城樓修建結束時,放置了一塊漢白玉石頭,上面刻著“1970年1至3月重建”。

當年重建天安門的工程,從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個工期歷時112天。這項工程僅琉璃瓦就製作了近100種規格,十萬餘件。在底座牆鑲了一層磚,外牆打了50公分水泥。重修的天安門城樓比原來“長高”了87公分,這是因為天安門多年下沉,重修後的天安門恢復了原來的高度。

最後在專家們反復的考證下,認為盒子裡裝的所有東西都是用來辟邪的吉祥物,“就這些東西了。這就是天安門的全部‘鎮樓之寶’啊!”目前它們都收藏於國家博物館。而原來放置盒子的地方在天安門城樓修建結束時,放置了一塊漢白玉石頭,上面刻著“1970年1至3月重建”。

當年重建天安門的工程,從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個工期歷時112天。這項工程僅琉璃瓦就製作了近100種規格,十萬餘件。在底座牆鑲了一層磚,外牆打了50公分水泥。重修的天安門城樓比原來“長高”了87公分,這是因為天安門多年下沉,重修後的天安門恢復了原來的高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