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殲31再度突破, 隱身性能超越F35, 美軍都如臨大敵了

也許大家會注意到, 中國在即將服役殲20戰機的情況下, 依然還要繼續研發殲31戰機。 許多人對於殲31的印象並不看好, 認為它的性能遠不及殲20, 時隔數年造出第二架原型機, 似乎殲31的地位並不高, 這只是一種表面印象, 其實殲31的地位不低, 怎麼說也是西方標準的第四代戰機, 這讓中國成為與美國一樣, 可以同時研發二種四代機的國家。 殲31的性能不及殲20, 屬於說法不嚴格, 因為兩者的定位與要求不同。 殲31與殲20的關係與美軍的F22與F35的關係一樣, 屬於高低檔搭配的關係。

改進型殲-31戰機的亮相可以加深大眾對殲-31未來發展的進一步認識。 圖為改進型殲-31戰機模型正在布展。 與其他國產武器曝光後總能引起歡呼相反, 沉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國產第二款隱形戰鬥機殲-31則從其出現後就一直面臨著極大的爭議, 有人甚至列舉了“鶻鷹戰機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

引發各種不滿聲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一型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 並未取得國家立項, 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相提並論。 與此相反的是, 這款尚未取得軍方編號的殲-31戰機卻被冠以殲-31的名稱, 按照國產戰鬥機的編號, 作為殲-20之後出現的戰機, 殲-31即使取得國家立項, 獲得正式編號, 也極有可能是按照“殲-20”之後按次序編號下去的“殲-21”, 絕無可能是殲-31。 不過, 既然大家已經熟悉了殲-31的叫法, 並已廣泛為國內外媒體所報導, 那麼在殲-31未取得正式編號前, 本文也採用殲-31這個將錯就錯的叫法。

正因為殲-31未獲得立項, 所以其未來如何發展, 是進入中國航空兵服役, 還是出口外銷, 是陸基戰機, 還是艦載戰鬥機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各種關於殲-31未來用途的推測不時的出現在各類媒體上。 儘管殲-31是一款典型的採用機身邊緣平行, 機體表面平滑, 口蓋和艙門採用鋸齒狀等隱身設計的戰鬥機, 但是僅在氣動外形隱身一項, 就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

比如, 殲-31作為一款中型戰機卻擁有一個碩大的機腹主彈艙, 其機腹彈艙兩側邊緣有明顯的折角凸起, 與雷達罩都採用鋸齒邊相比, 殲-31的發動機尾噴口採用的“護模式”隱身措施有限, 與直接暴露在外幾乎沒有區別, 同時軸對稱雙發動機導致其機腹後半部分外形過渡生硬, 這些設計導致殲-31的隱身設計重點只在前面, 後面側面尤其是後機身並沒有做太多的考慮。

殲-31作為目前唯一的一款中型雙發隱形戰鬥機, 如果要達到超機動和超音速巡航, 是否有與之相配的新型中等推力發動機則是更應該讓人關心的話題。 儘管官方的資料表明, 國產的“泰山”發動機預計2014年可完成發動機定型, 並且可以用於裝備中型戰鬥機, 但對於“泰山”或者新型中等推力發動機能否滿足第四代戰鬥機的要求, 目前並不樂觀。 能換裝兩台推力更大的中型推力的渦扇發動機, 全新殲-31的各項性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