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10大驚人預言出爐 騰訊力壓蘋果成為“市值之王”?

智通財經APP獲悉, 近期盛寶銀行像往年一樣, 列出了2018年十大驚人預言清單。 該行稱, 如往年一樣, 這些都不是預測, 相反, 它們只是一系列 “1%可能性”的假設性事件, 事實上可能性應該達10%……或更高。 但這些事件一旦爆發, 將在市場上掀起驚天駭浪。

下面就是這10大魔鬼預言:

美國財政部掌權 美聯儲失去獨立性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需要和政策, 美聯儲的獨立性歷來搖擺不定。 2018年, 隨著債市崩盤, 美國政府將力壓政府債券收益率, 那美聯儲將喪失獨立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聯儲喪失了大部分獨立性, 因政府需要債券收益率保持低迷,

直到1951 年, 美聯儲和財政部達成協議(Accord), 前者才重獲制定貨幣政策的完全獨立性。

債券收益率保持低迷, 因戰時美國政府對債券價格的控制力度加大, 且戰時政府負有巨額債務。

事實上, 美聯儲104年的歷史顯示, 它的權力和獨立行動能力的波動時而波瀾壯闊時而風平浪靜。 2018年, 由於財政部擁有關鍵時刻掌權的權力, 迫使美聯儲限制美國國債收益率, 以防止債券市場崩盤, 這一干預將使美聯儲偏離初衷。

共和黨和民主黨均將日益爭奪他們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所占的民粹主義投票的份額, 而預算紀律則完全被忽視, 共和黨的減稅政策帶來了巨大的收入缺口, 而隨著美國陷入衰退, 這種收入缺口只會加大。

疲軟的經濟和較高利率/通脹的雙重打擊, 將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不了了之。

經濟表現疲弱, 債市波動劇烈, 由全球金融危機後實施的數年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的不平等性在進一步加劇惡化, 而倒楣的美聯儲, 將因這一切而為政客們背黑鍋。

為了維持聯邦支出和名義增長, 以及穩定債券市場, 並將其保全到2018年中期, 美國財政部像二戰後那樣抓住韁繩, 在債券收益率大幅飆升之後, 同樣對長期債券設定2.5%的收益上限。

日本央行放棄收益率曲線控制 美元/日元看至150

日本央行的收益曲線控制政策, 依賴於疲軟的全球利率和低收益率, 而2018年該行簡直難以維持該政策。 隨著通脹上升, 收益率也會飆升, 其結果就是日元出現暴跌。

最終, 日本央行需要採取量化寬鬆式的措施, 但這將在美元/日元觸及150關口後才會發生。

在其他經濟體利率保持有序的情況下, 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 一直是一個奢侈品。 畢竟, 全球收益率的持續上漲, 最終意味著要持續“盯住”10年期日本國債, 就會把所有的壓力都轉嫁到日元上。

日本央行已經被迫在2017年內兩次捍衛“盯住”政策。 在市場歷史上, “盯住”就像規則-它們生來就是要被打破的。 步入2018年, 市場置通貨膨脹風險而不顧, 隨著關鍵的高工資技術行業的閒置產能消失, 通脹風險上升, 中國維持人民幣強勢, 保持名義高增長率, 以通過通貨膨脹降低信貸過剩。

隨著通貨膨脹率上升和全球債券收益率(以美國國債為首)飆升,

日本央行仍然緊盯10年期收益率, 甚至試圖稍作調整以適應市場壓力。 日元一路狂跌, 而美元飆漲, 令美元/日元漲至150, 以消化較高債券收益率的壓力。

然後, 在全球其他央行批判日本央行政策和疲軟日元給日本帶來的競爭優勢, 以及由於進口導致生活成本上漲, 而令國民普遍不滿的情況下, 日本央行被迫投降, 轉向簡單的“掃蕩”式量化寬鬆政策, 以防止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失控。

在日本央行投降之前, 美元/日元觸及150, 之後迅速貶值至100。

中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 美元/人民幣跌破6.0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許多原油生產國已經非常樂意以人民幣交易。 隨著美國在全球力量的逐漸減弱,

以及以人民幣為基礎的商品期貨普遍受到歡迎,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推出一個以人民幣為基礎的原油期貨的決定是無比英明的。

2018年將是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終於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的一年, 這一舉措將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

多年來, 全球原油期貨市場一直由以美元計價的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主導。 這兩大基準原油每日總成交量超過20億桶, 約為每日全球原油需求量的20倍。

近年來, 美國WTI原油合約逐漸被晾在一邊, 而布倫特原油合約則成為其他許多油品定價的全球基準。 與此同時, 中國顯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以伊朗和俄羅斯為首的重要原油出口國都非常樂意以人民幣進行交易。

這是因為中國已經有效地減輕了市場對其會貶值人民幣的擔憂,另一方面,這些出口國與超級大國地位日益衰落的美國的關係緊張,也令他們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這些出口國的外匯儲備管理者,不惜減少歐元,尤其是美元的外匯儲備,而換成人民幣,因中國使人民幣保持穩定、高值。

與過去幾年推出的其他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期貨(特別是金屬期貨)一樣,原油合約也將取得巨大成功。

石油人民幣的引入,將使人民幣/美元升值逾10%,美元/人民幣將首次跌破6.0。

美股閃跌 波動性飆升

全球市場中的怪像層出不窮,2017年資產類別中出現的波動性崩盤也是其中之一。波動率指數和移動(MOVE)指數創下歷史低點,而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創下紀錄高點,其結果是火藥桶最終會爆炸,標準普爾500指數將迅速下跌25%,出現像1987年那樣的閃跌。

投資者在過去10年裡經歷了許多不尋常的事件,2017年也不例外。事實上,它確實是非凡的一年,各資產類別中的波動率崩盤,債券市場波動指數MOVE和股市波動率指數VIX年內均觸及歷史新低。

另一層危險是,資產大部分的上漲,是基於資金盲目而大量流入被動投資工具、智慧貝塔基金、“風險平價”資產配置基金和高風險的短期波動策略。

據估計,在基金和委託帳戶中,風險平價策略中的資金約為8000億美元。由於債券回報率低,收益率曲線扁平化,風險平價基金將不得不增加杠杆以實現波動性目標,導致潛在風險上升。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火藥桶——任何政策或衝擊都可能引發多個市場閃跌,而投資者投入了大量資金的風險平價基金則更會首當其衝。

由於這些原因,標準普爾500指數將閃跌25%(高峰至低谷),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難免令人想起1987年的股災。一大批做空波動性的基金將被徹底消滅,而一個之前不為人知的做多波動性的交易者則將實現1000%的收益,並立馬成為傳奇人物。

2018年中期選舉中 美國選民偏左

美國人口結構發生變化,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已比戰後嬰兒潮一代更為龐大,這將對2018年的政局產生重大影響,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財政赤字螺旋式上升。

特朗普的民粹主義招數已經取得了盛大成就。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曾經同樣比較受歡迎的伯尼·桑德斯革命,只是在2016年初選中被克林頓的政治機器攪黃了。

2018年,共和黨和民主黨雙方的民粹主義都將得到承認,美國的中期選舉看起來是一個艱難的轉折,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支持受歐洲鼓舞的民主社會主義,這是這一代人中最大的政治地震。正如特朗普前幕僚史蒂夫·班農在60 Minutes的採訪中所說:“我們面前的唯一問題是,未來出現的是左翼民粹主義還是右翼民粹主義......這個問題要到2020年才能找到答案。”

盛寶認為,2018年將是關鍵的一年,民主黨將可輕而易舉地奪回國會兩院。任何一個國家的未來都掌握在年輕一代的手裡,目前,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是美國人口最龐大的一代,甚至超過了所謂的嬰兒潮一代。他們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政治態度,2016年時曾瘋狂支持民主社會主義者伯尼·桑德斯。

年輕選民普遍反感特朗普人格,共和黨憤世嫉俗的稅收改革進一步拉大了不平等差距,2018年11月,千禧一代將成群結隊走向投票站,而新一批民主黨候選人,也不懼侵入桑德斯式左翼民粹主義。

民主黨人將辯論主題從稅收改革轉向針對大眾的消費刺激。真正的民粹主義意味著簽發90%的支票簿,這又意味著財政刺激,赤字將擴大。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超過5%。

奧匈帝國“惡意收購”歐盟 歐元/美元將跌至1.00

2018年,歐盟老核心成員國與持較多懷疑態度的後加入的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將擴大到無法逾越的鴻溝,並將把重心從法德為核心轉移到維謝格拉德集團。這將對歐元造成嚴重後果。

2017年,由於外籍勞工、移民配額和民主價值問題,西歐和東歐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升級,而2018年,這種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

雄心勃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計畫競選歐洲總統,他說服德國及其力量遭到削弱的總理默克爾,以及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以實現進一步的一體化,並建立共同的財政部和共同的國防預算。中歐和東歐領導人反對進一步一體化,擔心此舉會大大降低其在歐盟內部的政治影響力。

與奧匈帝國的舊綱領相呼應的是,奧地利新總理已成功組閣了ÖVP(民主黨)–FPÖ(自由黨)聯合政府,他決定加入維謝格拉德集團,該集團吸納了四個最不親歐盟的歐盟成員國(除了脫歐的英國之外)。他接近匈牙利民粹主義首相維克托·歐爾班(Viktor Orban),討論經濟和移民問題,結果引發法德外交抵制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德國敦促的歐盟委員會對波蘭不尊重法治的情況,按第7條(Article 7)發起反擊,令緊張局勢達到高潮。

為了對抗法德領導的“核心歐盟”,奧地利和維謝格拉德四國,遊說歐盟其他成員國支持刺激政策和反對移民政策。他們成功地聚集了13個歐盟成員國,包括義大利(再次由義大利前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率領)和斯洛維尼亞,在歐洲理事會中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少數團體。

自1951年以來,歐洲的政治重心首次從法德兩國轉移到中東歐。歐盟的體制性阻礙很快將令金融市場感到擔憂。到2018年底,歐元兌G10貨幣和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創出新高後,歐元/美元將迅速走弱至平價。

比特幣前景堪憂 將跌至1000美元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崛起,一直是近年來金融市場中最為壯觀的現象之一。比特幣將在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內不斷上漲,但是俄羅斯等國將共同導演一場比特幣崩盤大戲。

2018年,比特幣峰值將超過25000美元,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因2017年12月比特幣期貨合約的出現,將吸引那些更偏好投資期貨,而非加密貨幣基金的投資者和基金一窩蜂湧入參與投資。

然而,不久之後,俄羅斯等國就將對比特幣現象展開瘋狂的地毯式掃蕩,甚至禁止未經批准的加密貨幣在國內交易。俄羅斯正式進入加密貨幣礦區,以影響議定書的發展,並將重點從比特幣轉移出去,以便將更多的俄羅斯資本留在境內。

比特幣在2018年大漲至峰值後,將出現大跌,並蹣跚步入2019年,接近其基本的“生產成本”1000美元。

“非洲之春”後 南非“鮮花盛放”

“阿拉伯之春”,曾經是北非數百萬人民的希望曙光,現在已經灰飛煙滅。但是,非洲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2018年,南非將引領一場意想不到的復興,這將使它及其鄰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開花結果。

2010-2011年,“阿拉伯之春”這場民主起義理應會給北非和中東帶來和平與繁榮,但在老領導人被驅逐六年後,埃及陷入動盪和通貨膨脹,突尼斯出現大規模失業。

2018年,經過一系列令人驚訝的事件後,民主轉型浪潮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蔓延。長期連任的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在2017年年底被迫辭職,引發了其他非洲國家的政治變革浪潮,令其領導人失去領導能力,失去領導作用,如南非的雅各·祖馬被迫退出政權,剛果的約瑟夫·卡比拉面臨前所未有的示威遊行,迫使他逃離該國。新領導人上臺後宣佈,受國際組織監督的自由公正的選舉將在年內進行。與此同時,面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黯淡的國際商業界,紛紛將資金投向快速開放的地區。

非洲開始意識到其巨大的潛力,善政和社會進步成為其目標。

以下三個國家並未花太長時間,就充分實現了其首次積極的經濟影響:辛巴威迅速擺脫惡性通貨膨脹,再次成為非洲的糧倉;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創下1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主要是受該國鈷儲量的推動。

然而,南非是主要贏家,因為南非蘭特成為新興市場的寵兒,兌G3貨幣匯率漲幅達30%。它使南非出現世界上最強勁的增長率,為該地區帶來衛星前沿經濟體。

騰訊超越蘋果 成為“市值之王”

中國正在開放資本市場,中國的巨大規模和飆升的生活水準正在吸引全球投資者。考慮到這一點,科技行業領頭羊騰訊通過市值,來和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進行較量就不足為奇。不過,到了2018年,隨著美國競爭對手難以望騰訊項背,所有這些地位爭奪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生活水準快速上升,正向外開放資本市場,繼2015年股市大跌後,中國的改革計畫正在推動投資者情緒重新樂觀起來。

市場對於中國科技股的熱情尤為強烈,市場領頭羊騰訊股價在2017年的漲幅一度達120%。這種瘋狂上漲,受到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幅超過60%及運營利潤上漲約50%的推動。

事實上,騰訊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1000億美元以上市值,並且收入增速仍如此高的巨頭。然而,這並不足為奇,因為該公司是熾熱的電子競技市場的世界領先者(擁有6000萬《英雄聯盟》遊戲玩家),並繼續帶給市場驚喜,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近10億,可以與Facebook相媲美。

2017年底,騰訊市值接近5000億美元,進入全球市值前五強,甚至一度超過Facebook。然而,2018年,其他市值巨頭將難以望騰訊項背,即使iPhone X的銷量非常可觀,令蘋果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

騰訊的成功,除了其自身成功的商業模式之外,還受益于中國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儘管該公司的規模已經很大,但其股價還是再次翻倍。2018年,騰訊將從蘋果手裡奪走全球市值桂冠,其市值將遠超1萬億美元。

現在是她們的SHOW TIME ——女性粉碎玻璃天花板

長期以來,婦女在經濟權力走廊中一直沒有得到充分展現,但2018年,這一情況將迅速發生改變,將會有越來越多女性來主導全球最大的公司。這場革命不是出於糾正歷史錯誤的渴望,而是出於不容置辯的經濟必要性。

2018年,董事會中女性代表人數將呈超指數級上升趨勢,世界500強企業中,女性CEO人數將會翻番。在過去一代中,女性已經開始獲得比男性更高的教育水準,現在美國的大學畢業生中,獲得學士學位的女性比男性多50%。現在的商科畢業生中,女性畢業生幾乎占了一半。

此外,發達國家的女性投票率比男性高出7-10%,這意味著她們已經成為民意調查中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只有6.4%的CEO是女性——儘管平均而言,她們的收入高於男性同行。那一定是因為她們工作能力更強!

麥肯錫公司在2015年的報告《平等的力量(The Power of Parity)》裡總結稱,若兩性平等達到最佳狀態,到2025年,將為全球GDP帶來12萬億美元或10%的增量。如果我們能實現真正的平等,將會帶來共28萬億美元的經濟意外收益,大約是美國和中國一年的GDP總和。

變革即將來臨,並不是因為“公平”,現實理由是,在生產力低下和老齡化突出的發達經濟體中,女性實現自身夢想中的潛力,是最後一種能將經濟大餅做大又無需依靠人口增長的方式了。

2017年,在由懦懦無為的男性主導的職場裡,每天遭到性騷擾的女性不計其數,可能是因這一點再度浮出水面,才刺激了上文中討論的一切的出現。2018年,各家企業股東們將處理這些大男子主義事件,開啟自我反省的大清洗工作,到年底時,世界500強企業中,將會有超過60家的企業由女性擔任CEO。

這是因為中國已經有效地減輕了市場對其會貶值人民幣的擔憂,另一方面,這些出口國與超級大國地位日益衰落的美國的關係緊張,也令他們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這些出口國的外匯儲備管理者,不惜減少歐元,尤其是美元的外匯儲備,而換成人民幣,因中國使人民幣保持穩定、高值。

與過去幾年推出的其他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期貨(特別是金屬期貨)一樣,原油合約也將取得巨大成功。

石油人民幣的引入,將使人民幣/美元升值逾10%,美元/人民幣將首次跌破6.0。

美股閃跌 波動性飆升

全球市場中的怪像層出不窮,2017年資產類別中出現的波動性崩盤也是其中之一。波動率指數和移動(MOVE)指數創下歷史低點,而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創下紀錄高點,其結果是火藥桶最終會爆炸,標準普爾500指數將迅速下跌25%,出現像1987年那樣的閃跌。

投資者在過去10年裡經歷了許多不尋常的事件,2017年也不例外。事實上,它確實是非凡的一年,各資產類別中的波動率崩盤,債券市場波動指數MOVE和股市波動率指數VIX年內均觸及歷史新低。

另一層危險是,資產大部分的上漲,是基於資金盲目而大量流入被動投資工具、智慧貝塔基金、“風險平價”資產配置基金和高風險的短期波動策略。

據估計,在基金和委託帳戶中,風險平價策略中的資金約為8000億美元。由於債券回報率低,收益率曲線扁平化,風險平價基金將不得不增加杠杆以實現波動性目標,導致潛在風險上升。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火藥桶——任何政策或衝擊都可能引發多個市場閃跌,而投資者投入了大量資金的風險平價基金則更會首當其衝。

由於這些原因,標準普爾500指數將閃跌25%(高峰至低谷),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難免令人想起1987年的股災。一大批做空波動性的基金將被徹底消滅,而一個之前不為人知的做多波動性的交易者則將實現1000%的收益,並立馬成為傳奇人物。

2018年中期選舉中 美國選民偏左

美國人口結構發生變化,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已比戰後嬰兒潮一代更為龐大,這將對2018年的政局產生重大影響,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財政赤字螺旋式上升。

特朗普的民粹主義招數已經取得了盛大成就。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曾經同樣比較受歡迎的伯尼·桑德斯革命,只是在2016年初選中被克林頓的政治機器攪黃了。

2018年,共和黨和民主黨雙方的民粹主義都將得到承認,美國的中期選舉看起來是一個艱難的轉折,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支持受歐洲鼓舞的民主社會主義,這是這一代人中最大的政治地震。正如特朗普前幕僚史蒂夫·班農在60 Minutes的採訪中所說:“我們面前的唯一問題是,未來出現的是左翼民粹主義還是右翼民粹主義......這個問題要到2020年才能找到答案。”

盛寶認為,2018年將是關鍵的一年,民主黨將可輕而易舉地奪回國會兩院。任何一個國家的未來都掌握在年輕一代的手裡,目前,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是美國人口最龐大的一代,甚至超過了所謂的嬰兒潮一代。他們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政治態度,2016年時曾瘋狂支持民主社會主義者伯尼·桑德斯。

年輕選民普遍反感特朗普人格,共和黨憤世嫉俗的稅收改革進一步拉大了不平等差距,2018年11月,千禧一代將成群結隊走向投票站,而新一批民主黨候選人,也不懼侵入桑德斯式左翼民粹主義。

民主黨人將辯論主題從稅收改革轉向針對大眾的消費刺激。真正的民粹主義意味著簽發90%的支票簿,這又意味著財政刺激,赤字將擴大。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超過5%。

奧匈帝國“惡意收購”歐盟 歐元/美元將跌至1.00

2018年,歐盟老核心成員國與持較多懷疑態度的後加入的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將擴大到無法逾越的鴻溝,並將把重心從法德為核心轉移到維謝格拉德集團。這將對歐元造成嚴重後果。

2017年,由於外籍勞工、移民配額和民主價值問題,西歐和東歐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升級,而2018年,這種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

雄心勃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計畫競選歐洲總統,他說服德國及其力量遭到削弱的總理默克爾,以及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以實現進一步的一體化,並建立共同的財政部和共同的國防預算。中歐和東歐領導人反對進一步一體化,擔心此舉會大大降低其在歐盟內部的政治影響力。

與奧匈帝國的舊綱領相呼應的是,奧地利新總理已成功組閣了ÖVP(民主黨)–FPÖ(自由黨)聯合政府,他決定加入維謝格拉德集團,該集團吸納了四個最不親歐盟的歐盟成員國(除了脫歐的英國之外)。他接近匈牙利民粹主義首相維克托·歐爾班(Viktor Orban),討論經濟和移民問題,結果引發法德外交抵制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德國敦促的歐盟委員會對波蘭不尊重法治的情況,按第7條(Article 7)發起反擊,令緊張局勢達到高潮。

為了對抗法德領導的“核心歐盟”,奧地利和維謝格拉德四國,遊說歐盟其他成員國支持刺激政策和反對移民政策。他們成功地聚集了13個歐盟成員國,包括義大利(再次由義大利前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率領)和斯洛維尼亞,在歐洲理事會中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少數團體。

自1951年以來,歐洲的政治重心首次從法德兩國轉移到中東歐。歐盟的體制性阻礙很快將令金融市場感到擔憂。到2018年底,歐元兌G10貨幣和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創出新高後,歐元/美元將迅速走弱至平價。

比特幣前景堪憂 將跌至1000美元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崛起,一直是近年來金融市場中最為壯觀的現象之一。比特幣將在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內不斷上漲,但是俄羅斯等國將共同導演一場比特幣崩盤大戲。

2018年,比特幣峰值將超過25000美元,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因2017年12月比特幣期貨合約的出現,將吸引那些更偏好投資期貨,而非加密貨幣基金的投資者和基金一窩蜂湧入參與投資。

然而,不久之後,俄羅斯等國就將對比特幣現象展開瘋狂的地毯式掃蕩,甚至禁止未經批准的加密貨幣在國內交易。俄羅斯正式進入加密貨幣礦區,以影響議定書的發展,並將重點從比特幣轉移出去,以便將更多的俄羅斯資本留在境內。

比特幣在2018年大漲至峰值後,將出現大跌,並蹣跚步入2019年,接近其基本的“生產成本”1000美元。

“非洲之春”後 南非“鮮花盛放”

“阿拉伯之春”,曾經是北非數百萬人民的希望曙光,現在已經灰飛煙滅。但是,非洲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2018年,南非將引領一場意想不到的復興,這將使它及其鄰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開花結果。

2010-2011年,“阿拉伯之春”這場民主起義理應會給北非和中東帶來和平與繁榮,但在老領導人被驅逐六年後,埃及陷入動盪和通貨膨脹,突尼斯出現大規模失業。

2018年,經過一系列令人驚訝的事件後,民主轉型浪潮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蔓延。長期連任的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在2017年年底被迫辭職,引發了其他非洲國家的政治變革浪潮,令其領導人失去領導能力,失去領導作用,如南非的雅各·祖馬被迫退出政權,剛果的約瑟夫·卡比拉面臨前所未有的示威遊行,迫使他逃離該國。新領導人上臺後宣佈,受國際組織監督的自由公正的選舉將在年內進行。與此同時,面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黯淡的國際商業界,紛紛將資金投向快速開放的地區。

非洲開始意識到其巨大的潛力,善政和社會進步成為其目標。

以下三個國家並未花太長時間,就充分實現了其首次積極的經濟影響:辛巴威迅速擺脫惡性通貨膨脹,再次成為非洲的糧倉;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創下1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主要是受該國鈷儲量的推動。

然而,南非是主要贏家,因為南非蘭特成為新興市場的寵兒,兌G3貨幣匯率漲幅達30%。它使南非出現世界上最強勁的增長率,為該地區帶來衛星前沿經濟體。

騰訊超越蘋果 成為“市值之王”

中國正在開放資本市場,中國的巨大規模和飆升的生活水準正在吸引全球投資者。考慮到這一點,科技行業領頭羊騰訊通過市值,來和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進行較量就不足為奇。不過,到了2018年,隨著美國競爭對手難以望騰訊項背,所有這些地位爭奪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生活水準快速上升,正向外開放資本市場,繼2015年股市大跌後,中國的改革計畫正在推動投資者情緒重新樂觀起來。

市場對於中國科技股的熱情尤為強烈,市場領頭羊騰訊股價在2017年的漲幅一度達120%。這種瘋狂上漲,受到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幅超過60%及運營利潤上漲約50%的推動。

事實上,騰訊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1000億美元以上市值,並且收入增速仍如此高的巨頭。然而,這並不足為奇,因為該公司是熾熱的電子競技市場的世界領先者(擁有6000萬《英雄聯盟》遊戲玩家),並繼續帶給市場驚喜,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近10億,可以與Facebook相媲美。

2017年底,騰訊市值接近5000億美元,進入全球市值前五強,甚至一度超過Facebook。然而,2018年,其他市值巨頭將難以望騰訊項背,即使iPhone X的銷量非常可觀,令蘋果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

騰訊的成功,除了其自身成功的商業模式之外,還受益于中國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儘管該公司的規模已經很大,但其股價還是再次翻倍。2018年,騰訊將從蘋果手裡奪走全球市值桂冠,其市值將遠超1萬億美元。

現在是她們的SHOW TIME ——女性粉碎玻璃天花板

長期以來,婦女在經濟權力走廊中一直沒有得到充分展現,但2018年,這一情況將迅速發生改變,將會有越來越多女性來主導全球最大的公司。這場革命不是出於糾正歷史錯誤的渴望,而是出於不容置辯的經濟必要性。

2018年,董事會中女性代表人數將呈超指數級上升趨勢,世界500強企業中,女性CEO人數將會翻番。在過去一代中,女性已經開始獲得比男性更高的教育水準,現在美國的大學畢業生中,獲得學士學位的女性比男性多50%。現在的商科畢業生中,女性畢業生幾乎占了一半。

此外,發達國家的女性投票率比男性高出7-10%,這意味著她們已經成為民意調查中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只有6.4%的CEO是女性——儘管平均而言,她們的收入高於男性同行。那一定是因為她們工作能力更強!

麥肯錫公司在2015年的報告《平等的力量(The Power of Parity)》裡總結稱,若兩性平等達到最佳狀態,到2025年,將為全球GDP帶來12萬億美元或10%的增量。如果我們能實現真正的平等,將會帶來共28萬億美元的經濟意外收益,大約是美國和中國一年的GDP總和。

變革即將來臨,並不是因為“公平”,現實理由是,在生產力低下和老齡化突出的發達經濟體中,女性實現自身夢想中的潛力,是最後一種能將經濟大餅做大又無需依靠人口增長的方式了。

2017年,在由懦懦無為的男性主導的職場裡,每天遭到性騷擾的女性不計其數,可能是因這一點再度浮出水面,才刺激了上文中討論的一切的出現。2018年,各家企業股東們將處理這些大男子主義事件,開啟自我反省的大清洗工作,到年底時,世界500強企業中,將會有超過60家的企業由女性擔任CE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