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肚臍裡的泥兒,你敢摳嗎?

給小丫頭兒洗澡, 發現肚臍裡有點髒, 轉頭找根棉簽打算幫她清理一下, 誰知捂著肚子就開始叫喚:你別動, 你會把我腸子摳出來的!

聽這口氣, 一定是家裡老人告訴她的, 也難怪, 自小我媽她姥姥就告誡我:肚臍兒千萬不能扣, 會肚子疼, 扣漏了感染會死人的。 不知道各位, 對窩在肚臍裡的泥是如何處理的, 是不是也像我媽一樣。

肚臍, 標誌著我們曾經和母親最親密的聯繫, 有人的肚臍是凹陷的也有人是突出的, 但都有不少褶兒, 也正是這褶兒讓它很容易藏汙納垢。

在我們還是胎兒時, 來自母體的養分、氧氣通過臍帶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 出生後, 臍帶被結紮、剪斷, 殘餘的臍帶脫落後就留下這個像疤痕似的肚臍。

有些人擔心肚臍是肚子和外界相通的一個洞, 其實不是這樣的, 從外面看它確實像個“洞”, 但它對內卻是封閉的, 和腸道並不相通, 和腹部的其他臟器也並不相連。 想一想, 如果我們的肚子上有個直通臟腑的洞, 那該是多麼大的一個破綻, 得感染多少次?想想都覺得可怕。

據悉, 美國曾經有一項針對肚臍中細菌的研究, 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個細菌窩, 肚臍裡面窩藏的細菌可達1400多種, 而其中80%來自於40類常見菌群,

大部分是寄生在我們皮膚表面的細菌, 再加上脫落的皮膚細胞、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等, 在多數情況下屬于無害的。

泥垢積多了自然需要清理, 黑乎乎的肚臍不美觀還潛藏著那麼多菌, 但清理時最好不是用手摳。

因為常年“養在深閨”, 肚臍的皮膚十分嬌嫩, 用手摳太暴力, 如果不小心摳破了, 這裡細菌又多就很容易感染, 發生臍炎。 如果家裡有小孩子, 可不要讓他們隨便亂摳哦!

正確的清理肚臍的方法是:用柔軟的棉簽, 沾上香皂、浴液或是橄欖油、乳霜, 先將污垢軟化幾分鐘, 再用棉簽將它們清理出來, 被軟化後的污垢並不難清理。 污垢清理掉後, 記得把肚臍裡殘餘的水分擦拭幹即可。

通常, 一個月清理肚臍一兩次即可, 不用像每天洗澡一樣洗它。

對了, 為什麼有的人肚臍是凹進去的, 有人卻是突出來的?人出生後, 臍帶完成了它的使命, 留下的肚臍也就不再生長發育了, 但肚子上卻是有脂肪的, 有的人脂肪有點厚, 肚臍也就凹進去了, 而有些人腹部脂肪很薄,

也就是瘦子們的肚臍往往是平的或是突出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