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吃脂肪就變瘦?三大飲食迷思可致糖尿病

少吃糖、少吃脂肪, 就能預防糖尿病嗎?一些飲食誤區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數據:全世界有4億人口罹患糖尿病;在中國,

每10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 而根據臺灣國民健康署, 臺灣18歲以上的國人中, 糖尿病盛行率約為8人中有1人。

糖尿病如若控制不好, 會損害身體其它器官, 甚至可導致心臟病、腎衰竭和失明等後果, 因此預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常見的糖尿病有三種: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往往是在兒童或青少年期間發病, 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而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卻與長期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這兩種和飲食習慣相關的糖尿病, 佔據了糖尿病例的90%以上。

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些飲食誤區, 就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破除以下三點錯誤觀念, 有助於你遠離糖尿病, 更好地控制血糖。

迷思一、吃低脂食物不容易變胖

過重和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主因。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80%的糖尿病患者都有過重或肥胖問題。 很多人認為只要少吃脂肪, 就可以避免肥胖。 殊不知, 這可能使你“減肥不成反增肥”。

脂肪只是提供熱量的元素中的一種, 除它之外,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都有熱量。 1g脂肪有9千卡路里的熱量, 1g碳水化合物有4千卡, 1g蛋白質有4千卡熱量。

自從1990年代開始“脫脂飲食”運動, 超市里的脫脂食品、低脂食品越來越多, 可美國人卻比以前更胖了。 為什麼?紐約港醫療保健系統(New York Harbor Healthcare System)退伍軍人部臨床營養師陳琍琍(Lili Chen)指出, 低脂、脫脂食品, 並不等於低熱量食品, “脫脂食物也有熱量, 有時脫脂食物的熱量和全脂食物一樣。 ”

再者, 脂肪本身還有一種特性,

就是能使人產生一種飽腹感和滿足感。 低脂食物就不容易使人感覺滿足, 所以很多人覺得低脂食物味道清淡適口, 結果吃更多、吸收進更多的熱量。 加之缺乏運動, 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就轉化為脂肪, 囤積在體內。 久而久之, 就可能導致體重過重, 演變為糖尿病。

低脂食物不容易使人感覺滿足, 導致吃更多、吸收進更多的熱量。

“我總是對我的病人說, 你吃西蘭花也能長胖, 吃黃油也能減肥。 重點是節制。 ”陳琍琍說。 如果吃的量超過了身體需要的量, 無論是低卡、低脂、還是低碳水化合物食品, 都會使人增重, 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迷思二、少吃糖, 就能預防糖尿病

“我不愛吃甜, 為什麼還會得糖尿病?”很多糖尿病人覺得病來得冤。

由於糖尿病和高血糖有關, 因此民眾覺得少吃加糖食物就可以避免糖尿病。 其實, 導致高血糖的主因是“糖”非“糖”。 “糖”是指碳水化合物, 它的確包含糖, 但還包括澱粉和纖維質。

纖維質因難以消化, 所以對血糖影響不大。

但“澱粉類”食物卻值得人們警惕, 它們往往沒有明顯甜味, 卻會提升血糖。 因為澱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在消化後會轉變為葡萄糖, 進入血液。 (這21種食物幫你控制糖尿病)

我們常吃的白米飯、麵條、白麵饅頭都含有大量的澱粉, 卻缺少纖維質, 容易引起血糖迅速飆高。 長期多吃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迷思三、懷孕准媽媽要“為兩個人吃”

懷孕是全家的喜悅, 當女性懷孕的時候, 長輩們往往會鼓勵她多吃、讓寶寶長得更好。 准媽媽也覺得有責任“連孩子的份一起吃”。

陳琍琍表示, “為兩個人吃”的觀念是錯誤的, 會增加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孕期婦女可能出現糖尿病, 是因為懷孕時產生的荷爾蒙會阻抗胰島素的作用, 因此孕婦需要產生2~3倍的胰島素, 才能處理掉血液中的糖分。有些孕婦身體不能達到這樣的需求,導致血糖升高。加上吃得多、攝取熱量太高,更增加了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在懷孕時患上糖尿病的准媽媽們,通常等寶寶生下來後就會痊癒。“然而,這些孕婦在將來的20年內再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兩倍。”陳琍琍說。她們的寶寶出生後,以後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更高,因為在母體內吸收了太多的糖分。

懷孕的女性不必過度注重“多吃”,而是要攝入充足、均衡的營養,才能讓寶寶長得更好。對於健康體重的孕婦,在孕早期(懷孕1~3個月)時,通常不需要攝入額外的卡路里,體重不能增多於5磅;在孕中期時(4~6個月),每日需要額外300卡路里,這期間可以增重約15磅;在孕後期(7~9個月)可以再增重15磅。如果孕婦本身過胖,就可以增得更少,如果過瘦,可以增得更多。

怎麼正確預防糖尿病?

什麼是正確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陳琍琍給出以下建議:

1. 增加鍛煉。鍛煉身體能增強血液迴圈,提升身體使用胰島素、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2. 保持健康體重。超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成因。它使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0~40倍。如果你過胖,只要減掉7~10%的體重,罹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會減少50%。

3. 避免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軟飲料、果汁飲料、白麵包、白米飯、白麵條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急速升高,大大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4. 多吃植物性食物。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不同顏色的蔬菜、豆類、新鮮水果和100%全穀物,使熱量攝取均衡,減少糖尿病風險。

4. 吃“好脂肪”。如橄欖油、菜籽油、植物油,研究顯示,所有高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油類,都對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有好處。

5. 戒煙、控制血壓。吸煙使動脈血管變得脆弱,降低血管的調節壓力的能力;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也會損害血管。這些狀況集合在一起時,就更增加了心臟病突發、中風和腎衰竭的危險。

瘦身排毒還降血糖 泡熱水澡益處多

替代砂糖的11種天然糖 甜菊糖、雪蓮果最健康

才能處理掉血液中的糖分。有些孕婦身體不能達到這樣的需求,導致血糖升高。加上吃得多、攝取熱量太高,更增加了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在懷孕時患上糖尿病的准媽媽們,通常等寶寶生下來後就會痊癒。“然而,這些孕婦在將來的20年內再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兩倍。”陳琍琍說。她們的寶寶出生後,以後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更高,因為在母體內吸收了太多的糖分。

懷孕的女性不必過度注重“多吃”,而是要攝入充足、均衡的營養,才能讓寶寶長得更好。對於健康體重的孕婦,在孕早期(懷孕1~3個月)時,通常不需要攝入額外的卡路里,體重不能增多於5磅;在孕中期時(4~6個月),每日需要額外300卡路里,這期間可以增重約15磅;在孕後期(7~9個月)可以再增重15磅。如果孕婦本身過胖,就可以增得更少,如果過瘦,可以增得更多。

怎麼正確預防糖尿病?

什麼是正確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陳琍琍給出以下建議:

1. 增加鍛煉。鍛煉身體能增強血液迴圈,提升身體使用胰島素、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2. 保持健康體重。超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成因。它使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0~40倍。如果你過胖,只要減掉7~10%的體重,罹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會減少50%。

3. 避免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軟飲料、果汁飲料、白麵包、白米飯、白麵條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急速升高,大大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4. 多吃植物性食物。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不同顏色的蔬菜、豆類、新鮮水果和100%全穀物,使熱量攝取均衡,減少糖尿病風險。

4. 吃“好脂肪”。如橄欖油、菜籽油、植物油,研究顯示,所有高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油類,都對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有好處。

5. 戒煙、控制血壓。吸煙使動脈血管變得脆弱,降低血管的調節壓力的能力;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也會損害血管。這些狀況集合在一起時,就更增加了心臟病突發、中風和腎衰竭的危險。

瘦身排毒還降血糖 泡熱水澡益處多

替代砂糖的11種天然糖 甜菊糖、雪蓮果最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