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年級的兒子學習上很少讓我操心,一切歸因於他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三年級通常是個轉捩點, 這一年, 孩子們開始變得好忙好忙, 應試壓力、升學壓力接踵而來, 哪還有時間讀課外書?很多朋友為此糾結, 課外閱讀VS課內成績, 怎麼取捨?

說來也巧, 前段時間, 我們請大家討論一個話題:注重閱讀, 成績卻沒有“讀書少刷題多”的孩子好, 怎麼辦?收到了4200份投票, 絕大多數朋友(96%)認為閱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看來, 為了抓功課而犧牲閱讀, 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花友@阿羅有支彩色筆家正在讀三年級的兒子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他成績非常優秀, 不用爸媽操心,

還不上補習班;媽媽因此被學校邀請去分享經驗, 說:一切歸因於他從小養成的這個好習慣 ... 閱讀!他們是怎麼做的, 一起來看看!感謝@阿羅有支彩色筆的分享!

本文由花友@阿羅有支彩色筆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畫

兒子今年八歲多, 上小學三年級, 學校成績非常優秀,

是那種學習上很少需要操心的孩子。 不久前的家長會老師讓我介紹和分享教育經驗, 遂有了這篇總結文章。 總結起來, 我們全家對兒子的所有教育都比較寬鬆、寬泛:

1、至今沒有上過跟學習相關的任何課外班

2、週末基本不學習

3、電視隨便看, 不限制;(除了保護眼睛)

4、對他的學習和考試我們從來沒有什麼嚴格要求

之所以如今在學習上比較省心。 歸根到底, 一切都歸因於他從小養成了一個酷愛閱讀的好習慣。 從一歲多時, 兒子一邊嘴裡叨著“看書, 看書”一邊拖著一本本書來讓我給他講讀至今, 已近七年, 七年前種下的那顆種子, 目前已開出讓我們意外且驚喜不已的花。 兒子的閱讀情況概括如下:

1歲多開始親子閱讀

4歲起獨自閱讀, 不再需要大人陪讀

從2歲起至今一直保持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月均讀書15本以上, 喜歡的書則反復多遍地看

粗略估計, 2~8歲合計閱讀書在1000~1500本

閱讀內容:2-3歲以繪本為主;3-6歲對天文地理自然科學類書籍表現出強烈的偏好;文字形式以漫畫為主;7-8歲起開始讀小說、歷史、地理、藝術、數學、化學等等, 綜合涉獵

閱讀帶給兒子的明顯好處:

1、4歲時已大量識字, 能獨立閱讀, 不再需要大人陪讀;(我們沒有刻意教過他識字, 他能識字完全是因為很多書實在讀過太多遍了, 繪本往往圖大字少, 一本書反復讀, 到了文字敏感期後, 文字就自然而然地認識了)

2、三年級起語文作業基本不用檢查了。 一、二年級還需要關注拼音和寫字,

等拼音和寫字過關後, 在字詞句段、語感、閱讀理解和寫作方面都已沒有太大問題, 基本上只需要上課跟著老師走下課繼續保持閱讀即可。

3、語言是相通的, 語文學好了英語學起來也不太吃力, 英語老師常表揚其英語作文寫得好, 但其實也應歸因於閱讀帶給他的影響使得他能寫出更豐富的英語句子。

4、閱讀得多了, 開始有了初步的、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 他在看了歷史書後會自己寫歷史類相關文章/短文, 看數學書籍寫數學文章/短文, 看地理書畫各種地圖做各種面積/人口資料的排行榜, 看小說後寫各種幻想小說, 目前同時進行中的小說至少有六七部(長篇的、分章節的)。

那究竟怎樣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呢?回首兒子的成長道路,

結合個人經驗, 總結和建議如下:

一、不同的階段, 引導孩子讀適合他的書

尊重, 是指尊重孩子本身的喜好和意願, 尊重男孩女孩的不同, 尊重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不同;遵循孩子的成長發育規律。

1、比如孩子四五個月時就可以給他們提供各種布書玩耍了;一歲左右, 他們開始對認知這個世界非常感興趣, 這時給他們一些有趣的認知/認物(日常用品/植物/動物/人物/玩具等等)的書籍, 他們一般不會太拒絕;

2、1~2歲是牙牙學語期, 他們對一些朗朗上口的三字兒歌/韻文/童謠等語言啟蒙書籍, 如果大人給他們念的話他們應該是比較能接受;同時由於手部的精細動作開始發育, 各種翻翻書、洞洞書、立體書等在這個階段他們一般也會有很大的興趣。

3、2~3歲時,小男孩一般對各種汽車、飛機、恐龍等等往往表現出強烈的喜好,如能趁機提供相關的書籍,比如著名的斯凱瑞的《軲轆軲轆轉》等等,裡面有各種腦洞大開的鉛筆車、香蕉車、雞蛋車、南瓜車、牙膏車、牙刷車、錘子車等等……這些有趣的書孩子們一般不會拒絕甚至會愛不釋手;

4、3~4歲時,孩子已經具備比較好的語言能力,這個階段會對一些有生動故事情節的故事書比較能接受;同時對數字也有一定的瞭解和熟悉,能接受一些有趣的數學啟蒙書;

5、5~7歲時,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知識水準和理解能力,那麼開始讀一些有趣的科普、歷史、地理、百科、小說等都已經成為可能。

以上只是一個大致概況,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些不一樣,各個年齡階段的喜好又有些不一樣,這就需要父母用心地去觀察和瞭解自己的孩子,同時提供合適的資源和引導。

可能有人會說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較愛閱讀,而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個人覺得,雖然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愛上閱讀,但是父母引導和不引導結果還是很不一樣的,這種方法不行試試別的方法,這些書不喜歡的話換一批試試,應該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書籍和方法。

二、在家裡營造孩子隨手有書可讀的環境

許多年前,我讀過汪培珽的一本書《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所以在發現兒子比較愛看書時,立即將家裡的一面牆新建了一個書櫃。這個書櫃全部是由各個小格子組成的,平地而起,這樣能保證孩子自己隨時對櫃子裡的書取放自由。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對櫃子裡的書保持更新,常看的或推薦他看的書會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已經看過的以及暫時不讀的書會放在較次要的位置。小孩子經常會有很多時候大人照顧不到,那麼無聊時他自己就可以去找本書來翻翻讀讀。

除了主要的書櫃,家裡的三個窗臺以及沙發角都佈置了小書架,這樣合計就至少有四個小小讀書角啦。

出門的包袋也經常隨身攜帶著書,兒子已經養成了出門吃飯必帶書、出門旅遊必帶書的習慣,甚至有時去醫院(只要身體不是太難受)都帶著書,以對付那些無聊的等待時刻。

三、大量買、大量試,孩子能接納的書會越來越多

許多年前我剛開始買書時並沒有任何經驗,周圍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只能用笨辦法:大量買,大量試;試得多了,就會越來越有經驗。

現在社會資訊如此豐富發達,可廣泛關注各種讀書公眾號、榜單、書單等;我一般看見合適的書單都會立即收藏起來,然後第二件事就是馬上去買。

兒子曾經在3-6歲階段唯讀漫畫書、唯讀科普書,雖然一方面我對此有些焦慮,但同時我也幾乎豪不猶豫地把那幾年碰到的適齡的科普+漫畫書買遍了。

除了科普漫畫,另外一些經典漫畫如《父與子》、《沒頭腦和不高興》、《貓和老鼠》、《加菲貓》、甚至《櫻桃小丸子》和幾米的漫畫書等等都買過。他喜歡讀什麼就給他買什麼,開券有益。

後面的事實也證明,充分尊重他們,用心引導,耐心等待,隨著他們的積累和成長,他們能接納的書會越來越多。

選擇書籍時,在內容和形式方面,個人覺得趣味性要占第一位。幽默、誇張、新穎、獨特的書籍往往更能吸引起兒童的興趣(大人也一樣)。當然慶倖的是現在市場上各種新穎奇特的書越來越多,只要用心,總能找到一些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另外書籍要適齡:符合兒童當前的理解和認知水準,太艱澀或太淺顯都很容易讓他們失去興趣。

而且,時間有限,建議儘量閱讀經典書籍;

1、讀各種獲獎作品書,獲獎作品一般總有它的理由;讀正規出版社、大出版社的書籍,在書本的內容和形式上保證一定的品質。

2、讀引導和激發想像力的書籍;有一句名言叫做“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未來社會人類的很多工種將都由智慧型機器人取代,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工作將在未來社會處境艱難。有時候看到兒子所寫的小說,主人公的名字一般都很有意思,故事情節也非常有趣,我想有可能是他所讀過的那些優秀書籍給予了他一定的想像力激發,賦予了他的這種初步的想像和寫作能力。

3、不要因為想提高作文水準而將作文類的書作為主要閱讀書目。由同齡孩子寫出的作文書跟那些流傳久遠的經典作品的水準相去甚遠,提高作文水準是無法單靠讀幾本作文書提升的(就算能獲得一些作文技巧也只是一些初級的技巧),當大量優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詩歌小說散文等等讀得多了作文自然就能得到一定提升。

四、即使學業壓力增加,也可以堅持閱讀

上學之前兒童一般有大把時間,閱讀當然就不存在時間問題,這裡主要說說如何在學業壓力之外找出時間來保持閱讀的習慣。

1、寒暑假這種大片時間;

2、各種碎片時間,如各種外出時的等待時間。總會有許多無聊等待時光,如果隨時地帶上一兩本書時光就會變得有趣多了,兒子已經養成了外出必帶書的習慣。

3、作業完成之後。在作業問題上,我一直是給兒子減負的,盡力協助他提高效率,保證他們每日可憐的自主支配和閱讀的時間。我覺得小孩子一定要留給他們閱讀、想像和探索的時間。像語文和英語這樣的科目本身就是需要大量閱讀才能學好的(當然英語除了讀更重要也包括聽和說),不能因為作業而放棄了更重要的閱讀。作業和閱讀兩件事,一件是緊急的,一件是重要的,而如果我們總是在應付緊急的事情,那就變成了永遠都在救火,而把重要的事情忽略了。

兒子作業時,我會盡可能清空桌面上一切容易轉移注意力的東西。用計時器、批量處理(比如難題集中處理、各種完成時間要求不嚴格的作業集中批量處理)等等各種方法來提升作業效率。

我從來不給孩子刷各種試卷試題,每次他跑來告訴我說“還有最後一項作業就是自主複習”,我每次總是回復他說“那你就去找幾本課外書來讀吧”。

4、不做完美父母,不在細節上糾結浪費時間。我認為兒童的很多東西都還在成長發育中,這個階段的有些粗心是難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他們在很多方面會越來越完美,所以不要因為過於追究完美而影響了平常的作業效率。另外由於年紀尚小,兒童很容易在所有的事情上平均用力,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給他們識別的智慧,幫助孩子在作業和學業問題上抓大放小。

五、無欲無求,不帶壓力地去閱讀

可能是因為兒子開始閱讀得比較早,那時候沒有任何學業的壓力,所以我們在他的閱讀這件事情上從一開始就是無欲無求,沒有任何壓力給他,至於後面帶來的提早識字以及給學習帶來的好處等等,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為你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會成長成什麼樣子,只是覺得說反正愛讀書不是什麼壞事兒,我就盡力給他提供資源吧。所以這麼多年我們對他的閱讀:

沒有考試,沒有抽查;

不需要讀後感、摘抄、讀書筆記等;(除非是老師要求;可建議/引導,但不強求)

不要求立刻有效果;不把閱讀跟學習、跟考試成績掛鉤;

喜愛閱讀,就讓他單純地享受閱讀的快樂。讀的多了,積累得多了,吸收得多了,你想要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閱讀給我們的結果不會立竿見影,但它絕對是影響深遠的事兒。

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些兒子特別喜歡的書吧!因兒子已經長大,一些比較久遠、低幼的書就不在這裡推薦了,這裡主要推薦一些近兩年閱讀的對7-9歲兒童較合適的書。

DK系列:各種書有很多很多本,資料和知識相對比較專業和權威。《兒童恐龍百科全書》、《兒童奇趣百科全書》、《兒童地理百科全書》、《兒童太空百科全書》等等;

《可怕的科學》經典科學系列,20本左右,融趣味性和知識性一體,兒子7-8歲這階段非常愛看。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系列,以漫畫形式融合各種科學地理歷史的書籍,各種歷險記求生記合計約30本左右,小學生一般比較愛看。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之尋寶記系列,國內不同城市和國外不同國家合計30本左右。

這些書跟小學階段課本上學的數學知識銜接呼應,能幫助啟發數學思維。首推《可怕的科學》經典數學系列,12本。

李毓佩系列,《數學探案集》、《數學大冒險》、《數學西遊記》等;

兒童文學方面的書,首推羅爾德達爾系列,13本,每一本都是經典。羅爾德作為獲獎無數、挑戰J.K.羅琳的當代文學大師,作品以3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小學生們一般都非常喜歡;

哈利波特系列,啟發想像力的好書;

《日有所誦》,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誦讀,1-5年級每年級都各有一冊

《漫畫中國通史》,以漫畫形式講歷史,幽默,引導入門級。兒子曾經一直都不太讀歷史,我們也曾對此表現出憂慮,後來看到推薦買了這套書,讀了之後他就開始來跟我討論歷史了,並從此讀歷史不可收拾。

《希利爾講歷史-地理-藝術》一套三本,相對比較嚴肅一些。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啟發自我思考的書倒是買過好幾套,但據兒子回饋這套還不錯。

綜上所述,關於孩子的閱讀這件事,再次總結為如下幾句話:

1、尊重遵循,抓住敏感期;

2、全力以赴,提供資源;

3、用心引導,耐心等待;

4、讓閱讀變成輕鬆愉快的事兒;

5、學業再忙也要閱讀,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由於個人並不具備兒童教育學或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所有以上這些觀點或做法都來自於自己的摸索,或來自於自己的直覺與領悟,所以希望家長們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有取有舍,選擇性地參考,以免萬一誤導大家。

最後想說,在為人父母之後的這些年,特別是在當了兩個孩子的媽媽之後,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對於生下來就一張白紙的孩子來說,如何對他們進行恰如其分的各種引導和啟蒙,需要父母具備相當的智慧,對於如何做智慧的父母這個話題,我們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以上資訊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3、2~3歲時,小男孩一般對各種汽車、飛機、恐龍等等往往表現出強烈的喜好,如能趁機提供相關的書籍,比如著名的斯凱瑞的《軲轆軲轆轉》等等,裡面有各種腦洞大開的鉛筆車、香蕉車、雞蛋車、南瓜車、牙膏車、牙刷車、錘子車等等……這些有趣的書孩子們一般不會拒絕甚至會愛不釋手;

4、3~4歲時,孩子已經具備比較好的語言能力,這個階段會對一些有生動故事情節的故事書比較能接受;同時對數字也有一定的瞭解和熟悉,能接受一些有趣的數學啟蒙書;

5、5~7歲時,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知識水準和理解能力,那麼開始讀一些有趣的科普、歷史、地理、百科、小說等都已經成為可能。

以上只是一個大致概況,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些不一樣,各個年齡階段的喜好又有些不一樣,這就需要父母用心地去觀察和瞭解自己的孩子,同時提供合適的資源和引導。

可能有人會說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較愛閱讀,而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個人覺得,雖然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愛上閱讀,但是父母引導和不引導結果還是很不一樣的,這種方法不行試試別的方法,這些書不喜歡的話換一批試試,應該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書籍和方法。

二、在家裡營造孩子隨手有書可讀的環境

許多年前,我讀過汪培珽的一本書《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所以在發現兒子比較愛看書時,立即將家裡的一面牆新建了一個書櫃。這個書櫃全部是由各個小格子組成的,平地而起,這樣能保證孩子自己隨時對櫃子裡的書取放自由。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對櫃子裡的書保持更新,常看的或推薦他看的書會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已經看過的以及暫時不讀的書會放在較次要的位置。小孩子經常會有很多時候大人照顧不到,那麼無聊時他自己就可以去找本書來翻翻讀讀。

除了主要的書櫃,家裡的三個窗臺以及沙發角都佈置了小書架,這樣合計就至少有四個小小讀書角啦。

出門的包袋也經常隨身攜帶著書,兒子已經養成了出門吃飯必帶書、出門旅遊必帶書的習慣,甚至有時去醫院(只要身體不是太難受)都帶著書,以對付那些無聊的等待時刻。

三、大量買、大量試,孩子能接納的書會越來越多

許多年前我剛開始買書時並沒有任何經驗,周圍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只能用笨辦法:大量買,大量試;試得多了,就會越來越有經驗。

現在社會資訊如此豐富發達,可廣泛關注各種讀書公眾號、榜單、書單等;我一般看見合適的書單都會立即收藏起來,然後第二件事就是馬上去買。

兒子曾經在3-6歲階段唯讀漫畫書、唯讀科普書,雖然一方面我對此有些焦慮,但同時我也幾乎豪不猶豫地把那幾年碰到的適齡的科普+漫畫書買遍了。

除了科普漫畫,另外一些經典漫畫如《父與子》、《沒頭腦和不高興》、《貓和老鼠》、《加菲貓》、甚至《櫻桃小丸子》和幾米的漫畫書等等都買過。他喜歡讀什麼就給他買什麼,開券有益。

後面的事實也證明,充分尊重他們,用心引導,耐心等待,隨著他們的積累和成長,他們能接納的書會越來越多。

選擇書籍時,在內容和形式方面,個人覺得趣味性要占第一位。幽默、誇張、新穎、獨特的書籍往往更能吸引起兒童的興趣(大人也一樣)。當然慶倖的是現在市場上各種新穎奇特的書越來越多,只要用心,總能找到一些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另外書籍要適齡:符合兒童當前的理解和認知水準,太艱澀或太淺顯都很容易讓他們失去興趣。

而且,時間有限,建議儘量閱讀經典書籍;

1、讀各種獲獎作品書,獲獎作品一般總有它的理由;讀正規出版社、大出版社的書籍,在書本的內容和形式上保證一定的品質。

2、讀引導和激發想像力的書籍;有一句名言叫做“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未來社會人類的很多工種將都由智慧型機器人取代,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工作將在未來社會處境艱難。有時候看到兒子所寫的小說,主人公的名字一般都很有意思,故事情節也非常有趣,我想有可能是他所讀過的那些優秀書籍給予了他一定的想像力激發,賦予了他的這種初步的想像和寫作能力。

3、不要因為想提高作文水準而將作文類的書作為主要閱讀書目。由同齡孩子寫出的作文書跟那些流傳久遠的經典作品的水準相去甚遠,提高作文水準是無法單靠讀幾本作文書提升的(就算能獲得一些作文技巧也只是一些初級的技巧),當大量優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詩歌小說散文等等讀得多了作文自然就能得到一定提升。

四、即使學業壓力增加,也可以堅持閱讀

上學之前兒童一般有大把時間,閱讀當然就不存在時間問題,這裡主要說說如何在學業壓力之外找出時間來保持閱讀的習慣。

1、寒暑假這種大片時間;

2、各種碎片時間,如各種外出時的等待時間。總會有許多無聊等待時光,如果隨時地帶上一兩本書時光就會變得有趣多了,兒子已經養成了外出必帶書的習慣。

3、作業完成之後。在作業問題上,我一直是給兒子減負的,盡力協助他提高效率,保證他們每日可憐的自主支配和閱讀的時間。我覺得小孩子一定要留給他們閱讀、想像和探索的時間。像語文和英語這樣的科目本身就是需要大量閱讀才能學好的(當然英語除了讀更重要也包括聽和說),不能因為作業而放棄了更重要的閱讀。作業和閱讀兩件事,一件是緊急的,一件是重要的,而如果我們總是在應付緊急的事情,那就變成了永遠都在救火,而把重要的事情忽略了。

兒子作業時,我會盡可能清空桌面上一切容易轉移注意力的東西。用計時器、批量處理(比如難題集中處理、各種完成時間要求不嚴格的作業集中批量處理)等等各種方法來提升作業效率。

我從來不給孩子刷各種試卷試題,每次他跑來告訴我說“還有最後一項作業就是自主複習”,我每次總是回復他說“那你就去找幾本課外書來讀吧”。

4、不做完美父母,不在細節上糾結浪費時間。我認為兒童的很多東西都還在成長發育中,這個階段的有些粗心是難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他們在很多方面會越來越完美,所以不要因為過於追究完美而影響了平常的作業效率。另外由於年紀尚小,兒童很容易在所有的事情上平均用力,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給他們識別的智慧,幫助孩子在作業和學業問題上抓大放小。

五、無欲無求,不帶壓力地去閱讀

可能是因為兒子開始閱讀得比較早,那時候沒有任何學業的壓力,所以我們在他的閱讀這件事情上從一開始就是無欲無求,沒有任何壓力給他,至於後面帶來的提早識字以及給學習帶來的好處等等,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為你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會成長成什麼樣子,只是覺得說反正愛讀書不是什麼壞事兒,我就盡力給他提供資源吧。所以這麼多年我們對他的閱讀:

沒有考試,沒有抽查;

不需要讀後感、摘抄、讀書筆記等;(除非是老師要求;可建議/引導,但不強求)

不要求立刻有效果;不把閱讀跟學習、跟考試成績掛鉤;

喜愛閱讀,就讓他單純地享受閱讀的快樂。讀的多了,積累得多了,吸收得多了,你想要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閱讀給我們的結果不會立竿見影,但它絕對是影響深遠的事兒。

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些兒子特別喜歡的書吧!因兒子已經長大,一些比較久遠、低幼的書就不在這裡推薦了,這裡主要推薦一些近兩年閱讀的對7-9歲兒童較合適的書。

DK系列:各種書有很多很多本,資料和知識相對比較專業和權威。《兒童恐龍百科全書》、《兒童奇趣百科全書》、《兒童地理百科全書》、《兒童太空百科全書》等等;

《可怕的科學》經典科學系列,20本左右,融趣味性和知識性一體,兒子7-8歲這階段非常愛看。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系列,以漫畫形式融合各種科學地理歷史的書籍,各種歷險記求生記合計約30本左右,小學生一般比較愛看。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之尋寶記系列,國內不同城市和國外不同國家合計30本左右。

這些書跟小學階段課本上學的數學知識銜接呼應,能幫助啟發數學思維。首推《可怕的科學》經典數學系列,12本。

李毓佩系列,《數學探案集》、《數學大冒險》、《數學西遊記》等;

兒童文學方面的書,首推羅爾德達爾系列,13本,每一本都是經典。羅爾德作為獲獎無數、挑戰J.K.羅琳的當代文學大師,作品以3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小學生們一般都非常喜歡;

哈利波特系列,啟發想像力的好書;

《日有所誦》,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誦讀,1-5年級每年級都各有一冊

《漫畫中國通史》,以漫畫形式講歷史,幽默,引導入門級。兒子曾經一直都不太讀歷史,我們也曾對此表現出憂慮,後來看到推薦買了這套書,讀了之後他就開始來跟我討論歷史了,並從此讀歷史不可收拾。

《希利爾講歷史-地理-藝術》一套三本,相對比較嚴肅一些。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啟發自我思考的書倒是買過好幾套,但據兒子回饋這套還不錯。

綜上所述,關於孩子的閱讀這件事,再次總結為如下幾句話:

1、尊重遵循,抓住敏感期;

2、全力以赴,提供資源;

3、用心引導,耐心等待;

4、讓閱讀變成輕鬆愉快的事兒;

5、學業再忙也要閱讀,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由於個人並不具備兒童教育學或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所有以上這些觀點或做法都來自於自己的摸索,或來自於自己的直覺與領悟,所以希望家長們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有取有舍,選擇性地參考,以免萬一誤導大家。

最後想說,在為人父母之後的這些年,特別是在當了兩個孩子的媽媽之後,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對於生下來就一張白紙的孩子來說,如何對他們進行恰如其分的各種引導和啟蒙,需要父母具備相當的智慧,對於如何做智慧的父母這個話題,我們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以上資訊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