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風電場可行性研究與後評估階段資源發電量評估的差異性分析

電力頭條——隨時隨地, 一個APP滿足您的電力資訊需求

詳情→//dltoutiao.mybjx.net/dlmedia.html

隨著我國風電場裝機規模不斷的增加, 風電的迅猛發展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已建風電場實際運行效益與設計效益存在較大的差異, 如何減少差異成為影響風電場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後評估對已建風電場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本文根據自己的專案經驗比較風電場可行性研究與後評估階段資源發電量評估的差異。

1、用途差異

可行性研究階段主要根據現場測風塔的資料通過CFD軟體類比出風電場運行20年的一個平均發電量,

從而研究項目資源的可行性;後評估主要結合風電場實際運行的資料和CFD軟體類比的資料指導風電場未來運行的方向。

2、基礎資料的差異

可行性研究及後評估階段基礎資料

3、折減係數的差異

可研階段折減係數主要考慮風力發電機組利用率、風機功率曲線、葉片污染、線損及自用電、湍流影響、氣候影響停機、偏航、計算誤差折減、周邊風電場影響等。 以上折減係數根據各個地區不同風電場的經驗折減。

後評估階段的折減根據風電場運行的實際狀況進行折減, 例如風力發電機組利用率、風機功率曲線利用率、線損及自用電等損失通過風電場運行的情況進行統計計算(其他的一些折減實際的運行資料已考慮)。

4、發電量評估方法差異

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發電量主要是CFD軟體類比的結果, 後評估階段首先根據CFD軟體類比一個發電量, 其次再根據風機實際運行的SCADA資料計算出實際運行的電量, 比較每颱風機實際的發電量與CFD軟體類比的趨勢是否一致, 根據實際運行的發電量推算出代表年的發電量, 並與CFD軟體類比的發電量進行比較, 選擇比較保守的發電量作為風電場運行20年的平均發電量。

來源:計鵬新能源 作者:曹雲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