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你應該知道的常識

幽門螺桿菌, 屬於革蘭陰性桿菌, 主要寄生在胃幽門、胃竇等附近的黏膜上, 是人類唯一的一種已知的寄生在胃部細菌。

每個人都需要治療嗎?

幽門螺旋桿菌的攜帶者很多,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患病。 大約只有20%的人能出現症狀, 80%的人不會出現症狀, 其實, 我們可以把幽門螺桿菌視為胃腸道的一種正常菌群, 只要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結合自身情況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是否需要治療。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 與潰瘍病和胃癌關係也極為密切。 大量研究表明,

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左右的胃潰瘍, 都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導致的。

1)胃炎:患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後, 幽門螺桿菌能破壞胃黏膜的自我保護機制, 破壞胃黏膜, 引發胃炎。

2)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部破壞了胃黏膜的天然保護屏障和修復功能, 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腸黏膜等受到胃酸腐蝕卻不能夠有效修復, 從而引發消化性潰瘍。

3)口臭:幽門螺桿菌通常寄居在人體胃的幽門部, 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 幽門螺桿菌不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 還會在口腔內寄生, 特別是牙菌斑裡含量最多, 引起頑固性口臭。

4)胃癌:幽門螺桿菌的代謝產物直接毒害粘膜引起炎症反應, 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從而引起胃黏膜的惡性轉化,

引發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很多, 我們應該如何根治呢?

幽門螺旋桿菌對各種殺菌劑的抵抗力很強, 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首先要確定根除治療的適應症, 實施根除治療時, 應選擇根除率高的治療方案, 以免引起細菌的耐藥性。

較常用的治療方案有以下幾種:

方案一、質子泵抑制劑(英文縮寫“PPI”, 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兩種抗生素

具體方法為: PPI標準計量+ 克拉黴素0.5(0.25/粒×2)+ 阿莫西林1.0(0.5/粒×2)

PPI標準計量 +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

PPI標準計量+甲硝唑(替硝唑)0.4g+克拉黴素0.25g

以上三種藥物, 均為每天二次, 即早晚各1 次。 1周為一個療程。

方案二 、為提高根治效果, 可採用枸椽酸鉍鉀、奧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黴素四聯一周療法, 四聯療法的治癒率較高, 並可提高耐甲硝唑的三聯治療患者的敏感性。

鉍劑療法:由鉍劑(枸櫞酸鉍鉀顆粒)+PPI(標準劑量)+兩種抗生素組成, 是目前根治幽門螺桿菌的一種十分有效的藥物。

方法為:

枸櫞酸鉍鉀0.22g(2粒)+奧美拉唑20mg+替硝唑500mg+克拉黴素250mg 每天2次療程一周到二周。

枸櫞酸鉍鉀0.22g(2粒)+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黴素250mg 每天2次療程一周到二周。

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標準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後的判斷:應在根除治療結束至少4周後進行, 一周療程結束後30天后再去醫院複查, 以判斷除菌是否成功。 幽門螺桿菌試驗應保持陰性。

常選呼氣試驗進行檢測。

按規律用藥一定能根治嗎?

一周初次藥物治療後, 一般有70-90%的人成功除菌。 意味著還有10-30%的人沒能成功。 這些人則建議二次除菌。 二次除菌則需要變換藥物。

雖然除菌成功的人再次出現潰瘍的非常少, 但是也不是100%就不會復發。

幽門螺桿菌治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抗生素治療方案的同時,還應注意生活要有規律,合理飲食,戒煙酒.工作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口服阿莫西林膠囊要做青黴素過敏試驗,陰性方可應用,陽性者可改用克拉黴素膠囊0.25(1粒),1日2次口服1周,也可直接用克拉黴素膠囊代替阿莫西林膠囊。

一旦開始除菌治療,一定要謹遵醫囑,完成一周的療程。

幽門螺桿菌治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抗生素治療方案的同時,還應注意生活要有規律,合理飲食,戒煙酒.工作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口服阿莫西林膠囊要做青黴素過敏試驗,陰性方可應用,陽性者可改用克拉黴素膠囊0.25(1粒),1日2次口服1周,也可直接用克拉黴素膠囊代替阿莫西林膠囊。

一旦開始除菌治療,一定要謹遵醫囑,完成一周的療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