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因為一隻小鳥,竟讓五人喪命

1.

宋朝年間, 開封周邊, 住著一家沈姓的紡織大戶, 其當家掌櫃名叫沈昱, 膝下有一兒喚作沈秀。

這沈秀因自小便豐衣足食, 所以漸漸也就養成了遊手好閒的習性, 而及待成年, 則更加不務正業, 常常是一個人拎著一隻裝有畫眉鳥的籠子, 去城中某小樹林裡和其他有同樣愛好的人鬥鳥, 好不逍遙……

對於這個不成器的兒子, 其父親曾也N番勸解, 但卻毫無收效, 且往往是心灰意冷罷, 又想著由他去罷, 再怎麼說自己也只有這一顆獨苗, 只好是自己多操一點心, 讓其富二代的角色盡可能持久。

2.

話說某日不像往日。 這一天沈秀賴了一把床、起的晚了, 但鍾愛鬥鳥的他還是想再去試試, 於是他拿了鳥籠就往小樹林趕。 然緊趕慢趕, 還是遲了, 比及抵達, 人去林空, 內心甚是悵然。

也許諸位不知, 沈秀的這只畫眉在方圓幾十裡內可絕對稱得上霸主, 平日裡其他小鳥們都只有甘拜下風的份。

而不僅如此, 鬥鳥是有賭注在其中的, 別看籠中的那只畫眉只有20餘釐米長, 但每次都可為他贏來幾十上百吊的錢, 並且更為主要的是:鳥勝即是人勝, 沈秀在這一隻鳥上找回了很多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的尊嚴……

然而眼下,

鳥是鬥不成了, 似乎也只好回家。 可就在這時, 沈秀忽覺腹中絞痛, 痛不可忍, 他不由得將鳥籠撒手, 雙手緊按腹部, 跌倒在地, 不一會兒, 竟直接給昏厥了過去。

原來, 這沈秀自小患有一種叫做“小腸疝氣”的毛病, 每發作一次都相當於小死一次, 而這一日因為沈秀心中鬱悶, 又忽然病發, 所以就比平常更為嚴重了一些。

3.

約摸兩個鐘頭後, 沈秀依舊未蘇醒過來, 而這時, 有一個姓張的老頭正挑著一副擔子路過這裡, 此人平日裡靠給別人箍桶為生, 日子過的很是拮据。

這天就在他漸漸前行的過程中, 忽然看到了躺在地上的沈秀, 出於好奇, 他就將擔子放下, 湊近看了一看, 並探了探鼻息, 在知其還活著後, 就準備離去。

但這時被涼了許久的畫眉鳥在忽然見到一個“活人”時, 竟拼命地叫了起來, 聲音還十分婉轉動聽。 於是, 本已經邁開步子的張老頭又停了下來, 而瞅了一眼後, 竟忽生拎走籠子的想法, 因為這有錢人的玩物, 說不好還能賣個好價錢……

4.

就這樣, 張老頭想著想著就徑直過去拎起了籠子,

準備離去。 但此時因為畫眉鳥叫的歡實, 所以沈秀也漸漸蘇醒了過來, 待他看到鳥籠要被人拎走時, 破口就罵:“老王八, 你特麼竟敢偷鳥”……張老頭聞聲, 也跟著還罵:“臭崽子, 你特麼嘴也忒毒了”, 說罷就準備去挑扁擔……

可愛鳥如命的沈秀哪裡肯讓他拎走, 強撐著爬起就要往上撲, 而張老頭見狀, 也是怒氣上沖, 緊走一步從挑著的籮筐中抽出一把彎刀, 轉身就抱住沈秀, 並使勁往其脖子上抹去……

那一抹,因用力過猛,竟直接將沈秀的頭給割了下來。當忽見鮮血狂噴後,張老頭也有些慌了,更覺晦氣,於是也一不做二不休將拎在手中的人頭扔進旁邊一棵空心柳樹樁內,匆匆離去。

5.

逃離現場的張老頭首先就想著趕緊出手手上的贓物。可由於畢竟心虛,所以賣的也很是倉促,價格上也自然偏離不少,最終只賣了一兩二的銀子。

“一兩二也已經不少了”,張老頭心思。於是拿到銀子的他內心大喜,一掃此前晦氣,也沒有再去箍桶,徑直向家中向老婆子報喜。

老婆子初時歡喜,但當聽到這一兩二是建立在一條人命的基礎上時,大怒,非要讓張老頭去自首,因為她內心實在難安。她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良心同時又很倔的人。

張老頭哪裡肯去,他也賊後悔將事情原委說於自己那倔老婆子,但事情至此,只好靠哄,千哄萬哄下,衝突才暫得以平息。

6.

張老頭家是平息了,但開封城附近卻因為一樁"無頭案"而鬧得沸沸揚揚,沈秀父親在得知死者是自己兒子時,大怒大悲!官府方面也立志破案以安人心!

但可悲的是,月餘未破,甚至連那顆丟失的人頭也未找回。沈秀父母萬般無奈下,想著退而求其次,給自己的兒子湊個全屍。於是發出懸賞,表示但凡能找到人頭者,賞錢一千吊,提供兇手線索者,再賞一千,而官府方面為表誠意,也各加賞五百錢。

想獲重賞者自不在少數。於是自佈告之日起,曾經的案發現場人來人往,希望自己能有所斬獲。而與此同時,該郡內一個窮的叮噹響的李老頭也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7.

這一天,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李大保、李小保叫來,沉重地說道:“爹這一輩子沒讓你倆過上好日子,並且從爹的年紀來看,以後將更不可能,現在沈家出大價懸賞人頭,爹考慮過了,你倆將爹的頭砍下,在河邊埋一段時間,然後就冒充成死者人頭,到時也難以確認,領得賞錢之後,則可保你倆後半輩子無憂”……

這兄弟二人本也都是腦子不太夠用之人,一聽之下,竟覺得可行,當日私下竟還又商量了一番。商量中,李小保多少還有些顧忌,因為再怎麼說也是親爹,但那李大保卻是個又傻又狠之人,他強調爹本身也活不了多久了,倒不如早走一段為我兄弟謀福,再況且這主意還是他出的……

8.

事情終究還是敲定了。兄弟二人這天跑了好久賒了一大壺酒,當晚爺三人痛飲。而及至半夜李老頭沉睡過去後,兄弟二人拿了一把菜刀,一刀將老父親的頭砍了下來。

第二天,二人先是草草將無頭屍身掩埋,再又按照此前父親所說,將人頭另埋河邊。大約十幾天後,他們拿著一顆已經腐爛到無法辨識的人頭找到沈家,並說自己是下河捕魚時無意發現的,估計是他家沈公子的人頭。

沈昱看著人頭,好像有幾分相似,並想著近來也沒聽說有其他無頭案,那八成就是自己兒子的了,於是收下,與屍身合葬,並如約兌現。官府亦是。

9.

大保、小保“中獎”的消息又像發佈告當日一樣,再次引起轟動。而對這一事件最關注的人——張老頭自然也不可能不知。但令他大感詫異的是,這大保、小保還是自己妻哥的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子……

當然,在他詫異之餘,還是偷偷跑去那棵空心柳樹樁內看了一下,但誰知一看之下,更為詫異,因為沈秀的頭還在原處。於是嘴上不把風的他又趕緊將此事說與自己的老婆子聽。

張老婆子聽後,也感迷惑難解,而為解迷惑,她獨自一人去了自己的哥哥家,這下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耿直的張老婆子氣憤不過,一怒之下,未歸家而直奔官府,將事件始末全部告發!三人自然悉數緝拿歸案,被處以死刑。

就這樣,張老婆子大義滅三親,而那一隻小鳥害了五條人命……

文 / 起叔

圖 / 網路

參考資料 /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

故事有改動

那一抹,因用力過猛,竟直接將沈秀的頭給割了下來。當忽見鮮血狂噴後,張老頭也有些慌了,更覺晦氣,於是也一不做二不休將拎在手中的人頭扔進旁邊一棵空心柳樹樁內,匆匆離去。

5.

逃離現場的張老頭首先就想著趕緊出手手上的贓物。可由於畢竟心虛,所以賣的也很是倉促,價格上也自然偏離不少,最終只賣了一兩二的銀子。

“一兩二也已經不少了”,張老頭心思。於是拿到銀子的他內心大喜,一掃此前晦氣,也沒有再去箍桶,徑直向家中向老婆子報喜。

老婆子初時歡喜,但當聽到這一兩二是建立在一條人命的基礎上時,大怒,非要讓張老頭去自首,因為她內心實在難安。她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良心同時又很倔的人。

張老頭哪裡肯去,他也賊後悔將事情原委說於自己那倔老婆子,但事情至此,只好靠哄,千哄萬哄下,衝突才暫得以平息。

6.

張老頭家是平息了,但開封城附近卻因為一樁"無頭案"而鬧得沸沸揚揚,沈秀父親在得知死者是自己兒子時,大怒大悲!官府方面也立志破案以安人心!

但可悲的是,月餘未破,甚至連那顆丟失的人頭也未找回。沈秀父母萬般無奈下,想著退而求其次,給自己的兒子湊個全屍。於是發出懸賞,表示但凡能找到人頭者,賞錢一千吊,提供兇手線索者,再賞一千,而官府方面為表誠意,也各加賞五百錢。

想獲重賞者自不在少數。於是自佈告之日起,曾經的案發現場人來人往,希望自己能有所斬獲。而與此同時,該郡內一個窮的叮噹響的李老頭也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7.

這一天,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李大保、李小保叫來,沉重地說道:“爹這一輩子沒讓你倆過上好日子,並且從爹的年紀來看,以後將更不可能,現在沈家出大價懸賞人頭,爹考慮過了,你倆將爹的頭砍下,在河邊埋一段時間,然後就冒充成死者人頭,到時也難以確認,領得賞錢之後,則可保你倆後半輩子無憂”……

這兄弟二人本也都是腦子不太夠用之人,一聽之下,竟覺得可行,當日私下竟還又商量了一番。商量中,李小保多少還有些顧忌,因為再怎麼說也是親爹,但那李大保卻是個又傻又狠之人,他強調爹本身也活不了多久了,倒不如早走一段為我兄弟謀福,再況且這主意還是他出的……

8.

事情終究還是敲定了。兄弟二人這天跑了好久賒了一大壺酒,當晚爺三人痛飲。而及至半夜李老頭沉睡過去後,兄弟二人拿了一把菜刀,一刀將老父親的頭砍了下來。

第二天,二人先是草草將無頭屍身掩埋,再又按照此前父親所說,將人頭另埋河邊。大約十幾天後,他們拿著一顆已經腐爛到無法辨識的人頭找到沈家,並說自己是下河捕魚時無意發現的,估計是他家沈公子的人頭。

沈昱看著人頭,好像有幾分相似,並想著近來也沒聽說有其他無頭案,那八成就是自己兒子的了,於是收下,與屍身合葬,並如約兌現。官府亦是。

9.

大保、小保“中獎”的消息又像發佈告當日一樣,再次引起轟動。而對這一事件最關注的人——張老頭自然也不可能不知。但令他大感詫異的是,這大保、小保還是自己妻哥的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子……

當然,在他詫異之餘,還是偷偷跑去那棵空心柳樹樁內看了一下,但誰知一看之下,更為詫異,因為沈秀的頭還在原處。於是嘴上不把風的他又趕緊將此事說與自己的老婆子聽。

張老婆子聽後,也感迷惑難解,而為解迷惑,她獨自一人去了自己的哥哥家,這下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耿直的張老婆子氣憤不過,一怒之下,未歸家而直奔官府,將事件始末全部告發!三人自然悉數緝拿歸案,被處以死刑。

就這樣,張老婆子大義滅三親,而那一隻小鳥害了五條人命……

文 / 起叔

圖 / 網路

參考資料 /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

故事有改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