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年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將變成這樣,你造嗎?審計報告新面貌示例

審計報告的新面貌

2016年12月23日, 財政部印發了新制定和修訂的12項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統稱“新審計報告準則”), 從內容到佈局, 對審計報告進行了改革。 2018年1月1日起, 新審計報告準則對所有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生效, 管理層、治理層和註冊會計師需要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審計報告做好準備。

新審計報告實施方案

為確保新審計報告準則能夠平穩順利實施, 採取了分批實施的方案:

► 自2017年1月1日起, 首先在A+H股公司以及純H股公司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執行的審計業務中實施

► 自2018年1月1日起擴大到所有被審計單位

本次發佈的12項審計準則, 有的規定僅針對上市實體審計業務, 有的規定針對所有被審計單位(包括上市實體和非上市實體)審計業務:

► 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 IPO公司, 新三板公司中的創新層掛牌公司, 以及面向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債券的公司執行新審計報告準則的所有規定

► 對其他企業的審計暫不執行僅對上市實體審計業務的規定

下面我們為您展示新的審計報告示例:

關鍵審計事項

財務報表是複雜的, 因此, 對其進行的審計工作也相當複雜, 要求註冊會計師根據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執行審計程式。

在目前“格式化”的審計報告中, 報表使用者無從知曉註冊會計師眼中最大風險所在之處。

因此, 上述一系列新準則中值得特別關注的領域是新制定的《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

新準則要求在對上市實體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 增加“關鍵審計事項”部分, 突出審計師運用職業判斷確定的對審計最為重要的事項。

關鍵審計事項是審計報告中一個單獨的部分, 其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性質和背景進行界定。

然而, 關鍵審計事項:

► 不能替代財務報表的披露

► 不能替代註冊會計師發表非無保留審計意見

► 不能替代與持續經營相關事項的報告

► 不是對單個事項單獨發表意見

在執行審計工作時重點關注的諸多事項中, 註冊會計師確定哪些事項對當期財務報表審計最為重要, 從而構成關鍵審計事項。

在大多數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與財務報表中披露的複雜的重大事項相關,如商譽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的計量、金融工具的計量、收入確認中較難或獨特的方面,以及重大收購的會計處理。

關鍵審計事項描述應清晰、簡潔、易於理解並有針對性。

什麼是關鍵審計事項?

準則中對關鍵審計事項的定義為“註冊會計師根據職業判斷認為對本期財務報表審計最為重要的事項”,“關鍵審計事項從註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中選取”。

關鍵審計事項來源於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提供了以職業判斷為基礎的決策框架,幫助註冊會計師確定審計中的哪些事項是關鍵審計事項。

首先,將範圍從“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縮小至“註冊會計師重點關注過的事項”。在確定時,註冊會計師需要綜合考慮:

► 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領域或識別出的特別風險

► 與財務報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層判斷(包括被認為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的領域相關的重大審計判斷

► 本期重大交易或事項對審計的影響

雖然需要考慮這些因素,但並不代表與之相關的事項就一定是關鍵審計事項。

關鍵審計事項構成非無保留意見嗎?

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可能會被財務報表使用者誤解為是對這些事項單獨發表了非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關鍵審計事項部分包含了對審計程式的描述,如果沒有適當的背景可能會引起誤解。

產生誤解的同時,使用者也會產生其他的擔憂:

► 關鍵審計事項是否會使審計報告變成“需關注事項”的主要來源,如持續經營?

► 財務報表使用者和市場會如何解讀關鍵審計事項?

► 是否在市場中會引發負面反應?

► 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會認為關鍵審計事項是由於管理層和治理層未能恰當履行職責所致?

為糾正以上誤解而需要強調的是,註冊會計師並非通過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對這些事項發表非無保留意見。這些事項的應對是以對財務報表整體進行審計並形成意見為背景的,註冊會計師不對這些事項單獨發表意見。

因此,要解決可能會發生的對關鍵審計事項的誤讀,關鍵在於對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進行培訓。各企業、相關專業團體和監管機構應積極引導、培訓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使其理解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目的以及如何確定關鍵審計事項。

其他變化

除關鍵審計事項以外,審計報告的其他變化還包括:

► 為了突出註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將其作為審計報告的第一部分

► 分別在管理層和註冊會計師的責任部分增加其對持續經營相關責任的描述

► 審計報告中增加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部分(如適用)

► 在管理層責任部分提及對財務報告過程負有監督責任人員

► 審計時考慮其他資訊與註冊會計師在審計中瞭解到的情況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

► 在對上市實體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指明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已獲取或預期將獲取的其他資訊。

實施經驗

新審計報告準則,借鑒了國際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改革的經驗。採用國際審計準則的國家或地區已經實施了這些新規定(這些新規定對會計期截止日為2016年12月15日及之後的財務報表審計生效)。

自2017年1月1日起,A+H股公司以及純H股公司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執行的審計業務中,已經實施了新審計報告準則。

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實施,可以借鑒這些實施經驗。

下一步?

新審計報告需要大量的投入。管理層、治理層和註冊會計師應協同一致,加強溝通以確保2017年度審計的順利實施。

引入關鍵審計事項是一項重大變革,不僅是對審計報告的變革,更是為了通過傳遞更多的資訊從而提高財務報表品質。

即使如此,仍需強調,向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有關實體及其財務業績的相關資訊,包括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提供充分的披露,仍然是管理層的責任以及治理層的監督職責。

本文來源於安永EY,作者:安永。由中國CMA考試網(http://www.cma.com.cn/)小編整理發佈,想瞭解更多管理會計的知識,可以關注此號,或者加入微信號,跟財務人一起交流。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資訊。

從而構成關鍵審計事項。

在大多數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與財務報表中披露的複雜的重大事項相關,如商譽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的計量、金融工具的計量、收入確認中較難或獨特的方面,以及重大收購的會計處理。

關鍵審計事項描述應清晰、簡潔、易於理解並有針對性。

什麼是關鍵審計事項?

準則中對關鍵審計事項的定義為“註冊會計師根據職業判斷認為對本期財務報表審計最為重要的事項”,“關鍵審計事項從註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中選取”。

關鍵審計事項來源於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提供了以職業判斷為基礎的決策框架,幫助註冊會計師確定審計中的哪些事項是關鍵審計事項。

首先,將範圍從“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縮小至“註冊會計師重點關注過的事項”。在確定時,註冊會計師需要綜合考慮:

► 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領域或識別出的特別風險

► 與財務報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層判斷(包括被認為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的領域相關的重大審計判斷

► 本期重大交易或事項對審計的影響

雖然需要考慮這些因素,但並不代表與之相關的事項就一定是關鍵審計事項。

關鍵審計事項構成非無保留意見嗎?

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可能會被財務報表使用者誤解為是對這些事項單獨發表了非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關鍵審計事項部分包含了對審計程式的描述,如果沒有適當的背景可能會引起誤解。

產生誤解的同時,使用者也會產生其他的擔憂:

► 關鍵審計事項是否會使審計報告變成“需關注事項”的主要來源,如持續經營?

► 財務報表使用者和市場會如何解讀關鍵審計事項?

► 是否在市場中會引發負面反應?

► 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會認為關鍵審計事項是由於管理層和治理層未能恰當履行職責所致?

為糾正以上誤解而需要強調的是,註冊會計師並非通過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對這些事項發表非無保留意見。這些事項的應對是以對財務報表整體進行審計並形成意見為背景的,註冊會計師不對這些事項單獨發表意見。

因此,要解決可能會發生的對關鍵審計事項的誤讀,關鍵在於對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進行培訓。各企業、相關專業團體和監管機構應積極引導、培訓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使其理解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目的以及如何確定關鍵審計事項。

其他變化

除關鍵審計事項以外,審計報告的其他變化還包括:

► 為了突出註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將其作為審計報告的第一部分

► 分別在管理層和註冊會計師的責任部分增加其對持續經營相關責任的描述

► 審計報告中增加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部分(如適用)

► 在管理層責任部分提及對財務報告過程負有監督責任人員

► 審計時考慮其他資訊與註冊會計師在審計中瞭解到的情況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

► 在對上市實體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指明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已獲取或預期將獲取的其他資訊。

實施經驗

新審計報告準則,借鑒了國際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改革的經驗。採用國際審計準則的國家或地區已經實施了這些新規定(這些新規定對會計期截止日為2016年12月15日及之後的財務報表審計生效)。

自2017年1月1日起,A+H股公司以及純H股公司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執行的審計業務中,已經實施了新審計報告準則。

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實施,可以借鑒這些實施經驗。

下一步?

新審計報告需要大量的投入。管理層、治理層和註冊會計師應協同一致,加強溝通以確保2017年度審計的順利實施。

引入關鍵審計事項是一項重大變革,不僅是對審計報告的變革,更是為了通過傳遞更多的資訊從而提高財務報表品質。

即使如此,仍需強調,向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有關實體及其財務業績的相關資訊,包括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提供充分的披露,仍然是管理層的責任以及治理層的監督職責。

本文來源於安永EY,作者:安永。由中國CMA考試網(http://www.cma.com.cn/)小編整理發佈,想瞭解更多管理會計的知識,可以關注此號,或者加入微信號,跟財務人一起交流。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