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娃的數學思維,你需要這9本小書

數學學得好, 關鍵看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芊上小學之後, 會遇到一種叫做“看圖列式”的題目。 這類題目中最複雜的版本, 會要求娃先對圖片中的幾個相關數量提出不少於3個問題, 再列式計算。 芊媽必須得承認, 我乍一看還真蒙圈了下

妞兒們可以都來試試下面這道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這是我想的3個低配版問題

, 妞兒們都是怎麼想的呢?

①小紅、小明和小芳踢毽子, 三人一共踢了多少個?

②小明比小芳多踢了幾個?

③小紅比小明少踢了幾個?

這些“看圖列式”題型, 是讓娃在看圖、讀圖後, 快速搜集數學資訊、找出其中的邏輯關係提出問題, 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1、數學也要求語言表達能力嗎?

在我們通常的概念裡, 數學與聽說讀寫無關, 而只是數字、公式和運算等。 但其實妞兒沒意識到, 我們的很多語言裡面都包含著數學思維。 妞兒可以跟娃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讓娃說說Ta都看到了些什麼↓

娃可能會說:這個公園的湖裡有白天鵝和黑天鵝, 天空中有鳥, 一家人去野餐, 葉子黃了應該是秋天吧!

但如果用數學思維來表達的話, 我們可以這麼說:這是1個公園, 我們3個人一起去, 帶了4個蘋果野餐, 我想撿地上的5片銀杏葉回來做手工。

這裡的數學思維是數量。

我們還可以說:天上有8只小鳥在飛, 湖裡有6只白天鵝和4只黑天鵝, 白天鵝比黑天鵝多2只。

這裡的數學思維是數量的比較。

2、為什麼要學數學語言?

在美國幼稚園到小學的所有主流教材中, 開始學習每章的數學知識之前, 都有一項專門的學習叫做數學詞彙。 這些數學詞彙類似於我們的數學概念。

例如“比較”的含義是, 判斷一個數字是否大於、小於或等於另一個數字。

最近芊的數學作業中還有這樣一組題, 是關於倍數的:鵝有4只, 雞的只數是鵝的6倍, 問雞有多少只?當時她就是這樣答跑題的:6*8=48。

如果想弄明白這道題, 我們首先要搞清“倍數”的含義, 比如在美國小學關於倍數是這樣定義的, 倍數就相當於兩個相同的數字相加。

至於多倍, 就是有多個相同的數位相加。 這個時候我再給芊解釋:鵝有4只, 雞是鵝的6倍, 所以這裡面相同的數字就是4, 而6倍就是要把4加6次。

我同時讓芊把4加6次列出加法算式:4+4+4+4+4+4, 芊就直觀的理解多倍就是多個相同的數字相加。

再讓芊順理成章地把加法算式轉換成乘法算式:4X6=24。

這就是通過每個數學詞彙的含義來幫孩子理解其中數學思維的過程。 而我天朝課堂經常跳過了這一步, 直接進行各種運算技巧和解題套路的學習。 這樣做並沒有問題, 但是缺少了對數學思維理解這一步, 娃可能再遇到沒見過的題型就又不會解了。

而美國老師的數學詞彙都是放在每個章節的第1課學的, 並且還會專門在教室牆上貼好所有數學詞彙的海報。

可見數學的詞彙,即對數學概念的語言表達,直接關乎娃對這個數學概念的理解。

而且數學語言的重要性,也是正經寫在我朝官方綱領性檔中的要求呢——數學新課標(全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

其中“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就是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過程。

3、從9本數學小書學習使用數學語言

芊媽今天給妞兒們準備的這套共9本的《數學小書》,是最基礎的數學語言表達,主要是針對如何用語言表達數量、表達數位、以及表達加減法的數學概念,因為數量是一切數學學習的基礎。後面的數學語言會一 一給妞們整理哈。

9本小書的內容帶娃從3個不同角度的數學語言表達數量1-10↓,其中:

-數量的表達有4本,除了數量本身,還關注跟在數量之後的不同的單位量詞;

-數位的表達有3本,不僅有數位的3種表現形式,還有1本包含了對數位0的含義理解;

-加減法的表達有2本,加法和減法各1本。

9本小書大多數是互動的形式,不只是讀,還是邊玩邊讀。

比如,這本書每一頁都是一個不同功能的交通車,娃需要在不同車中放入不同數量的物品。這頁是讓娃在翻斗車中放入5塊石頭↓

並且這本書每頁具體是什麼車輛我們並沒有說,而是在設計時加入了很多小線索,通過每種車的樣子、司機裝扮以及放入物品的指令都可以找到,讓娃猜猜看哦。

比如這本書,小青蛙吃的蟲子需要娃自己放,而且我們設計了不同顏色的蟲子,目的是為了表達加法哦。具體玩法後面會說↓

再比如這本減法小書,我們也是加入了一個觀察小遊戲哦,除了學習減法的表達方式外,還可以讓娃猜猜到底是哪只小怪物要“消失”了呢

芊媽給你們放張前後兩頁的,妞看看你們能提前猜出,是誰要消失了嗎?

4、9本《數學小書》的汁源如何獲得

《數學小書》一共9本已經為妞兒打包好了,小書頁面都是A5版式,妞兒用80g的A4紙列印出來,中間裁一刀即可順利裝訂啦!

想要獲得9本《數學小書》的PDF電子版,到三好童年公號回復“數學小書”即可

5、9本《數學小書》該怎麼讀?

雖然是9本數學小書,但是這9本也不只是規規矩矩的小書

,而是邊讀邊互動的。現在芊媽就一 一給妞們說下哈。

練習數量的表達包含4本小書:

數量小書中,除了數量本身,還要熟悉跟在每個數字後面的量詞。在中文裡,量詞幾乎不會脫離於數位而單獨使用,這簡直是連語文都一起預習了。

① 我的圓點計數小書

這本小書強調數量的表達,通過塗畫“圓點”的形式來實現,每一頁的固定句式是“我有N個圓點”。

娃先在左上角的方框內,描摹幾遍數字的寫法。其中框內黑色小圓點的位置,就是書寫每個數字的起點。

到塗畫圓點時,娃需要把圓點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一個個填塗到下面的方框內,使圓點總數與上面的數字一致。這裡用到的就是經典數量學習工具——十格陣。

② 數花花 和③ 數恐龍

這兩本小書是分別給男娃女娃準備的,妞兒根據娃的喜好選其一即可。兩本書都體現數量的表達,通過為“花花”和“恐龍”塗色的形式來實現,每頁的固定句式是“我看到N朵/只某顏色的花/恐龍”。

妞兒應該注意到了,從這兩本小書開始,跟在數字後面的量詞就不只是“個”了,還出現了“朵”和“只”。妞兒陪娃念出固定句式時,可以強調量詞的變化。

塗色時娃不認識顏色的中文字也沒關係,妞兒可以先在關鍵字下面用彩筆標出對應顏色,娃自然就懂了。

④ 忙碌的小卡車

這本小書的互動性非常強,強調數量表達是通過“裝卸卡車”來實現的,每一頁的固定句式是“把N個某物裝進某地”。

娃最喜歡角色扮演啦,我們使用不同顏色的彩泥製作相應的石頭、垃圾袋或大南瓜,讓娃可以分別扮演卡車司機、垃圾清理員或者農場主,把數位卡片對應的物品放在不同車輛裡,訓練娃的口頭表達和手部動作配合的能力。放的時候別忘了大聲說出“把3個大南瓜裝進拖拉機喲

小書裡準備了1-20的數字卡,但妞兒給娃用的時候可別著急,先把1-10的做明白了就很好。

練習數位的表達包含3本小書:

主要包含3種表現形式:阿拉伯數字、中文數位和英文數位。還有一本增加了對數字0的含義理解。

⑤ 我的數位畫報

每一頁畫報,都需要娃認識3種形式的數位,同時用2種形式表示數量:

-3種形式的數位寫法分別是:阿拉伯數字、中文數位和英文數位。

-2種形式的數量是,積木塊塗色和自由塗鴉(塗鴉的要求是要畫上相應數量的物品),説明瞭解數字的含義。

比如數位4這張,在塗鴉部分,4歲的小豆子這樣展示她腦海中的數量“4”:1個女孩兒養了4只小烏龜↓

娃在完成積木塊塗色後,妞兒還可以幫Ta延伸一下,問問娃,這根積木塊一共有幾粒?咱們畫了幾粒?還差幾粒才能全塗滿?目的是説明娃理解每個數字與“10”之間的關係。

這本小書的知識點很密集,妞兒不必要求娃一次把10頁都畫完。隔天完成一張,直到都畫完再裝訂成小書,娃會非常有成就感。

⑥ 母雞數蛋

這本小書要求娃通過數出每一頁中雞蛋的數量,自己填寫相應的數字,使用的固定句式是“我看到窩裡有N個蛋”。寫數字的位置沒有給娃臨摹的提示,如果娃一時想不起寫法也沒關係,芊媽給娃準備好提示卡了,妞兒裝訂在小書最後即可。

10個蛋數完後,小書裡還給娃準備了一個驚喜:窩裡的10只蛋都孵出小雞後,就只有“零蛋”了,保證娃哈哈大笑之後能把數字“0”弄明白了。

⑦ 數彩球

前面的小書裡固定句式都是陳述句,這回我們要針對數量進行提問。無論是開篇提到的“看圖列式”題型,還是上周給妞兒們介紹的“一年級10大應用題”(傳送門:小學1年級應用題的10個套路,從幼稚園就要練起),最後都會落在對數量進行提問上。

這本小書的固定句式是“這有幾個氣球?填入數字。把它塗成某色吧!”練習了三個思維步驟,分別是:

-自問:“這有幾個氣球?”——基於數量提出問題;

-自寫:氣球數量對應的數字。——熟悉數量與數字的對應關係;

-自答:“把它們塗成橙色吧!”——完成指令動作。

三個步驟面熟嗎?跟一年級“看圖列式”基礎題型的答題步驟簡直如出一轍呢:提問→填數→計算。

練習加減法的表達包含2本小書:

⑧ 《好餓的小青蛙》練習加法的表達

這本小書開始仍按照“青蛙吃了N只蟲”的固定句式,來練習數量的表達:說出“青蛙吃了5只蟲”→在青蛙舌頭上放好同一顏色的5只蟲。

當娃能夠準確地將數量與數位對應後,接下來就可以用小書裡準備的兩種蟲蟲,升級到練習表達數量的組成或者數量相加的環節了:

以練習數量組成為例:

→說出“青蛙吃了5只蟲”;

→妞兒讓娃在青蛙舌頭上先貼3只紫色蟲,說出“其中有3只是紫蟲蟲”;

→讓娃數一數缺了多少,再貼上2只黃色蟲,說出“還有2只是黃蟲蟲”;

→總體複述一遍:“青蛙吃了5只蟲,其中有3只紫蟲蟲,還有2只黃蟲蟲”。

而練習數量相加,只需要把上面的順序調整一下:“青蛙吃了3只紫蟲蟲,又吃了2只黃蟲蟲,青蛙一共吃了幾隻蟲?青蛙一共吃了5只蟲”。娃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當“一共”這個關鍵字出現時,就需要計算數量的總和,這就是典型的“加法語言”。

娃自己證明了5=2+3之後,妞兒就可以自然地引導娃再來驗證一次5=1+4咯。其他數字依此類推。

⑨ 《10只小怪獸》練習減法的表達

最後這本小書是一首數字歌謠,表達數量的減少。隨著歌謠劇情的深入,小怪獸每一頁減少1只。與上面《青蛙》小書一樣,妞兒可以讓娃在讀的過程中,發現“剩”是表達減少時的關鍵字。一旦發現關鍵字“剩”,就會用到減法的思維,9-1=8,7-1=6。

同時小書中也有大量的方位詞,例如樹下、門前、籠後……,娃會發現表達數量時往往與方位詞同時出現。

妞兒別忘了陪娃念歌謠時,還可以讓娃找一找,每一次減少的到底是哪只小怪獸呢?

6、帶娃實戰時的引導小技巧?

本期數量表達的9本小書中,《我的數字畫報》和《10只小怪獸》兩本小書拓展性非常強,可以玩兒得更有生趣,豆媽把小豆子的玩法分享給妞兒們↓

比如《我的數字畫報》這本小書,在畫到後面較大的數字時,小豆子會覺得一個個畫起來有點兒費勁兒。豆媽選擇印章筆幫忙,大大提到了小豆子的塗畫效率和整張畫作的豐富程度,特別是還能讓小豆子多體會幾次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係。

再比如讀《10只小怪獸》這本小書時,豆媽為了能讓小豆子更形象地理解“減少”、“還剩”的概念,跟她一起準備了10個玩偶,用“拍電影”的方式把小書“演”了一遍。

引導4歲小豆子玩的全過程,妞們在獲取《數學小書》的汁源時就可以看到啦。帶娃開玩前,可以先看看豆子媽的示範哦~

最後再說下,想要獲得9本《數學小書》的PDF電子版,到三好童年公號回復“數學小書”即可獲取

用數學語言流暢地表達數量,一年級後不發愁

以上資訊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可見數學的詞彙,即對數學概念的語言表達,直接關乎娃對這個數學概念的理解。

而且數學語言的重要性,也是正經寫在我朝官方綱領性檔中的要求呢——數學新課標(全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

其中“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就是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過程。

3、從9本數學小書學習使用數學語言

芊媽今天給妞兒們準備的這套共9本的《數學小書》,是最基礎的數學語言表達,主要是針對如何用語言表達數量、表達數位、以及表達加減法的數學概念,因為數量是一切數學學習的基礎。後面的數學語言會一 一給妞們整理哈。

9本小書的內容帶娃從3個不同角度的數學語言表達數量1-10↓,其中:

-數量的表達有4本,除了數量本身,還關注跟在數量之後的不同的單位量詞;

-數位的表達有3本,不僅有數位的3種表現形式,還有1本包含了對數位0的含義理解;

-加減法的表達有2本,加法和減法各1本。

9本小書大多數是互動的形式,不只是讀,還是邊玩邊讀。

比如,這本書每一頁都是一個不同功能的交通車,娃需要在不同車中放入不同數量的物品。這頁是讓娃在翻斗車中放入5塊石頭↓

並且這本書每頁具體是什麼車輛我們並沒有說,而是在設計時加入了很多小線索,通過每種車的樣子、司機裝扮以及放入物品的指令都可以找到,讓娃猜猜看哦。

比如這本書,小青蛙吃的蟲子需要娃自己放,而且我們設計了不同顏色的蟲子,目的是為了表達加法哦。具體玩法後面會說↓

再比如這本減法小書,我們也是加入了一個觀察小遊戲哦,除了學習減法的表達方式外,還可以讓娃猜猜到底是哪只小怪物要“消失”了呢

芊媽給你們放張前後兩頁的,妞看看你們能提前猜出,是誰要消失了嗎?

4、9本《數學小書》的汁源如何獲得

《數學小書》一共9本已經為妞兒打包好了,小書頁面都是A5版式,妞兒用80g的A4紙列印出來,中間裁一刀即可順利裝訂啦!

想要獲得9本《數學小書》的PDF電子版,到三好童年公號回復“數學小書”即可

5、9本《數學小書》該怎麼讀?

雖然是9本數學小書,但是這9本也不只是規規矩矩的小書

,而是邊讀邊互動的。現在芊媽就一 一給妞們說下哈。

練習數量的表達包含4本小書:

數量小書中,除了數量本身,還要熟悉跟在每個數字後面的量詞。在中文裡,量詞幾乎不會脫離於數位而單獨使用,這簡直是連語文都一起預習了。

① 我的圓點計數小書

這本小書強調數量的表達,通過塗畫“圓點”的形式來實現,每一頁的固定句式是“我有N個圓點”。

娃先在左上角的方框內,描摹幾遍數字的寫法。其中框內黑色小圓點的位置,就是書寫每個數字的起點。

到塗畫圓點時,娃需要把圓點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一個個填塗到下面的方框內,使圓點總數與上面的數字一致。這裡用到的就是經典數量學習工具——十格陣。

② 數花花 和③ 數恐龍

這兩本小書是分別給男娃女娃準備的,妞兒根據娃的喜好選其一即可。兩本書都體現數量的表達,通過為“花花”和“恐龍”塗色的形式來實現,每頁的固定句式是“我看到N朵/只某顏色的花/恐龍”。

妞兒應該注意到了,從這兩本小書開始,跟在數字後面的量詞就不只是“個”了,還出現了“朵”和“只”。妞兒陪娃念出固定句式時,可以強調量詞的變化。

塗色時娃不認識顏色的中文字也沒關係,妞兒可以先在關鍵字下面用彩筆標出對應顏色,娃自然就懂了。

④ 忙碌的小卡車

這本小書的互動性非常強,強調數量表達是通過“裝卸卡車”來實現的,每一頁的固定句式是“把N個某物裝進某地”。

娃最喜歡角色扮演啦,我們使用不同顏色的彩泥製作相應的石頭、垃圾袋或大南瓜,讓娃可以分別扮演卡車司機、垃圾清理員或者農場主,把數位卡片對應的物品放在不同車輛裡,訓練娃的口頭表達和手部動作配合的能力。放的時候別忘了大聲說出“把3個大南瓜裝進拖拉機喲

小書裡準備了1-20的數字卡,但妞兒給娃用的時候可別著急,先把1-10的做明白了就很好。

練習數位的表達包含3本小書:

主要包含3種表現形式:阿拉伯數字、中文數位和英文數位。還有一本增加了對數字0的含義理解。

⑤ 我的數位畫報

每一頁畫報,都需要娃認識3種形式的數位,同時用2種形式表示數量:

-3種形式的數位寫法分別是:阿拉伯數字、中文數位和英文數位。

-2種形式的數量是,積木塊塗色和自由塗鴉(塗鴉的要求是要畫上相應數量的物品),説明瞭解數字的含義。

比如數位4這張,在塗鴉部分,4歲的小豆子這樣展示她腦海中的數量“4”:1個女孩兒養了4只小烏龜↓

娃在完成積木塊塗色後,妞兒還可以幫Ta延伸一下,問問娃,這根積木塊一共有幾粒?咱們畫了幾粒?還差幾粒才能全塗滿?目的是説明娃理解每個數字與“10”之間的關係。

這本小書的知識點很密集,妞兒不必要求娃一次把10頁都畫完。隔天完成一張,直到都畫完再裝訂成小書,娃會非常有成就感。

⑥ 母雞數蛋

這本小書要求娃通過數出每一頁中雞蛋的數量,自己填寫相應的數字,使用的固定句式是“我看到窩裡有N個蛋”。寫數字的位置沒有給娃臨摹的提示,如果娃一時想不起寫法也沒關係,芊媽給娃準備好提示卡了,妞兒裝訂在小書最後即可。

10個蛋數完後,小書裡還給娃準備了一個驚喜:窩裡的10只蛋都孵出小雞後,就只有“零蛋”了,保證娃哈哈大笑之後能把數字“0”弄明白了。

⑦ 數彩球

前面的小書裡固定句式都是陳述句,這回我們要針對數量進行提問。無論是開篇提到的“看圖列式”題型,還是上周給妞兒們介紹的“一年級10大應用題”(傳送門:小學1年級應用題的10個套路,從幼稚園就要練起),最後都會落在對數量進行提問上。

這本小書的固定句式是“這有幾個氣球?填入數字。把它塗成某色吧!”練習了三個思維步驟,分別是:

-自問:“這有幾個氣球?”——基於數量提出問題;

-自寫:氣球數量對應的數字。——熟悉數量與數字的對應關係;

-自答:“把它們塗成橙色吧!”——完成指令動作。

三個步驟面熟嗎?跟一年級“看圖列式”基礎題型的答題步驟簡直如出一轍呢:提問→填數→計算。

練習加減法的表達包含2本小書:

⑧ 《好餓的小青蛙》練習加法的表達

這本小書開始仍按照“青蛙吃了N只蟲”的固定句式,來練習數量的表達:說出“青蛙吃了5只蟲”→在青蛙舌頭上放好同一顏色的5只蟲。

當娃能夠準確地將數量與數位對應後,接下來就可以用小書裡準備的兩種蟲蟲,升級到練習表達數量的組成或者數量相加的環節了:

以練習數量組成為例:

→說出“青蛙吃了5只蟲”;

→妞兒讓娃在青蛙舌頭上先貼3只紫色蟲,說出“其中有3只是紫蟲蟲”;

→讓娃數一數缺了多少,再貼上2只黃色蟲,說出“還有2只是黃蟲蟲”;

→總體複述一遍:“青蛙吃了5只蟲,其中有3只紫蟲蟲,還有2只黃蟲蟲”。

而練習數量相加,只需要把上面的順序調整一下:“青蛙吃了3只紫蟲蟲,又吃了2只黃蟲蟲,青蛙一共吃了幾隻蟲?青蛙一共吃了5只蟲”。娃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當“一共”這個關鍵字出現時,就需要計算數量的總和,這就是典型的“加法語言”。

娃自己證明了5=2+3之後,妞兒就可以自然地引導娃再來驗證一次5=1+4咯。其他數字依此類推。

⑨ 《10只小怪獸》練習減法的表達

最後這本小書是一首數字歌謠,表達數量的減少。隨著歌謠劇情的深入,小怪獸每一頁減少1只。與上面《青蛙》小書一樣,妞兒可以讓娃在讀的過程中,發現“剩”是表達減少時的關鍵字。一旦發現關鍵字“剩”,就會用到減法的思維,9-1=8,7-1=6。

同時小書中也有大量的方位詞,例如樹下、門前、籠後……,娃會發現表達數量時往往與方位詞同時出現。

妞兒別忘了陪娃念歌謠時,還可以讓娃找一找,每一次減少的到底是哪只小怪獸呢?

6、帶娃實戰時的引導小技巧?

本期數量表達的9本小書中,《我的數字畫報》和《10只小怪獸》兩本小書拓展性非常強,可以玩兒得更有生趣,豆媽把小豆子的玩法分享給妞兒們↓

比如《我的數字畫報》這本小書,在畫到後面較大的數字時,小豆子會覺得一個個畫起來有點兒費勁兒。豆媽選擇印章筆幫忙,大大提到了小豆子的塗畫效率和整張畫作的豐富程度,特別是還能讓小豆子多體會幾次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係。

再比如讀《10只小怪獸》這本小書時,豆媽為了能讓小豆子更形象地理解“減少”、“還剩”的概念,跟她一起準備了10個玩偶,用“拍電影”的方式把小書“演”了一遍。

引導4歲小豆子玩的全過程,妞們在獲取《數學小書》的汁源時就可以看到啦。帶娃開玩前,可以先看看豆子媽的示範哦~

最後再說下,想要獲得9本《數學小書》的PDF電子版,到三好童年公號回復“數學小書”即可獲取

用數學語言流暢地表達數量,一年級後不發愁

以上資訊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