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活兒好丨5大招,讓你潛水時更省氣!

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為什麼總是比潛伴更耗氣?

看完這篇文章, 你就知道原因了。

5大招, 讓你更省氣

1.注意小細節

即使是O-ring或者旋轉氣瓶閥的一個小縫隙一直漏氣超過40分鐘,

都會增加對氣體的消耗, 而且還預示著可能有更大的問題會發生, 所以趁早修復它。

不夠貼合的面鏡會很容易漏水, 一進水, 你就需要進行面鏡排水, 這就會增加氣體的消耗。 同時, 不停的排水會增加你的呼吸頻率, 降低你的呼吸效率, 增加你潛水的壓力感, 所以選擇舒適貼合的面鏡非常重要。

另外你的二級頭是否很容易free-flow?那會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空氣。 所以使用時, 拿起和放下時都小心一些, 記得要咬嘴向下, 避免free-flow的發生。

2.有效的呼吸

經驗不夠豐富的潛水夫經常會呼吸頻率太高, 可能覺得高頻的呼吸才是更有效的, 但其實在潛水時, 因為呼吸死腔(並非所有空氣通道都能參與氣體交換, 比如氣管、口腔、鼻腔、呼吸管)的存在, 我們更強調呼吸的有效性, 緩慢而深長的呼吸。

頻次過高的, 不夠深入的呼吸, 無法將新鮮空氣充分輸送到肺部, 反而會讓你覺得胸悶氣短心慌。 當然, 呼吸的頻率並不是很容易就能掌控, 畢竟潛水對很多人而言始終不會是一個正常的活動。

只有潛得越多, 身體才會越來越適應潛水這一活動, 然後呼吸頻率自然就能夠降下來, 所以, 盡可能更多地潛水吧。

3.慢慢地遊動

在潛水時快速遊動所消耗的能量遠比你想像的要多, 把你的潛水速度降下來,

潛水不是游泳比賽, 放輕鬆, 和同伴待在一起, 慢慢地遊動, 仔細欣賞身邊的美景, 你會發現你比以前更省氣。

4.別潛得太深

因為你的調節器要以和當前水壓相同的壓力向你輸送空氣, 相同的肺容量在10米(2倍大氣壓)時需要消耗兩倍於水面的氣體才能填滿,

而當你到達30米(4倍大氣壓)的耗氣量是在10米時的兩倍, 水面的4倍。

除了避免不必要地大深度潛水, 你沒有辦法改變這一事實。 如果你在進行峭壁潛水前會經過一片很無聊的沙地區域, 讓自己停留在更淺的深度去穿越它, 這樣能幫你節省空氣。

5.避免大負重

如果你負重過多,為了達到中性浮力,你必須輸送更多的空氣到你的BC裡。充氣過多的BC會變得更大,在水中阻力更大,這就需要消耗你更多的能量和耗氧量去推動它。

每多負重1公斤,意味著你的BC會需要多消耗1升的氣體以達到中性浮力,當然,它也會變得更大,更難推動。

總結

合理負重,慢慢遊動,

有效呼吸,別潛太深,

然後,注意細節。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18mdive。

轉自:潛伴

如果你負重過多,為了達到中性浮力,你必須輸送更多的空氣到你的BC裡。充氣過多的BC會變得更大,在水中阻力更大,這就需要消耗你更多的能量和耗氧量去推動它。

每多負重1公斤,意味著你的BC會需要多消耗1升的氣體以達到中性浮力,當然,它也會變得更大,更難推動。

總結

合理負重,慢慢遊動,

有效呼吸,別潛太深,

然後,注意細節。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18mdive。

轉自:潛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