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唐氏綜合征研究開闢新天地!科學家首次“全面分析”蛋白質

唐氏綜合征是最常見的遺傳疾病和嚴重出生缺陷病之一, 大部分是由於母親卵子的第21號染色體發生不分離現象(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所造成的,

其症狀包括嚴重智力障礙、面容古怪、耳位低、眼距寬、頸部皮膚厚、肢體畸形等

10月31日, 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首次分析了21-三體綜合征個體的蛋白質, 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對“多一條21號染色體會如何影響人類發育”的理解和認識。

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Stylianos E. Antonarakis教授說:“先前對唐氏綜合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DNA和轉錄組(所有由我們基因組中的基因合成的信使RNA), 然而, 蛋白質是一類高資訊分子, 因為它們與唐氏綜合征的臨床症狀更密切相關。 對蛋白質進行分析有可能會提出關於‘21-三體綜合征擾亂細胞機制’的新假說。 ”

技術與方法

不過, 唐氏綜合征患者細胞與健康個體細胞之間的蛋白質差異很低, 很難用傳統的技術檢測到,

因此, 從技術上來說, 分析來自臨床樣本的所有蛋白質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 在這項研究中, 蛋白質組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專家Ruedi Aebersold教授的加入為攻克這一難題帶來了希望。

借助一種新型的質譜技術——SWATH-MS, 科學家們成功對由皮膚細胞合成的10,000種蛋白中的4,000種進行了量化。

科學家們強調, 這一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分析由於基因異常帶來的蛋白質差異, 而不是分析由於個體差異引發的蛋白質差異。 因此, 在這項研究中, 調查了來自一對女性雙胞胎的成纖維細胞。 除了一人患21-三體綜合征, 一人未患該病外, 她們有著相同的遺傳背景。

分析與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 不僅是21號染色體基因編碼的蛋白質, 其它染色體上基因編碼的蛋白也表現出了顯著的數量差異。

21三體導致了過量的mRNA和蛋白質產生, 從而對個體的細胞功能做出了異常調節。

研究中, 科學家們還觀察到了一種自我調節蛋白質生產(self-regulating protein production)的細胞機制。 在正常情況下, 這種機制能夠幫助糾正較低的蛋白質過剩, 調節蛋白質數量。 但是, 多餘的21號染色體的存在使得這種機制不再能夠控制細胞內蛋白質的數量。

此外, 他們還發現, 21三體還影響了細胞的多種子結構, 尤其是線粒體。 具體來說, 構成線粒體的蛋白質被過度削減, 影響了它們的正常運作。

意義與計畫

總結來說, 這項研究不僅在“通過蛋白質分析理解21-三體綜合征”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時, 它還證明了新技術的可行性, 為開展同類研究奠定了基礎, 因為, 這一技術可用於調查其它遺傳疾病。

關於這項研究的下一步計畫, Antonarakis教授表示, 他們需要調查出負責唐氏綜合征每一個特定症狀的失調蛋白質。 同時, 他們還將用這些技術和方法繼續調查被21三體嚴重影響的其它細胞類型,

如神經元細胞或心臟細胞。

參考資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