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所不瞭解:比特幣世界的權利平衡

“權力是件古怪的東西”

Varys:“三位貴人坐在一個房間中:一個國王, 一個僧侶和一個富翁。 三人之間, 站著一名普通傭兵, 每位貴人都命傭兵殺死另外二人。 孰生, 孰死?

小惡魔:那要視那個傭兵而定。

Varys:是嗎?他既沒有王冠, 也無金銀珠寶, 更沒有神明的眷顧。

小惡魔:但他有利劍, 有決定生死的力量。

Varys:既然生死取決於士兵, 那我們為什麼又假裝承認國王的權利至高無上呢?權力存于人心。 信則有, 不信則無。 惑人的把戲, 如浮影遊牆。 即便是矮小之人, 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

——出自《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

而今, 比特幣世界正上演著一場活生生的權力遊戲。

由於理念的不同(本質上是出於對利益的考慮), 出現了on chain(鏈上)擴容和off chain(鏈下擴容)這兩個不同的陣營, 其中off chain(鏈下擴容)是以Bitcoin core一方為代表, on chain(鏈上)擴容則以Bitcoin Unlimited為代表。

倘若Bitcoin core 和 Bitcoin Unlimited真的分裂, 那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比特幣?

一方選擇通過交易所來宣佈:“你是假的,

我才是正統。 ”

另一方則反駁稱:“算力即權力, 算力最大鏈自然是真的比特幣。 ”

那問題來了, 決定比特幣命運的權力, 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裡?

且聽王司徒逐一分析分析:

比特幣的權力, 我們大致可分為:(1)代碼控制權;(2)規則更改投票權;(3)輿論導向權;(4)上線交易權;(5)用腳投票權;

它們分別對應著開發者、礦工、媒體、交易所以及持幣用戶。

一、代碼控制權

代碼權分為兩種, 一種是你提交代碼的權力, 比特幣是開源的系統, 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為比特幣專案提交自己的代碼意見。 第二種是放入比特幣代碼庫的權力, 這種權力我稱之為代碼控制權, 當今core陣營只有3個人有, 他們分別是弗拉基米爾·範德萊恩 (Wladimir Van der Laan) (比特幣核心維護者, 他是發佈新版本的人),

葛列格里·麥克斯韋 (Gregory Maxwell)(Blockstream)和彼得·沃爾 (Pieter Wiulle)(Blockstream), 曾經, 還有另外兩位擁有這一許可權的開發者, 他們是加文·安德列森(Gavin Andresen)和傑夫·戈查克(Jeff Garzik), 不過兩人因為持有不同意見已被core除名, 也就是說, 關於core軟體的代碼控制權, Blockstream這家公司的的確確是最具影響力的。

由此, 各種替代版本比特幣協議, 包括Bitcoin classic以及Bitcoin Unlimited才會出現。

二、規則更改投票權

根據比特幣在當前的設計, 比特幣協定或者規則的更改就需要礦工參與投票來決定, 比如core提議的隔離見證就需要達到95%的算力閾值, 而Bitcoin Unlimited則需要75%的算力閾值。

這種權力的爭奪就是比資源, 誰部署的算力多(有錢)誰的話語權就越大, 或者你能夠說服別人同意你的想法。 當今世界上, 擁有算力最多的機構或者個人,

我們可以說其擁有的規則更改投票權是最大的, 下面這張圖, 就是其中的Top 10 :

(資料來自btc.com)

三、輿論導向權

比特幣社區當中有很多人忽略掉了這種權力, 我稱之為輿論導向權, core的大本營bitcointalk和r/bitcoin就是牢牢控制了這種權力, 不利於core的言論,

管理員都可以刪掉。 而非core陣營想要取勝, 就必須要掌握這種權力, r/btc也就應運而生了。 所幸, 中文社區內的巴比特, 卻是一個中立的平臺, 任何一方的觀點都可以在這裡發表。

四、上線交易權

這種權力最初並沒有顯現出來, 但隨著分叉的事愈鬧愈烈, 一些交易所也開始出來站隊了。 例如以BTCC為代表的幾家交易所就直接計畫將BU幣列為山寨幣, 也有Gemini這類交易所宣佈會把最長鏈的幣列為正牌比特幣。

交易所們擁有是否上線某種幣, 或者把某種幣列為競爭幣的權力, 這種權力我稱之為上線交易權。

五、用腳投票權

這種權力, 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我不喜歡你寫的代碼”, “我不喜歡你的決策”, “我不喜歡你這個人”…… 這些, 都可以成為你用腳投票的理由, 持幣用戶可以用賣幣或者買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各權力之間的制衡

當把各種權力都放到一起對比時,你會發現,情況會變得非常地複雜。開發者擁有代碼控制權,但他們需要同時考慮礦工和持幣用戶,失去任何一方的支持,這種權力也就成了擺設,現在core開發者和大礦工鬧僵,於是就出現了更改PoW演算法和使用者啟動軟分叉這種無奈的備選方案,現在他們只能寄希望於持幣用戶。

而礦工需要考慮的因素,基本就是持幣用戶,假設分裂出現後,其中一條鏈獲得了更多的用戶期望(表現為幣價更高),那麼根據礦工趨利的理論下,這條鏈的算力會更高。但不排除存在實力強大的礦工,可以在短期忽視用戶的選擇,從而出現幣價更高鏈較短的非理性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會受到礦工的影響,擁有較小概率轉變局勢。

而媒體,中立者,一定是會跟著趨勢走的,被各方控制的媒體,就沒啥好說的了。

至於交易所,聰明的會暫時保持中立,等分出勝負再選擇站隊。否則會有概率被用戶用腳投死。

其實說到底,持幣用戶的權力還是最大的。當然,你也得清楚地認識到,1聰和10萬BTC的差別也是巨大的。

(來源巴比特資訊/作者:王司徒)

持幣用戶可以用賣幣或者買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各權力之間的制衡

當把各種權力都放到一起對比時,你會發現,情況會變得非常地複雜。開發者擁有代碼控制權,但他們需要同時考慮礦工和持幣用戶,失去任何一方的支持,這種權力也就成了擺設,現在core開發者和大礦工鬧僵,於是就出現了更改PoW演算法和使用者啟動軟分叉這種無奈的備選方案,現在他們只能寄希望於持幣用戶。

而礦工需要考慮的因素,基本就是持幣用戶,假設分裂出現後,其中一條鏈獲得了更多的用戶期望(表現為幣價更高),那麼根據礦工趨利的理論下,這條鏈的算力會更高。但不排除存在實力強大的礦工,可以在短期忽視用戶的選擇,從而出現幣價更高鏈較短的非理性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會受到礦工的影響,擁有較小概率轉變局勢。

而媒體,中立者,一定是會跟著趨勢走的,被各方控制的媒體,就沒啥好說的了。

至於交易所,聰明的會暫時保持中立,等分出勝負再選擇站隊。否則會有概率被用戶用腳投死。

其實說到底,持幣用戶的權力還是最大的。當然,你也得清楚地認識到,1聰和10萬BTC的差別也是巨大的。

(來源巴比特資訊/作者:王司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