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剛,長沙連續第十年榮獲最具幸福感城市!為她瘋狂打call

今天, 2017年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北京舉行, 長沙榮獲“2017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這也是長沙連續第十年獲此殊榮。 本次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 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

該活動已連續舉辦十年。 本年度調查推選活動通過把“中國城市幸福感評價體系”的權重指標向“體現人民獲得感”方向調整, 突出“砥礪奮進·城市中國”的主題。

與長沙一起被推選為“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還有:成都、杭州、寧波、南京、西安、長春、台州、銅川、徐州。

據瞭解,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 迄今已連續舉辦11年, 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之一。 本年度調查推選活動通過把“中國城市幸福感評價體系”的權重指標向“體現人民獲得感”方向調整, 突出“砥礪奮進•城市中國”的主題, 問卷調查內容涉及教育、醫療、收入、交通、安全等16項指標,

通過對幸福城市的調查評價, 充分展示城市多維度的幸福感, 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該調查每年發放10萬張明信片問卷, 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104個城市和300個縣, 每年調查近10萬戶中國家庭生活感受、經濟狀況、消費投資預期、民生困難和幸福感等, 問卷由收入水準、住房條件、交通出行、食品安全、休閒娛樂、學習教育、健康狀況、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治安狀況等指標組成。

長沙連續10年穩居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幸福”二字, 成為“品質長沙”最生動的注解, 也是長沙的一張閃亮名片。 這一殊榮背後, 長沙憑藉哪些硬指標、軟實力脫穎而出?長沙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魅力”?長沙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理由1:硬指標!

幸福指數跑贏GDP增速

幸福的理由千千萬, 長沙用一項項硬指標“說話”, 為長沙人杠杠的幸福感增添了“砝碼”:

——山清水秀天更藍。 “長沙藍”“星城綠”成為最美風景線。 近年來, 長沙連續實施兩輪“三年環保行動計畫”, 打出“清霾、碧水、靜音、淨土”組合拳。 今年上半年, 長沙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累計132天, 空氣品質優良率為72.9%。 近年來, 長沙深入推進“三年造綠大行動”, 厚植綠底色, 共用生態美, 建設“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城市。 四年來, 長沙累計投入242億元, 實施了一批大規模、高品質的綠化項目, 城市綠量大幅增加、城市環境明顯改善, 共完成綠化提質、改造、新建面積共4.16萬公頃, 其中建成區新增綠地2561公頃, 新增公園綠地1378公頃, 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56平方米。

品質長沙盡顯 “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

——市民出行更便捷。 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完成, 實現南北動脈大提速;全市幹線公路通車里程達1.6萬公里, 人均道路面積增長1倍;地鐵1、2號線投入運營, 4條地鐵線正加快建設, 長沙跑步邁入“地鐵時代”;長沙與19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實現高鐵直通;國內首條自主研製的磁浮快線通車運營;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開闢139條航線, 通往國際、國內118個大中城市, 黃花機場第二跑道正式投入使用, 長沙進入雙跑道時代。

長沙近年來不斷推進城市快速路改造, 提升城區通行效率。 圖為改造後的萬家麗快速路, 極大地緩解了城東南北交通壓力。

——居住安心更舒心。 長沙九成以上家庭擁有自有產權住房,

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45.34平方米、56.47平方米, 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近幾年來, 長沙建設各類保障房9.5萬套, 18.3萬戶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全市共扶助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8萬戶, 解決6.9萬戶房產辦證遺留問題……

理由2:軟實力!

長沙人擁有自己的精神家園

單純從收入指數等經濟指標來看, 稱不出長沙人“滿滿的幸福”。

全國文明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世界媒體藝術之都……一項項國字型大小、世界級大獎紛至遝來, 折射了長沙這座‘幸福之城’的魅力所在。 長沙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以創建東亞文化之都、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等為契機, 長沙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融入世界“朋友圈”。 近年來長沙著力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步道, 推進銅官窯、炭河裡、長沙國王陵三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西湖文化園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設,聚焦文化強市、促進文化繁榮,交出了令人點贊的成績單。 洋湖國際藝術雕塑節、長沙金鷹藝術節、橘洲(國際)音樂節、瀏陽河文化藝術節等一系列國際品質的文化節會此起彼伏,傳遞長沙效應、彰顯長沙風範、詮釋長沙精神,連著名學者于丹也不由得感慨:“長沙,正用文化意識撬動幸福城市!”

“閱讀點亮夢想,文化塑造城市。”作為今年“東亞文化之都”長沙活動年的“壓軸大戲”,“書香長沙”全民閱讀學習活動引爆“全民愛讀書”熱潮。德思勤24小時書店、當當梅溪湖書店、長沙圖書館……一個個特色書店、24小時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窺探長沙人幸福秘密的另一扇窗戶。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標,是長沙人的精神家園。2016年,濱江文化園“三館一廳”陸續建成並開放,長沙成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生活在這裡慢下來,長沙人愛讀書、讀好書,從閱讀中享受心靈的詩意棲居。精神生活的富足,賦予幸福長沙更豐富的內涵。

盤點長沙人的幸福帳單:

1.民生投入

5年來,長沙投入2968億元改善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例達73%以上;

2.社會保障:

建設各類保障房9.5萬套,18.3萬戶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5年來共建成日間照料中心3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網站460個。

截至2017年9月底,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66.58萬人。

3.精准扶貧

2014年,長沙認定省定貧困村85個(2016年寧鄉兩個省定貧困村合併,減至84個)。2014年至2016年,共退出省定貧困村16個,共脫貧3.1萬戶、9.2萬人。

4.新增就業

5年來,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232場次,提供崗位230萬個;

5年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2.7萬,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

5.交通建設

過去5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40.35億元,是前一個5年的1.63倍;地鐵1、2號線及磁浮快線、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5年內公交運營車輛由3553台增加到6350台,公交線路由129條增加到191條;

目前,從長沙坐高鐵可直達16個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52公里;

過去5年共建設、改造農村公路4100公里,實現了全市範圍10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

6.醫療衛生

今年,長沙人均期望壽命79.08歲,比2011年提高了0.42歲,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74歲;

平均每千人擁有衛計人員9.63人、住院床數7.18張;組建醫聯體29個;家庭醫生簽約人數達192.04萬。

7.教育惠民

“十二五”期間長沙城區新改擴建中小學校150所,新增學位19萬多個,建成義務教育合格學校1311所,提質改造薄弱學校450所。

2016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1.95年,比2012年(10.92年)提高1.03年。

8.社區提質

計畫用3年時間推動500個老舊社區分批升級改造。

芙蓉區荷花園街道荷晏社區內,老舊房屋顏值飆升,新修的連心廣場成為居民快樂休閒地。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110個社區率先舊貌換新顏,220個社區正在升級改造中;

2016年新增社區公園28個,全市共計投入財政資金19.9億元用於改善人居環境,全市新增和改造社區辦公服務用房6.6萬平方米。

推進銅官窯、炭河裡、長沙國王陵三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西湖文化園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設,聚焦文化強市、促進文化繁榮,交出了令人點贊的成績單。 洋湖國際藝術雕塑節、長沙金鷹藝術節、橘洲(國際)音樂節、瀏陽河文化藝術節等一系列國際品質的文化節會此起彼伏,傳遞長沙效應、彰顯長沙風範、詮釋長沙精神,連著名學者于丹也不由得感慨:“長沙,正用文化意識撬動幸福城市!”

“閱讀點亮夢想,文化塑造城市。”作為今年“東亞文化之都”長沙活動年的“壓軸大戲”,“書香長沙”全民閱讀學習活動引爆“全民愛讀書”熱潮。德思勤24小時書店、當當梅溪湖書店、長沙圖書館……一個個特色書店、24小時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窺探長沙人幸福秘密的另一扇窗戶。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標,是長沙人的精神家園。2016年,濱江文化園“三館一廳”陸續建成並開放,長沙成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生活在這裡慢下來,長沙人愛讀書、讀好書,從閱讀中享受心靈的詩意棲居。精神生活的富足,賦予幸福長沙更豐富的內涵。

盤點長沙人的幸福帳單:

1.民生投入

5年來,長沙投入2968億元改善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例達73%以上;

2.社會保障:

建設各類保障房9.5萬套,18.3萬戶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5年來共建成日間照料中心3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網站460個。

截至2017年9月底,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66.58萬人。

3.精准扶貧

2014年,長沙認定省定貧困村85個(2016年寧鄉兩個省定貧困村合併,減至84個)。2014年至2016年,共退出省定貧困村16個,共脫貧3.1萬戶、9.2萬人。

4.新增就業

5年來,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232場次,提供崗位230萬個;

5年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2.7萬,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

5.交通建設

過去5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40.35億元,是前一個5年的1.63倍;地鐵1、2號線及磁浮快線、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5年內公交運營車輛由3553台增加到6350台,公交線路由129條增加到191條;

目前,從長沙坐高鐵可直達16個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52公里;

過去5年共建設、改造農村公路4100公里,實現了全市範圍10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

6.醫療衛生

今年,長沙人均期望壽命79.08歲,比2011年提高了0.42歲,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74歲;

平均每千人擁有衛計人員9.63人、住院床數7.18張;組建醫聯體29個;家庭醫生簽約人數達192.04萬。

7.教育惠民

“十二五”期間長沙城區新改擴建中小學校150所,新增學位19萬多個,建成義務教育合格學校1311所,提質改造薄弱學校450所。

2016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1.95年,比2012年(10.92年)提高1.03年。

8.社區提質

計畫用3年時間推動500個老舊社區分批升級改造。

芙蓉區荷花園街道荷晏社區內,老舊房屋顏值飆升,新修的連心廣場成為居民快樂休閒地。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110個社區率先舊貌換新顏,220個社區正在升級改造中;

2016年新增社區公園28個,全市共計投入財政資金19.9億元用於改善人居環境,全市新增和改造社區辦公服務用房6.6萬平方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