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年終體檢四大誤區你中了沒?體檢專家教你解讀體檢報告中隱藏的“秘密”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陳慶瑜教授

2017年即將進入倒計時階段, 又到了體檢高峰期。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 對個人健康資產進行“年度盤點”, 已被許多人接受。 不過, 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獲悉, 很多體檢者檢查完了, 就把健康報告拋到腦後, 甚至有人忘記及時領取健康報告。 專家指出, 體檢報告是對個人“健康資產”的年度總結, 匯總了受檢者的整體健康資訊, 特別是各種疾病的陽性發現、代謝異常、慢病狀況以及建議措施、就醫指引等。

這些內容無論對於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還是預防治療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體檢報告裡到底隱藏了怎樣的秘密?該如何用好體檢報告?專家為你解答疑惑。

體檢是雞肋?

查出疾病並非唯一目標

在體檢中心, 經常能聽到體檢者一邊候檢, 一邊跟同事抱怨單位體檢是“雞肋”, “查不出疾病, 白白浪費時間和錢!”

“體檢是不是浪費時間, 是雞肋?”對於這個問題, 陳慶瑜表示, 大部分體檢人群並未真正認識到體檢的目的和意義是預防為先, 有病治病, 無病防病, 早防早治。

體檢的目的, 並不只是排查重大疾病, 還可能及時消除重大疾病的隱患, 早期發現潛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 也就是篩查“准病人”, 同時關注篩查與監測常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與傳染病,

進而實施科學健康管理, 促進和改善健康狀況。

陳慶瑜表示, 體檢本身雖然並不是治癒疾病的過程, 但通過體檢提供的早期診斷, 使病人獲得治癒的黃金機會, 在早期發現疾病、把握最佳治療時機上, 健康體檢功不可沒。

臨床上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況, 體檢報告已經明確體檢者有重大疾病診斷或異常陽性結果提示, 醫生也給出明確指導建議, 但是因為受檢者身體暫時沒有任何不適, 並沒有引起重視, 結果延誤了對重大疾病甚至癌症的及時發現, 等到出現系列症狀, 已是疾病中晚期, 錯過最佳治療機會, 悔之晚矣。

陳慶瑜提醒, 健康第一不只是一句口號, 從我做起, 從體檢做起,

才是以健康為己任的應有態度。 健康體檢的目的除了“治已病”還要“治未病”, 關鍵時刻, 體檢也可以救你一命。 通過年度體檢審查, 強化健康意識, 利用好體檢報告提供的健康資訊, 就如年終工作總結一樣, 每年盤點健康, 對自己的健康走向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和預估, 並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 為正確的醫療保健、強身健體、飲食運動提供科學的指引, 積極調整生活方式, 不斷管理好我們的健康資源, 才是定期體檢保健的“王道”。

體檢報告中的各種檢查結果, 究竟反映了機體什麼健康狀況?指標陽性或異常又可能預示著哪些健康異常?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體檢醫生進行解讀。

1.糞便隱血試驗常拉假警報?

——大便“正常”也要檢查!

體檢中最普通的糞便隱血試驗,

經常遭到體檢者的抗拒。 “我的大便很正常, 何必被醫生‘爆菊’!”市民呂先生近日就拒絕讓外科醫生進行肛門指檢和糞便隱血試驗。 陳慶瑜指出, 糞便隱血試驗能夠檢測出50%~60%的大腸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 有些人覺得糞便隱血試驗存在“假陽性”可能, 即使檢查結果有問題, 也不願意接受腸鏡的進一步檢查, 認為反正自己的大便“正常”, 沒有不適感覺。

陳慶瑜指出,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 廣州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走高, 大腸癌與人們的關係並非以前那樣“遙不可及”, 有可能近在咫尺。 臨床中經常見到一再延誤至便血, 甚至急性腹痛腸梗阻發作, 才得以明確診斷的結直腸癌患者,

教訓往往很慘痛。

因此, 體檢者要重視肛門指檢和糞便隱血試驗。 技術嫺熟的體檢外科醫生進行肛門指檢, 並非如人們想像那樣不舒服。

2.尿檢不雅觀不重要?

——能查多種疾病!

尿檢也是體檢者避猶不及的項目。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取尿過程不雅觀, 檢查不重要”, 對於尿常規報告的解讀也是疑惑多多。 陳慶瑜指出, 其實, 許多腎臟病早期常常沒有症狀, 抽血查腎功能也很正常, 驗尿查腎病, 往往更能早期發現腎臟病的隱患, 防微杜漸。

一份尿常規報告有無尿蛋白、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尿比重值、尿酸鹼度、有無潛血等都是腎內科關注的指標, 對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每年做一次微量蛋白尿檢查, 能夠更敏感有效地檢查出高血壓、糖尿病對腎臟功能的損害。

此外,對於廣東人常見的泌尿系統結石、多囊腎等,不少人結石堵住輸尿管,有的甚至已經腎積水也感覺不到疼痛不適,直至腎功能被破壞了才發現病情,尿常規結合腹部B超是最經濟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

3.一見“陽性”就炸毛?

——要正確對待

拿到體檢報告,一看上面的專案出現“陽性”字眼,就像貓兒一樣炸毛,不知所措甚至惶恐不知終日。這在體檢者中並不少見。

恐慌可能導致誤判,不利於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從而及時做出恰當的就醫決策。陳慶瑜指出,現代醫學由於檢測手段和儀器設備的提升,某些過去不太被人重視的疾病日漸為大家所認識。

比如甲狀腺癌,近年來在我國已成為發病率上升最快的實體腫瘤。陳慶瑜表示,甲狀腺疾病診斷率之高部分歸因於體檢篩查和高解析度彩超的廣泛應用,由此所產生的對隱匿癌和微小癌的過度診斷和治療也成為全球醫學界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她建議,一旦查出甲狀腺可疑病變,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談癌色變。鑒於絕大多數甲狀腺癌的惰性特點,預後良好,積極監測而不是馬上手術治療應是甲狀腺病變最合理的管理手段,醫生和患者應該充分溝通,共同決策。

4.複查和就診

——學會按輕重緩急排序

體檢報告中各種陽性結果的複查就診和時限問題,也常常造成人們的困擾,醫生往往在匯總報告寫上“定期複查”或“進一步診治”等字樣,但大多數人都把這些當作“套話”,看看就算。到了第二年體檢時,這些指標大多還是不正常,有些甚至更為嚴重了,這樣的情況十分普遍。

陳慶瑜指出,一般來說,體檢的陽性結果按照慣例會依輕重緩急不同排序,大體分成四級:

危急(或稱紅燈預警):如心梗、腦出血,通常在體檢當時已被立即告知,安排就診住院;

嚴重(橙色)者如惡性腫瘤,需要及時就診,限期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和就醫治療;

對於相對穩定疾病(黃色)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明顯異常者,應擇期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控制病情,但要注意並非無期,避免不了了之,一年拖一年,延誤治療良機而出現併發症或者惡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於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病情穩定的乙肝患者,即便無自覺症狀,肝功能正常,病毒複製相對靜止,也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建議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檢查,事實證明,定期監測甲胎蛋白及肝臟影像學檢查是早期發現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穩定的異常發現(藍色):如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則每年定期複查,監測變化情況,不必過於擔憂。

此外,對於廣東人常見的泌尿系統結石、多囊腎等,不少人結石堵住輸尿管,有的甚至已經腎積水也感覺不到疼痛不適,直至腎功能被破壞了才發現病情,尿常規結合腹部B超是最經濟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

3.一見“陽性”就炸毛?

——要正確對待

拿到體檢報告,一看上面的專案出現“陽性”字眼,就像貓兒一樣炸毛,不知所措甚至惶恐不知終日。這在體檢者中並不少見。

恐慌可能導致誤判,不利於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從而及時做出恰當的就醫決策。陳慶瑜指出,現代醫學由於檢測手段和儀器設備的提升,某些過去不太被人重視的疾病日漸為大家所認識。

比如甲狀腺癌,近年來在我國已成為發病率上升最快的實體腫瘤。陳慶瑜表示,甲狀腺疾病診斷率之高部分歸因於體檢篩查和高解析度彩超的廣泛應用,由此所產生的對隱匿癌和微小癌的過度診斷和治療也成為全球醫學界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她建議,一旦查出甲狀腺可疑病變,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談癌色變。鑒於絕大多數甲狀腺癌的惰性特點,預後良好,積極監測而不是馬上手術治療應是甲狀腺病變最合理的管理手段,醫生和患者應該充分溝通,共同決策。

4.複查和就診

——學會按輕重緩急排序

體檢報告中各種陽性結果的複查就診和時限問題,也常常造成人們的困擾,醫生往往在匯總報告寫上“定期複查”或“進一步診治”等字樣,但大多數人都把這些當作“套話”,看看就算。到了第二年體檢時,這些指標大多還是不正常,有些甚至更為嚴重了,這樣的情況十分普遍。

陳慶瑜指出,一般來說,體檢的陽性結果按照慣例會依輕重緩急不同排序,大體分成四級:

危急(或稱紅燈預警):如心梗、腦出血,通常在體檢當時已被立即告知,安排就診住院;

嚴重(橙色)者如惡性腫瘤,需要及時就診,限期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和就醫治療;

對於相對穩定疾病(黃色)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明顯異常者,應擇期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控制病情,但要注意並非無期,避免不了了之,一年拖一年,延誤治療良機而出現併發症或者惡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於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病情穩定的乙肝患者,即便無自覺症狀,肝功能正常,病毒複製相對靜止,也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建議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檢查,事實證明,定期監測甲胎蛋白及肝臟影像學檢查是早期發現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穩定的異常發現(藍色):如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則每年定期複查,監測變化情況,不必過於擔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