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上海市醫學會“上海醫學發展系列獎項”評選活動揭曉

編者按

他們,

是學界精英,

創造了一個個上海醫學界的第一、

國內醫學界的眾多首創;

他們,

在流金歲月裡,

留下了上海醫學砥礪前行的歷史足跡。

為了銘記歷史, 激勵後來者, 在上海市醫學會百年華誕之際開展“上海醫學發展系列獎項”評選活動, 旨在借學會百年華誕的契機, 回顧上海醫學發展的璀璨歷史, 展現上海醫學閃耀的群星, 展示上海醫學發展的豐碩成果, 以進一步調動和發揮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投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由上海市衛計委和上海市科協指導,

上海市醫學會主辦的“上海醫學發展系列獎項”評選活動, 設“上海醫學發展終身成就獎”和“上海醫學發展傑出貢獻獎”。 經過單位推薦、材料申報、初評、終評及公示等規範的流程, 最終評選出“終身成就獎”20名、“傑出貢獻獎”30名。 從本期開始, “上海科協”微信公眾號將連續5期(“終身成就獎”2期, “傑出貢獻獎”3期), 每期10位, 將這些醫學大咖介紹給小夥伴們。

上海市醫學會終身成就獎

丁文祥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29年6月生, 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上海市小兒先心病研究所所長、國際小兒先心外科學會的創基會員, 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衛計委首批小兒心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心胸專業學組顧問、上海市醫學會胸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丁文祥教授是我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的開創者, 同時也是我國小兒心胸外科臨床手術完成數量記錄的保持者。

迄今為止, 他已完成先心病手術2萬餘例, 其中主刀4700余例, 成功率達97.5%。 上世紀70年代, 他自行設計了我國第一台小兒心肺機;進入80年代後, 隨著對心肺機的深入研究, 在市科委的支持下, 他主持的第三代國產體外膜肺氧合器的研究取得成功, 為患兒在術中和術後危險期模擬肺功能提供氧氣, 該成果獲得了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並在全國推廣使用。 除了學術研究方面的突破, 丁文祥教授還積極推進我國小兒心胸外科的發展。 1983年, 他所在的新華醫院與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合作開展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項目。 1986年, 首家中外合作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以下簡稱兒中心)啟動建設,
並於1998年落戶上海浦東新區, 丁文祥教授擔任院長。 在他的帶領下, 兒中心小兒心臟外科已經成為上海醫學界的“名牌”和“名片”, 年手術量位居世界兒科醫院第一。

丁文祥教授先後獲得體外迴圈“傑出貢獻獎”, 世界兒科和先天性心臟病外科協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 成為首次獲得這一獎項的中國人。 此外, 他還獲得過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上海市醫學領先學科帶頭人稱號, 以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衛生部科技進步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2項。

于仲嘉

主任醫師、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名譽主任

1929年10月生, 男, 主任醫師, 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名譽主任、終身教授, 國際外科協會會員, 曾任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顧問, 上海市醫學會手外科、顯微外科專科分會顧問。

于仲嘉教授在骨科及顯微外科領域內取得一系列成果, 是我國“再造手”的創始人, 先後設計並為各類缺手病人再造了8種不同類型的再造手。 1978年, 他首先以鈦合金假體代替掌骨, 把雙側第二足趾移植到前臂殘端,成功再造了具有2個呈對指的再造手,被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稱為“中國手”(“China hand”)。1979年,他再造了具有三指的再造手;1981年又創造了用單足足趾再造手的新方法,使雙手缺失再造雙手成為可能。在法國里昂第七屆國際顯微外科會議上,“再造手”被評為大會首獎,在日本築波國際博覽會上,“再造手”被譽為中國近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他帶領團隊研發的“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術”榮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橋式交叉吻合血管游離組織移植術”解決了臨床上部分無法修復的嚴重傷殘肢體血供的難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游離組織組合移植術”通過一次手術修復大面積或多元組織缺損的肢體,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于仲嘉教授是我國老一輩傑出的骨科和顯微外科專家,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功臣,榮獲中國顯微外科終身成就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王正敏

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長、中華《世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英文)》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名譽總編輯、《Laryngoscope》中文版名譽主編、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顱底外科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聽覺醫學專業委員會顧問,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和上海市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王正敏院士懸壺濟世、辛勤耕耘60餘年,在保護和重建神經功能的耳——顱底顯微外科、自主創新的人工耳蝸和內耳細胞損傷修復機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採用耳鼻手術入路分別成功治療耳源性腦膿腫和腦脊液鼻漏;與神經科合作,成功完成迷路枕下聯合入路摘除聽神經瘤,為我國創建顱底外科作出早期貢獻。他在國內率先成功開展膽脂瘤中耳炎鼓室成形術、顯微鐳射鐙骨外科、以內聽道和側顱底手術分別治療梅尼埃病、面神經癱瘓、聽神經瘤、頸靜脈孔區和岩尖腫瘤,為創建我國中耳精准外科、耳神經外科和側顱底外科作出重要貢獻。他以三明治式複合瓣修復前顱底成功發展鼻前顱底腫瘤外科。與此同時,他與科技人員合作研製成功國產 “人工耳蝸”“電測聽儀”“深低溫冷刀”和“爭光黴素”。他的研究成果獲科技進步獎國家級3項、省部級11項、國家專利19項。他親自執教本科教育,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46名,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26次,編著13本著作教材和1本譯著;並獲國家精品課程和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王正敏院士執著追求、勇於開拓,先後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獎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成就獎、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楷模、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王鴻利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7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教育分會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檢驗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專科分會及血液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鴻利教授從醫54年來,作為著名的血液專家,在血栓與止血領域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上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在國內率先提出“檢驗的優化組合診斷”和“在檢驗監測下個體化治療”的新觀點,使血栓病和出血病的精准診斷與治療在20年前就在瑞金醫院得以實現。他提出的“外科手術前必須檢測PLT、APTT和PT,以防圍手術期異常出血發生”得到衛生部採納並下發檔全國執行,取得極大的社會效益。他建立了血友病患者圍手術期凝血因數替代治療的“中國方案”,世界血友病聯盟將其納入《血友病治療指南》。他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遺傳性出血病和血栓病的基因檢測,發現國際和國內首先報導的基因突變200餘種,並對其中部分新突變進行了致病機制研究。他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4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3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250余篇,SCI收錄50篇,獲得發明專利1項,主編專著60余部及5部國家規劃教材。

王鴻利教授不僅為我國血栓與止血事業的發展傾注了畢生的精力,也為我國檢驗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才培養作出傑出的貢獻。他是中國檢驗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在國內率先建立醫學檢驗專業,所培養的數千名畢業生已經成為檢驗界的中流砥柱。他在醫、教、研和人才培養工作中所取得的業績,深得全國同道的廣泛讚譽和愛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及上海市教學名師獎,被評為中華檢驗醫學十大傑出貢獻人物。

湯釗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0年12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曾任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國際抗癌聯盟(UICC)理事、國家教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

湯釗猷院士長期致力於肝癌的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首次提出“亞臨床肝癌”概念,攻克早診早治的關鍵技術,大幅度提高臨床療效;首次建成“高轉移人肝癌模型系統”,並提出肝癌轉移新理論。這兩項研究成果顯著提高了我國肝癌診治水準,挽救了大批患者生命;並以第一完成人獲得1985年和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積極推進國際和國內腫瘤學術交流,曾2次擔任國際癌症大會肝癌會議主席,主辦7屆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並任主席,成為亞太地區最有影響的肝病會議;主編《現代腫瘤學》等9本專著,參編《臨床腫瘤學手冊》等10本國際專著,發表SCI論文300餘篇。他熱心科普,執筆撰寫的《消滅與改造並舉─院士抗癌新視點》被評為2015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中國式抗癌─孫子兵法中的智慧》獲2015年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

湯釗猷院士推動上海醫科大學學科建設和肝癌研究所的發展,任校長期間,在國內醫學院校首次實施“破格晉升”,使一批年青有為的學者成為學科帶頭人,在醫學界產生較大影響。他領導肝癌研究所4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3次上海市模範集體。

湯釗猷院士從醫63年,榮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國醫學科學獎、中國工程科技獎、吳階平醫學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獎、上海市教育功臣獎,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1987年獲鄧小平同志接見。

李宏為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9年10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外科學會外科分會門靜脈高壓症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外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先後被聘為法國外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及法國外科學院海外通訊院士、美國外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

李宏為教授在器官移植領域建樹頗豐,2002年,帶領移植團隊完成了國內首例劈離式肝移植,填補了國內空白;2004年,成功實施一例肝、小腸聯合移植,亞洲首例肝臟、胰腺、脾臟、胃、十二指腸、全小腸和結腸等7個臟器的聯合移植,創造了多器官移植的奇跡;2006年,完成上海市首例成人間親體肝移植;2007年,成功為一名15歲、體重達95公斤的肝豆狀核變性女患者實施了上海首例“兩供一受”活體肝移植,其劈離式和活體肝移植專案獲200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李宏為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提出個體化合適口徑分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症的理念,取得良好臨床療效。他也是瑞金醫院內分泌外科的引領者,自1994年起,帶領外科與內分泌科合作開展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的篩查和診治工作,歷經數年推廣低領大弧形切口來代替“L”形切口行甲狀腺癌頸淋巴廓清術。2001年,張聖道、李宏為、湯耀卿為首的治療小組,歷時6個月,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跳驟停8次的暴發性胰腺炎患者,並獲得上海市醫學成果二等獎。

李宏為教授行醫50余載,擔任瑞金醫院院長期間內多次獲得行政嘉獎。他與班子成員共同努力,緊跟醫改形勢,致力於醫院現代化改革和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遵循“廣博慈愛、追求卓越”的醫院文化,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學、規範、有序的醫院運行機制,使醫院的醫、教、研和管理工作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奠定了瑞金醫院在國內的領先地位。他曾2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院長,2011年被中國醫院協會授予“中國醫院院長終身成就獎”。

吳孟超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2年8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先後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德醫學協會副理事長、中日消化道外科學顧問、第三屆CSCO委員會榮譽委員等重要學術職務。

吳孟超院士從事肝膽外科臨床診療及理論研究已60年,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肝癌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和成就。他最先提出肝臟“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建立“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提出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我國肝臟外科理論和技術體系,創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他提出晚期巨大肝癌“二期手術”的概念,為晚期肝癌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顯著延長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療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機統一,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肝臟外科。目前,已建成運行的安亭新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國家級肝癌研究科研平臺,該平臺有效提升了我國肝癌臨床診療能力和集成化研究水準。

吳孟超院士先後獲得了國家、軍隊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24項,出版《肝臟外科學》《腹部外科手術學圖譜》《黃家駟外科學》《肝癌與肝病》等醫學專著20部,在國內外許多著名醫學刊物上先後發表論文820餘篇。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教育功臣”。201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同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第17606號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2012年,榮獲“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沈自尹

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8年3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顧問、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名譽所長。

沈自尹院士系統研究中醫腎陽虛證的現代科學基礎,發現腎陽虛證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是繼發於垂體和下丘腦功能低下;同時觀察到腎陽虛患者在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甲狀腺軸存在功能低下或紊亂,觀察到下丘腦是補腎陽藥物發揮療效的關鍵位點,在國際上首次顯示中醫證候有其客觀的科學基礎。基於上述發現,他開展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提高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下降相關病證的療效。他帶領的課題組採用了中醫補腎序貫療法,累計治療5000余例兒重腎病綜合征患兒,激素撤除成功率達到90%以上。他的課題組採用補腎法防治支氣管哮喘季節性發作,對1008例患者採用隨機、雙盲研究,結果表明,加用補腎藥的中西醫結合組防治效果明顯優於單用西藥的對照組,補腎的療效與其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有關。沈自尹院士先後提出“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辨病和辨證相結合”“宏觀辨證和微觀辨證相結合”等著名觀點,他的這些中西醫結合理論和研究促進了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產生發展。

沈自尹院士先後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腎的研究》《腎的研究續集》《中醫理論現代研究》等著作,其中《腎的研究》已在日本兩次翻譯出版。他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醫學衛生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共計23項。

張明園

主任醫師、教授

1940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精神分會主任委員,曾任中國殘聯康復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殘聯主席團副主席、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衛生部疾控局精神衛生和傷害防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張明園教授在從事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工作的50年間,開創了中國量化精神醫學的先河,整合和發展了世界精神醫學領域聞名遐邇的“上海模式”的精神病三級防治網,親自主持完成我國首個老年癡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學研究。他創建的社區精神疾病康復模式被納入中國殘聯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他致力於精神衛生法制化建設,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期間,連續兩屆提案並執筆起草《上海市精神衛生條例》,為 2012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先後發表論文論著近600篇,其中第一作者200余篇;獲國家、部(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3項,其中第一完成人6項。

張明園教授長期在精神衛生和精神病學領域從事醫教研防和管理工作,成績斐然,獲得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衛生部先進工作者、中國殘疾人康復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傑出貢獻獎等殊榮,是中國推廣科學精神醫學方法的主要先行者之一,是中國精神衛生服務和法制化建設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更是為中國精神醫學事業登上世界學術舞臺搭建進取之路的推動者之一。

陳順樂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2年2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風濕病學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榮譽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終身教授、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風濕和免疫專業(上海)主任、澳大利亞風濕病學會榮譽會員、“LUPUS”“Clinical Rheumatology” 等英文雜誌編委,曾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風濕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主席、美國風濕病著名雜誌“Arthritis & Rheumatism”(中文版)主編、“上海醫學”常務副主編等。

陳順樂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和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創始人,主持建立國內最大的狼瘡核心家系遺傳資料庫,創立了PMC小劑量免疫抑制劑聯合療法,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了副作用。他的團隊與婦產科合作打破生育禁區,使狼瘡患者成為母親不再是奢望。他主持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研究課題曾多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2009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出版SLE專著1本和衛生部“十一五”規劃全國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1本。陳順樂教授注重人才培養,多次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特別是 “第八屆國際紅斑狼瘡會議”的成功舉辦,確立了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在國際紅斑狼瘡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也促進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風濕病學事業的發展,為廣大狼瘡患者帶來福音。

陳順樂教授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的狼瘡之父”,曾獲美國風濕病學院的大師稱號、亞太風濕病學聯盟大師獎、中華風濕病學會“傑出貢獻獎”、衛生部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和上海市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稱號等多項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點擊“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上海醫學會資訊

把雙側第二足趾移植到前臂殘端,成功再造了具有2個呈對指的再造手,被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稱為“中國手”(“China hand”)。1979年,他再造了具有三指的再造手;1981年又創造了用單足足趾再造手的新方法,使雙手缺失再造雙手成為可能。在法國里昂第七屆國際顯微外科會議上,“再造手”被評為大會首獎,在日本築波國際博覽會上,“再造手”被譽為中國近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他帶領團隊研發的“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術”榮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橋式交叉吻合血管游離組織移植術”解決了臨床上部分無法修復的嚴重傷殘肢體血供的難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游離組織組合移植術”通過一次手術修復大面積或多元組織缺損的肢體,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于仲嘉教授是我國老一輩傑出的骨科和顯微外科專家,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功臣,榮獲中國顯微外科終身成就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王正敏

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長、中華《世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英文)》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名譽總編輯、《Laryngoscope》中文版名譽主編、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顱底外科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顧問、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聽覺醫學專業委員會顧問,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和上海市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王正敏院士懸壺濟世、辛勤耕耘60餘年,在保護和重建神經功能的耳——顱底顯微外科、自主創新的人工耳蝸和內耳細胞損傷修復機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採用耳鼻手術入路分別成功治療耳源性腦膿腫和腦脊液鼻漏;與神經科合作,成功完成迷路枕下聯合入路摘除聽神經瘤,為我國創建顱底外科作出早期貢獻。他在國內率先成功開展膽脂瘤中耳炎鼓室成形術、顯微鐳射鐙骨外科、以內聽道和側顱底手術分別治療梅尼埃病、面神經癱瘓、聽神經瘤、頸靜脈孔區和岩尖腫瘤,為創建我國中耳精准外科、耳神經外科和側顱底外科作出重要貢獻。他以三明治式複合瓣修復前顱底成功發展鼻前顱底腫瘤外科。與此同時,他與科技人員合作研製成功國產 “人工耳蝸”“電測聽儀”“深低溫冷刀”和“爭光黴素”。他的研究成果獲科技進步獎國家級3項、省部級11項、國家專利19項。他親自執教本科教育,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46名,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26次,編著13本著作教材和1本譯著;並獲國家精品課程和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王正敏院士執著追求、勇於開拓,先後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獎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成就獎、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楷模、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王鴻利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7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教育分會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檢驗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專科分會及血液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鴻利教授從醫54年來,作為著名的血液專家,在血栓與止血領域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上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在國內率先提出“檢驗的優化組合診斷”和“在檢驗監測下個體化治療”的新觀點,使血栓病和出血病的精准診斷與治療在20年前就在瑞金醫院得以實現。他提出的“外科手術前必須檢測PLT、APTT和PT,以防圍手術期異常出血發生”得到衛生部採納並下發檔全國執行,取得極大的社會效益。他建立了血友病患者圍手術期凝血因數替代治療的“中國方案”,世界血友病聯盟將其納入《血友病治療指南》。他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遺傳性出血病和血栓病的基因檢測,發現國際和國內首先報導的基因突變200餘種,並對其中部分新突變進行了致病機制研究。他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4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3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250余篇,SCI收錄50篇,獲得發明專利1項,主編專著60余部及5部國家規劃教材。

王鴻利教授不僅為我國血栓與止血事業的發展傾注了畢生的精力,也為我國檢驗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才培養作出傑出的貢獻。他是中國檢驗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在國內率先建立醫學檢驗專業,所培養的數千名畢業生已經成為檢驗界的中流砥柱。他在醫、教、研和人才培養工作中所取得的業績,深得全國同道的廣泛讚譽和愛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及上海市教學名師獎,被評為中華檢驗醫學十大傑出貢獻人物。

湯釗猷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0年12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曾任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國際抗癌聯盟(UICC)理事、國家教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

湯釗猷院士長期致力於肝癌的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首次提出“亞臨床肝癌”概念,攻克早診早治的關鍵技術,大幅度提高臨床療效;首次建成“高轉移人肝癌模型系統”,並提出肝癌轉移新理論。這兩項研究成果顯著提高了我國肝癌診治水準,挽救了大批患者生命;並以第一完成人獲得1985年和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積極推進國際和國內腫瘤學術交流,曾2次擔任國際癌症大會肝癌會議主席,主辦7屆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並任主席,成為亞太地區最有影響的肝病會議;主編《現代腫瘤學》等9本專著,參編《臨床腫瘤學手冊》等10本國際專著,發表SCI論文300餘篇。他熱心科普,執筆撰寫的《消滅與改造並舉─院士抗癌新視點》被評為2015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中國式抗癌─孫子兵法中的智慧》獲2015年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

湯釗猷院士推動上海醫科大學學科建設和肝癌研究所的發展,任校長期間,在國內醫學院校首次實施“破格晉升”,使一批年青有為的學者成為學科帶頭人,在醫學界產生較大影響。他領導肝癌研究所4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3次上海市模範集體。

湯釗猷院士從醫63年,榮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國醫學科學獎、中國工程科技獎、吳階平醫學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獎、上海市教育功臣獎,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1987年獲鄧小平同志接見。

李宏為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9年10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外科學會外科分會門靜脈高壓症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外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先後被聘為法國外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及法國外科學院海外通訊院士、美國外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

李宏為教授在器官移植領域建樹頗豐,2002年,帶領移植團隊完成了國內首例劈離式肝移植,填補了國內空白;2004年,成功實施一例肝、小腸聯合移植,亞洲首例肝臟、胰腺、脾臟、胃、十二指腸、全小腸和結腸等7個臟器的聯合移植,創造了多器官移植的奇跡;2006年,完成上海市首例成人間親體肝移植;2007年,成功為一名15歲、體重達95公斤的肝豆狀核變性女患者實施了上海首例“兩供一受”活體肝移植,其劈離式和活體肝移植專案獲200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李宏為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提出個體化合適口徑分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症的理念,取得良好臨床療效。他也是瑞金醫院內分泌外科的引領者,自1994年起,帶領外科與內分泌科合作開展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的篩查和診治工作,歷經數年推廣低領大弧形切口來代替“L”形切口行甲狀腺癌頸淋巴廓清術。2001年,張聖道、李宏為、湯耀卿為首的治療小組,歷時6個月,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跳驟停8次的暴發性胰腺炎患者,並獲得上海市醫學成果二等獎。

李宏為教授行醫50余載,擔任瑞金醫院院長期間內多次獲得行政嘉獎。他與班子成員共同努力,緊跟醫改形勢,致力於醫院現代化改革和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遵循“廣博慈愛、追求卓越”的醫院文化,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學、規範、有序的醫院運行機制,使醫院的醫、教、研和管理工作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奠定了瑞金醫院在國內的領先地位。他曾2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院長,2011年被中國醫院協會授予“中國醫院院長終身成就獎”。

吳孟超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2年8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先後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德醫學協會副理事長、中日消化道外科學顧問、第三屆CSCO委員會榮譽委員等重要學術職務。

吳孟超院士從事肝膽外科臨床診療及理論研究已60年,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肝癌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和成就。他最先提出肝臟“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建立“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提出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我國肝臟外科理論和技術體系,創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他提出晚期巨大肝癌“二期手術”的概念,為晚期肝癌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顯著延長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療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機統一,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肝臟外科。目前,已建成運行的安亭新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國家級肝癌研究科研平臺,該平臺有效提升了我國肝癌臨床診療能力和集成化研究水準。

吳孟超院士先後獲得了國家、軍隊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24項,出版《肝臟外科學》《腹部外科手術學圖譜》《黃家駟外科學》《肝癌與肝病》等醫學專著20部,在國內外許多著名醫學刊物上先後發表論文820餘篇。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教育功臣”。201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同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第17606號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2012年,榮獲“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沈自尹

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8年3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顧問、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名譽所長。

沈自尹院士系統研究中醫腎陽虛證的現代科學基礎,發現腎陽虛證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是繼發於垂體和下丘腦功能低下;同時觀察到腎陽虛患者在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甲狀腺軸存在功能低下或紊亂,觀察到下丘腦是補腎陽藥物發揮療效的關鍵位點,在國際上首次顯示中醫證候有其客觀的科學基礎。基於上述發現,他開展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提高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下降相關病證的療效。他帶領的課題組採用了中醫補腎序貫療法,累計治療5000余例兒重腎病綜合征患兒,激素撤除成功率達到90%以上。他的課題組採用補腎法防治支氣管哮喘季節性發作,對1008例患者採用隨機、雙盲研究,結果表明,加用補腎藥的中西醫結合組防治效果明顯優於單用西藥的對照組,補腎的療效與其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有關。沈自尹院士先後提出“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辨病和辨證相結合”“宏觀辨證和微觀辨證相結合”等著名觀點,他的這些中西醫結合理論和研究促進了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產生發展。

沈自尹院士先後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腎的研究》《腎的研究續集》《中醫理論現代研究》等著作,其中《腎的研究》已在日本兩次翻譯出版。他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醫學衛生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共計23項。

張明園

主任醫師、教授

1940年11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精神分會主任委員,曾任中國殘聯康復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殘聯主席團副主席、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衛生部疾控局精神衛生和傷害防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張明園教授在從事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工作的50年間,開創了中國量化精神醫學的先河,整合和發展了世界精神醫學領域聞名遐邇的“上海模式”的精神病三級防治網,親自主持完成我國首個老年癡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學研究。他創建的社區精神疾病康復模式被納入中國殘聯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他致力於精神衛生法制化建設,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期間,連續兩屆提案並執筆起草《上海市精神衛生條例》,為 2012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先後發表論文論著近600篇,其中第一作者200余篇;獲國家、部(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3項,其中第一完成人6項。

張明園教授長期在精神衛生和精神病學領域從事醫教研防和管理工作,成績斐然,獲得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衛生部先進工作者、中國殘疾人康復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傑出貢獻獎等殊榮,是中國推廣科學精神醫學方法的主要先行者之一,是中國精神衛生服務和法制化建設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更是為中國精神醫學事業登上世界學術舞臺搭建進取之路的推動者之一。

陳順樂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32年2月生,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風濕病學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榮譽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終身教授、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風濕和免疫專業(上海)主任、澳大利亞風濕病學會榮譽會員、“LUPUS”“Clinical Rheumatology” 等英文雜誌編委,曾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風濕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主席、美國風濕病著名雜誌“Arthritis & Rheumatism”(中文版)主編、“上海醫學”常務副主編等。

陳順樂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和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創始人,主持建立國內最大的狼瘡核心家系遺傳資料庫,創立了PMC小劑量免疫抑制劑聯合療法,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了副作用。他的團隊與婦產科合作打破生育禁區,使狼瘡患者成為母親不再是奢望。他主持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研究課題曾多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2009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出版SLE專著1本和衛生部“十一五”規劃全國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1本。陳順樂教授注重人才培養,多次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特別是 “第八屆國際紅斑狼瘡會議”的成功舉辦,確立了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在國際紅斑狼瘡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也促進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風濕病學事業的發展,為廣大狼瘡患者帶來福音。

陳順樂教授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的狼瘡之父”,曾獲美國風濕病學院的大師稱號、亞太風濕病學聯盟大師獎、中華風濕病學會“傑出貢獻獎”、衛生部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和上海市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稱號等多項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點擊“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上海醫學會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