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了西方!今天,張純如“回家”了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司錦泉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

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陳濤

張純如父母在紀念館張純如遺像前接受媒體採訪

中國江蘇網訊她是一位優秀的華裔作家, 她是一個改變世界二戰史撰述格局的偉大書寫者。

她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的無畏追尋, 讓她永遠為世人所銘記。 今天, 她“回家”了。

4月7日, 經過兩年多的籌建布展, 張純如紀念館于在淮安市淮陰區開館。 這是緬懷淮安籍作家、歷史學家張純如女士揭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永久性紀念, 也將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的交流平臺。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司錦泉和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張純如母親張盈盈共同為紀念館揭牌。 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陳濤主持開館儀式。

張純如父親張紹進、伯父張紹遷, 中國僑聯海外顧問、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前會長李競芬, 美國中國文化藝術聯合協會主席、美國矽谷美術館館長段昭南,

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特別代表李止宜, 省僑聯主席、黨組書記史宇, 省文化廳副廳長吳曉林, 省僑辦副主任杜偉,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等出席開館儀式。

司錦泉說, 20年前張純如女士以探尋真相、揭露罪行的執著和勇氣, 在世界各地訪問了許多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並多次到江蘇和南京實地考察採訪, 撰寫出版了英文版《南京大屠殺》。 這部被譽為“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首次向西方社會全面客觀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殘酷罪行, 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驚, 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深刻反思, 為維護歷史真相、捍衛人類正義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們永遠銘記她的歷史正義感和道德勇氣!張純如紀念館的建成開放,

不僅展示了張純如女士的生活成長經歷, 也反映了海外華人拳拳報國的赤子之心和深沉厚重的民族情懷, 為江蘇增添了一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我們要充分用好用活紀念館的展陳資源, 結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 共同為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人類和平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姚曉東說, 斯人雖去, 精神永存。 2001年江蘇省在美國三藩市舉辦“永不忘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時, 我有幸與張純如女士有一面之緣, 對她追求和平、探求真相的無畏精神和一身正氣有著深刻印象。 此時此刻, 站在這裡, 我深深地為她過早離世感到惋惜痛心。 張純如女士祖籍江蘇淮安,是我們淮安人民的驕傲。她1989年從伊利諾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從此開始了專業寫作道路。憑藉智慧與勇氣,張純如女士蜚聲世界,被西方稱為“最好的歷史學家和人權鬥士”、第一位在美國成長的充滿強烈歷史正義感和道德勇氣的華裔青年模範。在短暫的36年生命歷程中,張純如女士先後寫作完成了《錢學森傳》《南京大屠殺》《美國華人》三部作品。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是第一本完整呈現“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英文書,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引起了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對這段歷史全新的認識和關注,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她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擔負起了警醒世人的沉重擔子,卻又因此身心受創,以一種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她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如一道彩虹,以最後的絢爛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張純如是淮安的優秀女兒,對淮安而言,挖掘、宣傳好她的事蹟有助於提升淮安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對國家而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是再現歷史的輝煌,還要不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建好張純如紀念館就是不忘張純如、不忘民族的苦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鏗鏘前行的力量;對世界而言,張純如就是一隻含著綠色橄欖枝的和平之鴿,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傑出代表。

張盈盈向淮安市和淮安人民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她說,張純如出生美國,但她關心祖國的歷史文化,常常以自已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淮安是張純如祖父、曾祖父的生長地,張純如紀念館建在淮安有如落葉歸根,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感到莫大的榮幸!

儀式開始前,著名詩人趙愷領誦其精心創作的詩歌《張純如》。儀式上,張紹進、張盈盈夫婦向張純如紀念館捐贈物品並接受紀念館顧問聘書,史宇授予紀念館“親情中華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牌匾,吳曉林、杜偉共同授予紀念館“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牌匾。

張純如紀念館以“不能忘卻的紀念”為主題,以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為核心,以她追尋正義、絢麗多彩的一生為主線,以鳶尾花的藍紫色為主基調,通過六個板塊反映她的一生。建成後的紀念館,將成為緬懷張純如的新平臺、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陣地、淮安與海外交流聯誼的新視窗。

張純如女士祖籍江蘇淮安,是我們淮安人民的驕傲。她1989年從伊利諾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從此開始了專業寫作道路。憑藉智慧與勇氣,張純如女士蜚聲世界,被西方稱為“最好的歷史學家和人權鬥士”、第一位在美國成長的充滿強烈歷史正義感和道德勇氣的華裔青年模範。在短暫的36年生命歷程中,張純如女士先後寫作完成了《錢學森傳》《南京大屠殺》《美國華人》三部作品。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是第一本完整呈現“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英文書,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引起了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對這段歷史全新的認識和關注,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她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擔負起了警醒世人的沉重擔子,卻又因此身心受創,以一種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她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如一道彩虹,以最後的絢爛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張純如是淮安的優秀女兒,對淮安而言,挖掘、宣傳好她的事蹟有助於提升淮安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對國家而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是再現歷史的輝煌,還要不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建好張純如紀念館就是不忘張純如、不忘民族的苦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鏗鏘前行的力量;對世界而言,張純如就是一隻含著綠色橄欖枝的和平之鴿,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傑出代表。

張盈盈向淮安市和淮安人民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她說,張純如出生美國,但她關心祖國的歷史文化,常常以自已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淮安是張純如祖父、曾祖父的生長地,張純如紀念館建在淮安有如落葉歸根,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感到莫大的榮幸!

儀式開始前,著名詩人趙愷領誦其精心創作的詩歌《張純如》。儀式上,張紹進、張盈盈夫婦向張純如紀念館捐贈物品並接受紀念館顧問聘書,史宇授予紀念館“親情中華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牌匾,吳曉林、杜偉共同授予紀念館“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牌匾。

張純如紀念館以“不能忘卻的紀念”為主題,以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為核心,以她追尋正義、絢麗多彩的一生為主線,以鳶尾花的藍紫色為主基調,通過六個板塊反映她的一生。建成後的紀念館,將成為緬懷張純如的新平臺、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陣地、淮安與海外交流聯誼的新視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