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雲南高黎貢山移民:“黑戶”近萬人 超生數量驚人

移民們分佈在高黎貢山半山腰, 大多數人居住的仍是簡陋的窩棚。 澎湃新聞記者 趙孟 圖

20多年前, 傈僳族人開啊香帶著妻兒離開老家怒江州200公里,

到保山市芒寬鄉討生活。 他陸續生育過14個子女(其中3個孩子夭折), 如今兒女們又給他生育了8個孫子孫女。

這些兒孫長期以來沒有戶口。 直到2008年前後, 開啊香才將10個兒女和4個孫子孫女的戶口解決, 但至今, 1個女兒和4個孫子女仍是戶籍登記中“不存在的人”。

據研究者調查, 在雲南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的東面邊緣地帶, 分佈著18000多名像開啊香一樣的移民人口。 他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 或由政府組織移民, 或自發逃離貧瘠的土地, 從怒江遷徙到保山, 如今已在這裡繁衍到第三代。 這些新出生的人口, 約有近萬人沒有戶口。

光霧山移民聚居點的孩子們在天真無邪的玩耍,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沒有戶口。

移民人口首先帶來的是人戶分離的管理難題, 進而演變成大量的“黑戶”問題。 父輩們脫離戶籍地管理, 無法獲得任何保障政策, 他們往往掙扎於貧困線上, 生病只能聽天由命;後代中多數則沒有戶口, 無法出行、無法讀書、甚至無法合法結婚。

2016年初,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 “禁止設立任何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前置條件”。 時間過去一年多, 由於擔心超生“罰款”, 大部分移民都沒有主動申報解決“黑戶”問題。

保山市政協相關人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 由於移民人口來自怒江州,

又常年生活在保山境內, 由誰來主導解決這一問題, 仍在討論。 保山市此前已經將相關報告遞交到雲南省政府, 雲南省政府很重視, 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阿拉芙和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都沒有戶口。

人戶分離

開啊香大約是1997年從怒江州遷移到保山的。

和來這裡的大多數人一樣, 他不識字, 無法書寫自己的名字, 單調重複的勞作, 也讓他們對時間的流逝缺乏感知。

怒江州是雲南經濟發展最落後的地區, 險峻的峽谷和稀薄的土地, 成為掣肘當地發展的主要因素。

開啊香的老家在怒江州福貢縣的一片山崖上, 距離縣城尚有十多公里山路。 直到去年, 這裡才通了公路。

保山市委黨校教師、保山市傈僳族研究會理事薛炘很早就開始關注這裡的移民問題。 他介紹, 早在上世紀80年代, 怒江州政府就開始做一些移民工作。 這些政府組織的移民中, 有一部分來自1979年怒江州泥石流遭遇自然災害的受災物件, 另一部分則是為了回應國家1996年提出的治理“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政策, 而發動的移民。

1997年,怒江州民族宗教事務局、瀘水縣民政局基於扶貧目的,由怒江州出資,租用保山市芒寬鄉麻栗山土地500畝,從怒江州瀘水縣移民700余人,開啟了兩地移民的先河。隨後,租地面積擴大到2200畝,租期從30年到70年不等,移民人數也不斷增多,人戶分離的現象逐漸形成。

受到政府組織移民的影響,老百姓自發移民也陸續到來。先走出去的村民帶回外面世界的消息,人們通過各種途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條件更好的保山謀生活。開啊香在這時也加入到移民大軍。

當時,一些外地商人在保山承包土地種植甘蔗,需要大量勞動力,怒江一帶的許多人都被招去打工。大約在一個冬天的早上,開啊香與四五十個村民,被裝上了一輛東風卡車,當時路況不好走,車子從福貢開了一整天,天黑時才到保山芒寬鄉。

幾十個村民在黑暗中爬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一個叫光霧山的地方,位於高黎貢山的半山坡。第二天醒來,眼前的土地讓他們振奮。“肯定比老家好種多了。”開啊香說,雖然這裡也是半山腰,但這裡的土地肥沃、平坦。

沒過多久,他就回家去將老婆和4個孩子接了過來,開始了打工生涯。他們只管幹活,不用操心種苗和收成。

兩年後,因為收成不好,承包土地的商人離開,但開啊香不願意回老家。他東挪西湊,從當地人手中租了幾十畝土地,種植甘蔗、咖啡等經濟作物,扣除地租和農資費用後勉強能夠生活。這樣的日子維持了20多年。

開啊香最小的孫女,因為兒子兒媳未到法定結婚年齡,不敢給孩子上戶口。

超生數量驚人

2017年3月初的一個傍晚,開啊香坐在四面透風的屋子裡,回憶這20多年的移民生活。“當時以為能在這紮根,可現在卻還是給人幹活兒。”他吸了一口煙,歎道。

實際上,除了家裡不斷增加的人丁,這20多年來他幾乎一無所獲。老家回不去了,可又無法在保山落戶,沒有土地,也無法享受到這裡的惠農政策。

剛到這裡時,只有他和妻子加4個孩子,一家六口。如今,這個家庭已經發展到21人,兒女共計11個,孫子孫女8個。看著兒孫們一天天長大,沒有戶口的困擾愈加突出。

從2002年至今,薛炘先後十多次到移民聚居地調研。在他看來,人戶分離導致包括計劃生育在內的多項政策難以執行到位,是造成“黑戶”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3年之前,全國普遍實行“一胎”政策,即便是在農村,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也只能生育兩個孩子。但移民們普遍居住偏僻的高黎貢山上,由於交通和通訊不便,計劃生育工作很難執行到位。

人們對待生育的觀念樸素。“這地方不好生活,多生一個就多個勞動力。”開啊香說。

薛炘調研發現,由於缺乏戶籍管理,這裡的早婚早育現象普遍。二十二三歲的成人少則生育了三五個,多則有七八個孩子。2012年,他在敢頂村調研時發現,人口數最多的一戶中,戶主四十七八歲,全家有23口人。戶主生育了5個子女,其中三個兒子已成婚,分別生育了8個、3個、3個子女。

據薛炘執筆的《怒江流域傈僳族盲流村情況調查》,截至2014年底,長期滯留在保山境內的移民人口有18000多人,主要分佈于高黎貢山東面二半山以上的自然保護區邊緣,這些移民中,可能有近一半目前仍沒有戶籍。

保山市政協此前也曾做過一次調研。一位參與過調研的人士說,移民人數共計10000多人,有戶口的只有2000多人,剩餘8000多人均無戶口。雖然兩份調研報告對移民總數的統計差距較大,但對無戶口人員的統計,較為接近。

大量無戶口人員引起了怒江州政府的注意,政府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2008年,當地出臺“統一政策”,通知移民到保山一帶的村民回家給新生的孩子登記戶口。但一些生育多個子女的家庭擔心,回去登記戶口後將會被罰款,許多人沒敢登記戶口,或沒有將真實的子女數上報。

回想起來,開啊香覺得自己當時“幸運”,他如實將當時的10個子女4個孫子女報上去,都順利登記戶口。但後來出生1個兒女和4個孫子女,就沒再去登記了。

如今剩下的4個沒有戶口的孫輩中,三兒子開鬥奪因妻子今年剛滿18歲,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無法給生育的一個孩子登記戶口;大兒子則擔心,去上戶口後,他的三個“超生”的孩子資訊暴露,會被追繳“罰款”。

福貢縣架科底鄉達大科村黨支部書記此有香告訴澎湃新聞,像開啊香這樣的移民家庭,當地每個村有四五十戶,時間長的離開村裡有20多年,短的也有五六年,“走是時候是一戶,回來就變成了三四戶”。由於“超生”普遍,一些家庭擔心被“罰款”,致使孩子沒有能登記戶口。如果重新遷移回戶籍地,土地分配有限,“也是個大問題”。

福貢縣衛計局政策指導處一位和姓工作人員說,此前福貢地區農村一般也都可以生兩個子女,但是生育三個或三個以上,會被追究“罰款”。目前的標準是,“超生”一個孩子,按照上一年度怒江州農民可支配收入的5-8倍進行徵收社會撫養費,“一般‘超生’一個就是四五萬”,如果超生兩個,則在第一個的基礎上翻倍,後面以此類推。

而福貢縣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則表示,登記戶口需要結婚證、身份證、出生證明等證明文件,雖然登記戶口時不用徵收社會撫養費,但是登記戶口後,計生部門會來提取“超生”家庭的資訊,“國家有規定,我們沒有理由不給他們”。

大病只能聽天由命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部分移民人口失去戶籍管理已經近30年,他們無法享受到老家的低保、“新農合”、教育等政策。雖然常年在保山勞作,但這裡沒有自己的土地,許多人依然在溫飽線上掙扎。

薛炘還記得2002年去調研時,這些移民基本上都住在窩棚裡,屋頂好點的蓋一張油毛氈,差點的只有一張塑膠布,並且人畜不分。人們普遍填不飽肚子,主食是白水煮玉米飯,一年中總有兩三個月青黃不接。這幾年條件稍有改善,也不過是將屋頂換成了石棉瓦。

“我既想去看看他們,又不想去。”薛炘說,每次去調研,他會自費給村民們買些東西,但“力量是微薄的”。

開啊香全家21口人,租種了50多畝土地,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年份好的時候,甘蔗可以收100噸,近些年每噸可以賣420元。除去5000多元的地租、化肥、農藥等成本,收入剛夠全家人吃喝。

開鬥奪說,遇到天旱的年份,全家人只能借債過活。2008年當地大旱,甘蔗地幾乎“顆粒無收”,全家人借了3萬多元才撐過一年。

由於長期未在怒江州生活,移民人口沒有參與戶籍所在地的“新農合”,生病的治療費用全靠自己承擔,“小病靠拖,大病只能聽天由命”。

這些年調研時,薛炘常和保山周邊的一些愛心人士,給村民們帶去一些衣物的日用品。2月17日,薛炘等8人驅車到光霧山,將一些募捐到的衣物送給村民,意外得知開啊香的一個孩子正病重。大家隨即商量,將身上所有的錢都留給了開啊香家。回去的路上,大家又商議,決定幫助這個叫九香益的孩子募捐醫療費用,將其接到保山人民醫院治療。

開啊香的女兒腹痛無錢醫治,寨子裡的長者按頭幫他祈禱病痛早些離去。

2月19日,三兒子開鬥奪帶著患病的弟弟來到保山人民醫院,經檢查是壞死性肺炎。第二天,妹妹木妮香出現腹痛,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也被帶到了醫院。妹妹的病情主要是飲食問題和感冒所致,在醫院住了一周左右好轉回家。而弟弟病情嚴重,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

考慮到醫療條件所限,3月24日,九香益又被轉院到昆明市兒童醫院。目前花費的七八萬醫藥費,全部來自愛心人士説明。“如果不是他們幫助,估計這個弟弟也沒有了。”開鬥奪說。

薛炘調研發現,由於人戶分離,居住地分散,遠離集市,衛生防疫措施難以得到保障。2013年,敢頂村爆發大面積麻疹,江東爆發群體性瘧疾,涉及200多人。

福貢縣架科底鄉達大科村黨支部書記此有香說,由於這些人長期不在戶籍地,所以也無無法享受低保、都沒有購買“新農合”。他介紹,當地低保覆蓋率大約40-50%,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申請,但這些長期在外的移民,由於村裡不瞭解他們的實際經濟情況,所以無法給他們申請低保。而“新農合”一般由村幹部收取,再統一上交到鄉里,不在家的移民人口,都沒有繳納“新農合”費用,生病住院自然也無法獲得報銷。

8歲的阿拉芙和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沒有戶口,最近有戶口的玩伴去讀書了,她說“我想讀書”。

“我還沒有讀書”

父母們的另一個憂慮是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在移民分佈的高黎貢山片區,九年義務教育無法完全落實。

目前,僅在政府主導移民的麻栗山片區建有一所由怒江州瀘水縣教育局直管的正規小學,主要輻射周邊的幾個村寨。但由於交通不便,附近適齡兒童入學率並不高。

一些附近沒有戶籍的兒童,被怒江州統一安排進入學校,但讀完小學後,由於無法註冊由雲南省統一管理的中學學籍,被迫中止學業。

對於大多數自發移民的移民人口聚居地來說,情況更為糟糕。開啊香的8個孫子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義務教育。

三月正是種植甘蔗的季節,四個頭髮蓬亂的男孩和父母在山坡上揮舞著鋤頭。不遠處,是愛心人士籌建的一所臨時“學校”,取名“光明小學”,但這並不是教育部門認可的正規學校。沒有專業的老師、沒有固定的學時、教材也是從外地用過的教材搜集而來。

在移民人口聚居地,一般三五十戶的村落,會有一個由愛心人士籌建的臨時“學校”,負擔著義務教育應該承擔的職責。

目前,光明小學有七八十個學生,學習以早晚為主,遇到農忙時就得停課。寨子裡的大多數孩子,只能在這個臨時“學校”讀幾年書,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算術,然後回家重複著父輩的命運。

光霧山移民居住點的臨時“學校”,沒有正式老師,沒有固定學時,課本也是從外地用過的舊教材搜集而來。

在更偏僻分散的寨子,連這樣的臨時“學校”也沒有。

在距離光霧山一個小時路程、靠近集鎮的一個寨子裡,8歲的小女孩阿拉芙(音)本應該坐在教室裡朗讀課本,但現在,她只能帶著一隻小狗,陪著妹妹和弟弟玩耍。

阿拉芙的父親李桑那於1997年隨父母從怒江遷徙到芒寬,並在這裡娶妻生子,如今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除了15歲的大兒子有戶口外,其餘三個孩子如今都沒有戶口。

“去光明小學太遠了,鄉上的學校又不讓進。”李桑那說,雖然寨子裡的“學校”可以讀書,但距離太遠他不放心,而集鎮上的正規學校又需要戶口,這將他們攔在了門外。

阿拉芙紮著淩亂的馬尾,聰明伶俐,眼裡有光。聽見大人們在討論讀書的話題,她突然從門外跑進來,用稚氣的童聲說:“我要讀書,但是我還沒有讀書。”然後木然地望著來客,似在等待回應。

等待處理方案

游離於戶籍管理之外的移民人口,一直是怒江和保山兩地政府頭痛的問題。

一位保山市政府人士說,移民人口問題一開始是流動人口管理問題,進而發展成大量“黑戶”,而造成“黑戶”的主要原因又是“超生”。

2013年底以後,計劃生育政策開始調整,加之精准扶貧政策的鋪開,這個群體逐漸被公開談論。

保山市政協一直關注保山境內的移民人口問題,其下的民族宗教華僑聯絡委員會承擔了相關調研工作。該委員會主任楊青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於去年將調研情況報告遞交了到了上級單位,“領導很重視”,他們也在等待處理方案。

2016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規定八類無戶口人士可申請辦理常住戶口登記。這八類包括: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被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後戶口被登出,農村地區因婚嫁被登出原籍戶口,戶口遷移證件遺失或者超過有效期限,我國公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非婚生育和其他無戶口人員。

這八類“黑戶”,基本囊括了所有導致“黑戶”成因。這份意見還明確規定,“禁止設立任何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前置條件”。

但對於這些從怒江來到保山的移民來說,由於他們擔心超生罰款,大部分人都沒有因為國家出臺的新政去主動申報解決“黑戶”問題。返回騰訊網首頁>>

而發動的移民。

1997年,怒江州民族宗教事務局、瀘水縣民政局基於扶貧目的,由怒江州出資,租用保山市芒寬鄉麻栗山土地500畝,從怒江州瀘水縣移民700余人,開啟了兩地移民的先河。隨後,租地面積擴大到2200畝,租期從30年到70年不等,移民人數也不斷增多,人戶分離的現象逐漸形成。

受到政府組織移民的影響,老百姓自發移民也陸續到來。先走出去的村民帶回外面世界的消息,人們通過各種途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條件更好的保山謀生活。開啊香在這時也加入到移民大軍。

當時,一些外地商人在保山承包土地種植甘蔗,需要大量勞動力,怒江一帶的許多人都被招去打工。大約在一個冬天的早上,開啊香與四五十個村民,被裝上了一輛東風卡車,當時路況不好走,車子從福貢開了一整天,天黑時才到保山芒寬鄉。

幾十個村民在黑暗中爬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一個叫光霧山的地方,位於高黎貢山的半山坡。第二天醒來,眼前的土地讓他們振奮。“肯定比老家好種多了。”開啊香說,雖然這裡也是半山腰,但這裡的土地肥沃、平坦。

沒過多久,他就回家去將老婆和4個孩子接了過來,開始了打工生涯。他們只管幹活,不用操心種苗和收成。

兩年後,因為收成不好,承包土地的商人離開,但開啊香不願意回老家。他東挪西湊,從當地人手中租了幾十畝土地,種植甘蔗、咖啡等經濟作物,扣除地租和農資費用後勉強能夠生活。這樣的日子維持了20多年。

開啊香最小的孫女,因為兒子兒媳未到法定結婚年齡,不敢給孩子上戶口。

超生數量驚人

2017年3月初的一個傍晚,開啊香坐在四面透風的屋子裡,回憶這20多年的移民生活。“當時以為能在這紮根,可現在卻還是給人幹活兒。”他吸了一口煙,歎道。

實際上,除了家裡不斷增加的人丁,這20多年來他幾乎一無所獲。老家回不去了,可又無法在保山落戶,沒有土地,也無法享受到這裡的惠農政策。

剛到這裡時,只有他和妻子加4個孩子,一家六口。如今,這個家庭已經發展到21人,兒女共計11個,孫子孫女8個。看著兒孫們一天天長大,沒有戶口的困擾愈加突出。

從2002年至今,薛炘先後十多次到移民聚居地調研。在他看來,人戶分離導致包括計劃生育在內的多項政策難以執行到位,是造成“黑戶”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3年之前,全國普遍實行“一胎”政策,即便是在農村,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也只能生育兩個孩子。但移民們普遍居住偏僻的高黎貢山上,由於交通和通訊不便,計劃生育工作很難執行到位。

人們對待生育的觀念樸素。“這地方不好生活,多生一個就多個勞動力。”開啊香說。

薛炘調研發現,由於缺乏戶籍管理,這裡的早婚早育現象普遍。二十二三歲的成人少則生育了三五個,多則有七八個孩子。2012年,他在敢頂村調研時發現,人口數最多的一戶中,戶主四十七八歲,全家有23口人。戶主生育了5個子女,其中三個兒子已成婚,分別生育了8個、3個、3個子女。

據薛炘執筆的《怒江流域傈僳族盲流村情況調查》,截至2014年底,長期滯留在保山境內的移民人口有18000多人,主要分佈于高黎貢山東面二半山以上的自然保護區邊緣,這些移民中,可能有近一半目前仍沒有戶籍。

保山市政協此前也曾做過一次調研。一位參與過調研的人士說,移民人數共計10000多人,有戶口的只有2000多人,剩餘8000多人均無戶口。雖然兩份調研報告對移民總數的統計差距較大,但對無戶口人員的統計,較為接近。

大量無戶口人員引起了怒江州政府的注意,政府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2008年,當地出臺“統一政策”,通知移民到保山一帶的村民回家給新生的孩子登記戶口。但一些生育多個子女的家庭擔心,回去登記戶口後將會被罰款,許多人沒敢登記戶口,或沒有將真實的子女數上報。

回想起來,開啊香覺得自己當時“幸運”,他如實將當時的10個子女4個孫子女報上去,都順利登記戶口。但後來出生1個兒女和4個孫子女,就沒再去登記了。

如今剩下的4個沒有戶口的孫輩中,三兒子開鬥奪因妻子今年剛滿18歲,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無法給生育的一個孩子登記戶口;大兒子則擔心,去上戶口後,他的三個“超生”的孩子資訊暴露,會被追繳“罰款”。

福貢縣架科底鄉達大科村黨支部書記此有香告訴澎湃新聞,像開啊香這樣的移民家庭,當地每個村有四五十戶,時間長的離開村裡有20多年,短的也有五六年,“走是時候是一戶,回來就變成了三四戶”。由於“超生”普遍,一些家庭擔心被“罰款”,致使孩子沒有能登記戶口。如果重新遷移回戶籍地,土地分配有限,“也是個大問題”。

福貢縣衛計局政策指導處一位和姓工作人員說,此前福貢地區農村一般也都可以生兩個子女,但是生育三個或三個以上,會被追究“罰款”。目前的標準是,“超生”一個孩子,按照上一年度怒江州農民可支配收入的5-8倍進行徵收社會撫養費,“一般‘超生’一個就是四五萬”,如果超生兩個,則在第一個的基礎上翻倍,後面以此類推。

而福貢縣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則表示,登記戶口需要結婚證、身份證、出生證明等證明文件,雖然登記戶口時不用徵收社會撫養費,但是登記戶口後,計生部門會來提取“超生”家庭的資訊,“國家有規定,我們沒有理由不給他們”。

大病只能聽天由命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部分移民人口失去戶籍管理已經近30年,他們無法享受到老家的低保、“新農合”、教育等政策。雖然常年在保山勞作,但這裡沒有自己的土地,許多人依然在溫飽線上掙扎。

薛炘還記得2002年去調研時,這些移民基本上都住在窩棚裡,屋頂好點的蓋一張油毛氈,差點的只有一張塑膠布,並且人畜不分。人們普遍填不飽肚子,主食是白水煮玉米飯,一年中總有兩三個月青黃不接。這幾年條件稍有改善,也不過是將屋頂換成了石棉瓦。

“我既想去看看他們,又不想去。”薛炘說,每次去調研,他會自費給村民們買些東西,但“力量是微薄的”。

開啊香全家21口人,租種了50多畝土地,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年份好的時候,甘蔗可以收100噸,近些年每噸可以賣420元。除去5000多元的地租、化肥、農藥等成本,收入剛夠全家人吃喝。

開鬥奪說,遇到天旱的年份,全家人只能借債過活。2008年當地大旱,甘蔗地幾乎“顆粒無收”,全家人借了3萬多元才撐過一年。

由於長期未在怒江州生活,移民人口沒有參與戶籍所在地的“新農合”,生病的治療費用全靠自己承擔,“小病靠拖,大病只能聽天由命”。

這些年調研時,薛炘常和保山周邊的一些愛心人士,給村民們帶去一些衣物的日用品。2月17日,薛炘等8人驅車到光霧山,將一些募捐到的衣物送給村民,意外得知開啊香的一個孩子正病重。大家隨即商量,將身上所有的錢都留給了開啊香家。回去的路上,大家又商議,決定幫助這個叫九香益的孩子募捐醫療費用,將其接到保山人民醫院治療。

開啊香的女兒腹痛無錢醫治,寨子裡的長者按頭幫他祈禱病痛早些離去。

2月19日,三兒子開鬥奪帶著患病的弟弟來到保山人民醫院,經檢查是壞死性肺炎。第二天,妹妹木妮香出現腹痛,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也被帶到了醫院。妹妹的病情主要是飲食問題和感冒所致,在醫院住了一周左右好轉回家。而弟弟病情嚴重,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

考慮到醫療條件所限,3月24日,九香益又被轉院到昆明市兒童醫院。目前花費的七八萬醫藥費,全部來自愛心人士説明。“如果不是他們幫助,估計這個弟弟也沒有了。”開鬥奪說。

薛炘調研發現,由於人戶分離,居住地分散,遠離集市,衛生防疫措施難以得到保障。2013年,敢頂村爆發大面積麻疹,江東爆發群體性瘧疾,涉及200多人。

福貢縣架科底鄉達大科村黨支部書記此有香說,由於這些人長期不在戶籍地,所以也無無法享受低保、都沒有購買“新農合”。他介紹,當地低保覆蓋率大約40-50%,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申請,但這些長期在外的移民,由於村裡不瞭解他們的實際經濟情況,所以無法給他們申請低保。而“新農合”一般由村幹部收取,再統一上交到鄉里,不在家的移民人口,都沒有繳納“新農合”費用,生病住院自然也無法獲得報銷。

8歲的阿拉芙和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沒有戶口,最近有戶口的玩伴去讀書了,她說“我想讀書”。

“我還沒有讀書”

父母們的另一個憂慮是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在移民分佈的高黎貢山片區,九年義務教育無法完全落實。

目前,僅在政府主導移民的麻栗山片區建有一所由怒江州瀘水縣教育局直管的正規小學,主要輻射周邊的幾個村寨。但由於交通不便,附近適齡兒童入學率並不高。

一些附近沒有戶籍的兒童,被怒江州統一安排進入學校,但讀完小學後,由於無法註冊由雲南省統一管理的中學學籍,被迫中止學業。

對於大多數自發移民的移民人口聚居地來說,情況更為糟糕。開啊香的8個孫子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義務教育。

三月正是種植甘蔗的季節,四個頭髮蓬亂的男孩和父母在山坡上揮舞著鋤頭。不遠處,是愛心人士籌建的一所臨時“學校”,取名“光明小學”,但這並不是教育部門認可的正規學校。沒有專業的老師、沒有固定的學時、教材也是從外地用過的教材搜集而來。

在移民人口聚居地,一般三五十戶的村落,會有一個由愛心人士籌建的臨時“學校”,負擔著義務教育應該承擔的職責。

目前,光明小學有七八十個學生,學習以早晚為主,遇到農忙時就得停課。寨子裡的大多數孩子,只能在這個臨時“學校”讀幾年書,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算術,然後回家重複著父輩的命運。

光霧山移民居住點的臨時“學校”,沒有正式老師,沒有固定學時,課本也是從外地用過的舊教材搜集而來。

在更偏僻分散的寨子,連這樣的臨時“學校”也沒有。

在距離光霧山一個小時路程、靠近集鎮的一個寨子裡,8歲的小女孩阿拉芙(音)本應該坐在教室裡朗讀課本,但現在,她只能帶著一隻小狗,陪著妹妹和弟弟玩耍。

阿拉芙的父親李桑那於1997年隨父母從怒江遷徙到芒寬,並在這裡娶妻生子,如今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除了15歲的大兒子有戶口外,其餘三個孩子如今都沒有戶口。

“去光明小學太遠了,鄉上的學校又不讓進。”李桑那說,雖然寨子裡的“學校”可以讀書,但距離太遠他不放心,而集鎮上的正規學校又需要戶口,這將他們攔在了門外。

阿拉芙紮著淩亂的馬尾,聰明伶俐,眼裡有光。聽見大人們在討論讀書的話題,她突然從門外跑進來,用稚氣的童聲說:“我要讀書,但是我還沒有讀書。”然後木然地望著來客,似在等待回應。

等待處理方案

游離於戶籍管理之外的移民人口,一直是怒江和保山兩地政府頭痛的問題。

一位保山市政府人士說,移民人口問題一開始是流動人口管理問題,進而發展成大量“黑戶”,而造成“黑戶”的主要原因又是“超生”。

2013年底以後,計劃生育政策開始調整,加之精准扶貧政策的鋪開,這個群體逐漸被公開談論。

保山市政協一直關注保山境內的移民人口問題,其下的民族宗教華僑聯絡委員會承擔了相關調研工作。該委員會主任楊青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於去年將調研情況報告遞交了到了上級單位,“領導很重視”,他們也在等待處理方案。

2016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規定八類無戶口人士可申請辦理常住戶口登記。這八類包括: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被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後戶口被登出,農村地區因婚嫁被登出原籍戶口,戶口遷移證件遺失或者超過有效期限,我國公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非婚生育和其他無戶口人員。

這八類“黑戶”,基本囊括了所有導致“黑戶”成因。這份意見還明確規定,“禁止設立任何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前置條件”。

但對於這些從怒江來到保山的移民來說,由於他們擔心超生罰款,大部分人都沒有因為國家出臺的新政去主動申報解決“黑戶”問題。返回騰訊網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