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訪最後一個馬背上的派出所

洛桑吉層(左)和紮西達娃。 他們身前的警馬和身後的蘋果樹就是羊拉派出所兩樣有生命的財產。 資料圖

胡傑

1999年6月下旬, 我臨時接受了一項異地採訪任務。

這一年, 我所在的《人民公安報》有個“新聞扶貧”的採訪策劃, 就是派記者去一些偏遠的公安機關, 採訪那裡民警的生存狀態。

報社將“新聞扶貧”的第一站放在了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報社記者部副主任劉向公、廣西站的楊劍鋒和我組成採訪組, 隨報社雲南站的楊樹華一起趕往採訪地。 我們當天趕到了迪慶州政府所在地中甸縣, 隨後我們決定去德欽、去羊拉, 再偏遠也要去一趟。

羊拉命案

1997年9月, 雲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慶。 2002年, 中甸縣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縣。 但當時, 這裡仍叫“中甸”, 旅遊也遠遠沒有火起來。

迪慶州公安局副局長黃政紅陪我們參觀那會兒還並不出名的納帕海。

黃政紅是藏族, 只不過起了個漢族名字。 他是一個典型的藏族漢子, 頭髮略卷、高大魁梧、熱情豪爽。 11年前, 29歲的黃政紅在德欽縣公安局當副局長時, 為一起大案, 曾經取道西藏的芒康縣, 翻山越嶺去過羊拉。

過去, 羊拉派出所只有一個民警。 因為那個地方太偏遠, 這個民警就是在當地選拔, 經過縣公安局培訓後, 再派回羊拉。 一次, 羊拉的信用社被盜, 丟了不少現金。 按常規, 羊拉發了案, 就是這個民警勘查現場, 然後向縣公安局電話彙報了事。 可是, 信用社被盜, 不同於一般盜竊案。 也是年輕氣盛, 黃政紅決定去一趟羊拉。

等他歷經艱險帶人到了羊拉, 把現場重新一看, 立即發現了其中的蹊蹺。 原來,

這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正是那位羊拉民警。 因為准岳母索要很重的彩禮, 這位民警動了偷盜信用社的念頭。 作案後, 他只是簡單地偽造了一下現場。

第二天, 信用社員工來報案後, 他就給縣公安局掛了電話, 以為這案子和以前發生的盜竊案一樣, 還是他說了算。 誰知, 分管刑偵的黃政紅親自來了羊拉, 戳穿了他的鬼把戲。

這天, 突然之間, 羊拉響起槍聲。 那位當地民警開槍殺死了准岳母, 然後飲彈自殺。 一起監守自盜案, 就此演變成為一起重大命案。 許多年後, 提起這起案子和那個民警, 黃政紅仍然十分感慨。

羊拉派出所就是雲南省最後一個靠騎馬辦案的公安派出所, 這是我們從黃政紅那裡瞭解到的。 他告訴我們, 全長147.6公里的羊拉公路已修到了139公里處,

再過不久, 就能全線貫通。 大山環抱中與世隔絕的羊拉派出所究竟是個什麼樣呢?馬背上的民警們是怎樣生存的呢?

宗庸卓瑪的家鄉

1999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出品一部堪稱經典的動畫片《寶蓮燈》。 片中的配音演員, 是姜文、陳佩斯等一眾大腕;為本片演唱主題曲、插曲和片尾曲的, 也都是大腕, 他們分別為劉歡、李玟、張信哲和宗庸卓瑪。 在雲南省, 特別是在迪慶藏族自治州, 宗庸卓瑪是一個讓當地人引以為榮的名字。

宗庸卓瑪曾經是一個放羊娃。 在德欽縣城上初中的時候, 每到放暑假的時候, 宗庸卓瑪總是和七八個同學一起, 背著乾糧, 步行5天才能回到家。 在翻越甲午雪山的那一天,

四野茫茫, 再沒有村莊可借宿, 她和小夥伴們必須圍著篝火坐上一宿。 沒錯, 她的家鄉就在德欽縣的羊拉鄉, 當時雲南省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鄉鎮。

6月26日上午, 我們從中甸縣建塘鎮出發, 沿滇藏公路北上。 出人意料, 這條著名的公路路況很差, 而且以土路為主, 傍晚趕到德欽縣升平鎮時, 我們一車人都已變成了“土人”。 升平鎮在一個山凹裡, 從滇藏公路拐到升平鎮, 一條無法會車的狹窄的土路陡峭異常, 一處彎道拐得太急, 所有車輛都必須倒一次車才能通過。 這就是國家級貧困縣德欽。

德欽縣是雲南省地勢最高、位置最北的一個縣, 我們一到德欽, 就受到熱情招待。 “你們要客(去)羊拉, 車裡一定得帶些炸藥。 ”唱歌、敬酒間隙, 好幾個人私下這樣提醒我們。 我們這才知道,在德欽,羊拉的偏遠差不多是與梅裡雪山的神秘齊名的。即使在縣公安局,去過那裡的人也沒幾個。

據縣公安局機關的同志們介紹,最後一次見到羊拉派出所的民警,是在1998年12月底全域的總結大會上。因為羊拉所裡的那部手搖式電話機有毛病,縣公安局與羊拉派出所只能保持著時斷時續的電話聯繫。

從升平鎮出發,經羊拉公路到羊拉鄉政府所在地,有210公里山路。羊拉公路已修了6年,因為山體滑坡、炸山取石等多種因素,已鋪出的這段路險象環生,隨時可能被堵。帶炸藥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炸石開路。

我們堅持要去羊拉,這讓縣公安局的幾位領導挺為難。在我們的一再請求下,局長松明生專門從縣人民銀行為我們借了一輛三菱越野車,並派曾在羊拉派出所工作過的治安管理大隊大隊長洛桑吉成陪我們一起去。因為只借到一部三菱越野,而且羊拉的接待能力很有限,根據縣局的建議,我們一行分為兩組,我隨劉向公去羊拉,楊劍鋒和楊樹華去了另一個靠近西藏的派出所。

6月27日中午,帶著縣公安局為我們備的飲料和食品,三菱吉普車駛出了升平鎮。兩個小時後,汽車駛入了羊拉公路。

黃昏時分,汽車被一群犛牛擋住了去路。放下車窗,大隊長洛桑吉成和一個放牧的老人親親熱熱地打招呼。洛桑吉成告訴我們,這位老人原先是個木匠,他就是宗庸卓瑪的叔叔。上初中時,洛桑吉成和宗庸卓瑪既是同學,也是同鄉,他們一起演過節目,放假時,也一起翻甲午雪山。指著路邊的一個村子,洛桑吉成說:“那就是歸悟村,宗庸卓瑪的家鄉。不過,她的父母都已經被她接到了昆明。”

這幾年,德欽往外走的人越來越多,據說縣上人口都已出現了負增長。

傍晚7點多,我們的汽車在羊拉公路138公里處停下。路斷了。

在碎石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半小時,我們又趕上開山放炮。一聲接一聲的炮聲響過,刺鼻的硝煙和塵土混合在一起,撲面而來。在放炮的間隙,羊拉派出所的副所長洛桑吉層牽著馬來到我們躲避“空襲”的地段。他接到了縣公安局的電話,專程來接我們。

洛桑吉層穿著便衣,如果不是夾克衫下露出手槍,根本就看不出他是一名員警。洛桑吉層卷髮、高鼻,長著藏族小夥子中少見的雙眼皮,透著一股帥氣。特別是他騎在馬上,揮灑自如中,渾身洋溢著一股陽剛之氣。呵,這就是我們的馬背民警。

經過十個小時的艱苦旅程,晚上9點多,我們終於來到了位於一面陡坡上的羊拉派出所。“到家了!”我們不約而同地從心底裡發出這樣一聲大喊。

羊拉的三名民警

現在,羊拉派出所的3名民警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他們就是洛桑吉層、紮西達娃和安吾次裡。他們都是二十六七歲、粗枝大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大個子,像油畫裡才會出現的藏族小夥子。

6月27日晚,羊拉派出所。當安吾次裡為劉向公處理完傷口,紮西達娃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晚飯。大家圍著一張刻有象棋盤的小方桌上邊吃邊聊,燈光昏暗、柴禾燒得有些嗆人的灶房內,充滿了節日般的歡樂氣氛。

這個深山之中的小派出所,3個民警都是中專文化,這讓我們多少有些吃驚。羊拉只有一所小學,這裡的孩子要讀初中,都必須翻山越嶺走很多路。但是,這裡藏族老百姓對教育的重視也同樣令人肅然起敬。在德欽縣,有不少家庭甚至貸款供子女讀書。

洛桑吉層和紮西達娃都是迪慶州民族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一個學漢語,一個學藏語;而安吾次裡上的是衛生學校,在穿上警服之前,他在羊拉鄉衛生院穿了好幾年白大褂。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老百姓追到派出所來,找他看病。

洛桑吉層當員警只有3年時間。師範畢業後,他在重慶當了3年兵。復員回來以後,他在羊拉中心完小教過半年書。學校缺老師,他語文、數學、美術、體育都教過,有時候還要像電影《一個不能少》中的魏敏芝一樣,教孩子們唱兩首歌。

但是,洛桑吉層從小的夢想,卻是當一名民警。所以,復員一回來,他就向縣公安局提出了當民警的書面申請。當時,羊拉派出所只有一名老民警,急需新人。

1996年6月15日,洛桑吉層正在給五年級上數學課時,被鄉郵電所的阿江喊去接電話,他被縣公安局錄用為羊拉派出所的一名人民警察。3個月後,洛桑吉層帶著十幾個碗口大的青稞粑粑,翻過達玖山、再翻過甲午雪山,步行3天,趕到了縣公安局,穿上了警服。

這個從不修飾自己的山村小夥子心情格外激動,特意去理了發、吹了頭,到照相館照了一張證件照。不久,他的戰友在廣東惠州替他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洛桑吉層思前想後,還是留在了羊拉。

紮西達娃是一個憨厚的小夥子,漢語說的不是太好。大家聊天的時候,他總是嘿嘿地笑著。紮西原先在德欽縣燕門派出所工作,1998年,局裡進行民警交流,本來將他交流到了佛山派出所,那裡離他家坐車只要3個多小時。可羊拉所缺人,又沒人願意去,他主動找到局長,說他願意到羊拉。於是,他就成為羊拉派出所歷史上第一個自願來的非本鄉民警。

從1998年10月到羊拉所至今,他只回過一次家。今年3月,他當鄉村教師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兒子一滿月,他就回了羊拉。農忙的季節,紮西達娃常幫村民們收青稞;村民們也挺喜歡他,有時會送他一些蔬菜。紮西說,兒子現在還沒有起名兒。按藏族的習俗,孩子滿半歲之後,要請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為孩子起名,這項活動和他這個做父親的沒什麼關係。

派出所用的電,是鄉上的小水電站發的,每晚12點準時要停。第二天清早,我們一起床,安吾次裡已經不在所裡了,我們甚至沒來得及給他拍下一張照片。指著對面看上去不很遠的一座山,洛桑吉層告訴我們,安吾次裡的外公病重了。因為村裡的兩名醫生都外出不在,昨晚他舅舅專程來叫他回去。翻過這座山趕到外公家,安吾次裡得走整整一天。

羊拉派出所的財產

羊拉派出所的破敗出乎我們的想像。派出所是1960年代初建的一院土藏房,牆上、門上的毛主席語錄仍清晰可辯。因為派出所沒有牌子可掛,這院房就和一般的民居沒什麼區別。下雨的時候,房子許多地方都在漏雨,紮西達娃的宿舍更是“泉水叮咚”。為了拍照,我們爬上馬廄的土屋頂,明顯感到腳下在顫動。灶房門前一根頂樑柱下的石墩,已有一半處於懸空狀態。

和左鄰右舍的民房相比,派出所是最殘破的一院房,更不要說和鄉政府、稅務所、郵電所、信用社乃至甲功村村公所等相比。山上蓋房,建材昂貴。洛桑吉層告訴我們,要徹底翻修一下派出所,得花40多萬元。對於縣公安局來說,這筆錢差不多是天文數字。

6月27日晚,在啃了一路的麵包、火腿腸之後,紮西達娃為我們做的那一鍋肥腸青菜辣味湯,簡直比山珍海味更好吃。可早上一問才知道,這副豬大腸是紮西托人從縣城捎來的,花了60元。因為不通公路,羊拉的一切商品都得靠人背馬馱運來。一瓶啤酒在縣城賣兩元五角錢,到了羊拉就賣5元錢。即使現在,藏民們相互之間買一隻雞,也得50元。民警手頭那點工資在這裡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派出所院裡,一處用木板釘成的雞舍空著。因為經常得一起下鄉,民警們也沒法養雞。在一塊不足20平方米的菜地裡,種著少量的蒜苗、蘿蔔、薄荷和西葫蘆,挨著牆角,兩種叫不上名的花正在開放。這裡地處高寒地帶,每年只有5月到9月能種一些菜。村裡也沒有一處賣菜的。大雪封山時,民警們只能天天吃辣椒面,一冬根本見不著蔬菜。我們來的這一天,洛桑吉層擰下了菜地裡唯一一個成熟的西葫蘆,大聲嚷嚷著“吃瓜,吃瓜!”,炒了給我們下飯。

來到羊拉當晚,民警們就打著手電筒向我們介紹院子裡的兩棵蘋果樹。蘋果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有二層樓高。到洛桑吉層手上,這兩棵樹已傳了6任所長。按照民警們的說法,派出所的另一樣有生命的固定資產,就是縣局配備給派出所的那匹6歲的栗色警馬。

因為派出所沒有足夠的飼料給馬吃,洛桑吉層只好把馬牽回家餵養。派出所只有這一匹寶貝馬,所以,馬背上的民警,事實上並不能經常騎馬。兩三個人一起下鄉時,他們只能讓馬馱上東西,自己仍然當“步兵”。

派出所有一台14英寸的舊彩電。1998年,縣公安局專門為羊拉派出所安裝了一套衛星電視接收系統,結束了民警們只能看一個頻道的歷史。大多數時候,紮西達娃和安吾次裡就是守著這台電視機度過一個個寂寞夜晚的。

民風純樸的羊拉鄉

羊拉鄉面積共有1080多平方公里,卻只有6200多人。從北端的丁拉,到南端的南仁,民警騎馬走上一個單趟,就得十天。3個民警,這裡的治安怎麼管呢?洛桑吉層給我們講了這樣一樁事兒:

今年(1999年)元月中旬,路農村的群眾上山砍木料時,村民尼瑪和傑成為打撲克贏煙發生撕打,尼瑪拔出腰刀,捅了傑成。傑成穿的衣服比較厚,傷得並不重。尼瑪一看,傑成流著血被人背走,嚇壞了,趕緊自己跑到派出所投案。派出所報請縣局批准,對他作出了治安拘留十天、罰款200元的處罰。按說,治安拘留應該在縣局看守所執行,可如果去縣城,路上就得3天,更何況正是大雪封山季節。於是,尼瑪的治安拘留就在派出所裡執行。

派出所的裡門上寫有毛主席語錄的那間房,就是尼瑪的拘留室。派出所只給他提供做飯用的三腳架以及鍋、壺等,尼瑪自帶糧食來,每天早上要自己上山背柴。除此之外,尼瑪還被民警領去,打掃了甲功村唯一的一個籃球場,這就等於向人們宣佈,尼瑪犯了嚴重的錯誤。如此這般,尼瑪在派出所老老實實地整整呆了十天。尼瑪這起案子是羊拉派出所1999年開出的最後一張治安拘留證,我們在羊拉的這一天,只有零星幾個人來派出所辦點兒事。

山坡上遠遠飄來收青稞的農民勞作時的歌聲。甲功村只有200多口人,平時很安靜。“北京來了幾個記者”,一時成為村子裡頭號新聞。傍晚時,羊拉鄉瘦瘦的陳鄉長還領著一干“地方官員”,專程來派出所看望我們。我們在村子裡所到之處,行人無論老幼,都會對我們駐足觀望。

高原日照很強,在羊拉這一帶,像我們這麼白的人根本就見不到。聊天時村民告訴我們,甲功村上一次來外地人,是1970年代的上海醫療隊。有的老太太不會說普通話,卻能冒出一句半句“阿拉”之類的上海話。

在派出所牆上的一張德欽縣地圖上,羊拉公路早就被洛桑吉層用鋼筆標注出來。據說,還在4月底,這條並未貫通的公路就已“被剪綵”。而這條路真正通車,大概要到7月下旬。甲功村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的日子將隨著羊拉公路的通車而有所改觀;唯獨陳鄉長提起這事兒就憂心忡忡。現在羊拉公路遇到塌方,還有民工及時疏導,等7月底一交工,這條鄉級公路縣上就不再管了。近150公里長的新路,僅靠一個道班是根本不能保證道路通暢的。何況,鄉里又沒有養這麼長一條路的實力。照他悲觀的看法,今後很長時間,羊拉公路恐怕也只是理論上的通車而已。

松茸、雞蛋與新棉被

一手握筷子、一手轟蒼蠅,這是我們所有人在羊拉吃飯時保持的姿式。這裡有著無窮無盡的蒼蠅,即使用“神槍手”噴著,也不能絲毫減少他們的數量。除了治安大隊長洛桑吉成,我們一行所有人都開始鬧肚子,隨身帶的止瀉藥被通通吃光。

但是,我們蓋的棉被卻是乾乾淨淨的。民警們的宿舍都很寬敞,我們幾個都住在洛桑吉層的宿舍裡。清早起來發現,我們蓋的被子,其中一床還是粉紅色的緞子面,顯然是洛桑吉層結婚時的“設備”,一直沒捨得蓋。

洛桑吉層的岳父原先也當過民警,退休以前,是羊拉鄉的鄉長。洛桑吉層算是高攀了,倒插門上了媳婦家。不過在藏區和我們內地不一樣,小夥子倒插門並不丟人。

像一個家庭主婦一般,紮西達娃在一頓接一頓地給我們做飯。早餐喝酥油茶、吃奶渣,中午是饅頭、炒菜。做晚飯前,洛桑吉層又從家裡拿來了乾鬆茸和雞蛋。松茸在日本市場很好,一到松茸上市季節,就會有許多販子到德欽來,連羊拉公路邊都會有許多販子搭起臨時的木板棚,等著收購松茸。

1997年,德欽的乾鬆茸賣到了上千元一斤,老百姓自己根本吃不起;而雞蛋,馬幫不好運,本地的雞又差不多成了珍稀動物,我們在甲功村所到之處,連一隻雞也不曾看到過,沒有雞哪兒來的雞蛋呢?吃著民警為我們找來的最好的東西,我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洛桑吉層的媳婦和別人一起承包了一個小供銷社。我們一路打聽著找到這裡,在她這兒買了不少罐頭、香煙、“老乾媽”辣醬和掛麵等。藉口拿不了,我們請她幫忙提到派出所去。我們本想在所裡給她和洛桑吉層拍一張合影。一進派出所門,我們就沖院子裡大聲嚷嚷:“吉層,你看誰來了!”可再一回頭,根本沒人跟過來。追到門外,洛桑吉層媳婦已經不見影兒,提來的東西擱在了派出所門口的地上。她挺害羞。

在結束了對羊拉派出所的採訪之後,6月29日上午,我們一行踏上了歸程。頂著大太陽,洛桑吉層牽著馬,馱著我們的行李,把我們送到了9公里外我們放車的路段。臨別,我們給他留下了電話和傳呼號。從車的後窗我們看見,車開出很遠,洛桑吉層還在張望著。

責任編輯:王碩

我們這才知道,在德欽,羊拉的偏遠差不多是與梅裡雪山的神秘齊名的。即使在縣公安局,去過那裡的人也沒幾個。

據縣公安局機關的同志們介紹,最後一次見到羊拉派出所的民警,是在1998年12月底全域的總結大會上。因為羊拉所裡的那部手搖式電話機有毛病,縣公安局與羊拉派出所只能保持著時斷時續的電話聯繫。

從升平鎮出發,經羊拉公路到羊拉鄉政府所在地,有210公里山路。羊拉公路已修了6年,因為山體滑坡、炸山取石等多種因素,已鋪出的這段路險象環生,隨時可能被堵。帶炸藥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炸石開路。

我們堅持要去羊拉,這讓縣公安局的幾位領導挺為難。在我們的一再請求下,局長松明生專門從縣人民銀行為我們借了一輛三菱越野車,並派曾在羊拉派出所工作過的治安管理大隊大隊長洛桑吉成陪我們一起去。因為只借到一部三菱越野,而且羊拉的接待能力很有限,根據縣局的建議,我們一行分為兩組,我隨劉向公去羊拉,楊劍鋒和楊樹華去了另一個靠近西藏的派出所。

6月27日中午,帶著縣公安局為我們備的飲料和食品,三菱吉普車駛出了升平鎮。兩個小時後,汽車駛入了羊拉公路。

黃昏時分,汽車被一群犛牛擋住了去路。放下車窗,大隊長洛桑吉成和一個放牧的老人親親熱熱地打招呼。洛桑吉成告訴我們,這位老人原先是個木匠,他就是宗庸卓瑪的叔叔。上初中時,洛桑吉成和宗庸卓瑪既是同學,也是同鄉,他們一起演過節目,放假時,也一起翻甲午雪山。指著路邊的一個村子,洛桑吉成說:“那就是歸悟村,宗庸卓瑪的家鄉。不過,她的父母都已經被她接到了昆明。”

這幾年,德欽往外走的人越來越多,據說縣上人口都已出現了負增長。

傍晚7點多,我們的汽車在羊拉公路138公里處停下。路斷了。

在碎石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半小時,我們又趕上開山放炮。一聲接一聲的炮聲響過,刺鼻的硝煙和塵土混合在一起,撲面而來。在放炮的間隙,羊拉派出所的副所長洛桑吉層牽著馬來到我們躲避“空襲”的地段。他接到了縣公安局的電話,專程來接我們。

洛桑吉層穿著便衣,如果不是夾克衫下露出手槍,根本就看不出他是一名員警。洛桑吉層卷髮、高鼻,長著藏族小夥子中少見的雙眼皮,透著一股帥氣。特別是他騎在馬上,揮灑自如中,渾身洋溢著一股陽剛之氣。呵,這就是我們的馬背民警。

經過十個小時的艱苦旅程,晚上9點多,我們終於來到了位於一面陡坡上的羊拉派出所。“到家了!”我們不約而同地從心底裡發出這樣一聲大喊。

羊拉的三名民警

現在,羊拉派出所的3名民警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他們就是洛桑吉層、紮西達娃和安吾次裡。他們都是二十六七歲、粗枝大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大個子,像油畫裡才會出現的藏族小夥子。

6月27日晚,羊拉派出所。當安吾次裡為劉向公處理完傷口,紮西達娃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晚飯。大家圍著一張刻有象棋盤的小方桌上邊吃邊聊,燈光昏暗、柴禾燒得有些嗆人的灶房內,充滿了節日般的歡樂氣氛。

這個深山之中的小派出所,3個民警都是中專文化,這讓我們多少有些吃驚。羊拉只有一所小學,這裡的孩子要讀初中,都必須翻山越嶺走很多路。但是,這裡藏族老百姓對教育的重視也同樣令人肅然起敬。在德欽縣,有不少家庭甚至貸款供子女讀書。

洛桑吉層和紮西達娃都是迪慶州民族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一個學漢語,一個學藏語;而安吾次裡上的是衛生學校,在穿上警服之前,他在羊拉鄉衛生院穿了好幾年白大褂。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老百姓追到派出所來,找他看病。

洛桑吉層當員警只有3年時間。師範畢業後,他在重慶當了3年兵。復員回來以後,他在羊拉中心完小教過半年書。學校缺老師,他語文、數學、美術、體育都教過,有時候還要像電影《一個不能少》中的魏敏芝一樣,教孩子們唱兩首歌。

但是,洛桑吉層從小的夢想,卻是當一名民警。所以,復員一回來,他就向縣公安局提出了當民警的書面申請。當時,羊拉派出所只有一名老民警,急需新人。

1996年6月15日,洛桑吉層正在給五年級上數學課時,被鄉郵電所的阿江喊去接電話,他被縣公安局錄用為羊拉派出所的一名人民警察。3個月後,洛桑吉層帶著十幾個碗口大的青稞粑粑,翻過達玖山、再翻過甲午雪山,步行3天,趕到了縣公安局,穿上了警服。

這個從不修飾自己的山村小夥子心情格外激動,特意去理了發、吹了頭,到照相館照了一張證件照。不久,他的戰友在廣東惠州替他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洛桑吉層思前想後,還是留在了羊拉。

紮西達娃是一個憨厚的小夥子,漢語說的不是太好。大家聊天的時候,他總是嘿嘿地笑著。紮西原先在德欽縣燕門派出所工作,1998年,局裡進行民警交流,本來將他交流到了佛山派出所,那裡離他家坐車只要3個多小時。可羊拉所缺人,又沒人願意去,他主動找到局長,說他願意到羊拉。於是,他就成為羊拉派出所歷史上第一個自願來的非本鄉民警。

從1998年10月到羊拉所至今,他只回過一次家。今年3月,他當鄉村教師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兒子一滿月,他就回了羊拉。農忙的季節,紮西達娃常幫村民們收青稞;村民們也挺喜歡他,有時會送他一些蔬菜。紮西說,兒子現在還沒有起名兒。按藏族的習俗,孩子滿半歲之後,要請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為孩子起名,這項活動和他這個做父親的沒什麼關係。

派出所用的電,是鄉上的小水電站發的,每晚12點準時要停。第二天清早,我們一起床,安吾次裡已經不在所裡了,我們甚至沒來得及給他拍下一張照片。指著對面看上去不很遠的一座山,洛桑吉層告訴我們,安吾次裡的外公病重了。因為村裡的兩名醫生都外出不在,昨晚他舅舅專程來叫他回去。翻過這座山趕到外公家,安吾次裡得走整整一天。

羊拉派出所的財產

羊拉派出所的破敗出乎我們的想像。派出所是1960年代初建的一院土藏房,牆上、門上的毛主席語錄仍清晰可辯。因為派出所沒有牌子可掛,這院房就和一般的民居沒什麼區別。下雨的時候,房子許多地方都在漏雨,紮西達娃的宿舍更是“泉水叮咚”。為了拍照,我們爬上馬廄的土屋頂,明顯感到腳下在顫動。灶房門前一根頂樑柱下的石墩,已有一半處於懸空狀態。

和左鄰右舍的民房相比,派出所是最殘破的一院房,更不要說和鄉政府、稅務所、郵電所、信用社乃至甲功村村公所等相比。山上蓋房,建材昂貴。洛桑吉層告訴我們,要徹底翻修一下派出所,得花40多萬元。對於縣公安局來說,這筆錢差不多是天文數字。

6月27日晚,在啃了一路的麵包、火腿腸之後,紮西達娃為我們做的那一鍋肥腸青菜辣味湯,簡直比山珍海味更好吃。可早上一問才知道,這副豬大腸是紮西托人從縣城捎來的,花了60元。因為不通公路,羊拉的一切商品都得靠人背馬馱運來。一瓶啤酒在縣城賣兩元五角錢,到了羊拉就賣5元錢。即使現在,藏民們相互之間買一隻雞,也得50元。民警手頭那點工資在這裡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派出所院裡,一處用木板釘成的雞舍空著。因為經常得一起下鄉,民警們也沒法養雞。在一塊不足20平方米的菜地裡,種著少量的蒜苗、蘿蔔、薄荷和西葫蘆,挨著牆角,兩種叫不上名的花正在開放。這裡地處高寒地帶,每年只有5月到9月能種一些菜。村裡也沒有一處賣菜的。大雪封山時,民警們只能天天吃辣椒面,一冬根本見不著蔬菜。我們來的這一天,洛桑吉層擰下了菜地裡唯一一個成熟的西葫蘆,大聲嚷嚷著“吃瓜,吃瓜!”,炒了給我們下飯。

來到羊拉當晚,民警們就打著手電筒向我們介紹院子裡的兩棵蘋果樹。蘋果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有二層樓高。到洛桑吉層手上,這兩棵樹已傳了6任所長。按照民警們的說法,派出所的另一樣有生命的固定資產,就是縣局配備給派出所的那匹6歲的栗色警馬。

因為派出所沒有足夠的飼料給馬吃,洛桑吉層只好把馬牽回家餵養。派出所只有這一匹寶貝馬,所以,馬背上的民警,事實上並不能經常騎馬。兩三個人一起下鄉時,他們只能讓馬馱上東西,自己仍然當“步兵”。

派出所有一台14英寸的舊彩電。1998年,縣公安局專門為羊拉派出所安裝了一套衛星電視接收系統,結束了民警們只能看一個頻道的歷史。大多數時候,紮西達娃和安吾次裡就是守著這台電視機度過一個個寂寞夜晚的。

民風純樸的羊拉鄉

羊拉鄉面積共有1080多平方公里,卻只有6200多人。從北端的丁拉,到南端的南仁,民警騎馬走上一個單趟,就得十天。3個民警,這裡的治安怎麼管呢?洛桑吉層給我們講了這樣一樁事兒:

今年(1999年)元月中旬,路農村的群眾上山砍木料時,村民尼瑪和傑成為打撲克贏煙發生撕打,尼瑪拔出腰刀,捅了傑成。傑成穿的衣服比較厚,傷得並不重。尼瑪一看,傑成流著血被人背走,嚇壞了,趕緊自己跑到派出所投案。派出所報請縣局批准,對他作出了治安拘留十天、罰款200元的處罰。按說,治安拘留應該在縣局看守所執行,可如果去縣城,路上就得3天,更何況正是大雪封山季節。於是,尼瑪的治安拘留就在派出所裡執行。

派出所的裡門上寫有毛主席語錄的那間房,就是尼瑪的拘留室。派出所只給他提供做飯用的三腳架以及鍋、壺等,尼瑪自帶糧食來,每天早上要自己上山背柴。除此之外,尼瑪還被民警領去,打掃了甲功村唯一的一個籃球場,這就等於向人們宣佈,尼瑪犯了嚴重的錯誤。如此這般,尼瑪在派出所老老實實地整整呆了十天。尼瑪這起案子是羊拉派出所1999年開出的最後一張治安拘留證,我們在羊拉的這一天,只有零星幾個人來派出所辦點兒事。

山坡上遠遠飄來收青稞的農民勞作時的歌聲。甲功村只有200多口人,平時很安靜。“北京來了幾個記者”,一時成為村子裡頭號新聞。傍晚時,羊拉鄉瘦瘦的陳鄉長還領著一干“地方官員”,專程來派出所看望我們。我們在村子裡所到之處,行人無論老幼,都會對我們駐足觀望。

高原日照很強,在羊拉這一帶,像我們這麼白的人根本就見不到。聊天時村民告訴我們,甲功村上一次來外地人,是1970年代的上海醫療隊。有的老太太不會說普通話,卻能冒出一句半句“阿拉”之類的上海話。

在派出所牆上的一張德欽縣地圖上,羊拉公路早就被洛桑吉層用鋼筆標注出來。據說,還在4月底,這條並未貫通的公路就已“被剪綵”。而這條路真正通車,大概要到7月下旬。甲功村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的日子將隨著羊拉公路的通車而有所改觀;唯獨陳鄉長提起這事兒就憂心忡忡。現在羊拉公路遇到塌方,還有民工及時疏導,等7月底一交工,這條鄉級公路縣上就不再管了。近150公里長的新路,僅靠一個道班是根本不能保證道路通暢的。何況,鄉里又沒有養這麼長一條路的實力。照他悲觀的看法,今後很長時間,羊拉公路恐怕也只是理論上的通車而已。

松茸、雞蛋與新棉被

一手握筷子、一手轟蒼蠅,這是我們所有人在羊拉吃飯時保持的姿式。這裡有著無窮無盡的蒼蠅,即使用“神槍手”噴著,也不能絲毫減少他們的數量。除了治安大隊長洛桑吉成,我們一行所有人都開始鬧肚子,隨身帶的止瀉藥被通通吃光。

但是,我們蓋的棉被卻是乾乾淨淨的。民警們的宿舍都很寬敞,我們幾個都住在洛桑吉層的宿舍裡。清早起來發現,我們蓋的被子,其中一床還是粉紅色的緞子面,顯然是洛桑吉層結婚時的“設備”,一直沒捨得蓋。

洛桑吉層的岳父原先也當過民警,退休以前,是羊拉鄉的鄉長。洛桑吉層算是高攀了,倒插門上了媳婦家。不過在藏區和我們內地不一樣,小夥子倒插門並不丟人。

像一個家庭主婦一般,紮西達娃在一頓接一頓地給我們做飯。早餐喝酥油茶、吃奶渣,中午是饅頭、炒菜。做晚飯前,洛桑吉層又從家裡拿來了乾鬆茸和雞蛋。松茸在日本市場很好,一到松茸上市季節,就會有許多販子到德欽來,連羊拉公路邊都會有許多販子搭起臨時的木板棚,等著收購松茸。

1997年,德欽的乾鬆茸賣到了上千元一斤,老百姓自己根本吃不起;而雞蛋,馬幫不好運,本地的雞又差不多成了珍稀動物,我們在甲功村所到之處,連一隻雞也不曾看到過,沒有雞哪兒來的雞蛋呢?吃著民警為我們找來的最好的東西,我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洛桑吉層的媳婦和別人一起承包了一個小供銷社。我們一路打聽著找到這裡,在她這兒買了不少罐頭、香煙、“老乾媽”辣醬和掛麵等。藉口拿不了,我們請她幫忙提到派出所去。我們本想在所裡給她和洛桑吉層拍一張合影。一進派出所門,我們就沖院子裡大聲嚷嚷:“吉層,你看誰來了!”可再一回頭,根本沒人跟過來。追到門外,洛桑吉層媳婦已經不見影兒,提來的東西擱在了派出所門口的地上。她挺害羞。

在結束了對羊拉派出所的採訪之後,6月29日上午,我們一行踏上了歸程。頂著大太陽,洛桑吉層牽著馬,馱著我們的行李,把我們送到了9公里外我們放車的路段。臨別,我們給他留下了電話和傳呼號。從車的後窗我們看見,車開出很遠,洛桑吉層還在張望著。

責任編輯:王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