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報欄不該在校園消失

近年來,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閱覽設備的普及, 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 我到各學校調查發現, 很多學校硬體建設都是“高大上”, 有花有草, 環境也很優美, 然而曾經是師生資訊來源的閱報欄卻沒了蹤影。 其實, 儘管移動電子設備發展迅速, 但閱報欄仍是師生賴以獲得知識、交流資訊的重要視窗, 廣大師生也有儘快恢復閱報欄的願望。

學校是育人的地方, 育人離不開先進文化和優美環境的薰陶。 在合適的地方設置閱報欄, 花錢不多, 占地面積也不大, 卻蘊藏著重要價值。 一是學生課外有了駐足瞭解天下大事的地方,

可以培養學生關心國內外時事、及時瞭解國家政策的習慣;二是可以開闊視野, 增長知識, 有利於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 此外, 閱報欄也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一個學校需有良好的文化氛圍, 這對學生有引導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上中學時, 學校教學區中央設置了一圈閱報欄, 張貼著《人民日報》《解放軍日報》《大眾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報紙, 還有師生自辦的校報, 琳琅滿目。 每當在課間或活動時間, 眾多師生都會駐足看報, 人頭攢動, 你來我往;每當在眾多欄目中挑到自己中意的一篇文章, 其擁有感和滿足感, 絕非一頓美餐所能比擬。

然而, 在新的閱讀方式的衝擊下, 一度輝煌的閱報欄已風光不再。 人們已習慣從互聯網上獲得各種資訊。 隨處可見的“拇指族”“低頭族”, 取代了圍坐一起看小人書的人群;電商購書、手機閱讀更是大行其道, 致使閱報欄所剩無幾。

“造物無言卻有情, 每於寒盡覺春生。 ”閱報欄雖小, 但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學生精神成長的陣地。 每每想起或偶爾看到它的身影, 我都依然感受到那智慧的馨香、燈火的溫情, 依然感知到學校的暖意、文化的魅力。 我認為, 中小學應恢復師生閱報欄, 教育引導師生愛護閱報欄, 並安排有責任心的教師負責此項工作, 每天及時更換報紙內容, 為大家瞭解世界打開一個有益的視窗。

(作者系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06日第2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