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浙江省交通作家協會“文學進工地”采風之“問道舟山”|千難萬阻,信念彌堅

作者:劉宇波

88年生, 重慶大學法學碩士, 2016年加入交通大家庭, 喜歡用筆記錄交通人交通事, 細膩詮釋身邊隱藏的詩篇。

礪劍班:千難萬阻, 信念彌堅

深秋的11月, 我靠著車窗, 聽同行的省作協老師們侃侃而談, 看窗外風景旖旎變幻, 像極了親吻沙灘的海浪。 從項目部出發大約過了20分鐘, 有人喊了一聲, 329國道舟山段竹尖崗隧道現場到了!

▲采風團在參觀”礪劍“班組所屬的329國道舟山段改建3標指揮中心。

施工現場又不像施工現場

剛下車的我, 突然愣了一下。 329國道改建第三標段6#鋼筋加工場、浙江交工安全守則、礪劍班組介紹等文字一下子就搶佔我的眼球, 各個功能分區明確, 管理制度全部上牆, 現場車輛和人員進出有序, 午後的陽光傾灑下來, 肉眼都能看見光暈裡的空氣品質, 隨行的老師都沒有選擇口罩, 全都驚歎於如此乾淨整潔的工地現場環境, 我不禁懷疑,

這還是想像中的工地嗎?

我隨便問了一位穿著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洗漱間在哪裡, 這位同志不是給我指明了方向, 而是直接說了一句, 我帶你去。 一股暖流湧上了我的心頭, 頓感工地上的工友都好熱情。 在去洗漱間的路上, 他向我主動介紹了3標現場的功能區, 有礪劍閣、學軍樓、自營坊、登高所、6#鋼筋棚、鑿岩台車車庫等, 好像整個工地都印在了心裡。 從洗漱間出來的時候, 他還耐心地等在門外, 我立馬意識到這肯定是礪劍班組裡的一名大將!

礪劍傳說, 名不虛傳

我在礪劍班組成立的照片裡看到了給我指路的工作人員的身影, 原來他叫葉恒洲, 是礪劍機械主管, 也是礪劍隧道班組的主要成員。 2017年4月12日, 伴隨著329國道舟山段3標現場轟隆隆的響聲,

浙江交工第一支產業化自營班組——礪劍隧道班組正式成立, 由此也開啟了建設專案農民工身份轉變的大門。 在這片從無到有的土地上, 他們把“誠實、勤勞、節儉、有正能量”價值觀鐫刻在紅色的旗幟上, 從不埋怨工程難度大、工程期限短, 像極了新時代的壯士, 不畏艱難困苦, 不怯失敗挑戰。

▲工作中的“礪劍”班組

這是一支軍隊化的工地班組, 我們要打造一個一流的精品施工品牌, 品質技術中心負責人丁海笑著說道。 目前礪劍班組總共有70名左右, 其中12名是部隊轉業軍人, 大都是管理骨幹和技術骨幹, 這得益于王雲強所打造的這支“工地強軍”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 礪劍班組共有開挖初支班、二次襯砌班、鋼筋加工班、後勤保障班、機械班等五個班別, 具有嚴格卻又人性化的礪劍制度。 道築至誠, 德貫八方並不是一句口號, 也不是表面的管制和威懾, 而是一條生命線, 深深地種在了每一位礪劍成員心中。 當你彷徨的時候, 它會帶領你追尋安全感和歸屬感,

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當你混亂的時候, 它會讓你快速調整狀態, 找到最舒適的心理區域;當你焦慮的時候, 它會告訴你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幸福工匠, 道路雖遠, 但終將到達。

軍事化理念卻又有血有肉有感情。 礪劍班組特別注重寢室文化, 在員工的宿舍區, 沒有橫七豎八的衣物, 也沒有到處亂飛的臭襪子, 宿舍內標有一條條標線, 每一個位置放什麼東西都有嚴格的規定, 每一床被子都折疊得像一塊豆腐乾, 這是對細節的處理, 也是對標準的滲透, 寢室的“綠線”就是現場的“紅線”。 我在現場還遇到了唯一一位“綠馬甲”, 這是礪劍班組內權力至高無上的制度監督督查官兼工容風紀督查官, 對於班組員工表現、制度執行、工容風紀的督查權淩駕于所有成員之上, 不可違背,老兵也不例外。這位“綠馬甲”也特地向我介紹了班組獨特的聽證會制度,一個工地那麼多人,難免有磕磕碰碰、矛盾糾紛,這個聽證會制度恰好給同事們提供了表達意見和建議的平臺,能夠有效地辨明和解決一些小爭議。“綠馬甲”一邊介紹聽證會,一邊在“礪劍班組”微信群裡忙碌地回答著各種工作建議,眼裡是大寫的滿足。

▲采風老師與”礪劍“成員合影

道路艱辛,從不畏懼

這次最遺憾的是沒能看到竹尖崗隧道內的場景,但是整個專案佈局之複雜,工期任務之緊,施工任務之重讓我印象深刻。葉恒洲當了16年兵,曾經得過國防施工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在鑿岩台車的性能及故障排除的業務上十分精通。在基本工資比另一家單位少了將近二分之一的情況下,葉恒洲二話不說選擇了浙江交工,選擇了礪劍班。在礪劍班的領頭羊王雲強的帶領下,葉恒洲和戰友們一起,自己給自己下任務,自己給自己提工期,不僅要時間賽跑,還要和品質賽跑,爭取今年過年之前實現掘進開挖進度100%。7月份新買的阿特拉斯·科普柯BoomerXE3C三臂台車是他的寶貝,為了提高鑽孔精度,減少施工風險,提高工作效率,每天下午2點-4點,淩晨3點-7點,葉恒洲都基本保持和台車同進同出。每天一睜開眼,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而是穿上反光背心,戴著安全帽,拿著手電筒,看看機械運行情況才安心。

見到他的時候,紊亂的生物鐘讓他的臉色不是很好,臉上也有點凝重。正好在我們去的前幾天,他妻子生病做了手術,給他發了很多短信打了很多電話都沒回音,當時的葉恒洲正在無信號隧道內進行鑽孔作業。到了出洞時間,葉恒洲才看到手機上那麼多的未接來電,趕到妻子病床邊的時候已是淩晨兩點。葉恒洲的小孩今年已經12歲,一個月4天的假期卻總是放心不下工地而放棄,他說設備停運一天,就是一天不創造價值,就是產生一天資金損失。有一次抱小孩的時候,竟然不自覺地往後退,那時的葉恒洲心裡猶如刀割……

▲采風團在採訪“礪劍”工地愛情

我問他,工作那麼辛苦,會不會造成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不和諧,他堅定地告訴我,“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就永遠會留存著軍人色彩,不怕苦不怕累。在礪劍班,所有的隊員都和我一樣,為了專案順利早日竣工而放棄了很多東西。風霜雨露、嚴寒酷暑,都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礪劍班雖然剛剛成立,但是實現產業化自營工人的道路還很長。有付出才有收穫,我現在什麼都不去想,就想先把事情做好,把分內工作做好,才不會讓礪劍班被人看扁。”千難萬阻,信念彌堅,我想這大概就是礪劍班品質抓在細節上,工匠精神築精品的最好解讀吧。

文| 劉宇波 圖| 胡繼祥 張錦國

不可違背,老兵也不例外。這位“綠馬甲”也特地向我介紹了班組獨特的聽證會制度,一個工地那麼多人,難免有磕磕碰碰、矛盾糾紛,這個聽證會制度恰好給同事們提供了表達意見和建議的平臺,能夠有效地辨明和解決一些小爭議。“綠馬甲”一邊介紹聽證會,一邊在“礪劍班組”微信群裡忙碌地回答著各種工作建議,眼裡是大寫的滿足。

▲采風老師與”礪劍“成員合影

道路艱辛,從不畏懼

這次最遺憾的是沒能看到竹尖崗隧道內的場景,但是整個專案佈局之複雜,工期任務之緊,施工任務之重讓我印象深刻。葉恒洲當了16年兵,曾經得過國防施工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在鑿岩台車的性能及故障排除的業務上十分精通。在基本工資比另一家單位少了將近二分之一的情況下,葉恒洲二話不說選擇了浙江交工,選擇了礪劍班。在礪劍班的領頭羊王雲強的帶領下,葉恒洲和戰友們一起,自己給自己下任務,自己給自己提工期,不僅要時間賽跑,還要和品質賽跑,爭取今年過年之前實現掘進開挖進度100%。7月份新買的阿特拉斯·科普柯BoomerXE3C三臂台車是他的寶貝,為了提高鑽孔精度,減少施工風險,提高工作效率,每天下午2點-4點,淩晨3點-7點,葉恒洲都基本保持和台車同進同出。每天一睜開眼,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而是穿上反光背心,戴著安全帽,拿著手電筒,看看機械運行情況才安心。

見到他的時候,紊亂的生物鐘讓他的臉色不是很好,臉上也有點凝重。正好在我們去的前幾天,他妻子生病做了手術,給他發了很多短信打了很多電話都沒回音,當時的葉恒洲正在無信號隧道內進行鑽孔作業。到了出洞時間,葉恒洲才看到手機上那麼多的未接來電,趕到妻子病床邊的時候已是淩晨兩點。葉恒洲的小孩今年已經12歲,一個月4天的假期卻總是放心不下工地而放棄,他說設備停運一天,就是一天不創造價值,就是產生一天資金損失。有一次抱小孩的時候,竟然不自覺地往後退,那時的葉恒洲心裡猶如刀割……

▲采風團在採訪“礪劍”工地愛情

我問他,工作那麼辛苦,會不會造成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不和諧,他堅定地告訴我,“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就永遠會留存著軍人色彩,不怕苦不怕累。在礪劍班,所有的隊員都和我一樣,為了專案順利早日竣工而放棄了很多東西。風霜雨露、嚴寒酷暑,都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礪劍班雖然剛剛成立,但是實現產業化自營工人的道路還很長。有付出才有收穫,我現在什麼都不去想,就想先把事情做好,把分內工作做好,才不會讓礪劍班被人看扁。”千難萬阻,信念彌堅,我想這大概就是礪劍班品質抓在細節上,工匠精神築精品的最好解讀吧。

文| 劉宇波 圖| 胡繼祥 張錦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