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親重病在床,無意中聽兩兒子半夜吵架,第二天喝下農藥去世

李大娘有兩個兒子, 兒子兒媳結婚後一直在廣州打工, 就剩下李大娘一個留守老家。 村裡面其他戶的情況也和李大娘差不多, 幾個七八十歲的老年人。 年輕人們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一趟。

前幾年李大娘還可以上山砍柴, 自己種水稻, 年底再殺一頭豬等兒子媳婦們過年回來呆十來天。 最近幾年身體越來越不行了, 舀一瓢水都很吃力。 兩個兒子商量了大半年誰回來照顧, 後來都捨不得每天兩百多的工錢。 最後一致決定兩個兒子每人每個月給母親打600, 另外再給鄰居王大伯100, 麻煩他幫忙照顧一下老母親。


​有一天, 兩個兒子正在工地幹活的時候突然接到了李大伯的電話, 說老太太暈倒了, 救護車正送往縣城的醫院。

兒子兒媳趕緊結了工錢往回趕。 醫生說母親一直有肝硬化, 只是沒檢查過, 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肝癌了, 治不治看兒女的孝心。

當天晚上, 兩個兒子為治不治就吵起來了, 大兒子說爸也走得早, 現在只有這一個媽了, 不管怎麼著, 還是得治, 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二兒子說, 哥你算過帳沒?咱回來一趟兩口子來回的車費2000, 治療要人看護吧, 保守估計半年, 這半年每天兩百的工錢, 總共就有3萬。 做手術至少要20萬, 咱兩家平攤一家十萬, 如果還要放療化療的話就更是個無底洞了。 你孩子今年考大學, 馬上交學費了, 這錢從哪出?最關鍵的是, 花了錢未必能救回咱媽, 還讓她白受罪啊。

​二弟的一席話說到了大哥的心坎裡, 今年累死累活才攢下的三萬多塊錢, 這次回來的開銷, 加上兒子的學費, 一年又白掙了。

兄弟倆想了一夜, 終於達成了協定。 先把母親接回去, 兩個兒媳留在家照顧, 兄弟倆繼續外出打工。

第二天他們對老太太說只是貧血, 現在已經沒事了, 兩兄弟帶著老太太買了身新衣服, 就把她接了回去。

​老太太這種情況, 兒子們擔心她隨時有可能會走。 因此打算偷偷的去做棺木。 回來的時候沒看到母親, 兩兄弟找到後院裡, 一股濃烈的農藥味撲鼻而來, 母親喝了農藥倒在了地上, 已經走了。 老太太的兜裡有一封信:

你倆昨天的對話我聽到了, 是我拖累你們, 害你們不能安心在外面打工。 我走了對大家都是解脫。 我的存摺裡還有八萬塊錢, 是這些年辛苦攢下的。

其實我早知道我的病很嚴重了, 捨不得把這錢花了所以一直沒去醫院。 你們兩個是孝順的孩子, 我一點都不怪你們。

兩個兒子握著遺言, 哭成淚人。 出殯那天, 隔壁李大伯也來了, 對著老太太的遺體自言自語到:你呀, 算命好的了, 走的時候兒子都在身邊。 去年的王老頭, 走了五天都沒人發現。 唉, 人老了就不中用了, 我以後呢?可能更可憐吧。
​農村的很多留守老人辛苦了一輩子養育眾多子女,到老的時候卻一個孩子都不在身邊。但是現實就是這樣,子女們要養家糊口沒辦法照顧。所以,趁父母健在,能多回去看一眼就回去看一眼,能多打個電話就多打個電話吧,子欲養而親不待。

老太太說,不怪她的兩個兒子,不知道是真不怪還是是母親的深明大義,不代表兒子們沒錯。如果你是那兩兄弟,你會選擇怎麼做呢?

​農村的很多留守老人辛苦了一輩子養育眾多子女,到老的時候卻一個孩子都不在身邊。但是現實就是這樣,子女們要養家糊口沒辦法照顧。所以,趁父母健在,能多回去看一眼就回去看一眼,能多打個電話就多打個電話吧,子欲養而親不待。

老太太說,不怪她的兩個兒子,不知道是真不怪還是是母親的深明大義,不代表兒子們沒錯。如果你是那兩兄弟,你會選擇怎麼做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