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可以罵孩子,但千萬別說這兩句話

1

思維喵團隊一直打算讓我寫“家長不能打孩子”的文章。 我就很尷尬。 因為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打過孩子的。

比方說, 小的時候, 去別人家裡翻抽屜, 玩火玩電玩煤氣, 我一般都是先打, 打完再講道理。

現在孩子大了, 孩子他媽也動過手。 好像是沒考好還頂嘴來著。 我們家長也是肉骨凡胎, 也不是每分每秒都能念叨“冷靜冷靜親生的親生的”, 真的火氣上來了, 只能記住腦袋不能打, 不要拿鐵具打, 打出醫藥費還得自己出, 其它的還真不一定把控得住。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我控計不住我寄幾啊。

打完之後後悔嗎?可能有一點。 我們倆一邊讓孩子去洗澡, 一邊琢磨著過會兒怎麼緩和氣氛。 正琢磨著呢, 浴室裡飄出歌聲。 臭小子正一邊洗頭一邊扭屁股唱歌呢!

出來後嘛事兒沒有, 來啊爸爸我們打牌吧!

當然這個因人而異。 我表哥的女兒就打不得。 打的話能記恨一個月。

逢人就說爸爸媽媽不愛我了。

所以說, 教育這件事情, 經驗很多, 但很難照搬照抄。 孩子星座一樣血型還不一樣呢, 血型一樣長相還不一樣呢, 長相一樣指紋還不一樣呢, 千萬別照著專家的一二三四來, 把握原則, 靈活運用就行。

關於教訓孩子, 我有沒有可以推廣的原則呢?思前想後, 教大家打孩子肯定不對, 大吼大叫也不妥, 唯一可以推薦的只有一點:

不要讓孩子在挨批的時候太壓抑

各位家長朋友, 我的主張一直是:既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也要注重家長的心理健康。 一天到晚要求家長抑制住火氣和顏悅色充分鼓勵, 家長是會心理不健康的。

心中有話不能說, 會導致肺部淤阻, 血脈不暢, 月經不調。 批評孩子甚至於偶爾有些過火地批評孩子,

是家庭生活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

誰小時候不是這麼過來的, 我們現在有走上歧途嗎?

在批評甚至於忍不住想打罵的時候, 到底怎樣的細節, 有可能減少心理傷害, 反而容易取得預期效果呢?

核心就是“受害人”的自我認知:在挨批後不產生自卑甚至於自棄的情緒, 更不會產生報復的念頭。

2

可能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 其實一點兒也不。 我們回憶一下看過的電視劇, 裡頭不也經常有人說:“你還是打我吧!你還是打我吧!這樣我才會心裡好受一點!”, 對不對?

犯了錯被劈頭蓋臉地批評、甚至於挨打, 叫“懲罰終結”

如果不批評, 叫縱容;

批評隔靴搔癢, 叫“懲罰無效”;

如果說“下次再算帳”, 叫“累積恐懼”。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說,

直接重罰並不是不可選項。 需要考慮的, 其實是如何避免產生逃避或者反抗情緒。

例如, 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 通過撒謊來逃避懲罰;或者內心極其不滿, 認為懲罰力度遠遠超過了合理程度。

我的原則就是有兩句話千萬不能碰!

第一, 哪怕言辭再激烈, 也不去做對比。

簡單說, 不拿“別人家孩子”說事兒。 比方說, “你看看隔壁王小胖!這次考了滿分!你呢!”, 或者“周小瓜就不會亂翻別人抽屜!”, 諸如此類。

請記得一條真理:榜樣千萬不能在批評的時候去樹立。

這種時候樹立的一定不是榜樣, 而是敵人。 這個邏輯很簡單:

因為他的存在, 導致我挨了批評——那麼, 如果他變壞, 我是不是就會免於懲罰了呢?

這樣的批評非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反而會讓孩子在壓抑的過程中變得心理陰暗。

許多家長在這一點上都忍不住, 但需要提醒, 就事論事, 別拿別人出來說事。 他挨批就是他自己的問題, 不要和別人的舉止強關聯。

第二, 哪怕情緒再激動, 也不翻老賬。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但執行起來往往有難度。 罵著罵著就“上次你也這樣!”“還記得去年下半學期麼!”, 如果不是重複性錯誤, 那麼上次的問題已經在上次的懲罰裡終結掉了。

否則未來所有的問題都成了疊加問題, 孩子一犯錯, 心裡頭琢磨一下老賬就得講三個小時, 不想辦法耍賴才怪。

至於打, 打肯定是不對的。 這個我也檢討。 但有一點, 我基本還算堅持:如果罪惡地動了手, 之後一定陪著小屁孩, 遞毛巾遞紙巾,和他保持持續溝通,詳解此次揍人的動機、原因,而不是打完後揚長而去,“你自己好好想想”。

那肯定是想不明白的。

3

簡單說一下這兩點的內生原因吧:

不做對比,其實是告訴孩子,哪怕你做得再糟糕,在我眼裡你依然無可取代;

不翻老賬,其實是告訴孩子,只要是你過去意識到的錯誤,我早就選擇了原諒。

我有時候會很凶,也不是每件事情都會處理妥當,批評有時候也會過火,但我會留一條你覺察得到的底線——

那就是我終究愛著你。

遞毛巾遞紙巾,和他保持持續溝通,詳解此次揍人的動機、原因,而不是打完後揚長而去,“你自己好好想想”。

那肯定是想不明白的。

3

簡單說一下這兩點的內生原因吧:

不做對比,其實是告訴孩子,哪怕你做得再糟糕,在我眼裡你依然無可取代;

不翻老賬,其實是告訴孩子,只要是你過去意識到的錯誤,我早就選擇了原諒。

我有時候會很凶,也不是每件事情都會處理妥當,批評有時候也會過火,但我會留一條你覺察得到的底線——

那就是我終究愛著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