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開封第二中醫院顯外科醫護醫者仁心救治病患重獲“新生”

(趙志恒 黃慧芳)“今天我老伴就要出院了, 不知道拿什麼感謝你們, 給你們做了一面錦旗, 謝謝醫生的高超技術和護士的精心護理!”12月1日,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顯外病區, 22床患者鄒大媽的老伴來到醫生辦公室, 將一面印有“醫德高尚, 大愛無疆”的錦旗送到該科護士長黃慧芳手中, 對該科李志欣主任、潘紅坡大夫的高超技術和護士的精心護理表示真誠的感謝。

據瞭解, 今年近70歲的鄒大媽, 兩個月前被電動三輪車意外砸傷左踝部, 當時左踝部出血疼痛, 功能受限, 隨後由家人送至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顯外病區, 主治醫師潘紅坡接診後, 經檢查, 發現鄒大媽左踝部內側有一斜縱行傷口, 傷口兩側皮膚撕脫, 撕脫皮膚挫傷極重, 部分組織已變性壞死;傷口深達骨質, 創緣不齊, 出血明顯, 創面可見骨質外露, 肌腱部分斷裂及踝管部分破裂, 創面污染嚴重, 挫傷較重,

部分區域感覺麻木。

因挫傷導致的強烈疼痛刺激, 使上年齡的鄒大媽精神狀態較差。 潘紅坡立即為病人進行心電監護, 低流量吸氧和輸液治療, 同時完善相關檢查, 急診行“擴創、血管神經肌腱修復撕脫皮膚回植術”。 考慮到患者撕脫皮膚挫傷較重, 且界限不清, 潘紅坡在其創面後期界限清晰後, 為其縫合了傷口, 對撕脫皮膚進行修剪並原位回植。

鄒大媽還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這給創傷恢復又增加了一道“坎兒”。 顯外科護士長黃慧芳囑咐護士每日為其監測血糖, 詢問感受, 指導患者胰島素針的使用方法, 並為其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和飲食指導, 使鄒大媽術後血糖水準控制良好, 有利於其傷口的癒合。

因患者皮膚撕脫面積較大,

創面達7×14cm,這對術後的治療和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潘紅坡每日換藥時, 除了仔細清除壞死組織,還給予清熱祛濕藥物外洗傷口。 一周後, 換藥清除邊緣壞死組織可見左足內踝創面有新鮮肉芽生長,繼續給予清熱祛濕藥物外洗傷口, 加強傷處換藥, 術後22天, 見骨質外露處被新鮮肉芽覆蓋, 傷肢創面有所縮小。 2個月後, 經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 鄒大媽最終好轉出院。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顯外科以精湛的技術和溫馨的服務贏得眾多患者的稱讚和信賴。 該科主任李志欣說:“病人的每一聲感謝, 都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患者的滿意才是對我們辛勤工作的肯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