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從帶著“服裝創業夢”回新餘到捐款捐物3000多萬元!近30年來,她做著這些事……

長期以來, 詹慧珍在做大做強民辦教育的同時, 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她先後為希望工程、光彩事業等捐款捐物750多萬元;為貧困學生減免學費180多萬元;免費培訓16000多名下崗職工和農民工……據不完全統計, 近30年來, 她累計捐款捐物3000多萬元。 詹慧珍的樂善好施廣為傳道, 贏得社會廣泛讚譽, 貧困學子親切地稱她為“詹媽媽”, 市民稱讚她是“愛心天使”。 她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先進個人”“第五屆黃炎培傑出校長獎”“江西十大愛心人士”、江西省“愛心使者”等多種榮譽稱號。

創業“一”始顯愛心

“中國好人榜”入選者、贛西科技職業學院董事長詹慧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詹慧珍從北京服裝學院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優越工作,

帶著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和借來的一台舊縫紉機回到家鄉, 開始她從小懷揣的服裝創業夢。 1986年, 她創辦了一家服裝廠。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 她發現當時社會上有許多失業青年和下崗職工, 由於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 生活陷入困境。 她想, 何不利用自己所學之長給這些人創造一個學習、就業機會呢?這樣, 對於他們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大有好處。 詹慧珍是這樣想的, 也是這樣幹的。 於是, 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辦起服裝培訓班。 不過, 由於囊中羞澀, 大部分人交不起學費。 對此, 詹慧珍擲地有聲:“每期培訓費只收15元, 先學習, 後交費;學不會, 不收錢;這期沒學會, 免費下期再學。 ”由於名聲在外,
高品質和低價格的培訓班吸引很多人, 詹慧珍辦的培訓班每期學員都在200人以上。 1996年後, 詹慧珍又與團市委、市殘聯等舉辦公益性的培訓班, 培訓人員3000多人次, 免收培訓費20多萬元。 不少下崗職工、殘障人士學成後, 有的辦起了裁縫店、服裝廠當起了小老闆, 有的到各地找到合適的工作, 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很多從中受益的人如今說起詹慧珍, 都發自肺腑地說:“當年, 多虧詹董的好心幫助才有了今天, 我們真的非常感謝她。 ”

感恩回報有大愛

“如果沒有黨和人民的養育, 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 沒有各級政府的關懷, 沒有社會各界人士的厚愛, 我能有多大本事?我要飲水思源, 用真情真愛回報社會。 ”這是詹慧珍的大實話。

多年來, 詹慧珍滿腔熱情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 無償施以援手, 她先後累計捐款捐物3000多萬元。 1998年, 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 在各地軍民與洪魔奮鬥的日子裡, 詹慧珍積極主動向省、市賑災部門聯繫, 緊急捐款捐物達28萬多元, 為在校的災區學生減免學費10多萬元, 並發放助學金6萬多元。

汶川、玉樹等地發生地震後,詹慧珍帶頭捐款捐物60多萬元,並號召學院師生向災區施以援手,還免費接收地震災區小金縣50名學生來院就讀。及時安撫學院來自災區的學生,找他們談心,幫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給每位學生發放700至900元慰問金,並對受災嚴重地方的學生減免學費。為讓殘疾學生周玉來順利上學,她花費1.2萬多元為他安裝假肢。這些年,學院共接受280多名殘疾學生就讀或培訓,為他們減免學雜費28.9萬元。在2013年的“愛心助學”活動中,詹慧珍深情地說道:“對莘莘學子尤其貧困家庭的孩子而言,上大學不僅將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將改變家庭的命運!”在這次活動中,她與4位同學結對子,並熱切勉勵年輕學子:“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學有所成,報效社會。”

2014年1月,市民余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而余某的丈夫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症沒有勞動能力,兒子還在讀小學,一家三口只能靠每月幾百元的低保艱難度日。要命的是餘某的治療需要30萬費用,這對於余某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只是余某的大哥先期墊付了12萬元,但再也拿不出來更多的錢。聞悉餘某的困難後,詹慧珍積極組織市女企業家協會會員舉行“全國知名書畫家愛心作品義拍救‘弟媳’活動”,為餘某集到善款444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產業扶貧見真情

2016年3月,贛西教育集團與姚圩鎮河埠村及紅山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詹慧珍在多次實地走訪後,發現河埠村有一“特色”產品,這就是本地人都愛吃的“切面條”。她心想:“既然大家都覺得好吃,那就要把它做出來,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它的美味。”說幹就幹,詹慧珍很快與村幹部商議,籌建一個麵條廠,專門生產這種麵條。為此,詹慧珍她出資10萬餘元,剩餘資金由村委籌集,把“老俵情面條廠”建起來,並明確營利全部用於該村貧困戶的幫扶(像身體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和孤兒等)。同時,她又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聘請有關方面專家和技術指導教師,為村民免費進行上崗前培訓,讓麵條廠工人掌握麵條生產知識及操作要領。在麵條廠正式投產後,她又傳授村民網上銷售技巧;利用贛西學院萬人高校資源的優勢,適當回購麵條和村民其他的農副產品,讓村民無生產“後顧之憂”。

詹慧珍可謂對“老俵”情有獨鍾,她高興地說:“現在‘老俵情’牌麵條生產和銷售都不錯,下一步準備和村裡商量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生產麵條廠規模,建立多管道、多途徑的實體店和網店銷售,吸收更多當地貧困村民就業,並力爭把“老俵情”麵條廠建設成為河埠村的龍頭示範企業,達到‘扶持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片經濟、脫貧一方百姓’扶貧目的。”

紅山村是個少數民族村,由於地處偏僻,村級經濟落後。對此,詹慧珍積極扶持村裡發展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她鼓勵村民栽種大片桂花樹,並表示幫助解決樹苗銷售問題,讓村民錢包儘快鼓起來。她還投入3萬多元,為紅山村裝上太陽能路燈。

“我是農村的孩子,從小到大是吃了很多苦過來的,在創業辦學的過程中更是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但這些酸甜苦辣也教會了我人活一生,怎樣才能感到幸福,那就是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感恩、明朗的心性。我希望能對他人有所幫助,給自己帶來真的快樂。”

小新說

曾經,她懷揣著一個“服裝創業夢”

現在,她是貧困學子心中的“詹媽媽”

市民都稱讚她是“愛心天使”

“中國好人榜”入選者、贛西科技職業學院董事長詹慧珍

她在做大做強民辦教育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她的樂善好施廣為傳道,贏得社會廣泛讚譽

創辦學的過程雖然酸甜苦辣

她卻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感恩、明朗的心性

幫助他人,無償施以援手

向她學習,為她點贊!

最後別忘了點個大拇指再撤,

小新可以收到5分錢,謝謝大家!

並發放助學金6萬多元。

汶川、玉樹等地發生地震後,詹慧珍帶頭捐款捐物60多萬元,並號召學院師生向災區施以援手,還免費接收地震災區小金縣50名學生來院就讀。及時安撫學院來自災區的學生,找他們談心,幫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給每位學生發放700至900元慰問金,並對受災嚴重地方的學生減免學費。為讓殘疾學生周玉來順利上學,她花費1.2萬多元為他安裝假肢。這些年,學院共接受280多名殘疾學生就讀或培訓,為他們減免學雜費28.9萬元。在2013年的“愛心助學”活動中,詹慧珍深情地說道:“對莘莘學子尤其貧困家庭的孩子而言,上大學不僅將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將改變家庭的命運!”在這次活動中,她與4位同學結對子,並熱切勉勵年輕學子:“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學有所成,報效社會。”

2014年1月,市民余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而余某的丈夫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症沒有勞動能力,兒子還在讀小學,一家三口只能靠每月幾百元的低保艱難度日。要命的是餘某的治療需要30萬費用,這對於余某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只是余某的大哥先期墊付了12萬元,但再也拿不出來更多的錢。聞悉餘某的困難後,詹慧珍積極組織市女企業家協會會員舉行“全國知名書畫家愛心作品義拍救‘弟媳’活動”,為餘某集到善款444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產業扶貧見真情

2016年3月,贛西教育集團與姚圩鎮河埠村及紅山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詹慧珍在多次實地走訪後,發現河埠村有一“特色”產品,這就是本地人都愛吃的“切面條”。她心想:“既然大家都覺得好吃,那就要把它做出來,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它的美味。”說幹就幹,詹慧珍很快與村幹部商議,籌建一個麵條廠,專門生產這種麵條。為此,詹慧珍她出資10萬餘元,剩餘資金由村委籌集,把“老俵情面條廠”建起來,並明確營利全部用於該村貧困戶的幫扶(像身體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和孤兒等)。同時,她又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聘請有關方面專家和技術指導教師,為村民免費進行上崗前培訓,讓麵條廠工人掌握麵條生產知識及操作要領。在麵條廠正式投產後,她又傳授村民網上銷售技巧;利用贛西學院萬人高校資源的優勢,適當回購麵條和村民其他的農副產品,讓村民無生產“後顧之憂”。

詹慧珍可謂對“老俵”情有獨鍾,她高興地說:“現在‘老俵情’牌麵條生產和銷售都不錯,下一步準備和村裡商量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生產麵條廠規模,建立多管道、多途徑的實體店和網店銷售,吸收更多當地貧困村民就業,並力爭把“老俵情”麵條廠建設成為河埠村的龍頭示範企業,達到‘扶持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片經濟、脫貧一方百姓’扶貧目的。”

紅山村是個少數民族村,由於地處偏僻,村級經濟落後。對此,詹慧珍積極扶持村裡發展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她鼓勵村民栽種大片桂花樹,並表示幫助解決樹苗銷售問題,讓村民錢包儘快鼓起來。她還投入3萬多元,為紅山村裝上太陽能路燈。

“我是農村的孩子,從小到大是吃了很多苦過來的,在創業辦學的過程中更是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但這些酸甜苦辣也教會了我人活一生,怎樣才能感到幸福,那就是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感恩、明朗的心性。我希望能對他人有所幫助,給自己帶來真的快樂。”

小新說

曾經,她懷揣著一個“服裝創業夢”

現在,她是貧困學子心中的“詹媽媽”

市民都稱讚她是“愛心天使”

“中國好人榜”入選者、贛西科技職業學院董事長詹慧珍

她在做大做強民辦教育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她的樂善好施廣為傳道,贏得社會廣泛讚譽

創辦學的過程雖然酸甜苦辣

她卻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感恩、明朗的心性

幫助他人,無償施以援手

向她學習,為她點贊!

最後別忘了點個大拇指再撤,

小新可以收到5分錢,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